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嘉十九年二月初六,大虞最西方的边陲重镇兰州城北风呼啸,但此刻呼啸的风声却不再是这方天地的主角,天幕之下,蒙虞双方士卒震天的厮杀声响彻天地,让肆虐的风声只能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
兰州城外是蒙古察合台汗王都哇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说是二十万,但其中一半是西部各地征集的民夫奴隶,剩下的十万战兵,也只有三个万户的蒙古骑兵,其余皆是西域各族被征调过来的步卒。
这三个万户的蒙古骑兵,又有三处来源,一万是都哇亲领的王帐万户,一个万户则是窝阔台汗海都的下属,另外一个万户则是隶属哈拉和林汗庭的西部诸部拼凑而来。
虽然实打实的蒙古骑兵只有三万,但加上各族的仆从兵和民夫奴隶,二十万之众营帐在兰州城西沿着黄河连绵数十里,场面也着实是骇人心魄。
都哇带着大军已经围了兰州城半个月了,这半个月以来,虽然每天也都热热闹闹,但大体上还是驱赶奴隶兵去填平兰州城外的护城河和壕沟。
兰州城是当初天盛十五年太祖北征时,先秦王姚霸率领西路军攻下,那一战,姚霸先下兰州,截住河西走廊出口,然后挥师北上扫荡宁夏,一举荡平河套。
在那之后,姚霸一直派重兵镇守兰州,在黄河南岸扩建城池,修缮黄河,以此城据守河西走廊的东部出口。兰州城北面直接以黄河主道为护城河,然后三面引黄河水环城,南面则依托皋兰山,直接锁死了黄河谷道,蒙古人想要从河西走廊向东,必须先要拿下此城。
现在城中负责镇守此城的是当今秦王姚继业的亲军指挥使李若璞,此人年仅三十五岁,是曾经西夏国的远支皇族,西夏被灭后,李若璞一家得以幸免,但依然过的很是艰苦。
于是在后来忽必烈遇刺身亡后,李若璞的父亲就带着妻儿和几十名旧部骑兵逃到了中原,投靠了太祖。此后李若璞之父就在先秦王姚霸的麾下,天盛十五年北伐时,李若璞之父就是在攻打兰州城时阵亡。
李若璞之父在天盛九年太祖大封功臣时得了云阳县开国子的爵位,攻打兰州时,李若璞之父为姚霸的先锋大将,以身殉国,本应再受封赏,但之后便是太祖崩逝,今上继位,秦王一系的将领自然得不到朝廷的加封。
李若璞之父死后,李若璞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后来姚继业逐渐展露头角后,就一直跟在姚继业身边。其实李若璞的袭爵也是一笔糊涂账,其父并没有得到世袭铁券,按理说他无法直接袭爵。
太祖姚盛起事后,一开始是尊奉南方的宋帝,后来与南宋决裂,自然不能完全承袭宋制,于是大虞的衣冠礼制都是承袭唐朝而来。但毕竟太祖立足北方,又曾是忽必烈手下的汉人世侯,大虞在一些官员设置上又不可避免的杂糅了金国和蒙古的制度。
比如各行中书省的设立,也比如直接将中书丞相定为正一品,让唐宋时期大臣致仕或者去世后才能得到的荣誉性品阶成了实打实的官阶。
在功臣爵位的设置上,太祖简化了唐朝时的九等爵位,皇子们一直没有封王,一直有猜测太祖就是在长子姚霸和今上之间犹豫不决,所以一直不给皇子们封王,哪怕将诸皇子外放各地镇守也不曾封王。
今上继位后,封了五大藩王,都是超品位列三公中书之上,今上的皇子们也都没有封王,所以大虞的王爵也就没有什么国王郡王之分。
其下只分五等,国公,正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开国县男,正五品。这五等爵位又以食禄和是否有世袭铁券区分贵贱。
李若璞之父因其党项人的身份,获封云阳县开国子后没有得到世袭铁券。按照规制,未获铁券的公侯伯降等袭爵,而开国子与开国男两等爵位未得铁券者后代直接除爵,只可荫蒙子嗣入朝为官。
李若璞按制不可袭爵,但姚霸念其父之功,直接让其袭了爵,姚霸自然也不会向他的五弟请什么旨,所以李若璞这个爵位严格来说并没有朝廷的认可,当然在秦国这片地方,有没有朝廷的认可并不重要。
如今这位算是先秦王姚霸封的云阳县子正站在城头之上,看着城外热热闹闹却并不十分猛烈的攻城。现在兰州城内共有五个军三万战兵,加上征调的民兵和城内原本的守城士卒能凑够五万守城士卒。
