1980年的最后一天,食堂里的红绸子在风里飘得热闹。元旦舞会的音乐漫过攒动的人头,小匡站在角落,指尖无意识地打着拍子。26岁的他,在这片旋转的舞步里,像颗没找到轨道的星,透着点孤单的光。
他的目光总忍不住往陈花那边瞟。校学生会主席穿着条红裙子,在舞池中央转着圈,裙摆飞起来像朵盛开的花。小匡深吸了口气,攥紧拳头——再不去,曲子就结束了。
“陈主席,能请你跳支舞吗?”他的声音比预想中稳,只是耳朵在发烫。
陈花愣了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啊。”
音乐重新流淌起来,是首舒缓的慢三。小匡努力把脚步踩在拍子上,陈花的手轻轻搭在他肩上,隔着衬衫都能感受到那份疏离的温度。她跳得很优雅,转身时裙摆扫过他的膝盖,却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小匡想找些话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能在旋转时,偷偷看一眼她含笑的眼睛。
舞池另一头,闫月看着他们,悄悄叹了口气,拉着何红的手转了个圈:“咱俩跳也挺好。”两个女生的舞步有点滑稽,却透着股不必言说的默契。
舞会散场时,小匡和陈花在门口道别。“晚安。”她说。“晚安。”他答。看着她走进夜色的背影,小匡心里空落落的——又一次,像握不住的沙。
他不是没心动过,可每次都无疾而终。有同学半开玩笑说:“是不是因为你个头不够?”这话像根刺,扎得他好几天睡不着。他对着镜子量身高,1米65,确实不算高,可这就能否定他全部吗?他不服。
那晚,小匡在日记本上写:“我要找个高挑的姑娘。不是为了赌气,是想告诉所有人,魅力不在身高里。”他甚至偷偷想,或许这样,能让后代不用再受这份委屈。这个念头有点执拗,却像团火,在他心里烧了起来。
这把火烧了五年。31岁那年,小匡真的牵着个姑娘的手,站在了聚宾楼的婚宴上。那姑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比他高出小半个头,眉眼弯弯,笑起来时眼里像落了星星。
我和陈明、于德胜坐在台下,看着小匡西装笔挺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他敬酒时,腰杆挺得笔直,给新娘夹菜的动作温柔得不像他。后来才知道,新娘是他的学生,俩人的恋爱像地下工作,瞒着所有人,直到发喜帖才让人恍然大悟。
“这可是咱们校的传统。”于德胜喝着酒打趣,“你看那几位领导,不都是娶了自己学生?”讲台上端庄的老师,转身成了身边温柔的伴侣,倒成了校园里一道特别的风景。小匡这后浪,接得漂亮。
婚后的小匡像换了个人,工作上干劲十足,体育特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跟他打过无数次篮球,从没赢过。他跳起来抢篮板时,像装了弹簧,明明比我矮,却总能先一步把球按在掌心。撑杆跳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杆子一撑,身体腾空,越过横杆时像只轻盈的鸟,引得场边女生尖叫。
后来,他上了地方台,甚至中央台的体育新闻。镜头里的他挥着网球拍,眼神专注,谁能想到,这还是当年在舞会上紧张得说不出话的小匡?
2023年夏天,我接到小匡的电话,说要来长沙自驾游。“带着全家,从哈尔滨开过来!”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还是那么有劲儿。
见到他时,我差点没认出来。快七十的人了,头发白了些,腰杆却依旧笔直,开了几千公里的车,眼里还闪着光。他那高挑的妻子坐在旁边,笑着嗔怪:“非要逞能,说要挑战自己。”
我们在一家东北菜馆坐下,锅包肉的甜香漫开来。小匡倒上白酒,跟我碰了碰杯:“你看,我没怂吧?”
