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渣夫只剩一口气-《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

  他一到池家坳,池东一就主动寻了过去。

  待他换上官袍,早一步得知消息的池氏一族人,一个个比过年前还勤快。

  这当下,不管男女老少,都洗了头,擦了身子,又换了身新衣。

  之后在上村祠堂门口,当着来来往往的过路人面前,摆好香案,跪在地上迎圣旨。

  寻常的老百姓,哪有机会看见什么圣旨,更别说是当场听着宣读。

  这不,有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无数个人,都停下来跟着下跪。

  等他们听完圣旨,还没明白是啥情况时,就听他们方大人解释具体是怎么回事后,都惊呆了。

  他们长时间来此地取水,自然也了解了一些,关于池家坳的事。

  尤其是,池家坳男多女少,最年轻的一个姑奶奶,还和离二嫁之事。

  最初的时候,大伙儿都说,池氏是个蠢的。

  眼看男人要考上举人,放着好日子不过,非得犯蠢地闹腾。

  左右不过是一个孩子,寡嫂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说起来,那就是个上不了台面的玩意儿,给她就是。

  再说,孩子到底是她亲生的,以后还能不认她这个娘?

  还说什么,孩子就该给寡嫂,这样不要她费心养,是多好的事。

  现在好了,还带着孩子和离,看谁还敢要她?

  后来知道她二嫁给秦牧,又说那就是个煞星。

  放着好好的未来举人不要,非得跟个煞星凑在一起。

  她肯定是脑壳坏了,才会这么想不开。

  等秦牧考过县试,考上童生,这些话才慢慢消失。

  只是偶尔会有人感慨,她是个傻人有傻福的女人。

  一嫁是秀才,二嫁虽说是煞星,但也没看她出什么事。

  且男人又是童生,眼看着马上就要成为秀才。

  现下这圣旨一下,众人反过来的第一个念头是,原来又傻又没眼珠的人,是齐秀才。

  池氏是个有福气的人,嫁给齐秀才,齐家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离开齐秀才后,齐家哪怕又娶了个富商女,但却是越来越差。

  没看他都成废人了吗?

  明明好好的一个秀才,就连夫子都说,他能考上举人的。

  结果和离还没多久,再娶的媳妇,也没几个月,就成了这样。

  说来说去,都是没脑子造成的。

  若是好好跟池氏过日子,不想着乱搞。

  不说现在能不能考上举人,至少今天这份殊荣,绝对有齐家一份。

  不,应该说,就是属于齐氏一族的。

  毕竟,她算是齐家妇。

  不知道,废物齐秀才知道后,会不会硬生生气死?

  在众人这么想的时候,天很应景,突然暗了下来。

  一个个回过神来,朝县城方向看去。

  待见到那边也是阴沉沉一片。

  在场有经验的人,当即欢呼出声。

  要下雨了,最迟明天就会下雨。

  上次这边下雨,是先是白云,然后过了一夜才被乌云取代的。

  这次,却是突然暗下来,直接就是乌云。

  想来,雨很快就会下来。

  这圣旨才宣读,天马上就要下雨,且范围这么大。

  那是不是说明,连老天爷也认可这个郡主?

  越想,众人就越开心。

  原本已经起来的人,又朝池氏一族的祠堂方向跪下。

  有些事,就是要人带头。

  有一个下跪磕头,就有无数个。

  在路过池家坳的人都这么做时,早已从府城回来,只能躺在床上的齐明宇,早悔得肝疼。

  他从未如现在这般后悔过。

  他爹死了,自己躺在医馆中治病。

  等银子花得差不多,病没治好不说,耗费钱财,九死一生从府城回来,家早已不成家。

  他是废人,老娘身子骨自从被砸伤后,动不动就不爽利,不可能照顾他。

  所以,家里的一切,都只能靠薛氏撑着。

  结果那不守妇道的贱人,腹中居然怀的是野种。

  在知道他不可能休了她后,也不想着和离,而是公然将野男人以小厮的名义带回来。

  他们在家,或在他面前厮混。

  不管高兴或不高兴的时候,都要骂他,打他。

  族里不是没想过给他做主。

  只是他跟他娘都明白,要是把薛氏给休了,那等他们的,就是死路一条。

  毕竟,人家可以帮你一天两天,不可能天天帮你。

  尤其是,到处缺水,大伙儿得花几天时间,去池家坳那边的北联山脉取。

  他们若是离开薛氏,就是没钱没人。

  族人绝不会一天天这样帮下去的。

  可是,不休了薛氏,他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翻身困难,也坐不起来。

  就连解手,都要下人伺候。

  为了让他少拉撒,把他害惨的薛毒妇,就让他少吃或者干脆不给吃的。

  如今,他觉得自己只剩下一口气。

  明明去年这个时候,他意气风发,壮志雄心,对今年的秋闱是势在必得。

  可现在,他感觉自己就要死了。

  他不甘心,非常不甘心。

  按理他该考上举人,进而登科及第,踏入仕途,之后妻妾和睦,儿女成群的。

  可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好像这一切的改变,是从池氏闹和离开始。

  倘若她不和离或是就那么死去,那现在他的生活,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变故。

  在齐明宇每天不甘心地这么想时,池鱼也从北联山脉回了池家坳。

  她先去祠堂看了下被供奉起来的圣旨,之后又跟池东一等人交代了接下来的事。

  尤其是红薯跟土豆收获后,该怎么做。

  池东一看她这架势,就问:

  “小鱼,你是打算去哪里?”

  对池东一,池鱼没有隐瞒,当即回道:

  “族长伯伯,我有事要去北疆一趟。

  只是你也清楚,这一来一回,要花许多时间。

  我估摸这次出去,最快也得过完年再回来。”

  池东一闻言抬头看了看已然开始下雨的天,之后盘算村里家家户户的存水量。

  等他快速在心里估摸差不多后,才说:

  “小鱼,按理来说,我是不希望你出远门的。

  不过,做人不能光顾着自己,让你为了大伙儿困在这。

  只是我琢磨着,你才被封为郡主,这是咱们全族的大事。

  怎么着,也得办一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