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的事比较着急,所以薛八把曹家还有一个流落在外的小公子的事告诉了冷景澜。
让冷景澜给出出主意。
冷景澜想着,找人的话,应该不难,毕竟现在布告已经贴出去了。
小公子有老管家带着,看到布告,肯定会带着人回来的。
只是现在曹珠珠跟薛八着急结婚,差不多一个月就要去欧域了,曹珠珠肯定要在这之前找到弟弟。
“这件事,还是让斥候堂的人打听吧,还有玉面那边应该也能帮上忙。”
薛八听完,点头道:“好,我一会就去斥候堂,让他们帮忙找人,再给玉面兄弟写信,请他的漕帮帮忙。”
冷景澜嗯了一声,问道:“玉面那边,给你运了几次货物了?”
薛八道:“他们已经运来了三次,不过我那边还不走,宋时便提议,其中一次的货,分在了京城。”
冷景澜点头,现在大家都已经上手了,很多事都不用他亲力亲为,他也轻松多了。
又说了一些,薛八便出去了。
冷景澜在家处理公务,很多奏折堆在那里,又得加班夜战了。
冷景澜忙着手里的事,文王府里,就鸡飞狗跳了。
虽然雅贵妃死了,可姬文安还是从扎一西嘴里挖出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直指文王。
文王从回家后,便一直在处理。
十四皇子死了娘,脾气也很不好,一直闹着要出门。
现在被关禁闭期间,文王怎么可能放他出去。
十四皇子还闹起了绝食。
文王想要让皇帝来见见他,只要心疼了,就不会被牵连的太多。
不过文王去了几次,皇帝都不见他。
还让权公公出面警告他,不要仗着自己亲弟弟的身份,就肆意妄为,他也有底线。
文王灰溜溜回了府邸。
雅贵妃虽然用死保住了十四皇子,可这么多年,留下的东西太多,他们的事,恐怕会爆雷。
文王被这件事牵着,吃不好睡不好,憔悴了不少。
等他处理完这些事,已经过去了三天。
另一边,也迎来了薛八上曹家提亲的日子。
一大早热热闹闹的一大群人,抬着聘礼到了曹家。
薛八请了京城最有名的媒婆,又请了先生合了八字,薛八跟曹珠珠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婚期定在大夏496年九月三日。
距离婚期,不到一个月了。
就这样过了几日,冷景澜正在城西新区,大棚的菌子已经全部种下去了,长势不错。
大棚的事虽然交给了春娟,他也相信她的能力,不过还是隔三差五就得过来看看。
大棚这边菌子已经长出来了,菌酱厂那边,祝升也开始招人了。
冷景澜看祝升在明管家的带领下,没有多久便摸到了门道,还是比较欣慰的。
祝升在村里的时间最长,他还担心跟不上大家的进度。
看来是他多心的。
祝升看冷景澜来了,笑着道:“二哥,你看我招的这些人,怎么样?”
说着递来一个厚厚的本子。
冷景澜翻看了几页,登记的不错:“你之前也跟着张大夫在村里学写字了?”
祝升不好意思的点头:“村里人被冷叔带动,大家有空的时候就去跟着学习。”
冷景澜拍拍他的肩膀:“不错。”
之前祝升可不会写这么多字。
冷景澜这才想到,张世荣跟李玉到哪里了。
甄应天听到他问,说道:
“主人,闪电已经在东昌府接到了张大夫,李玉大人也已经入主东昌府,过两天,他述职报告应该就会到皇上面前了。”
冷景澜点头:“知道了。”
祝升说道:“我爹也来信了,村里请了两个先生,大家的学习热情都不错,下工了都会去听听。”
“嗯,祝文也给我写信了。”
冷景澜本来还准备去看看尉迟虎监工的城西修路怎么样了,宫里来人,让他立马进宫见驾。
这么着急,冷景澜心里有了猜测,应该是策文辉查到了英家舰队的事。
到了宫里,果然是这件事。
金銮殿内,几位大臣已经到了。
皇帝看他来了,让人把策文辉的信递给他。
冷景澜一看,信中的内容说的是英家舰队确实停靠在倭国,藏得极其隐秘,不过他已经亲自去看过了,不会出错。
另外大夏水域边境线上,有不少渔民出海后便失踪了,他怀疑跟这件事有关,倭国人在悄悄动手了。
冷景澜暗暗心惊,他这个表哥,不愧是武状元出身的,只身入倭,胆量心性都很惊人。
冷景澜看完,把信还给了皇帝。
其他人已经看过了,皇帝问道:“你们这么看?”
