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的正午刚过。
北风凛冽,宛如无数根无形的鞭子,在三乡镇纵横交错的街巷、屋脊、河面之上呼啸抽打。它卷起码头上沉积了一夜的鱼腥气、岸边芦苇晒干后的草屑气息,以及镇上人家烟囱里稀薄飘出的柴烟味道,粗暴地混合在一起,又无情地将它们扯碎、扬撒。
天色是蜡染布般沉静的靛蓝,阳光竭尽全力透下,却似被寒气滤过,金灿灿地洒下,落到人身上却没有半分暖意,只在地上拖出伶仃、瘦长的斜影,随着风声微微晃动。正午已过,阳光的轨迹开始向西偏转,寒气愈发显得侵入肌骨。
坐落于北流河,西江,两河汇聚岔口的三乡镇码头,在刺骨北风中显得有些萧瑟。两岸边、枯水期显露的泥泞河床,被风干的裂纹密布。几艘木驳船懒洋洋地倚靠在水泥和石头垒砌的码头上,缆绳绷得紧紧的,随着水波有气无力地摇晃,船身发出“吱嘎、吱嘎”的呻吟,空洞地应和着风的呼啸。
码头不远处,一溜歪斜搭在河滩上的茅草顶棚——那是渔民们交易鲜货的临时点,此刻大多空着,棚顶的干草被风撕扯着不断翻飞。河水混着灰黄泥沙,表面被风吹皱,翻腾着细碎的、闪烁着刺眼冷光的浪花,永不停歇地向东奔去。
靠近主街的码头街口,两座房子前的院子,那间用竹竿撑起油毡布棚顶的粗陋茶摊,成了这朔风里难得的避风所,却也像随时会被吹散架。看茶摊的福伯,背脊佝偂、皱纹深刻如刀劈斧凿的老头儿,一张脸在炭火多年熏烤下黝黑得如同他摊位角落那把烧得发黑的粗陶茶壶。他裹着一件蓝颜色的新棉袄,袖口却磨损处露出发黄的旧棉絮,此刻正缩在棚子一角,眯着眼,抱着一个用竹篾捆扎的“火笼”暖手,那是一个本地人惯用的取暖工具——一个小篾篮,里面放着烧红的木炭或瓦片,上面覆盖着灰烬保温。
炭炉上架着的粗陶壶,壶嘴正“噗噗”地向外吐着白气,浓郁的姜茶气息顽强地与寒风搏斗着,顽强地弥散开来,成了这萧瑟冬日最温暖的召唤。
江奔宇就坐在这棚子下风最弱的长条木板凳上,双手捧着一碗滚烫的姜茶。他穿的是一身洗得发白、打着整齐补丁的藏蓝色棉干部服——这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保护色”,里头却套着厚实的、手工棉絮填充的内袄,领口一丝不苟地扣紧,抵挡着钻脖子的冷风。他的脸庞线条硬朗,像冬日里暴露的嶙峋山石,眼角虽也带着些许乡村生活刻下的纹路,却丝毫无损他双目中内敛沉凝的光芒。那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却又能在平凡日常里深深隐藏的锐气。他没有丝毫瑟缩的姿态,腰杆挺直地坐着,这姿势让那身普通的干部服穿在他身上,也隐隐透出几分不同寻常的精干之气。他缓缓地啜饮了一口茶,温热的姜汁混杂着粗茶特有的、带着一丝焦糊的涩味滑入喉咙,带来短暂而强烈的暖流。他将粗陶碗搁在身前的条案上——那是一块用木架子支起的厚实门板,经年累月的茶水浸润和擦洗,已经让木质呈现出一种温润的、深棕色的光泽。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眼前的景象。空荡的码头上,偶有几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身影匆匆经过。那厚实的棉袄(多是自纺的土布)、围脖、雷锋帽,把整个人包裹得像个移动的棉花包,只露出半张因寒风而显得通红、皮肉紧绷的脸。他们步履急促,低着头,肩膀不自觉地微耸,脚步在干硬的冻土上敲击出“噗、噗”的闷响,仿佛身后有看不见的东西在驱赶,或是单纯地想尽快逃离这能把人耳朵、鼻子冻掉的严寒,回到家中那一隅避风的角落。那方向,大多是通向镇子外散落的、被风霜剥蚀得低矮的村庄。
不远处,临街的那家杂货铺子——码头唯一的“百货”,门前挂着褪色的写着“日用杂品”的蓝布幌子,在狂风中绝望地乱舞。铺子的老板,一个体型敦实、面膛微红的中年汉子,穿着厚厚的、油渍发亮的蓝布棉袄,此刻正斜倚在门框上避风。他一只脚踩在门坎上,看似在出神地望着街对面老树上残留的几片干枯叶子,眼角的余光却分明胶着在码头这边茶摊的位置。他看几眼,又立刻把头扭开,装作不经意地看看路面,很快目光又溜了回来,充满了那种市井小人物对一切陌生来客、一切风吹草动所具备的好奇、警觉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仿佛茶摊这边坐着的人,是能搅动这冰冻水面下暗流的源头。
石板铺就的主街道上,出现了两个穿着整齐但同样略显臃肿的灰色干部服的男人。他们戴着的制式栽绒棉帽压得低低的,脖子上系着围巾,慢慢踱着步,边走边低声交谈,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审视着街道两旁紧闭的门户、墙上的宣传标语(“农业学大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类的字迹在风霜侵蚀下斑驳褪色)、以及寥寥的几个行人。他们步子不快,却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不容置疑的意味。这就是上面派下来的工作组了。看到他们,那些缩着脖子赶路的村民,脚步会下意识地加快几分,眼神回避得更远一些,甚至连茶摊的福伯也把身子往棚子更深处缩了缩。
江奔宇的目光在这两人身上停留了极其短暂的一瞬,随即若无其事地收回。他放下碗,厚实粗陶碗底与木板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微的闷响。他身体微微前倾,肩膀的线条绷紧了一些,靠向坐在他左前方的张子豪。
“子豪,”声音很低沉,像怕惊醒了什么,却穿透了周遭呼啸的风声,清晰地传递到张子豪耳中。这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敷衍的郑重。“现在镇上的形势怎么样了?最近有没有啥动静?”他的喉结在粗布的衣领下轻轻滑动了一下,“细细地,跟我说说。”
张子豪,坐在江奔宇对面的长凳上。他个子不算高,身子骨透着一股子年轻力壮的结实。穿着一件半旧的军绿色棉袄,同样打着些补丁,但针脚细密整齐,显得干净利索,头上是一顶深色的绒线帽,帽檐下是一张年轻但已初现几分世事阅历的脸庞,眉宇间混杂着少年人的意气与市井中打磨出的精悍。他原本也是捧着茶杯啜饮着热茶驱寒,脸上还带着几分闲聊时应景的笑意。听到江奔宇这骤然压低、语气郑重的声音,像听到一声指令的士兵,脸上的笑容如同水痕般瞬间消融,神色立刻绷紧,整个人的精气神为之一变,显现出一种地下工作者特有的警觉。
他也立刻放下碗,没有丝毫迟疑地向前凑近,身子几乎要越过两人中间的条案。木板凳在他身下发出“吱呀”的呻吟。
“老大!”张子豪同样压低了声音,这声音急促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你要是不问起,今儿个我也正盘算着找机会跟你好好说说这事儿呢!”
