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姜神符入京-《一人持枪,万世名》

  姜神符与她的师尊紫尘居士,回了神洲。

  带领着海外六国六位国王前来京师。

  紫尘是阙朝时修士的真相已被朝廷知晓,她的修为也隐约被透露,清音寺方丈称她师祖,令得修行界上下吃惊。

  这样大的阵仗,元朔帝也被惊动得出京十里迎接。

  林渊和钟会一左一右陪同着充当护卫。

  心中忽传来一股强烈失落感,他抬头望天,世界破开所带来的波动感,让他的灵魂感知无比清晰。

  钟会似也感觉到了,抬头凝望正北方向,目光透过十万里。

  魏王与大天师所做之事,他清楚,但没怎么参与,主要是北境在谋划。

  现在看来像是成功了。

  钟会余光忽然一怔。

  望见了旁边一向古井无波,情绪内敛不外显的青年,出现强烈波动。

  皇帝在不远处,还未发现,但他与林渊并排站着,感受明显。

  “可还好吗,若是不适,就去旁边歇息。”

  钟会沉默一会儿开口。

  他是自学成才,对于师徒情谊这种情感,没太强体会。

  不过也非不能理解。

  旁边这人,短短几年时间,竟就走到离他不远的实力位置,这让钟会很是惊异的同时,也对天师府的天师张清素生出一股佩意。

  若他来教,应该是教不出的。

  林渊抹了把脸庞,摇摇头,“无事。”

  钟会只好找些别的话题,低声错开。

  “陛下打算奉紫尘居士为国师,为她起一座庙宇供奉。”

  “左卿大人出海数月,对她了解应当比我多。”

  钟会对于搞谍报事宜算不得太上心,最热衷的还是武道修炼。

  人无法一心多用,就像当了皇帝,往往也就会耽搁修行。

  朝堂诸公往往有浩然气护体,但是不擅战斗的儒士。

  林渊眉心微微一蹙,转头去看旁边那身材高大男子,“国师?”

  “陛下打算去了宁掌教的尊号?”

  钟会摇摇头,“国师又不是只能一个,佛道双国师,也没什么。”

  “且紫尘居士的资历比宁清秋高不少,都是笼络手段而已。”

  林渊沉默。

  脑海想起那张冷艳脸庞,内心忽觉得她有点可怜。

  帝王之高,看到的是江山社稷,是种族存续,个人的感受在此面前,渺小得微不足道。

  “在元清观的基础上建?”

  “怎会,国库还未困难到这种程度,紫尘居士恐怕也不会乐意。”皇帝的最大心腹缓缓道。

  林渊轻轻颔了颔首,“几百万两而已,跟一名八境巅峰修士相比,不足为道。”

  钟会脸色终于有所变化,眼尾微不可察动了动,“八境巅峰?”

  林渊脸色坦坦,“至少是肉身、灵魂双八境后期;”

  “我突破前,与天礼楼那个大弟子合力,才压过她的一道化身。”

  当然,是突破前。

  现在他是八境中期灵魂,准八境中期肉身。

  柳清的核心被带走了,但体内仍有部分生命力留存,以及魂魄力量。

  完全吸收,他的灵魂境界应该可以前进半个台阶,肉身进步到八境中期。

  大妖浑身是宝,尤其这种植妖。

  钟会却不知晓这些,只听到林渊与天礼大师兄合力也无法撼动紫尘本体。

  脸色有些幽幽。

  林渊不管他,抬头间,忽与紫尘身边那脖缠白狐,身穿白锦的女子对上目光。

  姜神符神色微妙,立刻错开目光。

  认真倾听元朔帝与紫尘互相客套,她身边还陪衬着西蓬、从阙等六国国主。

  整个海外的高层,悉数回了神洲。

  但就是这番故作一本正经的模样,让见过她以前清高的人感到更加古怪。

  林渊被姜神符这个好笑的女人冲淡的伤感。

  这时,元朔帝也结束交谈,启程返京。

  紫尘居士、姜神符与海外六国主,与他一同朝着京师方向步行返回。

  林渊步靠过去,皇帝余光注意到,笑着开口:“此乃朕之贤婿,司北王世子,几位应当见过。”

  有国主接话,“见过,见过,林世子渡劫卷弄波涛,震撼了小王至今,我从阙国西岸山峰仍保留世子威能痕迹。”

  “是啊,想当初世子闭关数月,一朝引来天雷,让孤以为有天神降临,哈哈。”

  元朔帝满面红光。

  抬手轻拍高大女婿的肩膀,“惊着几位国主了,朕代他赔个不是。”

  “岂敢,岂敢。”

  元朔帝将他按在身旁,转头又去和几人交谈。

  这些遗民国主口吐言谈让他有种恍如惊世之感。

  林渊顺其自然留了下来。

  几米外不远处的姜神符目光一动不动,看着前方。

  林渊便直接打量她。

  看了好一会儿,看的姜神符耳后出现一抹淡淡绯云,转头凶恶盯去。

  林渊这才挪开,传音交流。

  “你不对劲。”

  “有何不对劲。”

  林渊摸了摸下巴,一时却说不出来。

  姜神符神色有些暗暗紧张,害怕他说出令人难堪的话来。

  好在这时,京师正门到了。

  恢弘庞大,高达百米的盖世宏伟之城,巍巍清晰屹立在眼前。

  京师之前,沣河汹涌的水流激荡而过,冲刷上万里入海。

  河上一连盖着八座宽十丈,长二十丈的拱桥,联通南北。

  桥下有水上楼船澎湃而过,桥上有行商连绵车马侧立两旁,给皇驾让路。

  景朝京师,又可以称为‘日京’,源于景,这个词。

  日京之宏伟高大,当世仅有,哪怕成契千星城与之相比也要稍逊一筹。

  此是人族耗费几百年修建完善,是人族修行伟力与工匠技艺的结晶,是人族坐拥神洲江山的象征。

  而沣河原本不经过此地,也是太祖等人动用大伟力,蛮横犁出来。

  六国国主,哪怕最接近景朝的阙朝、陈朝皇室后裔,见此一幕,也不经瞠目结舌。

  人类的文明进程,不仅体现在人口多寡增长,还有修行体系、工匠水准。

  景朝国力走入历朝历代巅峰,望往昔朝代,哪怕强盛如阙、秦等,都是不可比。

  六国中,西蓬这春秋诸侯国、端朝等最为震撼。

  从阙国主内心不甘,脸上玩笑神色,归于沉默。

  姜神符站于此,亦感到时代去势不可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