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探监-《独孤靖瑶重生成为李俶的心尖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李俶已经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整整七日了。

  在这最初的几天里,他还能够老老实实地待在屋子里,毕竟有独孤靖瑶、李适和李颖陪伴在身旁,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而且,由于他长时间昏迷不醒,双腿乏力,每天都需要在屋子里由李倓或独孤靖瑶搀扶着走动,如此这般,持续了五日,他的身体才逐渐恢复到往日的状态。

  然而,当身体完全康复之后,李俶便开始有些渴望能够到院子里去溜达溜达,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是,他却不能这么做,因为他必须继续佯装昏迷不醒,绝对不能露出丝毫破绽,否则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就在李俶为此而苦恼不已的时候,独孤靖瑶灵机一动,想出了易容之法。通过这种方法,李俶终于有机会走出房门,到院子里去散散步了。

  只不过,由于他现在的面容已经被易容成了其他人的模样,所以他不能像以前那样大摇大摆地跟在独孤靖瑶身边,而是只能一个人在府里闲逛。

  尽管如此,李俶还是觉得非常满足。每天,他都会以“风生衣”的身份在府上溜达一圈,然后再回到房间里,换回自己的模样与独孤靖瑶共度甜蜜时光。只是这样一来,可李倓等人,他们不敢轻易踏进李俶的房间了。

  就算是如此,细心地李婉晴还是发现了破绽。因为以往独孤靖瑶也会带李适和李颖去看李俶,基本每次都能听到李颖的哭声,就连独孤靖瑶脸上也带着泪痕。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李婉晴见到独孤靖瑶的时候发现,她的表情虽然还是表现得哀伤,可却没有了泪痕。而且她偶尔在府中遛弯,路过沉香阁附近,却能隐隐约约听到小孩子的笑声。

  大人还会骗人,可小孩子是最不会骗人的,于是她便有了猜测,她觉得李俶可能已经苏醒,不过因为某些原因,还不能对外公布他已经醒了。

  她倒也没深究是什么原因,只要不伤害到她和她腹中孩儿,她便不去轻易戳破这秘密。

  跟楚王府的一片和谐相比,宫里的兰淑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那次与顾诗怡约定见面后,顾诗怡果然禁不住诱惑去赴约了,她便告知了自己的实力,若是顾诗怡与她合作,她定能想办法帮李系得到那个位置。

  顾诗怡也暂且先答应了兰淑妃,毕竟没有白纸黑字的契约,她也提供了她的诚意,她把李系灌醉后打探到,皇上似乎悄悄派人去了南边,就是去查杜知府的事情。

  第二日顾诗怡给萧贵妃请安后,便绕道去了潇湘阁留了一张纸条给兰淑妃。

  兰淑妃日日派人去潇湘阁,期望能得到些消息,可如今得到这个消息,她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毕竟若真查出来什么,那杜知府夫妇肯定难逃一死。

  于是兰淑妃又一次去见了肃宗,肃宗见她这些天都没有再为杜知府夫妇求情,所以便见了她。

  见面后发现兰淑妃憔悴了不少,他也有些心软了,他柔声道:“爱妃起身吧?怎么突然前来找朕?”

  兰淑妃谢恩后道:“回皇上,臣妾有些日子没见您了,有些想您了,且这段时间臣妾也想通了。”

  肃宗闻言停下手中的笔,看向兰淑妃道:“哦?爱妃想通了何事?”

  兰淑妃道:“之前是臣妾思兄心切,忘了臣妾如今已嫁给皇上,便是皇上的人了。不过臣妾想通了,若真是兄长和嫂嫂真的做错了,皇上当依律例处置。”

  肃宗有些奇怪,问道:“怎么短短几日,爱妃便想通了?”

  兰淑妃垂首道:“上次皇上说了兄嫂的罪责,我回去查询了当朝律例才知道,其实是可以株连九族的,可皇上却只是将他们关押,并未发落,想必也承受了不少非议,是臣妾不懂事了。”

  肃宗感觉欣慰,于是上前亲自将兰淑妃扶起道:“嗯,爱妃还是识大体的。不过朕可能还是要对他们做出一些惩处,你……”

  兰淑妃微笑道:“臣妾理解,皇上也有您的不得已。只是臣妾想见兄嫂最后一面,不知皇上可否允准?”

