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还会给他爹引来麻烦。
私自养兵本来就是大忌,搞不好一个谋反的帽子就给扣下来了。
“我爹那性子,你也知道,说得好听叫忠肝赤胆,说得不好听,那就是不分是非,我这事儿要让他知道了,他不把我捆了面圣都是好的。”秦书没好气道。
皇帝老儿把他当成什么?有用了就给召进京去,没用了说贬就贬,这人还跟他说什么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听着就来气。
谢云昭眨巴眨巴眼:“那你爹要是瞧见了我,岂不是要把我送衙门?”
秦书抬眼看向她,灯火映照在他眼里,亮闪闪的。
谢云昭也看着他。
两人静静对视片刻,秦书不知道想到什么,嘴角一弯,开口道:“那就想办法让他动不了你。”
谢云昭扬眉:“我一介草民,何以抗衡威震天下的秦大将军?”
又不是以前在王府的时候了,她可没爹能撑腰了,就算钱挣得再多,染坊生意做得再大,那也只是个庶民,甚至处于士农工商最底层,哪怕秦大将军被贬置夔州,成了小小的团练使,也不是她能反抗得了的。
秦书低头轻笑一声:“你放心吧,我爹虽然愚忠,但我爹听我娘的,我娘可不是那不明事理的人。”
秦书的母亲谢云昭是认识的,也曾打过交道,在西北那段日子,因为她和秦书之间的矛盾,他母亲没少在中间调和,时常给她买吃买喝买玩的,因此,她虽然跟秦书你来我往互相针对,但看在他母亲的面子上,她还是手下留情了。
呵呵,不然她能让秦书这辈子看见她就跑。
“你娘可知道你这些事?”她问道。
秦书摇头:“我没告诉她,怕她担心。”
“你整日待在长灵不回家,你爹娘就没怀疑你?”谢云昭奇道。
谁家孩子没个正经事干,还整天待在外面不归家,家里父母也该怀疑怀疑吧?
但她看秦书,一天倒是潇洒得很。
秦书翘起脚,在一旁躺椅上躺下:“怎么可能没怀疑,我爹都怀疑我在长灵县养了个外室呢。”
谢云昭看着他那张风流俊逸一看就很招桃花的脸,嗯,会有这样的怀疑好像也不是很奇怪。
“这不是老师来长灵了,我说我跟着老师读书呢。”秦书继续道。
“你爹娘就信了?”
秦书一笑:“哪儿能啊,我爹不能擅自离开夔州,也没法儿求证,我娘来了一趟,带着我一起去拜访了老师,老师看出来我的心思,帮我圆过去了,再加上我和老师住在一条巷子里,我娘就更没有疑心了,我娘信了,也就等于我爹信了。”
谢云昭感叹地摇摇头,还真是蓝靛染白布,一物降一物啊。
“今日中秋,你不回家?”
秦书靠在摇椅上摇着,道:“白日回了趟家,跟他们吃了顿饭,夔州也办灯会呢,他俩巴不得撇下我自己逛灯会去。”
谢云昭默然,想起自己的爹娘来,那时候她还很小,放在别人身上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而她却是心里门清儿,面上装傻子的时候。
为了不被当成妖怪烧死,她只能装不懂事的小孩子。
因此,大人们说话时便并不避着她,那时候也是中秋,她听见她爹偷偷跟娘说,怎么哄骗谢云景留在家里照顾不是找娘就是找爹的她,他们好自己出去过二人世界。
她将这话偷偷告诉了谢云景,他们当然没有得逞,她和谢云景得以被带出门去。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的灯会,那一晚的璀璨热闹,她这辈子都忘不了。
一晃,竟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亥时二更,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谢云昭正沉浸在往日的幸福里,外面忽地响起打更的声音。
已经是亥时了。
谢云昭抬头看向天上月亮,对秦书道:“你还有别的事吗?我要回去拜月了。”
秦书起身:“我跟你一起走。”
两人一起下了楼。
外面街道安静了些,还有几个小摊贩在吆喝着。
“今年城里有灯会,你去看过了吗?”秦书走在她身旁,问她道。
谢云昭转头看他一眼:“我等你们从天亮等到天黑,哪有时间去看?”
