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合围前的准备-《异世争霸,但有冷战末期科技》

  一段时间后,当科恩星的战事逐渐平息,反攻的号角已经吹响,是时候该彻底终结地球那条迟迟未能结束的战线了。

  在刚刚解放的法国某处泥泞的野战机场,美军上将乔治·巴顿正站在一辆M4谢尔曼坦克的炮塔上,对着他麾下那些身经百战的士兵们,发表着他那标志性的、充满了“血胆”风格的演讲。

  “各位扞卫自由的战士们!抬起你们的头,听我说!”他的声音如同公牛般洪亮,“你们可能已经听说了那些如同神话般的传闻,现在,我来告诉你们,那不是传闻!我们的盟友,来自科恩联邦的强大军队,即将抵达欧洲战场!

  届时,我们将和这些来自世界之外的勇士们并肩作战,一波粉碎纳粹那可笑的扩张计划,把希TL那个狗娘养的,从柏林揪出来!”

  而在遥远的、冰封的东线,苏联元帅朱可夫和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也同样在对那些衣衫褴褛、但眼中燃烧着复仇火焰的红军战士们,进行着战前动员。

  “同志们!”朱可夫的声音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无比坚定,“为牺牲的同胞复仇的时间,即将到来!我们伟大的、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友——来自科恩星的战士们,将会搭乘着他们的钢铁雄鹰,降临到我们的土地上!他们将与我们并肩,共同将那面象征着胜利的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的顶端,活捉阿道夫·希TL!”

  为了这场最后的决战,岚山共和国这次也选择了最为大胆、也最为高效的进攻方式——以超乎这个时代想象的战略空运能力,在欧洲的东西两端,同时带头冲锋。

  为了配合这个代号为“四面包夹芝士”的宏伟计划,盟军方面已经提前完成了对法国诺曼底地区的彻底控制。无数的工兵和工程机械夜以继日地工作,抢修出了一座拥有超长跑道的、足以起降岚山共和国那些“未来”重型运输机的巨型机场。

  苏联方面也是诚意满满,他们在冰天雪地的斯摩棱斯克郊外,同样以惊人的“苏维埃速度”,抢修出了一座同等级别的、极其完善的野战机场。至此,岚山决战计划的所有前置条件,基本完成。

  现在,全世界都在等待,等待着“神兵”的降临。

  蔚蓝历932年11月21日,在科恩星的巨大传送门前,第一批由C-17“环球霸王III”,C5“银河”战略运输机和F15E“打击鹰”战斗机组成的、近300架飞机的庞大混合编队,成功穿越了那道连接着两个世界的、波光粼粼的传送门。

  在完成了一次高空上的空中加油后,这支无与伦比的空中舰队,径直飞向了位于法国的盟军机场。

  仅仅8小时后,第二批规模稍小的运输机队紧随其后出发,在付出了巨大的能量消耗后,成功将一整个装备了“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和M109“帕拉丁”自行火炮的重型机械化旅,空运到了苏联的斯摩棱斯克前线。

  在欧洲上空,当岚山那如同史前巨兽般的战略运输机梯队,抵达英吉利海峡上空之时,整个英国皇家空军倾巢出动。

  数百架“喷火”和“飓风”战斗机,发誓要用生命保卫这支决定战争胜负的盟军运输机队,安全抵达欧洲大陆。

  然而,尴尬的一幕发生了。英国飞行员们很快便惊恐地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梅林”发动机,即便开到极限,也根本无法跟上那些运输机的巡航速度。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造型科幻、巨大而又平稳的运输机,如同幽灵般从他们的头顶掠过,将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

  “上帝啊……我们是在给一群流星护航吗?”一名英国王牌飞行员,在无线电里发出了绝望的哀嚎。

  与此同时,那支没有返回科恩星、一直停留在地球的岚山海军第一特混舰队,也成功在英吉利海峡,与庞大的盟军舰队汇合。

  在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那如同森林般的垂直发射系统和“宙斯盾”相控阵雷达的威慑下,整个战争期间,轴心国再也没有一艘战舰和潜艇,敢于从它们那如同老鼠洞般的港口中出航。

  因为,就在不久前,岚山海军曾在短短一天之内,以“饱和式反潜导弹攻击”的方式,将110艘横行于大西洋之上的德国U型潜艇,送入了冰冷的海底。

  邓尼茨那引以为傲的“狼群战术”,在一夜之间被彻底击碎。同盟国那条维系着战争命脉的海上补给线,再次得到了绝对的保障。

  而在德国柏林国会中,感觉自己即将大难临头的阿道夫·希特勒,也立刻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后路。

