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步登天!(4更!)-《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第一危,是‘明危’!”

  诸葛晦伸出一根手指:“王上‘耕者有其田’,是无上仁政,却也是一柄绝世利刃。此刃,斩断的是天下世家赖以生存的根基!”

  “您,早已是天下所有世家的公敌!朝廷看似对您隐忍不发,实则早已磨刀霍霍,只待时机。”

  “一旦北方全部平叛,在无内患,或是朝内达成一致。”

  “扑向您的,将是整个大乾王朝的雷霆之怒!”

  “第二危,是‘内危’!九郡之地,看似归心,实则不然。”

  “广陵一事,便可见一斑。那些被夺了土地和权势的旧日豪族,他们只是暂时蛰伏,随时准备在您最虚弱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民心虽附,但民心易变。”

  “一旦有风吹草动,或是新政推行受阻,这股力量,便会成为别人用来对付您的武器。”

  赵锋面无表情地听着,心中却掀起了波澜。

  这个诸葛晦,不是在夸夸其谈。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切中要害。

  也正是自己一直在思考和防备的问题。

  赵锋当初想得很简单。

  遇到不服的世家,杀光便是了!

  可随着他一步步走到现在。

  已然发现。

  杀戮可以震慑宵小,但却不能杜绝死灰复燃!

  想要靠单纯的杀戮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

  之前在衡阳寿春。

  给李辰锦囊里的那些分化世家计策。

  便是赵锋下一步准备在其余八郡推广的雏形!

  但现在,他想要听一听眼前人的想法!

  “那三大缺呢?”

  赵锋追问。

  “第一缺,缺能吏!”

  诸葛晦的声音陡然拔高:“王上麾下,猛将如云,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然,能治理一县一郡之才,又有几人?打天下易,治天下难!”

  “九郡之地,百废待兴,若无足够数量的、忠于王上、忠于新政的良吏去丈量田亩、推行政令、教化百姓。”

  “那‘耕者有其田’,终将沦为一句空谈!政令出不了府衙,与纸上画饼何异?”

  “第二缺,缺钱粮!”

  “王上抄了世家的家,得了巨万之富,看似不缺钱。”

  “但九郡之地,要养数十万大军,要安抚数百万流民,要兴修水利,要重建城池……每一项,都是吞金巨兽!”

  “坐吃山空,终有尽时。”

  “听闻王上有琉璃、肥皂等宝物,但若是大乾下达禁令,不许各郡购买,收入必将大大削弱!”

  “所以若无新的生财之道,开源节流之法,不出三年,王上必为钱粮所困!”

  “第三缺,也是最重要的一缺……”

  诸葛晦看着赵锋,一字一顿地说道:“缺一个,足以传之后世,让天下读书人,让万民百姓都信服的,立国之本!”

  “王上如今,依靠的是武力征伐与分田的恩惠。但这还不够!“

  “您需要一套全新的,能彻底取代旧朝世家门阀制度的体系!”

  “一个能让天下英才,无论出身贵贱,都能为您所用,并且心甘情愿为您效死的体系!”

  一番话说完。

  田埂上,寂静无声。

  风声,虫鸣声。

  远处农人的说笑声,似乎都消失了。

  赵富贵张大了嘴巴,愣愣地看着这个侃侃而谈的书生,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听不太懂那些大道理。

  但他能感觉到,这个叫诸葛晦的家伙。

  很厉害,非常厉害!

  不比夏侯先生跟李先生差!

  赵大牛也皱着眉头,虽然他觉得这书生说话绕来绕去。

  但好像……说的都是主公正在发愁的事。

  赵锋的内心,更是震动不已。

  他自起兵以来。

  南征北战,考虑的更多是军事和战略。

  对于治理。

  虽然有夏侯昱等人在后方支撑,有前世经验为参考。

  但他自己也清楚。

  那不过是沿用旧制,修修补补。

  而眼前这个诸葛晦。

  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整个体系最根本的缺陷!

  他缺的不是将,不是谋士。

  而是真正能帮他建立一个全新王朝的宰辅济世之才!

  许久。

  赵锋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莫名的情绪。

  “你说的这些,孤都懂。但纸上谈兵,三岁小儿亦能。”

  他盯着诸葛晦的眼睛,那眼神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你,能为孤做什么?”

  这是最后的考验。

  说得天花乱坠没用,你得拿出真本事。

  诸葛晦没有丝毫的退缩。

  反而挺直了胸膛,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晦不才,愿为王上分忧!”

  他对着赵锋,再次深深一揖。

  这一次,是臣子对君主的大礼。

  “请王上给晦一县之地,以一年为期!”

  “若不能使该县政通人和,粮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新生之童,多于往年三成。晦,愿提头来见!”

  这是何等的自信,又是何等的狂傲!

  赵富贵和赵大牛都惊呆了。

  拿自己的脑袋做赌注,这家伙是疯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

  赵锋突然仰天大笑起来。

  笑声爽朗而洪亮,震得田里的水面都泛起圈圈涟漪。

  他走上前,一把扶起诸葛晦,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好一个诸葛晦!好一个愿为孤分忧!”

  他指着远处广陵城的方向,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一县之地?太小了,也太慢了!孤等不了那么久!”

  “这广陵郡,刚刚从那些世家大族的嘴里抠出来,百废待兴,人心未定。”

  “盛之焕善奇谋,崔观海善理财,但他们都缺一个能总揽全局,镇得住场面的人。”

  赵锋看着诸葛晦,一字一句地说道:“孤,便命你为广陵郡丞,位在郡守之下,总领一郡之政务!”

  “孤给你钱,给你人,给你最大的权力!孤要你把刚才说的那些,都在这广陵郡给孤做出来!”

  “做好了,这九郡之地,乃至未来的天下,都有你施展抱负的舞台!”

  赵锋的笑容缓缓收敛,声音变得如寒冰一般。

  “可若是做不好……”

  “你也不用提头来见了,孤会让你与琅琊诸葛氏团聚的。”

  “到时候一家人整整齐齐,也是一桩美谈!”

  这番话。

  是信任,也是威胁。

  既然诸葛晦敢来找自己。

  那赵锋也不藏着掖着!

  明人不说暗话。

  给你一郡之地治理又怎样?

  但治不好,杀你全族的时候也别喊冤!

  然而诸葛晦听到这话。

  身体却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起来。

  他原以为自己最多只能得到一个县令的职位,去慢慢证明自己。

  却没想到,这位九江之王竟有如此魄力。

  敢将一郡之地的民生大权,交到他这个初次见面的“外人”手上!

  士为知己者死!

  这一刻。

  诸葛晦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与矜持,尽数化为熊熊燃烧的烈火。

  他猛地后退一步,整理好衣冠。

  对着赵锋,行了最标准、最隆重的跪拜大礼。

  “臣,诸葛晦,领王上令!”

  “定不负王上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