他们进城也没个准信儿,只说等城中最热闹的时候,那她哪能预测,毕竟中秋与平时不一样。
秦书摸摸鼻子,不说话了。
两人慢慢往顾宅走。
“就送到这儿好了,你回去吧。”
远远看见前面顾宅的门,谢云昭停下了脚,转头对秦书说道。
秦书看着她没动。
谢云昭:“?”
怎么个意思?
“我们去看花灯吧?”秦书忽然开口。
谢云昭看了看天色:“现在?”
秦书也跟着看了眼天上亮晃晃的月亮,道:“才亥时,不算晚,看完花灯回来再拜月也来得及。”
谢云昭有些犹豫,这一年才一次的花灯,她当然也不想错过,只是宋莲他们还在家等着她回去拜月呢。
“那你等我回去跟我姨母他们说一声。”她说道。
秦书颔首:“我就在这儿等你。”
谢云昭转身快步走到顾宅门前,然而进了门,却见院子里黑漆漆的,一个人都没有。
她转了一圈,只看到厨房有微微的亮光。
进了厨房,只见杜妈妈正在灶膛前烤花生吃。
见着她进来,杜妈妈忙起身:“秦小娘子,您回来了?”
她指了指外面:“宋娘子他们都出去看灯去了,还未回来呢。”
“看灯去了啊。”谢云昭“哦”了声,问她道:“杜妈妈怎么不跟着一起去?外面可热闹呢。”
杜妈妈笑道:“嗨,我一个老婆子,凑那热闹干什么,我腿脚不好,走两步就得歇,还不如在家烤火来得舒服。”
谢云昭点点头:“那杜妈妈您歇着,我也出门去了,姨母他们回来问起,您就说我出去看灯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杜妈妈“诶”声应下。
……
虽然已至亥时,城中热闹却并没有减少,越往城市中央走,灯火越亮,行人越多,茶楼酒肆更是喧嚣声不断。
街道两旁,花灯如织,或悬于檐下,或立于街边,或漂于水面,将夜色染成一朵暖乎乎的橘色云朵。
谢云昭和秦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花灯映照着两人的脸,月光披在两人身上。
“花灯啦,看一看瞧一瞧咧,好看又便宜的花灯咧。”
谢云昭转头看向秦书:“你想要花灯吗?”
她记得他小时候每回逛灯会都会买一堆花灯回去,因为太多了家里放不下,就会被他娘分给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们,分给她的时候,秦书大闹不肯,还被他娘给揍了一顿。
这些事情随着她和秦书这些时日以来走得近了些,关系缓和下来,变成了让人会心一笑的记忆。
秦书轻咳一声:“我一个大男人,提着花灯像什么样子?”
谢云昭瞥他一眼:“大男人还簪花呢,提个花灯怎么了?”
她说完也不等秦书回应,便走到一旁的摊子前挑起花灯来。
“小娘子您瞧瞧您要哪样的?我这儿什么样都有,您看这莲花灯,这颜色粉粉嫩嫩,正配您呢。”
谢云昭看向放在莲花灯旁的走马灯。
摊主很有眼色地将花灯提起来递给她:“小娘子好眼光,这走马灯可是我这儿卖得最好的,您瞧瞧这上面这将军骑马图,多英武。”
“就拿这个吧,再要那盏八角鲤鱼宫灯。”谢云昭道。
摊主喜笑颜开:“好嘞!”
