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的阳光带着点慵懒的暖意,校门口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老顾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人群里格外显眼,手里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袋子。一个装着从北京新开的店捎回来的巧克力,另一个塞着崭新的变形金刚和芭比娃娃。
放学铃一响,孩子们像刚出笼的小鸟涌出来。
笑笑眼尖,隔着老远就瞥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拽着松松的手蹦起来:“爷爷!爷爷回来啦!”
松松本来还攥着衣角慢慢走,听见这话,小短腿瞬间像装了弹簧,拉着姐姐就往前冲。俩孩子甩开书包带子,像两枚小炮弹似的扎进老顾怀里,书包在背后甩得老高。
“爷爷!”笑笑直接挂在他胳膊上,松松则抱着他的腰,把脸埋在军装衣襟里,闷闷地喊了声“爷爷”,声音里还带着点鼻音。
老顾赶紧放下袋子,张开双臂把俩小家伙搂得紧紧的,脸上的严肃瞬间化成满脸笑意,眼角堆起了细纹:“慢点跑,当心摔着!”他一手托着笑笑的屁股,一手揉着松松的头发,“想爷爷没?”
“想疯啦!”笑笑仰着小脸去够他手里的袋子,“爷爷带什么好东西了?”松松在一旁使劲点头,小手悄悄揪着老顾的衣角,指尖都泛白了。
老顾笑着打开袋子,先掏出块金币巧克力塞给松松,又拎出个穿公主裙的芭比娃娃递给笑笑:“听说是新产品,特意给你们带回来尝尝新。”
周围的小朋友都看直了眼,有几个小声念叨:“哇,那个变形金刚好酷!”
“人家爷爷还给买巧克力呢……”羡慕的目光齐刷刷落在笑笑和松松身上。
笑笑得意地把芭比娃娃举得高高的,松松则把巧克力攥在手里,偷偷抬眼看老顾,小脸上满是藏不住的欢喜。
往家走时,笑笑非要老顾背着,两条小短腿在他腰后晃悠;松松也寸步不离,小手紧紧牵着老顾的衣角。
夕阳把祖孙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笑笑的笑声、松松偶尔冒出的小声提问,混着老顾低沉的回应,像串轻快的音符,在放学的人流里格外动听。
快到家属院时,笑笑突然从老顾背上滑下来:“爷爷,松松给你画了画!说要等你回来才看!”
松松立刻红了脸,拽了拽笑笑的衣服,却被老顾弯腰抱起来:“哦?我们松松还给爷爷准备了礼物?快说说,画了什么?”
小家伙抿着嘴笑,小手指着远处的香樟树:“画了爷爷……还有飞机。”
老顾眼里的笑意更浓了,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好,回家爷爷可要好好看看。”
我站在阳台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老顾这趟北京没白去。他带回的不只是巧克力和玩具,还有能让两个孩子瞬间雀跃起来的魔力。
而这份魔力,大概就藏在他被夕阳染成金色的发梢里,藏在他抱着孩子时,那小心翼翼又满是骄傲的姿态里。
一进家门,笑笑就举着芭比娃娃拽着老顾往客厅跑,松松也捧着变形金刚紧随其后,嘴里不停念叨:“爷爷,我们来玩拯救公主的游戏吧!”