他深吸了一口夹着寒气的空气,仿佛要提起全副精神:“形势,比上个月更紧了!就这两天的事,上面又空降下来一个新工作组,比之前那批人更冲,更难对付!”他的眼神飞快地扫视了一下周围——棚外灰蒙蒙的天,冒着水气的河面,远处那两个干部模糊的背影,“这回他们是专门冲着‘堵资本主义的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来的,查得特别凶!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似的,就盯着那些私下里做点小买卖的。”
他顿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愤懑:“昨天!就是昨天晌午的事!后街的王二婶,您知道的,她家院角圈养着三只老母鸡,攒了几天蛋,也就七八个吧,家里实在缺盐少灯油的,想着到镇口那片稍微背点风的空地上,悄悄卖了换点零钱。她拿块蓝布盖着篮子,只掀开个小角给熟人看,小心得不能再小心了。结果……”张子豪的眼神阴沉下来,“就那么寸,撞上新来的工作组从旁边巷子里拐出来!领头的那个戴眼镜的干部,瘦高个儿,姓什么不清楚,脸上跟结了冰碴子似的,二话不说,上去就把布给揭了!那黄澄澄的鸡蛋,在阴冷的腊月天里,多稀罕啊……”
张子豪的语气变得急促而悲愤:“人家王二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哆嗦着说:‘同志,就自家鸡下的……家里……’话都没说完!那几个工作组后生就跟饿鹰扑食似的,上来就把一篮子鸡蛋全没收了!拎在手里沉甸甸的!王二婶想抢回来拉扯了几下,人家直接说是‘抗拒改造’‘资本主义尾巴猖獗’,当场就给扭送到公社革委会去了!据说狠狠批斗了整整一个下午,说她忘本,搞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脚!勒令写检查,全家跟着被警告,扣了这个月的口粮布票作处罚!”
他看着江奔宇,眼神里满时代下后怕和一丝兔死狐悲的悲凉:“老大,这事儿一出,整个三乡镇都炸了锅,大家心里都跟揣了块冰疙瘩似的!您想想,王二婶,那在镇上是最老实巴交、与世无争的一个人,就为那七八个鸡蛋啊!眼下,镇上的人,连自家菜园里收的几把葱蒜、塘里捞的小鱼小虾都不敢拿到外头来换东西了,生怕被扣上帽子。就连前面杂货铺那个猴精的老板,他现在每卖出一包盐、一盒火柴、一根针,都得拿出个小本子,让买东西的人登记姓名、住址、买了什么、干什么用!他一边登记,一边那双眼睛还不住地往外瞟,提心吊胆啊!工作组隔三差五就去他那翻腾,美其名曰‘检查经营合法性’,其实就是盯着,看他有没有夹带‘私货’,有没有超出公社许可的经营范围。哪敢再搞以前那种偷偷摸摸、心照不宣的‘以物易物’?风声实在太紧了,简直就像头顶悬了把铡刀!”
江奔宇听着,眉头一点点拧紧,眉心中间形成一道深刻的川字纹,如同冬日干涸土地上的龟裂。他那双沉静的眼睛里,锐利的光芒一闪而过,像冰面下急速游过的冷光鱼。他没有立即说话,只是缓慢地点了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条案木板上一个因干燥而翘起的小木刺。那动作极细微,却蕴含着一股潜藏的力量感,仿佛指下捻着的不是木刺,而是眼前这复杂的局面。
“我清楚了。”他的声音依旧低沉,却比刚才更加冷硬了几分,带着沙砾的质感。“你们带的那帮兄弟,最近这段时间更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管好自己的手,更要管好自己的嘴。”他抬眼,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张子豪脸上,“记住,甭管工作组态度多横、说话多冲人,遇到事,绕着走!绝对,绝对不能跟他们起正面冲突!他们顶着上面的令箭,正是要杀鸡儆猴找茬的时候。这时候撞上去,有理也变没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端起茶碗又喝了一口,那滚烫的茶水似乎都无法熨帖他此刻心中冻结的寒意。“忍,眼下只能忍!”他把那个“忍”字咬得格外清晰沉重,“多一事,绝对不如少一事!记住我的话,暂时把脑袋缩回去,明面上一定要把手脚都收干净了,天大的委屈,都给我嚼碎了咽进肚子里!现在蹦出来,那就是给枪口当靶子!得不偿失!”他顿了顿,语气略微缓和,带着一种洞悉世事起伏的沧桑,“等过了这个年关,看场闹腾过了,这股抓‘尾巴’的风头兴许就能压过去些,到时候形势可能才会松动一点,咱们再瞧瞧机会。”
江奔宇话音落下,坐在他另一侧稍远些的覃龙和何虎,也早收起了原先脸上等待买东西归来的轻松神色。何虎,那个体型剽悍、眉眼带些凶气的汉子,穿着一件更厚实的深蓝棉袄,把整个上身绷得鼓鼓囊囊的。他原本双手揣在袖子里取暖,此刻也松开了,双臂垂在身侧,肩背的肌肉微微绷紧,显出随时可以爆发力量的姿态。他那双天生带点戾气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棚外,瓮声瓮气地低声附和道:“老大说得对。这节骨眼上,咱们做啥事都得千倍小心。别说王二婶这事儿了,就是咱们自己想弄点小动作,那也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想想那帮狠人,为了功劳!前两天,就为了几捆柴禾钱的事,老歪哥差点被揪住,吓得躲山坳里两天都没敢露头!咱得把自己当空气,千万别因为哪个犄角旮旯不小心露出的‘小事’,把辛辛苦苦运作了一年多的……‘搬新房’的大事给耽误了!那可就真他娘的亏到姥姥家了!” 他说“搬新房”三个字时,声音放得极其含糊,像嘴里含了块热豆腐,但江奔宇和张子豪都明白这暗语指代的是那条跨越村、镇、县乃至通往羊城的隐秘物资流动网络——他们这群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和最大的指望。现在,这根基在寒风工作组的高压下,正变得岌岌可危。
张子豪迎着江奔宇和何虎的目光,用力地点着头,表情严肃得像在宣誓:“放心吧老大,你们的话我记心上了!昨天出事之后,我立刻就挨个跟下面的兄弟打了招呼,严厉强调过好几遍!在镇上这些天,都给我夹紧了尾巴做人!走路看地,看人也得把眼里的活泛劲儿收一收,绝不能惹是生非!咱们现在在镇上,那真是‘安安分分’,比谁家的小媳妇都本分!”他语气一转,带上一点汇报成绩的自信,“幸好,咱们也一直听老大的指示,按照原定的计划——‘花开墙外香’!没有一股脑儿在我们这个顽固思想的镇上刨食。”
他声音压得更低,只有江奔宇他们这几个人才能勉强听清:“现在咱们的重心,都悄悄往中县那边挪了!那边有贵路!老大您还记得原先咱们三乡镇的革委会主任吴威吧?上月升调到中县革委会供销股去了!他,从三乡镇开始跟他都有来往,现在可是咱们在县里最大的路子和护身符!虽然人家现在不可能明着帮咱们什么,但关键时刻递个话、透点风、行个方便,那是不在话下的!有他这层关系在县里罩着,咱们的路子就稳得多!”