谢云昭提着两盏灯回头,见秦书正背着手站在不远处静静看着她。
他一身黑色对襟窄袖长衫,头发高高束成马尾,无数花灯落在他身后,照得他发丝都泛着轻盈的金光,让她看不清他的脸,也看不清他的表情。
秦书朝她走过来。
谢云昭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将那盏走马灯递给他:“我觉得这个挺适合你的。”
秦书伸手接过来,微微提起来放到眼前,只见雪白的灯罩上,一个身着红甲的将军骑着马飞驰。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秦书嘴角微勾,提着灯的手微微握紧,小心地避开擦肩而过的人群,不让他们撞到自己的灯。
微风吹过,带着淡淡的烟火气,还有浓郁的酒香。
秦书抬起头,才发现他们已经走到千春楼前了。
“你饿不饿?咱们去千春楼吃点东西吧?我请客。”他转头问谢云昭道。
谢云昭刚要摇头,想说自己吃了月饼,还不怎么饿,就听秦书开口:“千春楼的鱼做得很不错,上次你吃的那红烧鲫鱼就是千春楼的,咱这次尝点儿别的鱼。”
“好。”谢云昭当即迈步。
看着她毫不犹豫转弯的脚尖,秦书忍不住笑了,攥着拳掩嘴轻咳一声,将笑意憋回去,大步跟在她身后进了酒楼。
千春楼的伙计似乎对秦书很是熟悉,见着他忙迎上来。
“秦公子,您来了,哎呀,今日客人多,您常用的那间已经被人订下了,不过三楼包间还空着几间,您看看?”
秦书向来不会在这些事情上计较,点点头道:“行,选个能赏月的房间。”
伙计笑意加深:“诶,好,秦公子和这位娘子楼上请。”
因为时辰有些晚了,吃大鱼大肉不好消化,两人便只点了几样清淡的吃食。
谢云昭吃着鱼羹,喝着桂花酒,一边赏月,一边和秦书聊着天,很快将桌上的吃食一扫而尽。
吃饱喝足,也到了该回家的时辰。
谢云昭谢绝秦书相送,两人在千春楼前分别。
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谢云昭并不知道,往西的那个人一直目送着她,直到她进了家门。
顾宅里,宋兰他们已经回来了,正在院子里摆供桌,放拜月的祭品。
宋莲率先看见谢云昭,看了眼她手里的灯,道:“这灯好看。”
谢云昭得意扬眉。
“小嫣回来啦?”宋兰闻声转过头来,“杜妈妈说你去逛灯会了,你一个人逛的?早知道你也去,我们等你一起了。”
“我也是临时决定去逛的,一个人逛也不耽误玩儿,况且外面有人山人海陪我一起逛呢。”谢云昭嘻嘻笑,将手里的八角鲤鱼宫灯放到一旁的架子上,帮着一起摆祭品。
宋兰被她逗笑,忍不住伸手拍了她一下:“你呀,就会贫嘴。”
这时顾元祺从屋里奔出来,一蹦三跳跳到谢云昭面前:“阿嫣姐姐,你瞧,我的兔子灯!”
“哇,真好看,和我们阿祺一样可爱。”谢云昭夸道。
顾婉跟在他身后,将手里的莲花灯递给谢云昭:“阿姐,这个给你。”
“给我?”
宋竹端着月饼出来,正好听见两人说话,便替顾婉解释道:“阿婉怕你没去看灯,特意给你挑的花灯。”
谢云昭有些惊喜,忙接过来,笑眯眯看着顾婉:“谢谢阿婉。”
顾婉抿嘴一笑。
绿夏和流霜端着最后两碟祭品从厨房出来,拜月的东西就准备好了,接下来便是赞礼唱词,诵读祝文,众人推来推去,最后由谢云昭领着众人拜月。
这里的规矩,月属阴,当由女子主祭,宋竹和顾元瑾作为男子,自是无缘,宋莲没做过这些,不熟悉流程,宋兰却又不怎么识字,念不通祝文,顾婉年纪又太小了,最后这任务便落到谢云昭头上。
“拜月。”
众人屈膝跪下。
“三上香。”
众人举着点燃的香叩拜。
“三祭酒。”
众人举起酒杯,将杯中的桂花酒倾倒在地上。
谢云昭展开祝文诵读。
“……谨以清浊庶馐,香烛果饼之仪,致祭于太阴星君之神位前,祝以文曰……正冠理裳,禋祀弗忘……谨祈,乾坤朗朗,海晏河清,家门和睦,长幼康宁,早步蟾宫,高攀仙桂,遭殃消散,福寿骈臻,千里共赏,万户团圆……”
谢云昭念完祝文,将其点燃放进盆中,众人合手祈愿。
雪白的月光撒在庭院里,撒在每个人身上,如同神灵挥动衣袖,撒下点点光辉。
拜月仪式做完,大家便聚在院子里吃月饼喝桂花酒。
欢声笑语,烟火满院。
私自养兵本来就是大忌,搞不好一个谋反的帽子就给扣下来了。
“我爹那性子,你也知道,说得好听叫忠肝赤胆,说得不好听,那就是不分是非,我这事儿要让他知道了,他不把我捆了面圣都是好的。”秦书没好气道。
皇帝老儿把他当成什么?有用了就给召进京去,没用了说贬就贬,这人还跟他说什么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听着就来气。
谢云昭眨巴眨巴眼:“那你爹要是瞧见了我,岂不是要把我送衙门?”