礼部尚书许华上前:“皇上,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倭国胆敢挑衅,我大夏儿郎何惧之,若是不反击,他国还以为我们怕了他小小弹丸之地。”
冷景澜心里赞同许华的话,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打大夏的主意。
上辈子,经历大旱的大夏,确实积贫积弱,面对几个联国,只能被迫让出城池,土地,丧权辱国。
可如今不一样了。
最先入侵的北狄大军,在冷景澜的安抚下,把战马全部拿出来交易了,几年内没有进攻的可能。
西域也因为被策温斩落西域王的人头,西域七国内乱不断,根本没有能力再肖想大夏。
至于吐蕃、突厥、契丹、高丽、太国、印国,都在观望。
冷景澜推测,这次的英家战舰,在倭国停留那么久,恐怕还不仅仅是跟倭国联合那么简单。
其他国家或许也联系上了。
这么推测的话,若是不杀鸡儆猴,其他人绝对会一同扑向大夏。
冷景澜心里有了想法,杀人灭族。
不过其他人是不会同意的。
毕竟就算是动物,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更何况是一个国。
就算战士再痛恨,对手无寸铁的孩子、老人、妇女,他们没有挥刀的能力。
这就是天性。
炎黄子孙,天性善良。
只有地狱爬出来的恶鬼投胎后的人,才会丧心病狂,做出丧尽天良之事。
想到这,冷景澜也做了决定,就算不能全灭,也要打掉他们所有的战力。
忠勇侯习忠也上前说道:“皇上,英家跟倭国狼子野心,臣建议,让越州大都督张万青,带领十万定海军,出兵荡平倭国!”
吴三季上前:“臣同意忠勇侯的看法,小小岛国,胆敢联合英家,威胁我水域百姓,定要还以雷霆万钧!”
皇帝看策温跟冷景澜都没有说话,目光看向两人:“策爱卿,冷爱卿,你们两怎么看?”
测温跟冷景澜对视一眼。
从对方眼里看出了决定。
策温冷景澜上前,齐齐说道:
“皇上,臣主战!”
“皇上,臣主战!”
自古以来,铲奸除恶是天理,杀倭平寇也是天理。
喜欢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
让冷景澜给出出主意。
冷景澜想着,找人的话,应该不难,毕竟现在布告已经贴出去了。
小公子有老管家带着,看到布告,肯定会带着人回来的。
只是现在曹珠珠跟薛八着急结婚,差不多一个月就要去欧域了,曹珠珠肯定要在这之前找到弟弟。
“这件事,还是让斥候堂的人打听吧,还有玉面那边应该也能帮上忙。”
薛八听完,点头道:“好,我一会就去斥候堂,让他们帮忙找人,再给玉面兄弟写信,请他的漕帮帮忙。”
冷景澜嗯了一声,问道:“玉面那边,给你运了几次货物了?”
薛八道:“他们已经运来了三次,不过我那边还不走,宋时便提议,其中一次的货,分在了京城。”
冷景澜点头,现在大家都已经上手了,很多事都不用他亲力亲为,他也轻松多了。
又说了一些,薛八便出去了。
冷景澜在家处理公务,很多奏折堆在那里,又得加班夜战了。
冷景澜忙着手里的事,文王府里,就鸡飞狗跳了。
虽然雅贵妃死了,可姬文安还是从扎一西嘴里挖出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直指文王。
文王从回家后,便一直在处理。
十四皇子死了娘,脾气也很不好,一直闹着要出门。
现在被关禁闭期间,文王怎么可能放他出去。
十四皇子还闹起了绝食。
文王想要让皇帝来见见他,只要心疼了,就不会被牵连的太多。
不过文王去了几次,皇帝都不见他。
还让权公公出面警告他,不要仗着自己亲弟弟的身份,就肆意妄为,他也有底线。
文王灰溜溜回了府邸。
雅贵妃虽然用死保住了十四皇子,可这么多年,留下的东西太多,他们的事,恐怕会爆雷。
文王被这件事牵着,吃不好睡不好,憔悴了不少。
等他处理完这些事,已经过去了三天。
另一边,也迎来了薛八上曹家提亲的日子。
一大早热热闹闹的一大群人,抬着聘礼到了曹家。
薛八请了京城最有名的媒婆,又请了先生合了八字,薛八跟曹珠珠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婚期定在大夏496年九月三日。
距离婚期,不到一个月了。
就这样过了几日,冷景澜正在城西新区,大棚的菌子已经全部种下去了,长势不错。
大棚的事虽然交给了春娟,他也相信她的能力,不过还是隔三差五就得过来看看。
大棚这边菌子已经长出来了,菌酱厂那边,祝升也开始招人了。
冷景澜看祝升在明管家的带领下,没有多久便摸到了门道,还是比较欣慰的。
祝升在村里的时间最长,他还担心跟不上大家的进度。
看来是他多心的。
祝升看冷景澜来了,笑着道:“二哥,你看我招的这些人,怎么样?”