我看着他,突然想起那年元旦舞会,他站在角落里,眼神里的孤单和倔强。这么多年过去,他像个不知疲倦的斗士,把生活里的坎儿都当成了需要跨越的横杆,一次又一次,漂亮地跃了过去。
现在的他,是黑龙江网球协会的秘书,退休了比上班还忙,整天泡在球场上。他说:“运动这东西,跟过日子一样,认输就输了。”
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他所谓的“永不言败”,从来不是跟谁较劲,而是对生活,始终抱着一份热气腾腾的期待。就像当年舞会上,他鼓足勇气伸出的手,哪怕知道可能落空,也愿意再试一次。
他的目光总忍不住往陈花那边瞟。校学生会主席穿着条红裙子,在舞池中央转着圈,裙摆飞起来像朵盛开的花。小匡深吸了口气,攥紧拳头——再不去,曲子就结束了。
“陈主席,能请你跳支舞吗?”他的声音比预想中稳,只是耳朵在发烫。
陈花愣了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啊。”
音乐重新流淌起来,是首舒缓的慢三。小匡努力把脚步踩在拍子上,陈花的手轻轻搭在他肩上,隔着衬衫都能感受到那份疏离的温度。她跳得很优雅,转身时裙摆扫过他的膝盖,却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小匡想找些话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能在旋转时,偷偷看一眼她含笑的眼睛。
舞池另一头,闫月看着他们,悄悄叹了口气,拉着何红的手转了个圈:“咱俩跳也挺好。”两个女生的舞步有点滑稽,却透着股不必言说的默契。
舞会散场时,小匡和陈花在门口道别。“晚安。”她说。“晚安。”他答。看着她走进夜色的背影,小匡心里空落落的——又一次,像握不住的沙。
他不是没心动过,可每次都无疾而终。有同学半开玩笑说:“是不是因为你个头不够?”这话像根刺,扎得他好几天睡不着。他对着镜子量身高,1米65,确实不算高,可这就能否定他全部吗?他不服。
那晚,小匡在日记本上写:“我要找个高挑的姑娘。不是为了赌气,是想告诉所有人,魅力不在身高里。”他甚至偷偷想,或许这样,能让后代不用再受这份委屈。这个念头有点执拗,却像团火,在他心里烧了起来。
这把火烧了五年。31岁那年,小匡真的牵着个姑娘的手,站在了聚宾楼的婚宴上。那姑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比他高出小半个头,眉眼弯弯,笑起来时眼里像落了星星。
我和陈明、于德胜坐在台下,看着小匡西装笔挺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他敬酒时,腰杆挺得笔直,给新娘夹菜的动作温柔得不像他。后来才知道,新娘是他的学生,俩人的恋爱像地下工作,瞒着所有人,直到发喜帖才让人恍然大悟。
“这可是咱们校的传统。”于德胜喝着酒打趣,“你看那几位领导,不都是娶了自己学生?”讲台上端庄的老师,转身成了身边温柔的伴侣,倒成了校园里一道特别的风景。小匡这后浪,接得漂亮。
婚后的小匡像换了个人,工作上干劲十足,体育特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跟他打过无数次篮球,从没赢过。他跳起来抢篮板时,像装了弹簧,明明比我矮,却总能先一步把球按在掌心。撑杆跳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杆子一撑,身体腾空,越过横杆时像只轻盈的鸟,引得场边女生尖叫。
后来,他上了地方台,甚至中央台的体育新闻。镜头里的他挥着网球拍,眼神专注,谁能想到,这还是当年在舞会上紧张得说不出话的小匡?
2023年夏天,我接到小匡的电话,说要来长沙自驾游。“带着全家,从哈尔滨开过来!”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还是那么有劲儿。
见到他时,我差点没认出来。快七十的人了,头发白了些,腰杆却依旧笔直,开了几千公里的车,眼里还闪着光。他那高挑的妻子坐在旁边,笑着嗔怪:“非要逞能,说要挑战自己。”
我们在一家东北菜馆坐下,锅包肉的甜香漫开来。小匡倒上白酒,跟我碰了碰杯:“你看,我没怂吧?”
我看着他,突然想起那年元旦舞会,他站在角落里,眼神里的孤单和倔强。这么多年过去,他像个不知疲倦的斗士,把生活里的坎儿都当成了需要跨越的横杆,一次又一次,漂亮地跃了过去。
现在的他,是黑龙江网球协会的秘书,退休了比上班还忙,整天泡在球场上。他说:“运动这东西,跟过日子一样,认输就输了。”
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他所谓的“永不言败”,从来不是跟谁较劲,而是对生活,始终抱着一份热气腾腾的期待。就像当年舞会上,他鼓足勇气伸出的手,哪怕知道可能落空,也愿意再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