蒙古人半个月前就来到了兰州城外,这个时节黄河还没有解冻,城外的壕沟也在这半个月内被蒙古人驱赶的奴隶民夫用土袋石头和尸体填平了,但李若璞看着蒙古人的样子,似乎还没有大举攻城的打算。
于是,李若璞交代了身旁几位都统几句,让他们小心防守,注意士卒轮换,节省使用弓箭后,李若璞便淡然的下了城楼。骑着马慢悠悠的回了兰州府衙,这里已经成了李若璞的帅帐所在。
刚到府衙门口,李若璞麾下的两名指挥同知就一脸焦急的迎了上来,急吼吼的告诉李若璞,其余四军的指挥使和指挥同知都已经在大堂等着他了,看样子来者不善。
听得两位下属的话,李若璞毫不慌张,直接让两个满心焦急下属该干嘛干嘛去,不必跟着他,说完就要往府衙里走。
“将军!”李若璞手下的指挥同知曾恒急忙拉住了李若璞,“诸位指挥使对将军这些时日避战不出心有怨气,此次联袂而来,恐有事端,还是让我们二人跟在将军身边吧。”
“少他娘扯淡,你小子要是没事干就去找个娘们泄泄火,少跟老子面前放这没味的屁。”李若璞眼神狡黠,盯着曾恒一脸看穿你心思的模样,让曾恒不得不讪讪的避开李若璞的视线。“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两个的心思,你们俩跟屋里那几位一样,早就想出城打一场了吧。”
二人被李若璞说中心思,不得不讪讪一笑,李若璞接着开口:“告诉你们,王上命我主持兰州城的战事,是战是守我自有决断,别以为你们两个是西京左军的老子就不能收拾你们,惹火了,老子直接拿你们两个开刀杀鸡儆猴,滚蛋!”
被李若璞这么一骂,曾恒二人哪还敢再说什么,直接抱拳行了一礼,然后灰溜溜的逃了。李若璞叹了口气,然后走进了院门。这些时日他这个兰州守将可着实不轻松,这倒不是因为城外的蒙古人,相反,蒙古人这些时日的攻城并不激烈,城防没什么压力。
李若璞主要的压力是城内嗷嗷叫着也想要出城迎战的诸位指挥使,还有他如今的主子,秦王姚继业给他挖的大坑。李若璞是西京中军的指挥使,这支兵马是秦国最精锐也是唯一一支骑军,里边三成是李若璞父子招揽的党项骑兵。
然而这支兵马现如今并不在兰州城内,刚才那两个指挥同知都是西京左军的,李若璞这次是带着西京左右两军,还有从北面调来的宁夏右军来支援兰州的,而兰州城内原本就有兰州左右两军守卫。所以说此刻的李若璞完全是个光杆司令,除了几十名亲兵,手下没有一点亲信部队,完全是靠着姚继业旨意,和一个兰州统军元帅的名头来统领兰州城内的三万虎狼。
李若璞一路进了府衙,向着大堂走去,离着老远就看着屋子里挤满了人,除了四位指挥使和他们麾下的八位指挥同知依次坐着,还有一群都统站在各自将官的身后。
“呦,诸位都来啦!”李若璞语气轻快,一边将手上的头盔扔给一旁的亲卫,一边慢悠悠的走到大堂正中的座位上坐下,“怎么,今天都没事,来我这打秋风吗?我可管不起诸位的饭食。”
李若璞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手边的茶杯,只是他刚从外边回来,桌上的茶杯自然是空的,李若璞却借此笑着调侃:“瞧瞧,我这穷的连口水都没有。”
李若璞身旁的亲兵知道自家恩主的脾气,知道他此时就是单纯的和在场的诸位将军磨牙,所以默默地给李若璞上了茶。李若璞接过茶杯,就坐在椅子上闷头喝茶,不再说话。
“李县子的饭,我们可吃不起。”坐在最前的一位老将,兰州左军指挥使,也是兰州镇抚使原本的兰州统军之人贺元希一脸的讥讽,“李县子,李元帅,您都在这兰州城里耗了一个多月了,蒙古人到城外也已经半个月了,城外的壕沟都填平了,您还想安坐到什么时候,坐到蒙古人冲进城把我们都砍了吗?”
“贺指挥说笑了!”面对贺元希的讥讽,李若璞面不改色,“兰州城由贺指挥经营多年,城防坚固,更何况此刻城内有五万将士,粮草充足,就算让蒙古人打一年恐怕他们也打不进来。说起来还要感谢贺老将军,老将军镇守兰州多年,劳苦功高,将兰州经营的固若金汤,我等能在此安坐,全赖贺老将军啊!”
“李若璞!”贺元希直接起身怒吼,“你个黄口小儿,少跟老夫在此东拉西扯,半个月前蒙古人远道而来立足未稳,我当时就要出城劫营,兰州西面河谷狭窄,蒙古人的骑兵根本施展不开,正是用兵的良机,你却一再阻挠。如今城外的壕沟都被蒙古人填平了,眼看着蒙古人在营内起炮,说不定明日就要开始砸城了,再坚固的城墙能经得住日复一日的砸城吗?今日你必须要给我们一个说法,要不然说什么老夫今夜也要带人出城夜袭,毁了蒙古人的炮车!”
