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快起来吧。
来孩子,这是你的课本和练习册,回去把书皮包一包,明天直接来办公室找我,我带你去教室。”
于校长把一摞崭新的书本递给乐乐。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校长爷爷!”
“于校长,让您费心了,这个是乐乐的学费。”赵旭再次表示感谢,然后从兜里掏出二块五毛钱递给于校长。
“好,你等着我给你写个收条。”
回去的路上,乐乐抱着书包笑的好不开心。
真好,明天起她又可以上学啦!
军区家属院,等人走后,许念安关了门,一个人在院子里转圈,她最近过于懒惰,还是要适当运动一下才好。
直到走得腿脚有些泛酸,这才转身进了堂屋。
刚在沙发上坐下,就看到桌上放着的报纸。
“嗯~哪来的报纸?是阿旭带回来的吗?”许念安随手拿起来翻看。
报纸不多,只有寥寥几张。
最上面是省报,底下是几张《人民日报》,报纸的边角有些卷曲,显然是被人翻阅过多次了。
许念安这会闲来无事,精神也还好,便随手拿起那份省报看了起来。
报纸内容大多是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报道还有各个工厂的技术革新以及获得荣誉。
翻到副刊,里面的内容就多样了一些,有内容严肃的实时分析,有优美的散文赏析,还有各地搜集来的民间趣闻和小故事。
这些文章的篇幅都不长,看着倒也有趣。
许念安一口气看完了好几篇小故事,仍觉意犹未尽。
正准备重新拿着新的报纸,忽然,一个念头跳了出来。
这些故事,她好像……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
反正,她现在清闲的很,一不用下地挣工分,二不用做家务。
她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若是她写的东西可以换钱,那自然是最好的。
就算不成,纸笔她空间里多的是,不过是费些脑细胞,也损失不了什么?
至少,给自己找个事干,总不能浪费了这大好时光。
许念安是妥妥的行动派,想到就要做。
她放下报纸,从空间拿出草稿纸和笔,拿着去了卧室。
卧室有一张写字桌,靠着窗户,光线很好。
许念安握着笔,开始想自己能写的内容。
有了,她在大队,和人聊天的时候,没少听那些大娘、婶子讲一些乡间轶闻,二大爷还曾经给乐乐和新生他们讲过他参战时的故事,这些稍加润色和改编都是可以拿来用的。
笔尖落下,划过纸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一行,又一行,专注而认真,一直到赵旭和乐乐回来,许念安这才停笔。
“大姐,我们回来了!”
乐乐一进院子隔着窗户就看到了坐在那的许念安。
“这么快?考的怎么样?学校老师怎么说的?明天能去上学吗?”
许念安起身,直接打开窗户,两姐妹就这样聊了起来。
“大姐,我考了一百分,校长爷爷给我发了新书,让我明天准时报到,大姐一会帮我包书皮吧?”
乐乐从书包里取出新课本,献宝似的让许念安看。
“好,家里刚好还有几张牛皮纸,大姐用那个给你包书皮。”
“谢谢大姐。”
写作这件事,在没有成功之前,许念安并不打算告诉赵旭和乐乐。
就算她心态很好,反复强调只是打发时间的消遣,可当稿子寄出的那一刻,她心中还是有所期待的!
从邮局出来,许念安转身去了军区服务社。
乐乐的麦乳精快喝完了,她打算再买几瓶放家里屯着。
另外再看看还什么零食或者糕点,她感觉自己这两天饭量比之前大了不少。
很多时候,还没到饭点,嘴就馋的不行。
还好她空间里还有不少零食、小吃,可那些东西吃的多了,她就腻了。
军区服务社,是基地专门为随军家属开的一个小型供销社。
毕竟他们基地离市区远,交通又不方便,大家每次采购都很麻烦。
起初,他们基地是没有服务社的,那个时候解决日常采买这个问题,可是一件让大家都很头疼的事情。
以前大家买东西,不是让后勤部帮忙采买,就是蹭采购车去县城买。
需要后勤部帮忙采买的家属,可以自己列一个购物清单送过去,不会写字的就统一去后勤部,把要买的东西一一告诉采购员,由采购员写下确认。
这无形中就增加了采购部的工作量,而且代卖这种事,听起来省心,实则麻烦不断。
市价浮动,今天西红柿三分,明天就有可能是二分或者四分。
还有,你二斤她三斤,你的多了她的少了,回来分拣的时侯才是最头大的时候。
那些嫂子们别看平时温和,可到了这个时候那是一个赛一个的难缠,到最后常常是一地鸡毛。
为了一毛两毛的差额,家属觉得委屈,负责采买的战士也觉得心累。
而那些蹭采购车去县城采买的,又时常发生时间冲突。
不是你来晚了就是我走早了,那段时间,基地领导光是断这种官司,就忙的脚打后脑勺,不胜其烦。
时间长了,家属和官兵都受不了啦,基地领导干脆集思广益,发动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军区服务社这么个概念。 结果大家一听,这个好啊,便一致通过!