老顾被俩孩子围在沙发中间,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应着“好啊”,一边伸手去够松松手里的玩具:“让爷爷看看这擎天柱怎么变形。”
“先去写作业吧!”我妈端着水果从厨房出来,假装板起脸,“笑笑的算术题还没写,松松的描字也没做,写完再玩。”
笑笑立刻往老顾身后躲,探出个小脑袋:“爷爷说要劳逸结合!学一会儿玩一会儿才对!”松松也跟着点头,把变形金刚往老顾怀里塞了塞,像是在寻求庇护。
我妈被逗笑了,点着笑笑的额头:“就你们俩学得快,把爷爷的话当圣旨。”
老顾把俩孩子往身边搂了搂,抬头冲我妈得意地笑:“那是,我们笑笑和松松多聪明,一点就透。”说着还真拿起变形金刚,跟松松研究起怎么摆弄机械臂,祖孙俩头凑在一起,讨论得格外认真。
笑笑则趁机爬上老顾的腿,拿着芭比娃娃给他“布置任务”:“爷爷当国王,我当公主,松松当骑士……”
我妈站在一旁摇头,冲我使了个眼色,小声说:“你看这仨魔王,凑一块儿就没安生时候。孩子淘是天性,他这么大岁数了,还跟着瞎起哄,真是越活越幼稚。”嘴上抱怨着,眼里却满是笑意,转身去厨房给他们切水果了。
我靠在门框上看着、老顾把松松架在肩膀上,让他够书架顶层的绘本当“城堡地图”;笑笑则指挥着他用沙发靠垫搭“堡垒”,他居然真的弯腰挪来挪去,还时不时配合地喊“遵命,公主殿下”。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老顾鬓角的点点白发闪着光,俩孩子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把整个屋子都填得满满当当。
忽然觉得,我妈说的“幼稚”,其实是藏在岁月里的温柔。
老顾在部队里雷厉风行,回家却愿意放下身段,陪孩子疯闹,大概是想把那些年错过的陪伴,都变成此刻的欢声笑语。
而孩子们黏着他的样子,也像是在悄悄告诉他:爷爷,你不用一直当超人,做我们的玩伴就好。
“爸,小心腰!”见老顾弯腰给笑笑捡掉在地上的娃娃,我忍不住提醒。
他摆摆手,直起身时故意拍了拍腰:“没事,我这身体好着呢!”说着又被松松拽着去研究变形金刚的新招式,客厅里再次响起祖孙三人的欢笑声。
我妈端着切好的西瓜出来,看着这一幕叹了口气,嘴角却弯得老高:“行了行了,玩十分钟就去写作业,谁不听话晚上不许吃排骨。”
“耶!爷爷也爱吃排骨!”笑笑立刻欢呼起来,老顾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就你机灵。”
在我看来,原来所谓的天伦之乐,就是这样吧。
三个“大小孩”凑在一起,闹哄哄,却暖融融,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最珍贵的模样。
当客厅里的“堡垒”刚搭到一半,笑笑正缠着老顾扮演“恶龙”,松松举着变形金刚在沙发上蹦跳,老顾额角已经沁出了薄汗,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我看了眼墙上的钟,从放学接孩子到现在,他几乎没歇过,刚赶了长途回来的人,哪禁得住这么折腾。
“笑笑,松松,”我走过去把俩孩子从沙发上抱下来,“该上楼写作业了,刚才奶奶都说了,写完作业才能吃排骨。”
笑笑噘着嘴不乐意,松松也拽着老顾的衣角不放。老顾刚想开口说什么,被我用眼神制止了。
“听话,”我揉了揉他们的头发,“爷爷累了,让他歇会儿,等你们写完作业,爷爷再陪你们玩。”
俩孩子这才不情不愿地上了楼,楼梯上还传来笑笑的声音:“爷爷不许偷偷睡觉!”
老顾笑着应了声“知道了”,等脚步声远了,才慢慢直起身。
我伸手扶他:“爸,去屋里躺会儿吧。”他站起来时,手在膝盖上悄悄揉了揉,动作很轻,却没逃过我的眼睛。
“腿不舒服?”我问。
“没事,”他摆摆手,往沙发上坐,“就是有点酸,老毛病了。”
我没再说话,蹲到他面前,手心搓了搓,轻轻按在他的膝盖上。指腹下的关节有些僵硬,这是当年他在执行任务时落下的病根,后来治疗时用了过量激素,膝盖就总这样,阴雨天或累着了就犯酸,看了多少医生都没用。
我慢慢加力,按揉着熟悉的穴位,力道不轻不重。
老顾靠在沙发里,忽然低低地笑了,声音里带着点打趣:“今天怎么了?小飞同志这么孝顺。”
“我哪天不孝顺了?”我抬头看他,手里的动作没停,“以前不也常给您按吗?”