张子豪语速加快,显然这才是他最想汇报的核心部分:“至于羊城那头的大买卖,有钱哥(钱沐风)稳稳当当在那边支应着,渠道一直没断!咱们就按之前定下的路子走:下面各村子、各公社、各小镇,那些山里头采的冬笋、野菜、野菇子,塘里下捞起的鱼虾泥鳅,晒的鱼干,还有这寒冬腊月山上套的野兔、偶尔运气好打到的山鸡,野货什么的——现在这些食物在城里可是金贵稀罕玩意儿!咱们就组织可靠的人手,要么走旱路(用小推车、独轮车、或伪装成拉柴草的驴车),经老松坎那边的旱码头往中县送;走水路的(利用关系,搭运粮船或渔船),绕过几个大关卡,往中县去!再在中县那边集中清点,钱哥那边要啥,县里能吃下多少,两边都有人负责调度交割,由中县经吴主任默许的关系网,一部分走正式的供销渠道掩护(小部分、合法的),大部分走暗的、更隐秘的渠道,最终运往羊城钱哥那里!再从羊城和县里那边,把咱们这儿稀罕的东西倒腾回来——像是那边淘汰下来的劳保胶鞋、便宜的尼龙袜、次等的但颜色鲜亮的的确良布头、一些乡下压根见不到的小五金件(螺丝、钉子、小刀)、墨水瓶、甚至偶尔还能搞到几本紧俏的‘内部书刊’或者城里的香烟、饼干……这些东西,再分到各联络点,转到下面各村各镇各公社和各村。”
他脸上露出一丝抑制不住的、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像是黑暗中摸索出的一点星光:“您瞧,老大,咱们现在这路子越趟越宽!真就是您教我们的:‘家里不开花,院外香满天’!咱这‘香’,都在外头飘着呢!现在只要外面这两条线不断,风头再紧,咱们的‘新房’根基就塌不了!兄弟们心里就有定盘星!” 他把这个策略形容得既生动又带着点江湖智慧的自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奔宇专注地听着张子豪的详细汇报,脸上的凝重稍稍和缓了一些,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警惕和审视的光并未褪去。他沉缓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路子要走,但‘根基’更要稳。眼下是寒冬腊月年关将至,更是风头浪尖的时候。记住我的话:招人做事,头一条,只看人品!看这人心里有没有杆秤,是不是靠得住!在咱们这行,能打能杀的莽夫多的是,可守得住嘴、稳得住心、天塌下来不慌,敢在冷水里把‘道义’这两个字捂热了的人,才真金贵!能力反而是其次,笨一点、手慢一点,只要人可靠,教教就会了,无非就是多花点功夫。但是……”他语气陡然加重,透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沉痛,“人品要是歪了、邪了、或者骨头软了,哪怕他再精明强干,那也是个炸药包!随时能把咱们所有人炸得粉身碎骨!那画册交易平台的事,就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多少兄弟的血泪教训还不够深吗?要不是有人经不住诱惑把持不住心,贪小利坏大事,捅出去了,咱们那个当初多红火的摊子,能一下就被工作组把明面上的摊子,连锅端、抄得干干净净?要不是我们留了一后手,估计清理得连条后路都差点没给咱们留下!”
他这番话,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投进了在座每个人的心里。覃龙和何虎脸色更加肃穆,深有同感地点着头。张子豪更是神色凛然,郑重地说:“老大,您的教诲,我们兄弟这群都铭记在心!不敢有半点马虎!”
坐在何虎旁边一直没怎么吭声的林强军,一个长相敦厚、眼睛却炯炯有神、似乎总在默默观察,此刻用力地清了清嗓子,接口道:“老大,您这话说到根子上了!人比钱重要,稳比快重要!而且……”他那温和的眼神里闪动着一丝智谋者的精光,“眼下外面那些学着咱们以前做法的,搞什么画册交易平台、换票啦(粮票布票)、黑市小摊啦,零零星星冒出来好几家模仿的。正碰到风头紧了,我们收得早收得稳,他们刚出来张罗,还没什么根基和经验,纯粹就是按咱们以前的皮毛照猫画猫都算不上,学了个形似而已。手段粗糙得很,风险又高得很!看着热闹,实则虚胖。真要等咱们喘过气来,缓过这阵风,再重整旗鼓出手?哼……”林强军轻哼了一声,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老大要放个话,说‘想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了’,都不用您亲自下场,就凭咱们现在稳扎稳打的积累和人脉渠道,分分钟就能把这些只顾着吃浮食、不懂藏匿根底的冒牌货扫进历史垃圾堆里!让他们连哭都找不着门!” 林强军平时话不多,但往往能切中关键,这番话既表明了对江奔宇的推崇,也点出了对手的弱点和己方厚积薄发的优势。
张子豪立刻赞同,带着一点“掌控者”般的了然笑容补充道:“老大,强军说得对极了!您知道最绝的是什么吗?现在外面那些学咱们做画册交易平台的、搞黑市交易的七八个摊子,里面至少有两三家,他们手里紧俏‘干货’的来源,一部分靠零星搜刮,另一部分……嘿嘿,其实就是从咱们在县里、甚至钱哥在羊城那边‘放’出去的水(分出来的散货)!是咱们在背后给他们偷偷续着火!只不过做得更隐蔽,通过好几层人倒手,断了他们能摸到咱们的线索而已!咱们是根!他们是叶!您说,要是咱们这树根突然挪个窝,或者……呵呵,一时‘闹个水灾(停止供货)’,他们那几片叶子,风一吹,雨一打,可不就得稀里哗啦落满地?” 他说得眉飞色舞,但语气中并未有多少要动手的意思,更像是在陈述一个掌控者的姿态和一个备用方案。
江奔宇却果断地一摆手,截住了他的话头,表情严肃得如同磐石:“停!别说了!子豪!” 那一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感,让张子豪脸上那点刚冒头的小得意瞬间凝固,立刻变得恭谨严肃起来。
“少赚点会饿死吗?生意!生意就是在规矩下赚取合理的利益。”江奔宇的目光锐利如针,扫过张子豪和林强军的脸,“但是赚钱比起安安全全、稳稳当当,少几毛钱算个屁!重要的是——我们在暗处!他们在明处!” 他伸出一根手指,用力点了点条案的木质桌面,发出“笃”的一声轻响,宛如金石掷地。“你刚才说的那几家冒头的家伙,他们场子做得越大,吸引的火力就越多!工作组、打办(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那些人的眼睛都盯着他们呢!让他们在外面使劲扑腾,闹得鸡飞狗跳更好!他们把明面上的火力都吸走了,无形中就给我们、给所有暗中做事的人腾出了一个安全距离!明白吗?有了他们在明面上顶着雷,我们才能真正在暗地里生根、发芽、往下钻!才能有喘息的余地!这道理,还不懂?!”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反驳:“现在这种局面,就让他们在前面顶着!咱们,要心甘情愿当影子!当背景!当透明人!这才是真正的‘上策’!记住四个字:低调!再低调!” 他强调道,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仿佛把这两个字刻进听者的骨头里,“那些浮在表面的虚名,那些看起来热闹的风头,都是索命钩!村子里的基础点,要像钉在土里的钉子,沉下去!镇上、公社的联络点、固定摊位,要像路边的石头,毫不起眼却实实在在!各县的负责人,要像水里的鱼,滑不留手却又无处不在!羊城那边也一样!钱沐风站得稳,我们就站得稳!眼光放远点!我们的根在这三乡镇不假,但心要大,志向要远!别像那井里的蛤蟆,光瞅着巴掌大的天!以后……”江奔宇的目光望向棚外被风搅动、翻滚着浑浊浪花的西江,眼神仿佛穿透了凛冽的寒风和翻滚的浊浪,落到了更远的地方,“风浪总有平息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熬过去,稳住根,等风平了,浪静了,再扬帆起航!走到更大的世界里去闯荡!这第一步,就是得把自己藏好、缩好!这道理,都给我刻进骨子里!” 他的话语里,既有对现实局势的清醒判断,又蕴含着一种蛰伏待时、心向远方的勃勃雄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子豪听着这番话,眼神先是有些困惑,随即迅速被一种豁然开朗、心悦诚服的光芒所照亮。他脸上那点残余的不忿和小算盘瞬间消弭无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敬佩和重新定位的觉悟。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带着激动,发自肺腑地说:“老大!服了!我是真服了!您这一席话,真是一盆冷水浇下来,清醒了!以前……以前我没遇上您的时候,只想着在三乡镇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混出个人样来,让人不敢小瞧咱,就觉得挺了不起的了!可自打跟了您……”他深吸了一口带着冰碴气的冷风,目光也顺着江奔宇的视线望向远方翻滚的江水,语气里满是惊叹与向往,“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井底之蛙!三乡镇太小了!太小太小了!外面还有中县,中县外面还有羊城!羊城外面呢?听说还有更大的天地!咱们这小小的枫河,流进西江,西江奔流入海……外面的世界,真的是太大太大了!”