面对贺元希的质问,李若璞悠然的喝了一口茶,抬手虚按了几下,示意贺元希坐下,稍安勿躁。贺元希越冷哼一声,负手而立,扭头不看李若璞。
李若璞叹了口气,依旧和声细语地说道:“老将军危言耸听了吧,我自来到兰州就检查了城防,城内一直有永备的炮车阵地,此次洛阳内边给了我们二十门盏口铳,王上命我全都拉倒兰州来了,城内本就有十门,三十门炮立在城头,火药也是充足。而且贺老将军经营兰州多年,城外什么位置可以布置炮车砸城,老将军心知肚明,城内的炮车也早就瞄准好了,蒙古人来之前还试射过,只要蒙古人敢集中炮车砸城,咱们几轮齐射就能将他们的炮车砸个稀烂,这也是蒙古人一直分散制造炮车的原因,就是怕咱们城内以炮制炮。既然一切都已准备妥当,老将军又何必忧心呢?”
“李若璞,你若是怯战,就自出城去,反正蒙古人只在西面,你大可一路向东,滚回西京去,不要在此耽误我们杀敌!”贺元希今日显然不是来和李若璞讲道理的,李若璞话音未落,贺元希就已然呛声。
面对贺元希的咄咄逼人,李若璞只是向一旁的亲兵使了个眼色,亲兵立刻从后堂取来一卷黄娟。李若璞郑重地接过来后,就摆在自己面前,也不言语。
“你少拿王上来压我,老夫不怕!”贺元希看着李若璞又使出这套,自然气不打一处来。那卷黄娟自然是当今的秦王姚继业的旨意,上面写着以李若璞为兰州统军元帅,总领兰州一切军政事。
“老子跟着先王征战沙场的时候,你还在家里撒尿活泥巴呢,你那死了的爹当年也不过是我手下的先锋,现在就想凭着一道旨意,就骑在老子头上作威作福,胡作非为,你做梦。你现在就去西京,去找王上要一道砍了我的旨意,否则今天这仗,老子非打不可!”贺元希怒火上头,显然已经有些口不择言。
眼见事情就要不可收拾,其他几位指挥使自然不能再坐着看戏。与贺元希一同守卫兰州的兰州右军指挥使葛荣急忙起身拉住了贺元希,将其劝慰到座位上坐下。
西京左军的指挥使将左军交予李若璞没有来兰州,西京右军指挥使史道远到底是与李若璞更加相熟写,便开口打起了圆场:“李帅见谅,贺老将军也是一时情急,我知道你得了王上的重托,守卫兰州不敢犯险,但在下也觉得此时对上外面的蒙古人未尝没有战机。蒙古人说是二十万大军,其实厉害的也不过是他们那三万骑兵,在这河谷中也确实施展不开。若是我们能夜袭敌营,即便没什么大的战果,也可搓一搓蒙古人的锐气,李帅你若是有什么别的想法,或是王上有什么交代,也请对我们明言,免得咱们在这心里不上不下的担忧。”
李若璞见史道远出来打圆场,想了想,挥手将身边的亲卫挥退,在场的众人见此以为李若璞要说些什么隐密,立刻目光凝视,等着他发话,熟料李若璞等了半天还是不说话。
贺元希的火气顿时又顶了上来,“有屁快放,你在这拿什么架子?”
“有什么说的,老子无话可说!”
谁也没想到李若璞此刻竟然耍起了光棍,靠在椅子上,将脚翘在身前的桌案上,“你们也看到了,老子将亲兵都赶出去了,当然本来也就那几十号人,你们个个手里都有刀,真不服我老子也没办法,你们就上来一人一刀砍死我,之后说老子陷阵而死也好,骑马摔死也罢,砍死我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随你们便。”
贺元希直接被气的须发喷张,当即就把刀拔了出来,大骂道:“你个党项狗,当真以为老夫不敢杀你,杀了你个怯战狗贼,大不了战后老夫自尽谢罪便是!”
其他人急忙抱住老将军,将刀夺下。李若璞如此无赖,就连与其相熟的史道远脸色也难看的很,当即开口说道:“李帅,你这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是奉王命在此御敌,你有什么话大可以明言,何必如此!”
“有话也不能这么说!”李若璞显然也是被逼的没法了,指着周围这一圈人说道:“你们呼啦啦的招来一帮子人,摆明了是要夺我的权嘛,你们既然都决定了,我能有什么可说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若璞说完干脆开始闭目养神,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史道远无奈,转身对着殿内一圈人说道:“你们都退下,该干嘛干嘛去!”
周围站着的一圈都统们还有史道远手下的两个指挥同知一同起身行礼离开了这里,只是其他三个指挥使手下的指挥同知们站了起来却还有些犹豫,看着自家指挥使,不敢轻易挪步。
史道远面色一沉,再次开口:“耳朵聋了,全都出去!”