他闭上眼睛,嘴角扬着:“这倒没错。那我就好好享受享受了。”
“您就踏实享受吧。”我加快了手上的速度,想让他舒服些。
阳光透过纱帘落在他脸上,把他鬓角的点点白发照得很清楚,眼角的皱纹里藏着这些年的风霜,可此刻放松下来的模样,倒像个卸下重担的孩子。
此刻客厅里安安静静的,只有我按揉膝盖的轻响,和厨房里传来我妈切菜的声音。
我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刻真好。不用惦记医院的化验单,不用操心部队的紧急任务,就只是儿子给父亲按按腿,听着窗外的风声,等着晚饭的香气漫过来。
“差不多了,”老顾拍了拍我的手,“再按就该麻了。”
我停下来,他试着动了动腿,舒服地叹了口气,“还是儿子按得舒服,比外面那些按摩师强。”
“那是,”我笑着起身,“也不看是谁儿子。”
他睁开眼,看着我笑,眼里的暖意像化不开的糖。
我知道,他这一辈子刚强,很少说软话,可此刻这眼神,比任何夸奖都让人心安。
原来所谓父子,就是这样吧。
他曾为我撑起一片天,如今我也能成为他可以依靠的港湾,哪怕只是揉揉膝盖这样的小事。
晚饭时,圆桌中间的排骨汤冒着热气,杨姐做的红烧带鱼和油焖大虾都是老顾平日里爱吃的,可他面前的碗里没动几口饭,只是偶尔夹一筷子青菜,听着孩子们说话时,嘴角会跟着扬一扬,眼底却带着掩不住的倦意。
笑笑正手舞足蹈地说班里新转来的同学,松松则小声讲着下午和爷爷玩变形金刚的事,俩孩子的声音像雀跃的音符,填满了整个餐厅。
我扒拉着碗里的饭,目光总不自觉地往老顾那边瞟。他这是累狠了,以前在部队拉练回来,也是这样没胃口,得喝点带汤的才舒服。
散了席,孩子们被我妈催着上楼背课文,我径直往厨房走。
刚拿起面粉袋,我妈就端着盘子进来了:“没吃饱?锅里还有排骨。”
“不是,”我往碗里舀了面粉,“看爸没怎么吃,给他揪点疙瘩汤,搁点青菜鸡蛋。”
我妈笑了,用围裙擦了擦手:“咱们娘俩想到一块儿去了。刚才看他揉了好几回太阳穴,估计是头也不舒服。你弄吧,他就爱喝你做的疙瘩汤,面疙瘩揪得小,汤又鲜。我上楼看看他,让他别坐着硬撑了,躺会儿舒坦。”
“哎,您去吧。”我往锅里添了水,“我做好了端上去。”
厨房里只剩下抽油烟机的低鸣,面粉在碗里被温水搅成絮状,水开后撒进去,咕嘟咕嘟冒着泡,再丢进切碎的青菜,磕个鸡蛋搅成蛋花,最后淋点香油,香气瞬间漫了出来。
我想起小时候,老顾从部队回来累着了,我妈就会给他做这样一碗疙瘩汤,那时候我总守在灶台边,等着喝最后那口带蛋花的汤。
后来我学着做,老顾总说我做的比我妈做的更对味,其实我知道,他是疼我,才把那句“好喝”挂在嘴边。
盛在白瓷碗里,热气裹着面香往上冒,像小时候闻到的味道。
端着碗上楼时,正撞见我妈从老顾房间出来,她冲我摆手:“在里头坐着呢,靠在床头翻照片呢,没硬撑。”
我轻轻推开门,老顾果然靠在床头,手里拿着本旧相册,封面上的红漆都磨掉了。
听见动静,他抬起头,眼里带着点恍惚:“煮什么呢?这么香。”
“疙瘩汤,给您搁了青菜鸡蛋。”我把碗放在床头柜上,“妈说您不舒服,喝点热汤舒服。”
他放下相册,挪了挪身子想坐起来,我赶紧扶了一把。
汤的热气落在他脸上,那些疲惫仿佛都淡了些。
“还是儿子知道我想吃什么。”他拿起勺子,轻轻舀了一口,眼里慢慢漾开笑意,“就这个味儿,面疙瘩不软不硬,刚好。”
我坐在床边看着他喝汤,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相册的封面上。
此刻我忽然觉得,所谓家人,就是哪怕他不说,你也知道他累了要喝疙瘩汤,知道他揉膝盖是旧疾犯了,知道那些藏在硬朗背后的柔软。而这些懂得,就像这碗疙瘩汤,不用多华丽,却能熨帖到心里去。
我的目光落在老顾手边的相册上,正好翻开的那页,是张泛黄的老照片。
夕阳把天染成金红色,小小的我被老顾扛在肩头,军装的肩章蹭着我的脸颊,我张着嘴笑得没心没肺,他微微侧着头,嘴角扬着,眼里的温柔比夕阳还暖。
“这张是你十岁那年,我从演习场回来,带你去护城河边上拍的。”老顾喝了口汤,目光落在照片上,声音软了下来,“那时候你非要抢我的军帽戴,戴不稳就哭,哄了半天才肯笑。”
我凑过去看,照片里的老顾还年轻,眉眼间带着股锐气,可看向我的眼神,和现在看笑笑、松松的模样,几乎一模一样。
“那时候总觉得您肩膀特别宽,坐在上面能看见老远。”我伸手摸了摸照片,“现在才发现,那时候您也才不到三十。”