这番话透着一种质朴而真实的向往与对领袖的崇拜。原本缩在角落里尽量降低存在感的覃龙和何虎,此刻脸上也掠过复杂的情绪,最终都化为一种更深的坚定和对“走出去”的模糊期待。而林强军,则默默地看着江奔宇,那双聪慧的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彩,对江奔宇的话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里没有丝毫的怀疑,只有无声却最坚定的认同——老大指明的方向,就是他认同的方向。
“对!按着老大的意思,那些场子出事的话,我们也要暗中帮他们一把,让他们好好地做好一个吸引火力点。”林强军说道。
江奔宇,覃龙,何虎,张子豪闻言,纷纷对着林强军竖起大拇指,表示这个计谋可行!实用!
几人又低声商议了一阵镇上其他几处联络点的近况,以及几个关键人物在高压下的反应。茶碗里的姜茶续了几次,炭盆里的炭也添了一次,那微弱的热气在无孔不入的北风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却固执地维系着这一方小小的、飘荡着秘密话语的暖意。
就在这时,一阵比凛冽寒风更加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噗噗”地踩在码头的土地上。只见鬼子六——那个身形矫健、眼神灵活的年轻人,提着一个蓝布包裹,和一个叫阿杰的敦实手下快步朝茶摊这边跑来。两人都跑得气喘吁吁,呼出的白气在眼前聚成一团。鬼子六脸被冻得通红,额头却微微见汗,显然跑得很急。阿杰更是脸膛发紫,像个刚熟透的茄子,双手使劲提着用草绳捆绑结实的一大条腊鱼,暗红油润的肥瘦相间的腊肉在寒风中散发着醇厚的、极能勾起人食欲的咸香味,晶莹剔透的脂肪层在干冷的空气中似乎微微透亮,一些凝固的油脂从切面渗出,滴落在冻土上,形成一点点小小的、凝固的油斑。
“老大!龙哥!虎哥!豪哥!强哥!”鬼子六人还没到跟前,带着点气喘却条理清晰的声音先传了过来。他把提着的蓝布包裹小心地放到牛车(停在茶摊稍后避风处)的车板上,解开来,一样样清点:“红布买了三尺,整幅的!贴新房门框窗户绰绰有余了!按您说的,买的是供销社刚到的正红棉布,最喜庆的那种!新瓷碗十个,筷子十双,都是白瓷带青花的,崭新的放在包袱里还咣当响呢!您听!香和蜡烛买的也是镇上王家香烛铺最好的——‘长明烛’,盘香粗!燃得久,气味正!您交代祭告天地灶神要用最好的,我一点不敢马虎!腊鱼嘛……”他咧嘴一笑,指着阿杰手中那沉甸甸的一大块,“特意让腊鱼铺刘胖子特意留的,上好的青鱼!绝对入味,在坑里烟熏透了,咸淡也正好!您看这成色……嘿嘿,足足十几斤多呢!拜香过后,拿来炒酸菜还是蒸腊鱼,那都油润香口,美得很!”
覃龙和何虎站起来走过去看货。覃龙仔细摸了摸那红布的厚实程度,又捡起一个白瓷碗对着棚子外漏进来的光看了看釉色,点点头。何虎则直接上手掂了掂那条腊鱼的重量,又凑近闻了闻那浓郁的腌腊烟熏香味,露出满意的笑容,蒲扇般的大手用力拍了拍鬼子六的肩膀(鬼子六被他拍得趔趄了一下):“好!办事稳当!东西都是上好的!辛苦你俩跑这一趟了,六子,阿杰!”
江奔宇这时也站起身,拍了拍棉袄下摆可能沾的尘土。他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已高悬天空,位置却已明显西斜,大约正是下午一点多钟的样子。那凛冽的北风非但没有停歇,反而更加强劲,呼呼地刮过茶摊的棚顶,仿佛要把最后一点暖意都吸走。
“好了,”江奔宇朗声说道,声音洪亮了些,如同敲响铜钟,“天时不早,东西也都置办齐了。咱们得打道回府!”他转而对张子豪说:“子豪,强军,你也跟着一起坐牛车回向阳村。正好下午没什么事,上午说要教你们制作那捕鼠器的,今儿个趁空教你!那玩意儿看着简单,里面关窍讲究着呢,劲儿用小了夹不住,使猛了又容易把竹筒弹蹦烂了,得恰到好处才行。学会了,冬天弄点田鼠野味,给家里添点小利,不扎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子豪立刻应声:“好嘞,老大!就等着您教这一手呢!这可是安身掩盖过冬大口吃肉不被别人怀疑的本事!”说完,他快速走到茶摊福伯那边,提高声音爽朗地说:“福伯!辛苦茶水了!我们先走了,给你一些钱,你看看要买些什么东西!”将几张皱巴巴的一块钱压在条案上一个粗陶茶杯底下。那福伯从抱着火笼打盹的状态中惊醒,抬起布满皱纹的脸,浑浊的眼睛看了张子豪一眼,又扫过牛车旁的江奔宇一行人,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喉咙里含混地发出“唔…唔…”的声音,算是应下了,并未起身送客,只是把抱着火笼的手更紧了紧。
这时,鬼子六把东西在牛车上安置稳当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突然几步小跑到张子豪身侧,贴着他的耳朵,用极低极快的语速急促地说了两三句话,同时把一个用油纸包好的、火柴盒大小的东西,迅速塞进了张子豪那件黑棉袄的内侧口袋里。动作快如电光火石,神情看似随意,却带着地下工作的绝对谨慎。
张子豪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立刻恢复如常,甚至脸上还配合着露出一个“知道了”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鬼子六随即若无其事地转身,大声喊了句:“六子我先跑几步活动活动腿脚!”便撒开腿,顺着大路朝着向镇里的方向小跑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
喜欢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
北风凛冽,宛如无数根无形的鞭子,在三乡镇纵横交错的街巷、屋脊、河面之上呼啸抽打。它卷起码头上沉积了一夜的鱼腥气、岸边芦苇晒干后的草屑气息,以及镇上人家烟囱里稀薄飘出的柴烟味道,粗暴地混合在一起,又无情地将它们扯碎、扬撒。
天色是蜡染布般沉静的靛蓝,阳光竭尽全力透下,却似被寒气滤过,金灿灿地洒下,落到人身上却没有半分暖意,只在地上拖出伶仃、瘦长的斜影,随着风声微微晃动。正午已过,阳光的轨迹开始向西偏转,寒气愈发显得侵入肌骨。
