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戏!(1更!)-《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由全椒县往历阳县去。

  有一条官道,贴着九江东边蜿蜒。

  官道将近九江郡边境时。

  路过一个叫“杨村”的小山村。

  村口有条清澈的小溪,溪边立着座孤零零的白色小屋,住着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女娃,还有一只懒洋洋的黄狗。

  这天日头正好。

  老人跟着村里的壮劳力,在田里伺弄着刚冒头的庄稼。

  名叫翠儿的女娃,则带着大黄狗。

  在溪边的一块大青石上,哼哧哼哧地洗着一家人的衣裳。

  溪水清凉,哗啦啦地流淌。

  翠儿把搓好的衣裳放在木盆里,正准备用棒槌捶打。

  大黄狗却突然站了起来,竖着耳朵,对着官道的方向“汪汪”叫了两声。

  “大黄,叫什么呀。”

  翠儿嘟囔一句,顺着狗的视线望过去。

  只见官道上,来了一队穿着黑甲的兵卒。

  他们没有骑马,也没有扛着刀枪。

  反而是人人背着鼓鼓囊囊的大包小包,手里还拿着铁锹、铲子之类的工具。

  翠儿有些害怕,连忙拉着大黄狗,躲到了石头后面,只探出半个小脑袋偷偷地看。

  那些兵卒来到溪边,也不理会旁人,竟开始叮叮当当地忙活起来。

  他们将背上那些灰色的袋子放下,又有人去溪里取水。

  将袋子里的灰色粉末倒进一个大木槽里,用铲子搅和着。

  很快,一股刺鼻的味道飘了过来。

  翠儿正看得出神,忽然眼睛一亮。

  她在人群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瞬间就不怕了!

  “阿牛哥!”

  翠儿从塔后跑了出来。

  冲着一个正在和泥的年轻兵卒招了招手。

  那个叫阿牛的兵卒闻声回头。

  看到是她,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是翠儿啊,你怎么在这?”

  “我洗衣服呢。阿牛哥,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呀?这黑乎乎的,闻着好臭。”

  翠儿捏着鼻子,好奇地指着木槽里那些灰色的泥浆。

  阿牛放下铲子,擦了把汗,嘿嘿一笑。

  “这可是好东西!叫水泥!是咱们赵王捣鼓出来的神仙玩意儿!”

  “水泥?”

  翠儿歪着脑袋,这个词她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什么用呀?拿来和泥巴盖房子吗?”

  “盖房子?”

  旁边一个看起来像是头儿的什长听见了。

  走了过来,笑着摇了摇头。

  他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视线和翠儿平齐。

  “小丫头,这水泥可比泥巴厉害多了。你看这条官道,一下雨是不是就坑坑洼洼,全是烂泥?”

  翠儿用力地点了点头:“是呀!车轮子都陷进去,要好几头牛才拉得动!”

  什长指着他们正在搅拌的泥浆,眼中带着一股自豪。

  “等咱们把这水泥铺在路上,它干了以后,就变得跟石头一样硬!别说下雨,就是发大水都冲不垮!”

  “路面平平整整的,马车跑在上面,一天能走过去两天的路!你们村里的粮食,运到城里去卖,也能快上好几倍!”

  “以后啊,管你是走路的,还是赶车的,再也不用怕这雨天一身泥了!”

  翠儿听得眼睛越睁越大,小嘴也张成了圆形,半天都合不拢。

  跟石头一样硬?

  发大水都冲不垮?

  她看看脚下这条一到下雨天就让她摔了好几个跟头的土路。

  再看看那些兵卒卖力铺路的景象,小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赵王……这么厉害呀?”

  什长站起身。

  拍了拍胸口的甲胄,发出一声闷响。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崇敬。

  “那是自然!”

  “咱们赵王,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来搭救咱们这些穷苦百姓的!”

  “以后,咱们九江郡和衡山郡所有的路,都要铺上这水泥路!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翠儿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看着那些兵卒将一铲一铲的灰色泥浆,平整地铺在官道上。

  她忽然觉得,那些黑乎乎的兵卒,好像也没那么吓人了。

  他们和自己的阿爹、村里的叔伯们一样。

  都是在用汗水,让日子变得更好。

  她扭过头,看向历阳城的方向。

  那个只在传说中听过的“赵王”,在她的心里。

  第一次有了一个模糊,却又无比高大的形象。

  ......

  傍晚时分,炊烟袅袅。

  杨村的村民们大多刚从田里回来,正准备生火做饭。

  忽然,村头负责敲锣的二瘸子。

  扯着嗓子在村里唯一那条主路上跑了起来。

  一边跑一边喊,锣都忘了敲。

  “看戏咧——!都出来看戏咧——!”

  “村西头的空地上,来了个戏班子!免费唱大戏,不要一个子儿!”

  这话像一颗石子丢进平静的水面。

  整个杨村瞬间就“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