他笑了,用勺子搅了搅碗里的疙瘩汤:“可不是嘛,转眼你都当爹了,笑笑都比那时候的你高了。”
他顿了顿,忽然说,“以前总觉得亏欠你,总在部队待着,家长会没去过几次,你生病的时候也不在身边。”
“您不是回来了嘛。”我拿起照片,对着光看,“现在陪笑笑和松松,不就跟当年扛着我看夕阳一样嘛。”
老顾没说话,低头喝着汤,勺子碰到碗沿,发出轻响。
窗外的月光又挪了挪,照在他鬓角的白头发上,我忽然觉得,时光好像绕了个圈。
当年他用肩膀给我撑起一片天,现在我看着他喝汤的背影,想把这岁月里的亏欠,都慢慢补回来。
“汤快凉了,您赶紧喝。”我把照片放回相册里,“明天周末,让松松给您当‘小跟班’,跟当年我跟您似的。”
他抬起头,眼里闪着光:“好啊,让他也尝尝坐在爷爷肩膀上的滋味。”
碗里的疙瘩汤渐渐见了底,最后一口热汤下肚,老顾舒了口气,脸上的倦意散了不少。
我收拾碗碟时,他又翻开了相册,指尖轻轻划过那张夕阳下的照片,像在触碰一段回不去,却永远温热的时光。
我们家的传承,就是这样。
他把当年对我的疼惜,加倍给了我的孩子;而我把当年对他的依赖,变成了此刻想守护他的心意。
就像这碗疙瘩汤,热乎着,踏实着,把一代又一代的牵挂,都融在这烟火气里了。
老顾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人群里格外显眼,手里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袋子。一个装着从北京新开的店捎回来的巧克力,另一个塞着崭新的变形金刚和芭比娃娃。
放学铃一响,孩子们像刚出笼的小鸟涌出来。
笑笑眼尖,隔着老远就瞥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拽着松松的手蹦起来:“爷爷!爷爷回来啦!”
松松本来还攥着衣角慢慢走,听见这话,小短腿瞬间像装了弹簧,拉着姐姐就往前冲。俩孩子甩开书包带子,像两枚小炮弹似的扎进老顾怀里,书包在背后甩得老高。
“爷爷!”笑笑直接挂在他胳膊上,松松则抱着他的腰,把脸埋在军装衣襟里,闷闷地喊了声“爷爷”,声音里还带着点鼻音。
老顾赶紧放下袋子,张开双臂把俩小家伙搂得紧紧的,脸上的严肃瞬间化成满脸笑意,眼角堆起了细纹:“慢点跑,当心摔着!”他一手托着笑笑的屁股,一手揉着松松的头发,“想爷爷没?”
“想疯啦!”笑笑仰着小脸去够他手里的袋子,“爷爷带什么好东西了?”松松在一旁使劲点头,小手悄悄揪着老顾的衣角,指尖都泛白了。
老顾笑着打开袋子,先掏出块金币巧克力塞给松松,又拎出个穿公主裙的芭比娃娃递给笑笑:“听说是新产品,特意给你们带回来尝尝新。”
周围的小朋友都看直了眼,有几个小声念叨:“哇,那个变形金刚好酷!”
“人家爷爷还给买巧克力呢……”羡慕的目光齐刷刷落在笑笑和松松身上。
笑笑得意地把芭比娃娃举得高高的,松松则把巧克力攥在手里,偷偷抬眼看老顾,小脸上满是藏不住的欢喜。
往家走时,笑笑非要老顾背着,两条小短腿在他腰后晃悠;松松也寸步不离,小手紧紧牵着老顾的衣角。
夕阳把祖孙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笑笑的笑声、松松偶尔冒出的小声提问,混着老顾低沉的回应,像串轻快的音符,在放学的人流里格外动听。
快到家属院时,笑笑突然从老顾背上滑下来:“爷爷,松松给你画了画!说要等你回来才看!”
松松立刻红了脸,拽了拽笑笑的衣服,却被老顾弯腰抱起来:“哦?我们松松还给爷爷准备了礼物?快说说,画了什么?”
小家伙抿着嘴笑,小手指着远处的香樟树:“画了爷爷……还有飞机。”
老顾眼里的笑意更浓了,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好,回家爷爷可要好好看看。”
我站在阳台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老顾这趟北京没白去。他带回的不只是巧克力和玩具,还有能让两个孩子瞬间雀跃起来的魔力。
而这份魔力,大概就藏在他被夕阳染成金色的发梢里,藏在他抱着孩子时,那小心翼翼又满是骄傲的姿态里。
一进家门,笑笑就举着芭比娃娃拽着老顾往客厅跑,松松也捧着变形金刚紧随其后,嘴里不停念叨:“爷爷,我们来玩拯救公主的游戏吧!”