几位指挥同知见自家指挥使也没有说话,只得躬身行礼,然后退出了大堂。史道远这才转身对着李若璞说道:“李帅,现在这里就我们五人,你好歹也要给我们交个实底吧!”
“交什么实底啊,我确实没什么实底可交!”李若璞睁开眼睛,放下了桌子上的腿,坐直了身体,颇有些无奈的说道。只是他这样一说,更显的他像个无赖。
“老子的刀呢,我要砍了这个党项小狗!”贺元希再也忍不住,再次起身,只是他第一次拔刀时,到已经被手下的指挥同知夺下了,史道远刚才喝退众人时被带了出去。
其他三位指挥使也是面沉似水,史道远都想把自己的佩刀交给贺元希了。
“几位稍安勿躁!”就在史道远也要发作时,李若璞脸上挂着一丝无奈的笑容,颇有些诚恳的开口:“来这之前,王上与我有什么交代,史将军你也听到了,不妨与几位将军说说!”
其他几人听他这么一说,以为姚继业确有什么交代,于是纷纷看向史道远,史道远却被说的一愣,赶紧回想。
“咱们与王上是在固原分开的,当时王上想要率军亲往兰州,可行至固原突然停下,改派你我而来来此。”史道远一脸疑惑,“分别之际,我记得王上只是交代了几句,小心防守,莫要轻敌,也没有多说什么啊!”
“王上说的是‘贼众势大,你们要小心防守,莫要轻敌,能坚守退敌便好,莫要轻易出战,以免中了敌军的埋伏。’”
“确是如此。”史道远点了点头,“但这不是平常的叮嘱吗?咱们未将在外,固然要小心谨慎,但却也不能坐失战机啊,此时蒙古人在城外半个月了,我们一直没有出城劫营,若是他们初到此地,心有戒备,李帅你不愿犯险,但如今半个月过去,蒙古人填平了壕沟,马上要攻城了,此刻认定我们要固守,夜间必然懈怠,我们此时出城劫营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就算蒙古人真的时时戒备,我们熟稔地形,一击不成也可从容撤回城内,不会影响守城啊!”
“还说什么,无非是他怯战罢了,拿王上的叮嘱来搪塞!”贺元希再次怒喝。
面对贺元希多次折辱,李若璞倒是好心性,丝毫不恼,“贺老将军,我且问你,为什么王上本来要来兰州,却停在固原!”
此言一出,其他三位指挥使都若有所思,贺元希却冷笑开口:“能为什么?为了防着海都带兵偷袭罢了!”
李若璞骤然一惊,对这位老将军肃然起敬,“贺老将军不愧是名将,难怪先王将您安排在兰州。”
“你少逢迎我。”贺元希虽然依旧呛声,语气却缓和了些许,显然李若璞的奉迎还是有用的,“蒙古人从西面而来,无非两条路,一条就是出河西走廊,就是都哇这一路。还有一条是沿着昆仑山经青海湖绕过兰州进陇西,过洮水一路东进,过了苦水河北上绕过六盘山直插固原,固原是支撑西边的节点也是个大粮仓,拿下固原,兰州宁夏就成了孤军。此次城外只见都哇,却不见窝阔台汗海都的大纛,骑兵数量也不对,明显是沿着此路去袭击固原了,老夫在此十数载,你当我连这些也想不明白吗?”
“贺老将军明见,在下佩服!”
“老夫就是想明白了此处,所以才对你畏战不出更为气愤,若是我们能一战打退都哇,就可抽兵回师堵截海都的后路,与王上两面夹击,让海都死在固原。你此时畏战不出,确实将王上置于险地,其心可诛!”
“老将军既然明白此点,想来王上留在固原也是想到了此点,可老将军想没想过,为什么王上让我为帅主持兰州战事,又交代我让我小心防守,不与我明言呢?”
“那还不简单,王上有信息已一己之力击溃海都,对你这个废物却不放心,怕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打不赢都哇反而损兵折将,葬送兰州!谁承想你这党项小狗竟然如此畏畏缩缩,连出战都不敢!”
“那王上为什么不直接命您为帅呢?”面对贺元希的再次出言侮辱,李若璞依旧不生气,反而笑着反问了一句,“为何不将这帅位交予几位呢?”
贺元希一阵气结,他这一番话骂了李若璞,却也将在座的几位包括他自己都骂了进去。是啊如果姚继业担心李若璞成事不足,不堪大任,为什么还要任他为帅,是觉得他们几人还不如李若璞,还是说姚继业信不过几人,还是姚继业无识人之能呢?
贺元希再也说不出话来,只得冷哼一声坐下,这也是他一直愤愤不平想不明白的事,他不明白姚继业为什么摒弃他,反而让一个黄口小儿过来当他的顶头上司。
“李帅,你到底有什么猜测,或者王上还有什么深意,你就直说不行吗?”史道远再次开口逼问。
李若璞叹了口气,纠结了片刻后才开口说道:“这也是我的一点猜测,我想王上此番命我为帅,就是想让我在此据守不出,与都哇僵持,既不想我们折损兵力,也不想蒙古人折损太多!”