坐落于北流河,西江,两河汇聚岔口的三乡镇码头,在刺骨北风中显得有些萧瑟。两岸边、枯水期显露的泥泞河床,被风干的裂纹密布。几艘木驳船懒洋洋地倚靠在水泥和石头垒砌的码头上,缆绳绷得紧紧的,随着水波有气无力地摇晃,船身发出“吱嘎、吱嘎”的呻吟,空洞地应和着风的呼啸。
码头不远处,一溜歪斜搭在河滩上的茅草顶棚——那是渔民们交易鲜货的临时点,此刻大多空着,棚顶的干草被风撕扯着不断翻飞。河水混着灰黄泥沙,表面被风吹皱,翻腾着细碎的、闪烁着刺眼冷光的浪花,永不停歇地向东奔去。
靠近主街的码头街口,两座房子前的院子,那间用竹竿撑起油毡布棚顶的粗陋茶摊,成了这朔风里难得的避风所,却也像随时会被吹散架。看茶摊的福伯,背脊佝偂、皱纹深刻如刀劈斧凿的老头儿,一张脸在炭火多年熏烤下黝黑得如同他摊位角落那把烧得发黑的粗陶茶壶。他裹着一件蓝颜色的新棉袄,袖口却磨损处露出发黄的旧棉絮,此刻正缩在棚子一角,眯着眼,抱着一个用竹篾捆扎的“火笼”暖手,那是一个本地人惯用的取暖工具——一个小篾篮,里面放着烧红的木炭或瓦片,上面覆盖着灰烬保温。
炭炉上架着的粗陶壶,壶嘴正“噗噗”地向外吐着白气,浓郁的姜茶气息顽强地与寒风搏斗着,顽强地弥散开来,成了这萧瑟冬日最温暖的召唤。
江奔宇就坐在这棚子下风最弱的长条木板凳上,双手捧着一碗滚烫的姜茶。他穿的是一身洗得发白、打着整齐补丁的藏蓝色棉干部服——这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保护色”,里头却套着厚实的、手工棉絮填充的内袄,领口一丝不苟地扣紧,抵挡着钻脖子的冷风。他的脸庞线条硬朗,像冬日里暴露的嶙峋山石,眼角虽也带着些许乡村生活刻下的纹路,却丝毫无损他双目中内敛沉凝的光芒。那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却又能在平凡日常里深深隐藏的锐气。他没有丝毫瑟缩的姿态,腰杆挺直地坐着,这姿势让那身普通的干部服穿在他身上,也隐隐透出几分不同寻常的精干之气。他缓缓地啜饮了一口茶,温热的姜汁混杂着粗茶特有的、带着一丝焦糊的涩味滑入喉咙,带来短暂而强烈的暖流。他将粗陶碗搁在身前的条案上——那是一块用木架子支起的厚实门板,经年累月的茶水浸润和擦洗,已经让木质呈现出一种温润的、深棕色的光泽。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眼前的景象。空荡的码头上,偶有几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身影匆匆经过。那厚实的棉袄(多是自纺的土布)、围脖、雷锋帽,把整个人包裹得像个移动的棉花包,只露出半张因寒风而显得通红、皮肉紧绷的脸。他们步履急促,低着头,肩膀不自觉地微耸,脚步在干硬的冻土上敲击出“噗、噗”的闷响,仿佛身后有看不见的东西在驱赶,或是单纯地想尽快逃离这能把人耳朵、鼻子冻掉的严寒,回到家中那一隅避风的角落。那方向,大多是通向镇子外散落的、被风霜剥蚀得低矮的村庄。
不远处,临街的那家杂货铺子——码头唯一的“百货”,门前挂着褪色的写着“日用杂品”的蓝布幌子,在狂风中绝望地乱舞。铺子的老板,一个体型敦实、面膛微红的中年汉子,穿着厚厚的、油渍发亮的蓝布棉袄,此刻正斜倚在门框上避风。他一只脚踩在门坎上,看似在出神地望着街对面老树上残留的几片干枯叶子,眼角的余光却分明胶着在码头这边茶摊的位置。他看几眼,又立刻把头扭开,装作不经意地看看路面,很快目光又溜了回来,充满了那种市井小人物对一切陌生来客、一切风吹草动所具备的好奇、警觉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仿佛茶摊这边坐着的人,是能搅动这冰冻水面下暗流的源头。
石板铺就的主街道上,出现了两个穿着整齐但同样略显臃肿的灰色干部服的男人。他们戴着的制式栽绒棉帽压得低低的,脖子上系着围巾,慢慢踱着步,边走边低声交谈,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审视着街道两旁紧闭的门户、墙上的宣传标语(“农业学大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类的字迹在风霜侵蚀下斑驳褪色)、以及寥寥的几个行人。他们步子不快,却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不容置疑的意味。这就是上面派下来的工作组了。看到他们,那些缩着脖子赶路的村民,脚步会下意识地加快几分,眼神回避得更远一些,甚至连茶摊的福伯也把身子往棚子更深处缩了缩。
江奔宇的目光在这两人身上停留了极其短暂的一瞬,随即若无其事地收回。他放下碗,厚实粗陶碗底与木板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微的闷响。他身体微微前倾,肩膀的线条绷紧了一些,靠向坐在他左前方的张子豪。
“子豪,”声音很低沉,像怕惊醒了什么,却穿透了周遭呼啸的风声,清晰地传递到张子豪耳中。这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敷衍的郑重。“现在镇上的形势怎么样了?最近有没有啥动静?”他的喉结在粗布的衣领下轻轻滑动了一下,“细细地,跟我说说。”
张子豪,坐在江奔宇对面的长凳上。他个子不算高,身子骨透着一股子年轻力壮的结实。穿着一件半旧的军绿色棉袄,同样打着些补丁,但针脚细密整齐,显得干净利索,头上是一顶深色的绒线帽,帽檐下是一张年轻但已初现几分世事阅历的脸庞,眉宇间混杂着少年人的意气与市井中打磨出的精悍。他原本也是捧着茶杯啜饮着热茶驱寒,脸上还带着几分闲聊时应景的笑意。听到江奔宇这骤然压低、语气郑重的声音,像听到一声指令的士兵,脸上的笑容如同水痕般瞬间消融,神色立刻绷紧,整个人的精气神为之一变,显现出一种地下工作者特有的警觉。
他也立刻放下碗,没有丝毫迟疑地向前凑近,身子几乎要越过两人中间的条案。木板凳在他身下发出“吱呀”的呻吟。
“老大!”张子豪同样压低了声音,这声音急促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你要是不问起,今儿个我也正盘算着找机会跟你好好说说这事儿呢!”