服务社虽然不大,可东西很齐全,许念安进去后直奔卖糕点的柜台。
许念安看到几样糕点,瞬间感觉嘴馋,明明出来的时候才在家吃过点心,可现在又想吃了。
服务员给我称两斤鸡蛋糕,一斤江米条,一斤桃酥,再要两斤蜜三刀。
许念安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朝她看了过来。
乖乖,什么条件啊就敢这么吃?
许念安买好糕点,便径直走向卖副食品的柜台。
目光扫过货架,看到架子上摆着的麦乳精,立刻上前,指着麦乳精瓶子说道:“麻烦同志,给我拿两瓶麦乳精。”
几乎在她话音刚落下的时候,另一道略显尖利的声音就在她身后响起。
“同志!我也要一瓶麦乳精!”
许念安回头去看,原来是一直和她不对付的王嫂子。
她向来没有热脸贴人冷屁股的习惯,这人多次在背地里说她坏话,她可不会上赶着往上凑。
只淡淡瞥了一眼,许念安便收回目光,丝毫没有要寒暄打招呼的意思。
王大花自认自己是在家属院待的最久的老人,别人都应该敬着她。
此时,见许念安完全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再加上几天前,自己还因为她被首长训话,心头火“噌噌”的就冒上来了。
王大花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极重的冷哼,阴阳怪气道:“哼,某些人啊还真是没教养!
没办法,毕竟刚从农村出来,还不适应我们城里的生活。”
说完,还假模假式的捂嘴偷笑,眼睛直勾勾盯着许念安。
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说谁。
许念安提着糕点包的手微微收紧,深呼吸一下,将怒气压下去。
她初来乍到,并不想惹事。
“同志,我要两瓶麦乳精,请尽快,谢谢”
服务员是个齐头发的小姑娘,看上去颇为爽利。
看看许念安,又看看一脸不善的王大花,直接笑着跟许念安解释:“同志,实在不好意思,这麦乳精暂时没货了,就剩下柜上这最后一瓶了。”
许念安点点头,“这样啊,那就麻烦你先给我拿这一瓶吧,多少钱?”
“一块八!”服务员从柜台把麦乳精取下来。
许念安掏钱,正准备付款,旁边的王大花却猛地伸出手,想要一巴掌狠狠拍在许念安的手背上!
许念安五感敏锐,岂能让她得手!
来孩子,这是你的课本和练习册,回去把书皮包一包,明天直接来办公室找我,我带你去教室。”
于校长把一摞崭新的书本递给乐乐。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校长爷爷!”
“于校长,让您费心了,这个是乐乐的学费。”赵旭再次表示感谢,然后从兜里掏出二块五毛钱递给于校长。
“好,你等着我给你写个收条。”
回去的路上,乐乐抱着书包笑的好不开心。
真好,明天起她又可以上学啦!
军区家属院,等人走后,许念安关了门,一个人在院子里转圈,她最近过于懒惰,还是要适当运动一下才好。
直到走得腿脚有些泛酸,这才转身进了堂屋。
刚在沙发上坐下,就看到桌上放着的报纸。
“嗯~哪来的报纸?是阿旭带回来的吗?”许念安随手拿起来翻看。
报纸不多,只有寥寥几张。
最上面是省报,底下是几张《人民日报》,报纸的边角有些卷曲,显然是被人翻阅过多次了。
许念安这会闲来无事,精神也还好,便随手拿起那份省报看了起来。
报纸内容大多是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报道还有各个工厂的技术革新以及获得荣誉。
翻到副刊,里面的内容就多样了一些,有内容严肃的实时分析,有优美的散文赏析,还有各地搜集来的民间趣闻和小故事。
这些文章的篇幅都不长,看着倒也有趣。
许念安一口气看完了好几篇小故事,仍觉意犹未尽。
正准备重新拿着新的报纸,忽然,一个念头跳了出来。
这些故事,她好像……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
反正,她现在清闲的很,一不用下地挣工分,二不用做家务。
她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若是她写的东西可以换钱,那自然是最好的。
就算不成,纸笔她空间里多的是,不过是费些脑细胞,也损失不了什么?
至少,给自己找个事干,总不能浪费了这大好时光。
许念安是妥妥的行动派,想到就要做。
她放下报纸,从空间拿出草稿纸和笔,拿着去了卧室。
卧室有一张写字桌,靠着窗户,光线很好。
许念安握着笔,开始想自己能写的内容。
有了,她在大队,和人聊天的时候,没少听那些大娘、婶子讲一些乡间轶闻,二大爷还曾经给乐乐和新生他们讲过他参战时的故事,这些稍加润色和改编都是可以拿来用的。
笔尖落下,划过纸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一行,又一行,专注而认真,一直到赵旭和乐乐回来,许念安这才停笔。
“大姐,我们回来了!”