兰州城外是蒙古察合台汗王都哇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说是二十万,但其中一半是西部各地征集的民夫奴隶,剩下的十万战兵,也只有三个万户的蒙古骑兵,其余皆是西域各族被征调过来的步卒。
这三个万户的蒙古骑兵,又有三处来源,一万是都哇亲领的王帐万户,一个万户则是窝阔台汗海都的下属,另外一个万户则是隶属哈拉和林汗庭的西部诸部拼凑而来。
虽然实打实的蒙古骑兵只有三万,但加上各族的仆从兵和民夫奴隶,二十万之众营帐在兰州城西沿着黄河连绵数十里,场面也着实是骇人心魄。
都哇带着大军已经围了兰州城半个月了,这半个月以来,虽然每天也都热热闹闹,但大体上还是驱赶奴隶兵去填平兰州城外的护城河和壕沟。
兰州城是当初天盛十五年太祖北征时,先秦王姚霸率领西路军攻下,那一战,姚霸先下兰州,截住河西走廊出口,然后挥师北上扫荡宁夏,一举荡平河套。
在那之后,姚霸一直派重兵镇守兰州,在黄河南岸扩建城池,修缮黄河,以此城据守河西走廊的东部出口。兰州城北面直接以黄河主道为护城河,然后三面引黄河水环城,南面则依托皋兰山,直接锁死了黄河谷道,蒙古人想要从河西走廊向东,必须先要拿下此城。
现在城中负责镇守此城的是当今秦王姚继业的亲军指挥使李若璞,此人年仅三十五岁,是曾经西夏国的远支皇族,西夏被灭后,李若璞一家得以幸免,但依然过的很是艰苦。
于是在后来忽必烈遇刺身亡后,李若璞的父亲就带着妻儿和几十名旧部骑兵逃到了中原,投靠了太祖。此后李若璞之父就在先秦王姚霸的麾下,天盛十五年北伐时,李若璞之父就是在攻打兰州城时阵亡。
李若璞之父在天盛九年太祖大封功臣时得了云阳县开国子的爵位,攻打兰州时,李若璞之父为姚霸的先锋大将,以身殉国,本应再受封赏,但之后便是太祖崩逝,今上继位,秦王一系的将领自然得不到朝廷的加封。
李若璞之父死后,李若璞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后来姚继业逐渐展露头角后,就一直跟在姚继业身边。其实李若璞的袭爵也是一笔糊涂账,其父并没有得到世袭铁券,按理说他无法直接袭爵。
太祖姚盛起事后,一开始是尊奉南方的宋帝,后来与南宋决裂,自然不能完全承袭宋制,于是大虞的衣冠礼制都是承袭唐朝而来。但毕竟太祖立足北方,又曾是忽必烈手下的汉人世侯,大虞在一些官员设置上又不可避免的杂糅了金国和蒙古的制度。
比如各行中书省的设立,也比如直接将中书丞相定为正一品,让唐宋时期大臣致仕或者去世后才能得到的荣誉性品阶成了实打实的官阶。
在功臣爵位的设置上,太祖简化了唐朝时的九等爵位,皇子们一直没有封王,一直有猜测太祖就是在长子姚霸和今上之间犹豫不决,所以一直不给皇子们封王,哪怕将诸皇子外放各地镇守也不曾封王。
今上继位后,封了五大藩王,都是超品位列三公中书之上,今上的皇子们也都没有封王,所以大虞的王爵也就没有什么国王郡王之分。
其下只分五等,国公,正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开国县男,正五品。这五等爵位又以食禄和是否有世袭铁券区分贵贱。
李若璞之父因其党项人的身份,获封云阳县开国子后没有得到世袭铁券。按照规制,未获铁券的公侯伯降等袭爵,而开国子与开国男两等爵位未得铁券者后代直接除爵,只可荫蒙子嗣入朝为官。
李若璞按制不可袭爵,但姚霸念其父之功,直接让其袭了爵,姚霸自然也不会向他的五弟请什么旨,所以李若璞这个爵位严格来说并没有朝廷的认可,当然在秦国这片地方,有没有朝廷的认可并不重要。
如今这位算是先秦王姚霸封的云阳县子正站在城头之上,看着城外热热闹闹却并不十分猛烈的攻城。现在兰州城内共有五个军三万战兵,加上征调的民兵和城内原本的守城士卒能凑够五万守城士卒。
蒙古人半个月前就来到了兰州城外,这个时节黄河还没有解冻,城外的壕沟也在这半个月内被蒙古人驱赶的奴隶民夫用土袋石头和尸体填平了,但李若璞看着蒙古人的样子,似乎还没有大举攻城的打算。
于是,李若璞交代了身旁几位都统几句,让他们小心防守,注意士卒轮换,节省使用弓箭后,李若璞便淡然的下了城楼。骑着马慢悠悠的回了兰州府衙,这里已经成了李若璞的帅帐所在。
刚到府衙门口,李若璞麾下的两名指挥同知就一脸焦急的迎了上来,急吼吼的告诉李若璞,其余四军的指挥使和指挥同知都已经在大堂等着他了,看样子来者不善。
听得两位下属的话,李若璞毫不慌张,直接让两个满心焦急下属该干嘛干嘛去,不必跟着他,说完就要往府衙里走。
“将军!”李若璞手下的指挥同知曾恒急忙拉住了李若璞,“诸位指挥使对将军这些时日避战不出心有怨气,此次联袂而来,恐有事端,还是让我们二人跟在将军身边吧。”
“少他娘扯淡,你小子要是没事干就去找个娘们泄泄火,少跟老子面前放这没味的屁。”李若璞眼神狡黠,盯着曾恒一脸看穿你心思的模样,让曾恒不得不讪讪的避开李若璞的视线。“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两个的心思,你们俩跟屋里那几位一样,早就想出城打一场了吧。”
二人被李若璞说中心思,不得不讪讪一笑,李若璞接着开口:“告诉你们,王上命我主持兰州城的战事,是战是守我自有决断,别以为你们两个是西京左军的老子就不能收拾你们,惹火了,老子直接拿你们两个开刀杀鸡儆猴,滚蛋!”