他深吸了一口夹着寒气的空气,仿佛要提起全副精神:“形势,比上个月更紧了!就这两天的事,上面又空降下来一个新工作组,比之前那批人更冲,更难对付!”他的眼神飞快地扫视了一下周围——棚外灰蒙蒙的天,冒着水气的河面,远处那两个干部模糊的背影,“这回他们是专门冲着‘堵资本主义的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来的,查得特别凶!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似的,就盯着那些私下里做点小买卖的。”
他顿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愤懑:“昨天!就是昨天晌午的事!后街的王二婶,您知道的,她家院角圈养着三只老母鸡,攒了几天蛋,也就七八个吧,家里实在缺盐少灯油的,想着到镇口那片稍微背点风的空地上,悄悄卖了换点零钱。她拿块蓝布盖着篮子,只掀开个小角给熟人看,小心得不能再小心了。结果……”张子豪的眼神阴沉下来,“就那么寸,撞上新来的工作组从旁边巷子里拐出来!领头的那个戴眼镜的干部,瘦高个儿,姓什么不清楚,脸上跟结了冰碴子似的,二话不说,上去就把布给揭了!那黄澄澄的鸡蛋,在阴冷的腊月天里,多稀罕啊……”
张子豪的语气变得急促而悲愤:“人家王二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哆嗦着说:‘同志,就自家鸡下的……家里……’话都没说完!那几个工作组后生就跟饿鹰扑食似的,上来就把一篮子鸡蛋全没收了!拎在手里沉甸甸的!王二婶想抢回来拉扯了几下,人家直接说是‘抗拒改造’‘资本主义尾巴猖獗’,当场就给扭送到公社革委会去了!据说狠狠批斗了整整一个下午,说她忘本,搞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脚!勒令写检查,全家跟着被警告,扣了这个月的口粮布票作处罚!”
他看着江奔宇,眼神里满时代下后怕和一丝兔死狐悲的悲凉:“老大,这事儿一出,整个三乡镇都炸了锅,大家心里都跟揣了块冰疙瘩似的!您想想,王二婶,那在镇上是最老实巴交、与世无争的一个人,就为那七八个鸡蛋啊!眼下,镇上的人,连自家菜园里收的几把葱蒜、塘里捞的小鱼小虾都不敢拿到外头来换东西了,生怕被扣上帽子。就连前面杂货铺那个猴精的老板,他现在每卖出一包盐、一盒火柴、一根针,都得拿出个小本子,让买东西的人登记姓名、住址、买了什么、干什么用!他一边登记,一边那双眼睛还不住地往外瞟,提心吊胆啊!工作组隔三差五就去他那翻腾,美其名曰‘检查经营合法性’,其实就是盯着,看他有没有夹带‘私货’,有没有超出公社许可的经营范围。哪敢再搞以前那种偷偷摸摸、心照不宣的‘以物易物’?风声实在太紧了,简直就像头顶悬了把铡刀!”
江奔宇听着,眉头一点点拧紧,眉心中间形成一道深刻的川字纹,如同冬日干涸土地上的龟裂。他那双沉静的眼睛里,锐利的光芒一闪而过,像冰面下急速游过的冷光鱼。他没有立即说话,只是缓慢地点了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条案木板上一个因干燥而翘起的小木刺。那动作极细微,却蕴含着一股潜藏的力量感,仿佛指下捻着的不是木刺,而是眼前这复杂的局面。
“我清楚了。”他的声音依旧低沉,却比刚才更加冷硬了几分,带着沙砾的质感。“你们带的那帮兄弟,最近这段时间更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管好自己的手,更要管好自己的嘴。”他抬眼,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张子豪脸上,“记住,甭管工作组态度多横、说话多冲人,遇到事,绕着走!绝对,绝对不能跟他们起正面冲突!他们顶着上面的令箭,正是要杀鸡儆猴找茬的时候。这时候撞上去,有理也变没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端起茶碗又喝了一口,那滚烫的茶水似乎都无法熨帖他此刻心中冻结的寒意。“忍,眼下只能忍!”他把那个“忍”字咬得格外清晰沉重,“多一事,绝对不如少一事!记住我的话,暂时把脑袋缩回去,明面上一定要把手脚都收干净了,天大的委屈,都给我嚼碎了咽进肚子里!现在蹦出来,那就是给枪口当靶子!得不偿失!”他顿了顿,语气略微缓和,带着一种洞悉世事起伏的沧桑,“等过了这个年关,看场闹腾过了,这股抓‘尾巴’的风头兴许就能压过去些,到时候形势可能才会松动一点,咱们再瞧瞧机会。”
江奔宇话音落下,坐在他另一侧稍远些的覃龙和何虎,也早收起了原先脸上等待买东西归来的轻松神色。何虎,那个体型剽悍、眉眼带些凶气的汉子,穿着一件更厚实的深蓝棉袄,把整个上身绷得鼓鼓囊囊的。他原本双手揣在袖子里取暖,此刻也松开了,双臂垂在身侧,肩背的肌肉微微绷紧,显出随时可以爆发力量的姿态。他那双天生带点戾气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棚外,瓮声瓮气地低声附和道:“老大说得对。这节骨眼上,咱们做啥事都得千倍小心。别说王二婶这事儿了,就是咱们自己想弄点小动作,那也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想想那帮狠人,为了功劳!前两天,就为了几捆柴禾钱的事,老歪哥差点被揪住,吓得躲山坳里两天都没敢露头!咱得把自己当空气,千万别因为哪个犄角旮旯不小心露出的‘小事’,把辛辛苦苦运作了一年多的……‘搬新房’的大事给耽误了!那可就真他娘的亏到姥姥家了!” 他说“搬新房”三个字时,声音放得极其含糊,像嘴里含了块热豆腐,但江奔宇和张子豪都明白这暗语指代的是那条跨越村、镇、县乃至通往羊城的隐秘物资流动网络——他们这群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和最大的指望。现在,这根基在寒风工作组的高压下,正变得岌岌可危。
张子豪迎着江奔宇和何虎的目光,用力地点着头,表情严肃得像在宣誓:“放心吧老大,你们的话我记心上了!昨天出事之后,我立刻就挨个跟下面的兄弟打了招呼,严厉强调过好几遍!在镇上这些天,都给我夹紧了尾巴做人!走路看地,看人也得把眼里的活泛劲儿收一收,绝不能惹是生非!咱们现在在镇上,那真是‘安安分分’,比谁家的小媳妇都本分!”他语气一转,带上一点汇报成绩的自信,“幸好,咱们也一直听老大的指示,按照原定的计划——‘花开墙外香’!没有一股脑儿在我们这个顽固思想的镇上刨食。”
他声音压得更低,只有江奔宇他们这几个人才能勉强听清:“现在咱们的重心,都悄悄往中县那边挪了!那边有贵路!老大您还记得原先咱们三乡镇的革委会主任吴威吧?上月升调到中县革委会供销股去了!他,从三乡镇开始跟他都有来往,现在可是咱们在县里最大的路子和护身符!虽然人家现在不可能明着帮咱们什么,但关键时刻递个话、透点风、行个方便,那是不在话下的!有他这层关系在县里罩着,咱们的路子就稳得多!”