  虽然兰淑妃嘴角噙着笑,可眼中却闪着泪光,肃宗对上兰淑妃的模样,最终还是心软了,他道:“好,真可以应允,不过只能见他们两个每人不超过一刻钟,太久了如果被发现了,朕也不好给众位大臣交代。”

  兰淑妃闻言,笑容更真切了一些,行礼道:“臣妾多谢陛下成全。”

  肃宗也没有再多留她,只是道:“你若想去就来寻李辅国,朕会交代他带你过去。”

  兰淑妃点头应是,而后便回到了自己的紫兰殿。

  为了表现得不让肃宗太过为难,兰淑妃特意挑了傍晚时分,找到了李辅国。

  肃宗交代过李辅国,他自然知道兰淑妃找他作甚,于是道:“老奴给淑妃娘娘请安。”

  兰淑妃虚扶了李辅国一把道:“公公快请起。有劳公公陪本宫走一趟。”说完还掏出一小叠银票塞到李辅国袖子里。

  李辅国看了看四下无人,于是道:“娘娘客气了,不劳烦。那咱们走吧?”兰淑妃微微颔首,李辅国便带着兰淑妃出宫去往大理寺的天牢。

  门口的守卫看到是李辅国,殷勤地迎上来道:“李公公,您怎么来了?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

  兰淑妃穿了黑袍子,还用帽子遮着脸,李辅国道:“是,陛下让我带一位贵人来见杜斌夫妇。”

  说完从袖中拿出两张银票,给二人一人塞了一张道:“不过你们记住了,管住自己的嘴,若有人问起,就说陛下派杂家来问点事。”

  两人拿了银票自是喜不自胜,连忙道:“是是是,小的们只看到了李公公,您快请进吧。”

  李辅国非常满意,其中一名守卫领着兰淑妃和李辅国来到杜斌的牢房门口道:“李公公,因为这两位是单独关押的,另一个只能一会儿再去见了。”

  李辅国用手掩着鼻子道:“好,咋家知道了,一刻钟后咋家再叫你。”那人连忙退下了。

  李辅国又对兰淑妃道:“您先跟杜大人叙叙旧吧,我在旁边歇会儿。”

  兰淑妃道:“多谢公公。”

  杜斌也就是杜知府,看到兰淑妃来了,非常兴奋的跑上来道:“我就知道你不会对我这个兄长见死不救的。”

  兰淑妃却没有了刚才的温婉谦逊,而是沉声道:“哥哥,你怕不是忘了你是怎么拥有那些金银财宝的吧?你让我怎么救你呢?”

  杜斌一听这意思,这是不打算救他了,于是有些破罐子破摔地道:“哼,我当然没忘,不过若我死了,你和你嫂子也别想好过!”

  兰淑妃逼近,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扭曲,对着杜斌道:“你最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然,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母亲和姐姐着想吧?”

  杜斌确实被她威胁到了,毕竟如今他这个妹妹已经是皇上的宠妃了,他说的话皇上也未必会信,他只能道:“算你狠,那你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兰淑妃心下稍安,表情恢复正常道:“哥哥放心,妹妹会为家里人求情的。对了,我给哥哥带了衣服,这监牢阴暗潮湿,多穿点保暖准没错。”

  杜斌虽然气,但也只能恶狠狠地道:“那就多谢妹妹好意了。”

  兰淑妃只道:“不用谢。”而后便出了杜斌的牢房。

  走到李辅国休息的地方,兰淑妃对他道:“公公,本宫与哥哥说完了。”

  李辅国没想到这么快,他以为得等自己三催四请呢,他赶忙起身道:“好,那就走吧。”

  而后又叫那名看守带他们去了杜夫人的牢房,李辅国依旧是找了个地方休息,

  兰淑妃看李辅国并未往这边看,才敢与杜夫人拥抱了一下。

  兰淑妃眼带泪光问道:“你还好吗?他们有没有对你用刑?”

  杜夫人笑着摇摇头道:“没有。”

  不过她有些疑惑问道:“你怎么来了?”

  兰淑妃如实相告,是自己求的肃宗,才得来这次机会。杜夫人有些严厉地道:“糊涂,你不应该跟我们搅和在一起,万一受牵连可如何是好?”

  兰淑妃摇头道:“不会的,你放心好了。只不过我从赵王妃那里打听到,皇上似乎派人去了南方,不知道会不会查到什么,所以我只能冒险前来见你和哥哥一面。”

  杜夫人则是满眼心疼道:“没想到,小小年纪就要让你经历这些。”

  兰淑妃道:“这已经不算什么了,若是没有你,我现在是否还活着都未可知。”

  杜夫人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我知道,我这次怕是在劫难逃了,不过你记住,一定要顾全自身。如果他真发现了什么,计划便提前进行吧。”

  兰淑妃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已经在说服赵王妃了,她一心想要赵王得到那个位置,只要我诚意给的够足,相信赵王也会加入我的阵营。”

  杜夫人一脸怜惜地摸了摸兰淑妃的头道:“好,当初那个奶娃娃长大了。只不过以后我恐怕不能陪你了,你万事小心。”

  闻言兰淑妃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不过很快便擦干眼泪,不能让李辅国看出什么端倪。她道:“皇上只给了我一刻钟的时间,这是我给你准备的衣服,这里潮湿阴冷,你注意保暖。”

  杜夫人点点头道:“好。”

  而后兰淑妃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杜夫人的牢房。便叫上李辅国一起回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