被李若璞这么一骂,曾恒二人哪还敢再说什么,直接抱拳行了一礼,然后灰溜溜的逃了。李若璞叹了口气,然后走进了院门。这些时日他这个兰州守将可着实不轻松,这倒不是因为城外的蒙古人,相反,蒙古人这些时日的攻城并不激烈,城防没什么压力。
李若璞主要的压力是城内嗷嗷叫着也想要出城迎战的诸位指挥使,还有他如今的主子,秦王姚继业给他挖的大坑。李若璞是西京中军的指挥使,这支兵马是秦国最精锐也是唯一一支骑军,里边三成是李若璞父子招揽的党项骑兵。
然而这支兵马现如今并不在兰州城内,刚才那两个指挥同知都是西京左军的,李若璞这次是带着西京左右两军,还有从北面调来的宁夏右军来支援兰州的,而兰州城内原本就有兰州左右两军守卫。所以说此刻的李若璞完全是个光杆司令,除了几十名亲兵,手下没有一点亲信部队,完全是靠着姚继业旨意,和一个兰州统军元帅的名头来统领兰州城内的三万虎狼。
李若璞一路进了府衙,向着大堂走去,离着老远就看着屋子里挤满了人,除了四位指挥使和他们麾下的八位指挥同知依次坐着,还有一群都统站在各自将官的身后。
“呦,诸位都来啦!”李若璞语气轻快,一边将手上的头盔扔给一旁的亲卫,一边慢悠悠的走到大堂正中的座位上坐下,“怎么,今天都没事,来我这打秋风吗?我可管不起诸位的饭食。”
李若璞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手边的茶杯,只是他刚从外边回来,桌上的茶杯自然是空的,李若璞却借此笑着调侃:“瞧瞧,我这穷的连口水都没有。”
李若璞身旁的亲兵知道自家恩主的脾气,知道他此时就是单纯的和在场的诸位将军磨牙,所以默默地给李若璞上了茶。李若璞接过茶杯,就坐在椅子上闷头喝茶,不再说话。
“李县子的饭,我们可吃不起。”坐在最前的一位老将,兰州左军指挥使,也是兰州镇抚使原本的兰州统军之人贺元希一脸的讥讽,“李县子,李元帅,您都在这兰州城里耗了一个多月了,蒙古人到城外也已经半个月了,城外的壕沟都填平了,您还想安坐到什么时候,坐到蒙古人冲进城把我们都砍了吗?”
“贺指挥说笑了!”面对贺元希的讥讽,李若璞面不改色,“兰州城由贺指挥经营多年,城防坚固,更何况此刻城内有五万将士,粮草充足,就算让蒙古人打一年恐怕他们也打不进来。说起来还要感谢贺老将军,老将军镇守兰州多年,劳苦功高,将兰州经营的固若金汤,我等能在此安坐,全赖贺老将军啊!”
“李若璞!”贺元希直接起身怒吼,“你个黄口小儿,少跟老夫在此东拉西扯,半个月前蒙古人远道而来立足未稳,我当时就要出城劫营,兰州西面河谷狭窄,蒙古人的骑兵根本施展不开,正是用兵的良机,你却一再阻挠。如今城外的壕沟都被蒙古人填平了,眼看着蒙古人在营内起炮,说不定明日就要开始砸城了,再坚固的城墙能经得住日复一日的砸城吗?今日你必须要给我们一个说法,要不然说什么老夫今夜也要带人出城夜袭,毁了蒙古人的炮车!”