张子豪语速加快,显然这才是他最想汇报的核心部分:“至于羊城那头的大买卖,有钱哥(钱沐风)稳稳当当在那边支应着,渠道一直没断!咱们就按之前定下的路子走:下面各村子、各公社、各小镇,那些山里头采的冬笋、野菜、野菇子,塘里下捞起的鱼虾泥鳅,晒的鱼干,还有这寒冬腊月山上套的野兔、偶尔运气好打到的山鸡,野货什么的——现在这些食物在城里可是金贵稀罕玩意儿!咱们就组织可靠的人手,要么走旱路(用小推车、独轮车、或伪装成拉柴草的驴车),经老松坎那边的旱码头往中县送;走水路的(利用关系,搭运粮船或渔船),绕过几个大关卡,往中县去!再在中县那边集中清点,钱哥那边要啥,县里能吃下多少,两边都有人负责调度交割,由中县经吴主任默许的关系网,一部分走正式的供销渠道掩护(小部分、合法的),大部分走暗的、更隐秘的渠道,最终运往羊城钱哥那里!再从羊城和县里那边,把咱们这儿稀罕的东西倒腾回来——像是那边淘汰下来的劳保胶鞋、便宜的尼龙袜、次等的但颜色鲜亮的的确良布头、一些乡下压根见不到的小五金件(螺丝、钉子、小刀)、墨水瓶、甚至偶尔还能搞到几本紧俏的‘内部书刊’或者城里的香烟、饼干……这些东西,再分到各联络点,转到下面各村各镇各公社和各村。”
他脸上露出一丝抑制不住的、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像是黑暗中摸索出的一点星光:“您瞧,老大,咱们现在这路子越趟越宽!真就是您教我们的:‘家里不开花,院外香满天’!咱这‘香’,都在外头飘着呢!现在只要外面这两条线不断,风头再紧,咱们的‘新房’根基就塌不了!兄弟们心里就有定盘星!” 他把这个策略形容得既生动又带着点江湖智慧的自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奔宇专注地听着张子豪的详细汇报,脸上的凝重稍稍和缓了一些,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警惕和审视的光并未褪去。他沉缓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路子要走,但‘根基’更要稳。眼下是寒冬腊月年关将至,更是风头浪尖的时候。记住我的话:招人做事,头一条,只看人品!看这人心里有没有杆秤,是不是靠得住!在咱们这行,能打能杀的莽夫多的是,可守得住嘴、稳得住心、天塌下来不慌,敢在冷水里把‘道义’这两个字捂热了的人,才真金贵!能力反而是其次,笨一点、手慢一点,只要人可靠,教教就会了,无非就是多花点功夫。但是……”他语气陡然加重,透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沉痛,“人品要是歪了、邪了、或者骨头软了,哪怕他再精明强干,那也是个炸药包!随时能把咱们所有人炸得粉身碎骨!那画册交易平台的事,就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多少兄弟的血泪教训还不够深吗?要不是有人经不住诱惑把持不住心,贪小利坏大事,捅出去了,咱们那个当初多红火的摊子,能一下就被工作组把明面上的摊子,连锅端、抄得干干净净?要不是我们留了一后手,估计清理得连条后路都差点没给咱们留下!”
他这番话,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投进了在座每个人的心里。覃龙和何虎脸色更加肃穆,深有同感地点着头。张子豪更是神色凛然,郑重地说:“老大,您的教诲,我们兄弟这群都铭记在心!不敢有半点马虎!”
坐在何虎旁边一直没怎么吭声的林强军,一个长相敦厚、眼睛却炯炯有神、似乎总在默默观察,此刻用力地清了清嗓子,接口道:“老大,您这话说到根子上了!人比钱重要,稳比快重要!而且……”他那温和的眼神里闪动着一丝智谋者的精光,“眼下外面那些学着咱们以前做法的,搞什么画册交易平台、换票啦(粮票布票)、黑市小摊啦,零零星星冒出来好几家模仿的。正碰到风头紧了,我们收得早收得稳,他们刚出来张罗,还没什么根基和经验,纯粹就是按咱们以前的皮毛照猫画猫都算不上,学了个形似而已。手段粗糙得很,风险又高得很!看着热闹,实则虚胖。真要等咱们喘过气来,缓过这阵风,再重整旗鼓出手?哼……”林强军轻哼了一声,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老大要放个话,说‘想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了’,都不用您亲自下场,就凭咱们现在稳扎稳打的积累和人脉渠道,分分钟就能把这些只顾着吃浮食、不懂藏匿根底的冒牌货扫进历史垃圾堆里!让他们连哭都找不着门!” 林强军平时话不多,但往往能切中关键,这番话既表明了对江奔宇的推崇,也点出了对手的弱点和己方厚积薄发的优势。
张子豪立刻赞同,带着一点“掌控者”般的了然笑容补充道:“老大,强军说得对极了!您知道最绝的是什么吗?现在外面那些学咱们做画册交易平台的、搞黑市交易的七八个摊子,里面至少有两三家,他们手里紧俏‘干货’的来源,一部分靠零星搜刮,另一部分……嘿嘿,其实就是从咱们在县里、甚至钱哥在羊城那边‘放’出去的水(分出来的散货)!是咱们在背后给他们偷偷续着火!只不过做得更隐蔽,通过好几层人倒手,断了他们能摸到咱们的线索而已!咱们是根!他们是叶!您说,要是咱们这树根突然挪个窝,或者……呵呵,一时‘闹个水灾(停止供货)’,他们那几片叶子,风一吹,雨一打,可不就得稀里哗啦落满地?” 他说得眉飞色舞,但语气中并未有多少要动手的意思,更像是在陈述一个掌控者的姿态和一个备用方案。
江奔宇却果断地一摆手,截住了他的话头,表情严肃得如同磐石:“停!别说了!子豪!” 那一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感,让张子豪脸上那点刚冒头的小得意瞬间凝固,立刻变得恭谨严肃起来。
“少赚点会饿死吗?生意!生意就是在规矩下赚取合理的利益。”江奔宇的目光锐利如针,扫过张子豪和林强军的脸,“但是赚钱比起安安全全、稳稳当当,少几毛钱算个屁!重要的是——我们在暗处!他们在明处!” 他伸出一根手指,用力点了点条案的木质桌面,发出“笃”的一声轻响,宛如金石掷地。“你刚才说的那几家冒头的家伙,他们场子做得越大,吸引的火力就越多!工作组、打办(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那些人的眼睛都盯着他们呢!让他们在外面使劲扑腾,闹得鸡飞狗跳更好!他们把明面上的火力都吸走了,无形中就给我们、给所有暗中做事的人腾出了一个安全距离!明白吗?有了他们在明面上顶着雷,我们才能真正在暗地里生根、发芽、往下钻!才能有喘息的余地!这道理,还不懂?!”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反驳:“现在这种局面,就让他们在前面顶着!咱们,要心甘情愿当影子!当背景!当透明人!这才是真正的‘上策’!记住四个字:低调!再低调!” 他强调道,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仿佛把这两个字刻进听者的骨头里,“那些浮在表面的虚名,那些看起来热闹的风头,都是索命钩!村子里的基础点,要像钉在土里的钉子,沉下去!镇上、公社的联络点、固定摊位,要像路边的石头,毫不起眼却实实在在!各县的负责人,要像水里的鱼,滑不留手却又无处不在!羊城那边也一样!钱沐风站得稳,我们就站得稳!眼光放远点!我们的根在这三乡镇不假,但心要大,志向要远!别像那井里的蛤蟆,光瞅着巴掌大的天!以后……”江奔宇的目光望向棚外被风搅动、翻滚着浑浊浪花的西江,眼神仿佛穿透了凛冽的寒风和翻滚的浊浪,落到了更远的地方,“风浪总有平息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熬过去,稳住根,等风平了,浪静了,再扬帆起航!走到更大的世界里去闯荡!这第一步,就是得把自己藏好、缩好!这道理,都给我刻进骨子里!” 他的话语里,既有对现实局势的清醒判断,又蕴含着一种蛰伏待时、心向远方的勃勃雄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子豪听着这番话,眼神先是有些困惑,随即迅速被一种豁然开朗、心悦诚服的光芒所照亮。他脸上那点残余的不忿和小算盘瞬间消弭无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敬佩和重新定位的觉悟。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带着激动,发自肺腑地说:“老大!服了!我是真服了!您这一席话,真是一盆冷水浇下来,清醒了!以前……以前我没遇上您的时候,只想着在三乡镇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混出个人样来,让人不敢小瞧咱,就觉得挺了不起的了!可自打跟了您……”他深吸了一口带着冰碴气的冷风,目光也顺着江奔宇的视线望向远方翻滚的江水,语气里满是惊叹与向往,“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井底之蛙!三乡镇太小了!太小太小了!外面还有中县,中县外面还有羊城!羊城外面呢?听说还有更大的天地!咱们这小小的枫河,流进西江,西江奔流入海……外面的世界,真的是太大太大了!”
