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周姐姐好福气-《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

  她说到这,望着里头的妇人说:

  “刘夫人若是想买,得早点下手。

  这果子,是卖家花高价从海外商人那买的。

  他想用此换粮食,再捐给武宁府受灾的老百姓。

  为得是,给子孙后代积德。

  眼下这些,全权交给府衙那边了。

  届时,知府夫人会给大伙儿下帖。

  此等好物,数量有限。稍一犹豫,或许就已经卖光。”

  随着乔氏这话一落,原本听到走廊传来动静,而打开一条缝的其他两间厢房,默默关上门。

  能上这些雅间的,都是府城富户出身的人。

  在这里消费,银钱数目不能低于二十两。

  他们不缺钱,或许也不缺粮。

  若是当真稀罕那果子,听到这些,到时必定会去赴宴买的。

  乔氏说完这些,就跟着池鱼下楼。

  还未等她们赶着马车到郭富家,远远就见那边房门是敞开的。

  门外停了十来辆马车,有人正不断地往上搬一筐筐东西。

  池鱼等马车停下,就说:“乔家姐姐,我先帮忙,你稍后过来。”

  “好!”

  本就在离家不远处,没一会儿,池鱼就进去了。

  空间里大伙儿又摘了不少葡萄,她找机会放出来即可。

  苏夫人也来了,等到最后一筐葡萄被抬上车,她让贴身嬷嬷亲自护送那些果子回去。

  自己,则是留了下来。

  此刻她看了看池鱼跟秦牧,最后却拉着池巧的手,语气难掩亲切说道:

  “周姐姐好福气,才嫁到有福气的池家,有个池小娘子这般大义的小姑子。”

  池巧没想到,苏夫人会拉着她的手这么说,甚至还精准的喊出她的姓氏。

  她想,这夫人,应该没少听苏大人叨叨。

  而苏大人,作为知府,治下的安平县如何,肯定心里有数。

  她妹妹贡献出来的东西,引起上头的注意,他们家连带被查清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故而闻言,状似感慨道:“是啊,我也很庆幸,有小鱼这样的小姑子。

  她不仅大义,还很孝顺。现在我跟她几个哥哥嫂嫂,都是她在养。

  为了不给阿牧添加负担,就努力想法子赚钱。

  为了帮助族人建宅子,又想办法弄出草木灰水泥。”

  苏夫人不仅没反驳,很笑着附和:

  “我也听我家大人说,池小娘子脑子活泛。

  听秦大人说,此次购买果子的银钱,是池小娘子想法子赚来的。

  也听他说,是池小娘子听闻外头老百姓的不易后,想帮忙又怕买不到粮食,给想的主意。

  说来,我这个知府夫人,还不如她。

  对了,我听闻池小娘子手巧,还从海外商人那买了不知名的种子,最后种出来了。

  上次我家大人说,那土豆跟红薯,若是能够在咱们大褚国推开来,那便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池巧再次笑着回道:“小鱼还小,不值得夫人如此夸赞。

  说来,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娘,是我跟她二嫂三嫂,当做女儿,一点点养大的。

  她许是怕这天灾,导致那些孩子,小小年纪也没了父母,便想尽办法帮他们。”

  她话刚说到这,苏夫人又拍了拍她的手,说:“是你们教得好!”

  池巧再次“谦虚”回道:

  “是这孩子本就心善,我们都不识字,也不懂大道理。

  山里的孩子,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我们也只是尽量不委屈她。

  夫人方才说,土豆跟红薯推广开,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不知那玉米,为何没被推广开?

  若非之前从我们安平县县丞夫人那得到一些,之后又想办法种出来,还不知那也是高产作物。”

  苏夫人听到这话,不知想到什么,沉默了下后,直接转移话题。

  “要说利国利民,我大褚国开国至今,池小娘子乃第一人。

  她种出来的红薯土豆,还有那个可以加固城墙的草木灰水泥,都不是常人能想出做出的东西。

  周姐姐好福气,好生令人羡慕。

  你们放心,那些果子交给我,定然不会叫你们失望的。

  别的我帮不了,出点力气,动动嘴皮子的事,还是可以的。”

  说到这,她特意停顿了下,又扫了一眼正跟秦牧说话的池鱼,之后继续道:

  “周姐姐,我过来之前,跟我家大人商议过。

  像现在这样大的果子,实属稀罕,更别说那甜味。

  这些东西,便是送到京城当贡品,都使得。

  只是池小娘子,想用此换粮食,才拿会对外叫卖。

  我也不想按斤论两卖,打算果子一律按个头来。

  比较小的,像杨梅,一个需得五斤粮食。

  个头稍微大一些的,柿子跟梨,一个得十斤起步。

  而那葡萄,则是论串卖,一串二十斤粮食。

  回头我这边统计好,什么果子具体什么数目,会命人送过来,让你们过目的。

  届时宴请时,你们若是得空,可过来看看。”

  说完这话,她居然从袖兜中掏出一张帖子,递给池巧。

  池巧接过帖子,看她要走,就出声留人。

  “这会儿太阳还大,苏夫人若是不介意留在这里吃个便饭,也好尝尝我的手艺?”

  苏夫人摇头:“不了,听我家大人说,秦大人想走科举考下功名,今晚要准备排队进贡院。

  咱们往后多的是时间,回头得空我再过来。

  到时定然亲自尝尝,周姐姐你的手艺!”

  说完这话,她说了句告辞,之后又扬声跟池鱼说了一句,便转身离开。

  其实她不太能了解,秦牧这般举动是为何?

  他在军中都已是五品的千户,又何必那般执着一个小小的秀才功名?

  虽说他眼下对外是庶民身份,但那千户的官职又不会因此没了。

  池鱼是聪慧,但之前已经和离,前面那个只是个小小的秀才,何须去介怀?

  罢了,考就考吧,至少能证明,他文武双全不是?

  池鱼不知苏夫人满心疑惑地走了,她等人走远,才上前关门。

  池巧等大门关上,立即看向秦牧:

  “阿牧,你也累了两天,明天还要科考,先躺会儿。”

  话落,看向池鱼:“小鱼跟我去做饭,晚上做些清淡的。

  稍后将阿牧的考篮再检查一次,尤其是笔墨纸砚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