乐乐一进院子隔着窗户就看到了坐在那的许念安。
“这么快?考的怎么样?学校老师怎么说的?明天能去上学吗?”
许念安起身,直接打开窗户,两姐妹就这样聊了起来。
“大姐,我考了一百分,校长爷爷给我发了新书,让我明天准时报到,大姐一会帮我包书皮吧?”
乐乐从书包里取出新课本,献宝似的让许念安看。
“好,家里刚好还有几张牛皮纸,大姐用那个给你包书皮。”
“谢谢大姐。”
写作这件事,在没有成功之前,许念安并不打算告诉赵旭和乐乐。
就算她心态很好,反复强调只是打发时间的消遣,可当稿子寄出的那一刻,她心中还是有所期待的!
从邮局出来,许念安转身去了军区服务社。
乐乐的麦乳精快喝完了,她打算再买几瓶放家里屯着。
另外再看看还什么零食或者糕点,她感觉自己这两天饭量比之前大了不少。
很多时候,还没到饭点,嘴就馋的不行。
还好她空间里还有不少零食、小吃,可那些东西吃的多了,她就腻了。
军区服务社,是基地专门为随军家属开的一个小型供销社。
毕竟他们基地离市区远,交通又不方便,大家每次采购都很麻烦。
起初,他们基地是没有服务社的,那个时候解决日常采买这个问题,可是一件让大家都很头疼的事情。
以前大家买东西,不是让后勤部帮忙采买,就是蹭采购车去县城买。
需要后勤部帮忙采买的家属,可以自己列一个购物清单送过去,不会写字的就统一去后勤部,把要买的东西一一告诉采购员,由采购员写下确认。
这无形中就增加了采购部的工作量,而且代卖这种事,听起来省心,实则麻烦不断。
市价浮动,今天西红柿三分,明天就有可能是二分或者四分。
还有,你二斤她三斤,你的多了她的少了,回来分拣的时侯才是最头大的时候。
那些嫂子们别看平时温和,可到了这个时候那是一个赛一个的难缠,到最后常常是一地鸡毛。
为了一毛两毛的差额,家属觉得委屈,负责采买的战士也觉得心累。
而那些蹭采购车去县城采买的,又时常发生时间冲突。
不是你来晚了就是我走早了,那段时间,基地领导光是断这种官司,就忙的脚打后脑勺,不胜其烦。
时间长了,家属和官兵都受不了啦,基地领导干脆集思广益,发动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军区服务社这么个概念。 结果大家一听,这个好啊,便一致通过!
服务社虽然不大,可东西很齐全,许念安进去后直奔卖糕点的柜台。
许念安看到几样糕点,瞬间感觉嘴馋,明明出来的时候才在家吃过点心,可现在又想吃了。
服务员给我称两斤鸡蛋糕,一斤江米条,一斤桃酥,再要两斤蜜三刀。
许念安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朝她看了过来。
乖乖,什么条件啊就敢这么吃?
许念安买好糕点,便径直走向卖副食品的柜台。
目光扫过货架,看到架子上摆着的麦乳精,立刻上前,指着麦乳精瓶子说道:“麻烦同志,给我拿两瓶麦乳精。”
几乎在她话音刚落下的时候,另一道略显尖利的声音就在她身后响起。
“同志!我也要一瓶麦乳精!”
许念安回头去看,原来是一直和她不对付的王嫂子。
她向来没有热脸贴人冷屁股的习惯,这人多次在背地里说她坏话,她可不会上赶着往上凑。
只淡淡瞥了一眼,许念安便收回目光,丝毫没有要寒暄打招呼的意思。
王大花自认自己是在家属院待的最久的老人,别人都应该敬着她。
此时,见许念安完全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再加上几天前,自己还因为她被首长训话,心头火“噌噌”的就冒上来了。
王大花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极重的冷哼,阴阳怪气道:“哼,某些人啊还真是没教养!
没办法,毕竟刚从农村出来,还不适应我们城里的生活。”
说完,还假模假式的捂嘴偷笑,眼睛直勾勾盯着许念安。
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说谁。
许念安提着糕点包的手微微收紧,深呼吸一下,将怒气压下去。
她初来乍到,并不想惹事。
“同志,我要两瓶麦乳精,请尽快,谢谢”
服务员是个齐头发的小姑娘,看上去颇为爽利。
看看许念安,又看看一脸不善的王大花,直接笑着跟许念安解释:“同志,实在不好意思,这麦乳精暂时没货了,就剩下柜上这最后一瓶了。”
许念安点点头,“这样啊,那就麻烦你先给我拿这一瓶吧,多少钱?”
“一块八!”服务员从柜台把麦乳精取下来。
许念安掏钱,正准备付款,旁边的王大花却猛地伸出手,想要一巴掌狠狠拍在许念安的手背上!
许念安五感敏锐,岂能让她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