面对贺元希的质问,李若璞悠然的喝了一口茶,抬手虚按了几下,示意贺元希坐下,稍安勿躁。贺元希越冷哼一声,负手而立,扭头不看李若璞。
李若璞叹了口气,依旧和声细语地说道:“老将军危言耸听了吧,我自来到兰州就检查了城防,城内一直有永备的炮车阵地,此次洛阳内边给了我们二十门盏口铳,王上命我全都拉倒兰州来了,城内本就有十门,三十门炮立在城头,火药也是充足。而且贺老将军经营兰州多年,城外什么位置可以布置炮车砸城,老将军心知肚明,城内的炮车也早就瞄准好了,蒙古人来之前还试射过,只要蒙古人敢集中炮车砸城,咱们几轮齐射就能将他们的炮车砸个稀烂,这也是蒙古人一直分散制造炮车的原因,就是怕咱们城内以炮制炮。既然一切都已准备妥当,老将军又何必忧心呢?”
“李若璞,你若是怯战,就自出城去,反正蒙古人只在西面,你大可一路向东,滚回西京去,不要在此耽误我们杀敌!”贺元希今日显然不是来和李若璞讲道理的,李若璞话音未落,贺元希就已然呛声。
面对贺元希的咄咄逼人,李若璞只是向一旁的亲兵使了个眼色,亲兵立刻从后堂取来一卷黄娟。李若璞郑重地接过来后,就摆在自己面前,也不言语。
“你少拿王上来压我,老夫不怕!”贺元希看着李若璞又使出这套,自然气不打一处来。那卷黄娟自然是当今的秦王姚继业的旨意,上面写着以李若璞为兰州统军元帅,总领兰州一切军政事。
“老子跟着先王征战沙场的时候,你还在家里撒尿活泥巴呢,你那死了的爹当年也不过是我手下的先锋,现在就想凭着一道旨意,就骑在老子头上作威作福,胡作非为,你做梦。你现在就去西京,去找王上要一道砍了我的旨意,否则今天这仗,老子非打不可!”贺元希怒火上头,显然已经有些口不择言。
眼见事情就要不可收拾,其他几位指挥使自然不能再坐着看戏。与贺元希一同守卫兰州的兰州右军指挥使葛荣急忙起身拉住了贺元希,将其劝慰到座位上坐下。
西京左军的指挥使将左军交予李若璞没有来兰州,西京右军指挥使史道远到底是与李若璞更加相熟写,便开口打起了圆场:“李帅见谅,贺老将军也是一时情急,我知道你得了王上的重托,守卫兰州不敢犯险,但在下也觉得此时对上外面的蒙古人未尝没有战机。蒙古人说是二十万大军,其实厉害的也不过是他们那三万骑兵,在这河谷中也确实施展不开。若是我们能夜袭敌营,即便没什么大的战果,也可搓一搓蒙古人的锐气,李帅你若是有什么别的想法,或是王上有什么交代,也请对我们明言,免得咱们在这心里不上不下的担忧。”
李若璞见史道远出来打圆场,想了想,挥手将身边的亲卫挥退,在场的众人见此以为李若璞要说些什么隐密,立刻目光凝视,等着他发话,熟料李若璞等了半天还是不说话。
贺元希的火气顿时又顶了上来,“有屁快放,你在这拿什么架子?”
“有什么说的,老子无话可说!”
谁也没想到李若璞此刻竟然耍起了光棍,靠在椅子上,将脚翘在身前的桌案上,“你们也看到了,老子将亲兵都赶出去了,当然本来也就那几十号人,你们个个手里都有刀,真不服我老子也没办法,你们就上来一人一刀砍死我,之后说老子陷阵而死也好,骑马摔死也罢,砍死我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随你们便。”
贺元希直接被气的须发喷张,当即就把刀拔了出来,大骂道:“你个党项狗,当真以为老夫不敢杀你,杀了你个怯战狗贼,大不了战后老夫自尽谢罪便是!”
其他人急忙抱住老将军,将刀夺下。李若璞如此无赖,就连与其相熟的史道远脸色也难看的很,当即开口说道:“李帅,你这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是奉王命在此御敌,你有什么话大可以明言,何必如此!”
“有话也不能这么说!”李若璞显然也是被逼的没法了,指着周围这一圈人说道:“你们呼啦啦的招来一帮子人,摆明了是要夺我的权嘛,你们既然都决定了,我能有什么可说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若璞说完干脆开始闭目养神,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史道远无奈,转身对着殿内一圈人说道:“你们都退下,该干嘛干嘛去!”
周围站着的一圈都统们还有史道远手下的两个指挥同知一同起身行礼离开了这里,只是其他三个指挥使手下的指挥同知们站了起来却还有些犹豫,看着自家指挥使,不敢轻易挪步。
史道远面色一沉,再次开口:“耳朵聋了,全都出去!”
几位指挥同知见自家指挥使也没有说话,只得躬身行礼,然后退出了大堂。史道远这才转身对着李若璞说道:“李帅,现在这里就我们五人,你好歹也要给我们交个实底吧!”