  他看着地图上那被不断压缩的生存空间,第一次感到了发自内心的恐惧。

  现在,留给第三帝国的战略缓冲空间还足够,如果立刻下令收缩所有前线部队,兴许还能让一些核心的党卫军成员,逃到那些“中立”的国家。

  比如最近的瑞典和瑞士。但在失去了所有权力的情况下,即便成功逃到这两个国家,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他无法想象自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在某个不知名的小镇里,惶惶不可终日地度过余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被这些中立国家中的同盟国间谍杀害吧......

  “科恩星的科技……真是厉害啊。”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站在法国野战机场的指挥塔上,看着那如同史前巨兽般、正在缓缓降落的C-5“银河”战略运输机,发自内心地感慨道。

  “我都有点怀疑,我现在是不是正处于某个不切实际的梦境之中。”

  站在他身旁的麦克阿瑟,则是忧心忡忡地摘下了他那标志性的蛤蟆墨镜。

  就在前不久,几名来自岚山共和国的情报官员,曾通过最高渠道告知罗斯福总统,他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其所作所为将会给美国留下一段难以抹去的笑柄。

  而罗斯福总统也是亲自发电报警告他,说绝对不要去招惹科恩星的任何一名官员或士兵,因为这群人的凝聚力强大到不可思议,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不公,都有可能引发足以颠覆一切的众怒。

  “科恩星人怎么会什么都知道?难道他们真的是来自未来的人吗?”麦克阿瑟非常不满地低声说道,他那与生俱来的骄傲,在这些神秘的盟友面前,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而一旁的夏尔·戴高乐也沉默不语。科恩部队能来帮助他们解放法国,固然是天大的好事。

  但就以他们所展现出的、超乎想象的强大军力,若是日后双方发生分歧,他们若是倒戈相向,恐怕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将整个盟军尽数消灭。这种将国家命运交于他人之手的无力感,让他感到无比憋屈。

  而在德国军队内部,一种混杂着恐惧、绝望和一丝病态兴奋的复杂情绪,正在高级指挥官之间蔓延。

  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关于“大西洋上的幽灵舰队”的警告,一直如同梦魇般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大脑之中;

  而远在太平洋的盟友东条英机,在亲眼见识过岚山共和国的实力后,给他们发来的那份充满了绝望情绪的情报,也同样明示了——他们死定了。

  “沙漠之狐”隆美尔已经开始在自己的书房里,给远方的妻子写遗书了。他知道,自己和整个德意志的命运,都将在这场无法理解的战争中走向终结。

  而“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则显得有些莫名的兴奋。

  对他而言,科恩星军队那无与伦比的、由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所组成的装甲洪流,以一种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向全世界证实了——在未来的战场上,坦克,依旧是突破防线、赢得胜利的关键。

  就当所有德国将领,都在为如何对抗这些来自“未来”的高科技部队而绞尽脑汁时,一名通讯官突然连滚带爬地冲进了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室,声音因恐惧而变了调:

  “意大利……意大利方面传来的紧急情报!科恩星地球方面远征军……使用了名为‘战斧’的巡航导弹,在短短五分钟内,精确打击了意大利境内,几乎所有的、已知的固定指挥部!”

  “什么?!”隆美尔当场被这个消息吓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一把抢过通讯官手中那张薄薄的电报纸,仔细地确认了一番上面的内容,手心不禁渗出了冷汗。电报上的信息,彻底证实了科恩部队那超乎想象的、神明般的强大。

  没错,就在刚才,意大利三军的整个指挥、通讯和控制系统(C3I),已经完全被瘫痪了。

  “难道说……他们不打算从东西两线平推,而是要先拿最弱的意大利开刀?”隆美尔看着地图上那如同靴子般的意大利半岛,大致猜出了岚山共和国的战略走向。

  而岚山共和国,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猜测。

  他们说到做到。就在瘫痪了意大利的指挥系统之后,一支由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组成的、规模庞大的两栖特混舰队,搭载着近2万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在意大利西部的罗马海域完成了集结。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从意大利半岛最脆弱的“腰部”实施登陆,将其一刀两断,然后,直取罗马,先拧下贝尼托·墨索里尼的狗头。

  喜欢异世争霸,但有冷战末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