这番话透着一种质朴而真实的向往与对领袖的崇拜。原本缩在角落里尽量降低存在感的覃龙和何虎,此刻脸上也掠过复杂的情绪,最终都化为一种更深的坚定和对“走出去”的模糊期待。而林强军,则默默地看着江奔宇,那双聪慧的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彩,对江奔宇的话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里没有丝毫的怀疑,只有无声却最坚定的认同——老大指明的方向,就是他认同的方向。
“对!按着老大的意思,那些场子出事的话,我们也要暗中帮他们一把,让他们好好地做好一个吸引火力点。”林强军说道。
江奔宇,覃龙,何虎,张子豪闻言,纷纷对着林强军竖起大拇指,表示这个计谋可行!实用!
几人又低声商议了一阵镇上其他几处联络点的近况,以及几个关键人物在高压下的反应。茶碗里的姜茶续了几次,炭盆里的炭也添了一次,那微弱的热气在无孔不入的北风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却固执地维系着这一方小小的、飘荡着秘密话语的暖意。
就在这时,一阵比凛冽寒风更加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噗噗”地踩在码头的土地上。只见鬼子六——那个身形矫健、眼神灵活的年轻人,提着一个蓝布包裹,和一个叫阿杰的敦实手下快步朝茶摊这边跑来。两人都跑得气喘吁吁,呼出的白气在眼前聚成一团。鬼子六脸被冻得通红,额头却微微见汗,显然跑得很急。阿杰更是脸膛发紫,像个刚熟透的茄子,双手使劲提着用草绳捆绑结实的一大条腊鱼,暗红油润的肥瘦相间的腊肉在寒风中散发着醇厚的、极能勾起人食欲的咸香味,晶莹剔透的脂肪层在干冷的空气中似乎微微透亮,一些凝固的油脂从切面渗出,滴落在冻土上,形成一点点小小的、凝固的油斑。
“老大!龙哥!虎哥!豪哥!强哥!”鬼子六人还没到跟前,带着点气喘却条理清晰的声音先传了过来。他把提着的蓝布包裹小心地放到牛车(停在茶摊稍后避风处)的车板上,解开来,一样样清点:“红布买了三尺,整幅的!贴新房门框窗户绰绰有余了!按您说的,买的是供销社刚到的正红棉布,最喜庆的那种!新瓷碗十个,筷子十双,都是白瓷带青花的,崭新的放在包袱里还咣当响呢!您听!香和蜡烛买的也是镇上王家香烛铺最好的——‘长明烛’,盘香粗!燃得久,气味正!您交代祭告天地灶神要用最好的,我一点不敢马虎!腊鱼嘛……”他咧嘴一笑,指着阿杰手中那沉甸甸的一大块,“特意让腊鱼铺刘胖子特意留的,上好的青鱼!绝对入味,在坑里烟熏透了,咸淡也正好!您看这成色……嘿嘿,足足十几斤多呢!拜香过后,拿来炒酸菜还是蒸腊鱼,那都油润香口,美得很!”
覃龙和何虎站起来走过去看货。覃龙仔细摸了摸那红布的厚实程度,又捡起一个白瓷碗对着棚子外漏进来的光看了看釉色,点点头。何虎则直接上手掂了掂那条腊鱼的重量,又凑近闻了闻那浓郁的腌腊烟熏香味,露出满意的笑容,蒲扇般的大手用力拍了拍鬼子六的肩膀(鬼子六被他拍得趔趄了一下):“好!办事稳当!东西都是上好的!辛苦你俩跑这一趟了,六子,阿杰!”
江奔宇这时也站起身,拍了拍棉袄下摆可能沾的尘土。他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已高悬天空,位置却已明显西斜,大约正是下午一点多钟的样子。那凛冽的北风非但没有停歇,反而更加强劲,呼呼地刮过茶摊的棚顶,仿佛要把最后一点暖意都吸走。
“好了,”江奔宇朗声说道,声音洪亮了些,如同敲响铜钟,“天时不早,东西也都置办齐了。咱们得打道回府!”他转而对张子豪说:“子豪,强军,你也跟着一起坐牛车回向阳村。正好下午没什么事,上午说要教你们制作那捕鼠器的,今儿个趁空教你!那玩意儿看着简单,里面关窍讲究着呢,劲儿用小了夹不住,使猛了又容易把竹筒弹蹦烂了,得恰到好处才行。学会了,冬天弄点田鼠野味,给家里添点小利,不扎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子豪立刻应声:“好嘞,老大!就等着您教这一手呢!这可是安身掩盖过冬大口吃肉不被别人怀疑的本事!”说完,他快速走到茶摊福伯那边,提高声音爽朗地说:“福伯!辛苦茶水了!我们先走了,给你一些钱,你看看要买些什么东西!”将几张皱巴巴的一块钱压在条案上一个粗陶茶杯底下。那福伯从抱着火笼打盹的状态中惊醒,抬起布满皱纹的脸,浑浊的眼睛看了张子豪一眼,又扫过牛车旁的江奔宇一行人,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喉咙里含混地发出“唔…唔…”的声音,算是应下了,并未起身送客,只是把抱着火笼的手更紧了紧。
这时,鬼子六把东西在牛车上安置稳当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突然几步小跑到张子豪身侧,贴着他的耳朵,用极低极快的语速急促地说了两三句话,同时把一个用油纸包好的、火柴盒大小的东西,迅速塞进了张子豪那件黑棉袄的内侧口袋里。动作快如电光火石,神情看似随意,却带着地下工作的绝对谨慎。
张子豪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立刻恢复如常,甚至脸上还配合着露出一个“知道了”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鬼子六随即若无其事地转身,大声喊了句:“六子我先跑几步活动活动腿脚!”便撒开腿,顺着大路朝着向镇里的方向小跑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
喜欢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