秦书抬眼看向她,灯火映照在他眼里,亮闪闪的。
谢云昭也看着他。
两人静静对视片刻,秦书不知道想到什么,嘴角一弯,开口道:“那就想办法让他动不了你。”
谢云昭扬眉:“我一介草民,何以抗衡威震天下的秦大将军?”
又不是以前在王府的时候了,她可没爹能撑腰了,就算钱挣得再多,染坊生意做得再大,那也只是个庶民,甚至处于士农工商最底层,哪怕秦大将军被贬置夔州,成了小小的团练使,也不是她能反抗得了的。
秦书低头轻笑一声:“你放心吧,我爹虽然愚忠,但我爹听我娘的,我娘可不是那不明事理的人。”
秦书的母亲谢云昭是认识的,也曾打过交道,在西北那段日子,因为她和秦书之间的矛盾,他母亲没少在中间调和,时常给她买吃买喝买玩的,因此,她虽然跟秦书你来我往互相针对,但看在他母亲的面子上,她还是手下留情了。
呵呵,不然她能让秦书这辈子看见她就跑。
“你娘可知道你这些事?”她问道。
秦书摇头:“我没告诉她,怕她担心。”
“你整日待在长灵不回家,你爹娘就没怀疑你?”谢云昭奇道。
谁家孩子没个正经事干,还整天待在外面不归家,家里父母也该怀疑怀疑吧?
但她看秦书,一天倒是潇洒得很。
秦书翘起脚,在一旁躺椅上躺下:“怎么可能没怀疑,我爹都怀疑我在长灵县养了个外室呢。”
谢云昭看着他那张风流俊逸一看就很招桃花的脸,嗯,会有这样的怀疑好像也不是很奇怪。
“这不是老师来长灵了,我说我跟着老师读书呢。”秦书继续道。
“你爹娘就信了?”
秦书一笑:“哪儿能啊,我爹不能擅自离开夔州,也没法儿求证,我娘来了一趟,带着我一起去拜访了老师,老师看出来我的心思,帮我圆过去了,再加上我和老师住在一条巷子里,我娘就更没有疑心了,我娘信了,也就等于我爹信了。”
谢云昭感叹地摇摇头,还真是蓝靛染白布,一物降一物啊。
“今日中秋,你不回家?”
秦书靠在摇椅上摇着,道:“白日回了趟家,跟他们吃了顿饭,夔州也办灯会呢,他俩巴不得撇下我自己逛灯会去。”
谢云昭默然,想起自己的爹娘来,那时候她还很小,放在别人身上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而她却是心里门清儿,面上装傻子的时候。
为了不被当成妖怪烧死,她只能装不懂事的小孩子。
因此,大人们说话时便并不避着她,那时候也是中秋,她听见她爹偷偷跟娘说,怎么哄骗谢云景留在家里照顾不是找娘就是找爹的她,他们好自己出去过二人世界。
她将这话偷偷告诉了谢云景,他们当然没有得逞,她和谢云景得以被带出门去。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的灯会,那一晚的璀璨热闹,她这辈子都忘不了。
一晃,竟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亥时二更,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谢云昭正沉浸在往日的幸福里,外面忽地响起打更的声音。
已经是亥时了。
谢云昭抬头看向天上月亮,对秦书道:“你还有别的事吗?我要回去拜月了。”
秦书起身:“我跟你一起走。”
两人一起下了楼。
外面街道安静了些,还有几个小摊贩在吆喝着。
“今年城里有灯会,你去看过了吗?”秦书走在她身旁,问她道。
谢云昭转头看他一眼:“我等你们从天亮等到天黑,哪有时间去看?”