“交什么实底啊,我确实没什么实底可交!”李若璞睁开眼睛,放下了桌子上的腿,坐直了身体,颇有些无奈的说道。只是他这样一说,更显的他像个无赖。
“老子的刀呢,我要砍了这个党项小狗!”贺元希再也忍不住,再次起身,只是他第一次拔刀时,到已经被手下的指挥同知夺下了,史道远刚才喝退众人时被带了出去。
其他三位指挥使也是面沉似水,史道远都想把自己的佩刀交给贺元希了。
“几位稍安勿躁!”就在史道远也要发作时,李若璞脸上挂着一丝无奈的笑容,颇有些诚恳的开口:“来这之前,王上与我有什么交代,史将军你也听到了,不妨与几位将军说说!”
其他几人听他这么一说,以为姚继业确有什么交代,于是纷纷看向史道远,史道远却被说的一愣,赶紧回想。
“咱们与王上是在固原分开的,当时王上想要率军亲往兰州,可行至固原突然停下,改派你我而来来此。”史道远一脸疑惑,“分别之际,我记得王上只是交代了几句,小心防守,莫要轻敌,也没有多说什么啊!”
“王上说的是‘贼众势大,你们要小心防守,莫要轻敌,能坚守退敌便好,莫要轻易出战,以免中了敌军的埋伏。’”
“确是如此。”史道远点了点头,“但这不是平常的叮嘱吗?咱们未将在外,固然要小心谨慎,但却也不能坐失战机啊,此时蒙古人在城外半个月了,我们一直没有出城劫营,若是他们初到此地,心有戒备,李帅你不愿犯险,但如今半个月过去,蒙古人填平了壕沟,马上要攻城了,此刻认定我们要固守,夜间必然懈怠,我们此时出城劫营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就算蒙古人真的时时戒备,我们熟稔地形,一击不成也可从容撤回城内,不会影响守城啊!”
“还说什么,无非是他怯战罢了,拿王上的叮嘱来搪塞!”贺元希再次怒喝。
面对贺元希多次折辱,李若璞倒是好心性,丝毫不恼,“贺老将军,我且问你,为什么王上本来要来兰州,却停在固原!”
此言一出,其他三位指挥使都若有所思,贺元希却冷笑开口:“能为什么?为了防着海都带兵偷袭罢了!”
李若璞骤然一惊,对这位老将军肃然起敬,“贺老将军不愧是名将,难怪先王将您安排在兰州。”
“你少逢迎我。”贺元希虽然依旧呛声,语气却缓和了些许,显然李若璞的奉迎还是有用的,“蒙古人从西面而来,无非两条路,一条就是出河西走廊,就是都哇这一路。还有一条是沿着昆仑山经青海湖绕过兰州进陇西,过洮水一路东进,过了苦水河北上绕过六盘山直插固原,固原是支撑西边的节点也是个大粮仓,拿下固原,兰州宁夏就成了孤军。此次城外只见都哇,却不见窝阔台汗海都的大纛,骑兵数量也不对,明显是沿着此路去袭击固原了,老夫在此十数载,你当我连这些也想不明白吗?”
“贺老将军明见,在下佩服!”
“老夫就是想明白了此处,所以才对你畏战不出更为气愤,若是我们能一战打退都哇,就可抽兵回师堵截海都的后路,与王上两面夹击,让海都死在固原。你此时畏战不出,确实将王上置于险地,其心可诛!”
“老将军既然明白此点,想来王上留在固原也是想到了此点,可老将军想没想过,为什么王上让我为帅主持兰州战事,又交代我让我小心防守,不与我明言呢?”
“那还不简单,王上有信息已一己之力击溃海都,对你这个废物却不放心,怕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打不赢都哇反而损兵折将,葬送兰州!谁承想你这党项小狗竟然如此畏畏缩缩,连出战都不敢!”
“那王上为什么不直接命您为帅呢?”面对贺元希的再次出言侮辱,李若璞依旧不生气,反而笑着反问了一句,“为何不将这帅位交予几位呢?”
贺元希一阵气结,他这一番话骂了李若璞,却也将在座的几位包括他自己都骂了进去。是啊如果姚继业担心李若璞成事不足,不堪大任,为什么还要任他为帅,是觉得他们几人还不如李若璞,还是说姚继业信不过几人,还是姚继业无识人之能呢?
贺元希再也说不出话来,只得冷哼一声坐下,这也是他一直愤愤不平想不明白的事,他不明白姚继业为什么摒弃他,反而让一个黄口小儿过来当他的顶头上司。
“李帅,你到底有什么猜测,或者王上还有什么深意,你就直说不行吗?”史道远再次开口逼问。
李若璞叹了口气,纠结了片刻后才开口说道:“这也是我的一点猜测,我想王上此番命我为帅,就是想让我在此据守不出,与都哇僵持,既不想我们折损兵力,也不想蒙古人折损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