说着递来一个厚厚的本子。
冷景澜翻看了几页,登记的不错:“你之前也跟着张大夫在村里学写字了?”
祝升不好意思的点头:“村里人被冷叔带动,大家有空的时候就去跟着学习。”
冷景澜拍拍他的肩膀:“不错。”
之前祝升可不会写这么多字。
冷景澜这才想到,张世荣跟李玉到哪里了。
甄应天听到他问,说道:
“主人,闪电已经在东昌府接到了张大夫,李玉大人也已经入主东昌府,过两天,他述职报告应该就会到皇上面前了。”
冷景澜点头:“知道了。”
祝升说道:“我爹也来信了,村里请了两个先生,大家的学习热情都不错,下工了都会去听听。”
“嗯,祝文也给我写信了。”
冷景澜本来还准备去看看尉迟虎监工的城西修路怎么样了,宫里来人,让他立马进宫见驾。
这么着急,冷景澜心里有了猜测,应该是策文辉查到了英家舰队的事。
到了宫里,果然是这件事。
金銮殿内,几位大臣已经到了。
皇帝看他来了,让人把策文辉的信递给他。
冷景澜一看,信中的内容说的是英家舰队确实停靠在倭国,藏得极其隐秘,不过他已经亲自去看过了,不会出错。
另外大夏水域边境线上,有不少渔民出海后便失踪了,他怀疑跟这件事有关,倭国人在悄悄动手了。
冷景澜暗暗心惊,他这个表哥,不愧是武状元出身的,只身入倭,胆量心性都很惊人。
冷景澜看完,把信还给了皇帝。
其他人已经看过了,皇帝问道:“你们这么看?”
礼部尚书许华上前:“皇上,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倭国胆敢挑衅,我大夏儿郎何惧之,若是不反击,他国还以为我们怕了他小小弹丸之地。”
冷景澜心里赞同许华的话,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打大夏的主意。
上辈子,经历大旱的大夏,确实积贫积弱,面对几个联国,只能被迫让出城池,土地,丧权辱国。
可如今不一样了。
最先入侵的北狄大军,在冷景澜的安抚下,把战马全部拿出来交易了,几年内没有进攻的可能。
西域也因为被策温斩落西域王的人头,西域七国内乱不断,根本没有能力再肖想大夏。
至于吐蕃、突厥、契丹、高丽、太国、印国,都在观望。
冷景澜推测,这次的英家战舰,在倭国停留那么久,恐怕还不仅仅是跟倭国联合那么简单。
其他国家或许也联系上了。
这么推测的话,若是不杀鸡儆猴,其他人绝对会一同扑向大夏。
冷景澜心里有了想法,杀人灭族。
不过其他人是不会同意的。
毕竟就算是动物,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更何况是一个国。
就算战士再痛恨,对手无寸铁的孩子、老人、妇女,他们没有挥刀的能力。
这就是天性。
炎黄子孙,天性善良。
只有地狱爬出来的恶鬼投胎后的人,才会丧心病狂,做出丧尽天良之事。
想到这,冷景澜也做了决定,就算不能全灭,也要打掉他们所有的战力。
忠勇侯习忠也上前说道:“皇上,英家跟倭国狼子野心,臣建议,让越州大都督张万青,带领十万定海军,出兵荡平倭国!”
吴三季上前:“臣同意忠勇侯的看法,小小岛国,胆敢联合英家,威胁我水域百姓,定要还以雷霆万钧!”
皇帝看策温跟冷景澜都没有说话,目光看向两人:“策爱卿,冷爱卿,你们两怎么看?”
测温跟冷景澜对视一眼。
从对方眼里看出了决定。
策温冷景澜上前,齐齐说道:
“皇上,臣主战!”
“皇上,臣主战!”
自古以来,铲奸除恶是天理,杀倭平寇也是天理。
喜欢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