他们进城也没个准信儿,只说等城中最热闹的时候,那她哪能预测,毕竟中秋与平时不一样。
秦书摸摸鼻子,不说话了。
两人慢慢往顾宅走。
“就送到这儿好了,你回去吧。”
远远看见前面顾宅的门,谢云昭停下了脚,转头对秦书说道。
秦书看着她没动。
谢云昭:“?”
怎么个意思?
“我们去看花灯吧?”秦书忽然开口。
谢云昭看了看天色:“现在?”
秦书也跟着看了眼天上亮晃晃的月亮,道:“才亥时,不算晚,看完花灯回来再拜月也来得及。”
谢云昭有些犹豫,这一年才一次的花灯,她当然也不想错过,只是宋莲他们还在家等着她回去拜月呢。
“那你等我回去跟我姨母他们说一声。”她说道。
秦书颔首:“我就在这儿等你。”
谢云昭转身快步走到顾宅门前,然而进了门,却见院子里黑漆漆的,一个人都没有。
她转了一圈,只看到厨房有微微的亮光。
进了厨房,只见杜妈妈正在灶膛前烤花生吃。
见着她进来,杜妈妈忙起身:“秦小娘子,您回来了?”
她指了指外面:“宋娘子他们都出去看灯去了,还未回来呢。”
“看灯去了啊。”谢云昭“哦”了声,问她道:“杜妈妈怎么不跟着一起去?外面可热闹呢。”
杜妈妈笑道:“嗨,我一个老婆子,凑那热闹干什么,我腿脚不好,走两步就得歇,还不如在家烤火来得舒服。”
谢云昭点点头:“那杜妈妈您歇着,我也出门去了,姨母他们回来问起,您就说我出去看灯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杜妈妈“诶”声应下。
……
虽然已至亥时,城中热闹却并没有减少,越往城市中央走,灯火越亮,行人越多,茶楼酒肆更是喧嚣声不断。
街道两旁,花灯如织,或悬于檐下,或立于街边,或漂于水面,将夜色染成一朵暖乎乎的橘色云朵。
谢云昭和秦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花灯映照着两人的脸,月光披在两人身上。
“花灯啦,看一看瞧一瞧咧,好看又便宜的花灯咧。”
谢云昭转头看向秦书:“你想要花灯吗?”
她记得他小时候每回逛灯会都会买一堆花灯回去,因为太多了家里放不下,就会被他娘分给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们,分给她的时候,秦书大闹不肯,还被他娘给揍了一顿。
这些事情随着她和秦书这些时日以来走得近了些,关系缓和下来,变成了让人会心一笑的记忆。
秦书轻咳一声:“我一个大男人,提着花灯像什么样子?”
谢云昭瞥他一眼:“大男人还簪花呢,提个花灯怎么了?”
她说完也不等秦书回应,便走到一旁的摊子前挑起花灯来。
“小娘子您瞧瞧您要哪样的?我这儿什么样都有,您看这莲花灯,这颜色粉粉嫩嫩,正配您呢。”
谢云昭看向放在莲花灯旁的走马灯。
摊主很有眼色地将花灯提起来递给她:“小娘子好眼光,这走马灯可是我这儿卖得最好的,您瞧瞧这上面这将军骑马图,多英武。”
“就拿这个吧,再要那盏八角鲤鱼宫灯。”谢云昭道。
摊主喜笑颜开:“好嘞!”
谢云昭提着两盏灯回头,见秦书正背着手站在不远处静静看着她。
他一身黑色对襟窄袖长衫,头发高高束成马尾,无数花灯落在他身后,照得他发丝都泛着轻盈的金光,让她看不清他的脸,也看不清他的表情。
秦书朝她走过来。
谢云昭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将那盏走马灯递给他:“我觉得这个挺适合你的。”
秦书伸手接过来,微微提起来放到眼前,只见雪白的灯罩上,一个身着红甲的将军骑着马飞驰。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秦书嘴角微勾,提着灯的手微微握紧,小心地避开擦肩而过的人群,不让他们撞到自己的灯。
微风吹过,带着淡淡的烟火气,还有浓郁的酒香。
秦书抬起头,才发现他们已经走到千春楼前了。
“你饿不饿?咱们去千春楼吃点东西吧?我请客。”他转头问谢云昭道。
谢云昭刚要摇头,想说自己吃了月饼,还不怎么饿,就听秦书开口:“千春楼的鱼做得很不错,上次你吃的那红烧鲫鱼就是千春楼的,咱这次尝点儿别的鱼。”
“好。”谢云昭当即迈步。
看着她毫不犹豫转弯的脚尖,秦书忍不住笑了,攥着拳掩嘴轻咳一声,将笑意憋回去,大步跟在她身后进了酒楼。
千春楼的伙计似乎对秦书很是熟悉,见着他忙迎上来。
“秦公子,您来了,哎呀,今日客人多,您常用的那间已经被人订下了,不过三楼包间还空着几间,您看看?”
秦书向来不会在这些事情上计较,点点头道:“行,选个能赏月的房间。”
伙计笑意加深:“诶,好,秦公子和这位娘子楼上请。”
因为时辰有些晚了,吃大鱼大肉不好消化,两人便只点了几样清淡的吃食。
谢云昭吃着鱼羹,喝着桂花酒,一边赏月,一边和秦书聊着天,很快将桌上的吃食一扫而尽。
吃饱喝足,也到了该回家的时辰。
谢云昭谢绝秦书相送,两人在千春楼前分别。
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谢云昭并不知道,往西的那个人一直目送着她,直到她进了家门。
顾宅里,宋兰他们已经回来了,正在院子里摆供桌,放拜月的祭品。
宋莲率先看见谢云昭,看了眼她手里的灯,道:“这灯好看。”
谢云昭得意扬眉。
“小嫣回来啦?”宋兰闻声转过头来,“杜妈妈说你去逛灯会了,你一个人逛的?早知道你也去,我们等你一起了。”
“我也是临时决定去逛的,一个人逛也不耽误玩儿,况且外面有人山人海陪我一起逛呢。”谢云昭嘻嘻笑,将手里的八角鲤鱼宫灯放到一旁的架子上,帮着一起摆祭品。
宋兰被她逗笑,忍不住伸手拍了她一下:“你呀,就会贫嘴。”
这时顾元祺从屋里奔出来,一蹦三跳跳到谢云昭面前:“阿嫣姐姐,你瞧,我的兔子灯!”
“哇,真好看,和我们阿祺一样可爱。”谢云昭夸道。
顾婉跟在他身后,将手里的莲花灯递给谢云昭:“阿姐,这个给你。”
“给我?”
宋竹端着月饼出来,正好听见两人说话,便替顾婉解释道:“阿婉怕你没去看灯,特意给你挑的花灯。”
谢云昭有些惊喜,忙接过来,笑眯眯看着顾婉:“谢谢阿婉。”
顾婉抿嘴一笑。
绿夏和流霜端着最后两碟祭品从厨房出来,拜月的东西就准备好了,接下来便是赞礼唱词,诵读祝文,众人推来推去,最后由谢云昭领着众人拜月。
这里的规矩,月属阴,当由女子主祭,宋竹和顾元瑾作为男子,自是无缘,宋莲没做过这些,不熟悉流程,宋兰却又不怎么识字,念不通祝文,顾婉年纪又太小了,最后这任务便落到谢云昭头上。
“拜月。”
众人屈膝跪下。
“三上香。”
众人举着点燃的香叩拜。
“三祭酒。”
众人举起酒杯,将杯中的桂花酒倾倒在地上。
谢云昭展开祝文诵读。
“……谨以清浊庶馐,香烛果饼之仪,致祭于太阴星君之神位前,祝以文曰……正冠理裳,禋祀弗忘……谨祈,乾坤朗朗,海晏河清,家门和睦,长幼康宁,早步蟾宫,高攀仙桂,遭殃消散,福寿骈臻,千里共赏,万户团圆……”
谢云昭念完祝文,将其点燃放进盆中,众人合手祈愿。
雪白的月光撒在庭院里,撒在每个人身上,如同神灵挥动衣袖,撒下点点光辉。
拜月仪式做完,大家便聚在院子里吃月饼喝桂花酒。
欢声笑语,烟火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