老顾被俩孩子围在沙发中间,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应着“好啊”,一边伸手去够松松手里的玩具:“让爷爷看看这擎天柱怎么变形。”
“先去写作业吧!”我妈端着水果从厨房出来,假装板起脸,“笑笑的算术题还没写,松松的描字也没做,写完再玩。”
笑笑立刻往老顾身后躲,探出个小脑袋:“爷爷说要劳逸结合!学一会儿玩一会儿才对!”松松也跟着点头,把变形金刚往老顾怀里塞了塞,像是在寻求庇护。
我妈被逗笑了,点着笑笑的额头:“就你们俩学得快,把爷爷的话当圣旨。”
老顾把俩孩子往身边搂了搂,抬头冲我妈得意地笑:“那是,我们笑笑和松松多聪明,一点就透。”说着还真拿起变形金刚,跟松松研究起怎么摆弄机械臂,祖孙俩头凑在一起,讨论得格外认真。
笑笑则趁机爬上老顾的腿,拿着芭比娃娃给他“布置任务”:“爷爷当国王,我当公主,松松当骑士……”
我妈站在一旁摇头,冲我使了个眼色,小声说:“你看这仨魔王,凑一块儿就没安生时候。孩子淘是天性,他这么大岁数了,还跟着瞎起哄,真是越活越幼稚。”嘴上抱怨着,眼里却满是笑意,转身去厨房给他们切水果了。
我靠在门框上看着、老顾把松松架在肩膀上,让他够书架顶层的绘本当“城堡地图”;笑笑则指挥着他用沙发靠垫搭“堡垒”,他居然真的弯腰挪来挪去,还时不时配合地喊“遵命,公主殿下”。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老顾鬓角的点点白发闪着光,俩孩子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把整个屋子都填得满满当当。
忽然觉得,我妈说的“幼稚”,其实是藏在岁月里的温柔。
老顾在部队里雷厉风行,回家却愿意放下身段,陪孩子疯闹,大概是想把那些年错过的陪伴,都变成此刻的欢声笑语。
而孩子们黏着他的样子,也像是在悄悄告诉他:爷爷,你不用一直当超人,做我们的玩伴就好。
“爸,小心腰!”见老顾弯腰给笑笑捡掉在地上的娃娃,我忍不住提醒。
他摆摆手,直起身时故意拍了拍腰:“没事,我这身体好着呢!”说着又被松松拽着去研究变形金刚的新招式,客厅里再次响起祖孙三人的欢笑声。
我妈端着切好的西瓜出来,看着这一幕叹了口气,嘴角却弯得老高:“行了行了,玩十分钟就去写作业,谁不听话晚上不许吃排骨。”
“耶!爷爷也爱吃排骨!”笑笑立刻欢呼起来,老顾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就你机灵。”
在我看来,原来所谓的天伦之乐,就是这样吧。
三个“大小孩”凑在一起,闹哄哄,却暖融融,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最珍贵的模样。
当客厅里的“堡垒”刚搭到一半,笑笑正缠着老顾扮演“恶龙”,松松举着变形金刚在沙发上蹦跳,老顾额角已经沁出了薄汗,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我看了眼墙上的钟,从放学接孩子到现在,他几乎没歇过,刚赶了长途回来的人,哪禁得住这么折腾。
“笑笑,松松,”我走过去把俩孩子从沙发上抱下来,“该上楼写作业了,刚才奶奶都说了,写完作业才能吃排骨。”
笑笑噘着嘴不乐意,松松也拽着老顾的衣角不放。老顾刚想开口说什么,被我用眼神制止了。
“听话,”我揉了揉他们的头发,“爷爷累了,让他歇会儿,等你们写完作业,爷爷再陪你们玩。”
俩孩子这才不情不愿地上了楼,楼梯上还传来笑笑的声音:“爷爷不许偷偷睡觉!”
老顾笑着应了声“知道了”,等脚步声远了,才慢慢直起身。
我伸手扶他:“爸,去屋里躺会儿吧。”他站起来时,手在膝盖上悄悄揉了揉,动作很轻,却没逃过我的眼睛。
“腿不舒服?”我问。
“没事,”他摆摆手,往沙发上坐,“就是有点酸,老毛病了。”
我没再说话,蹲到他面前,手心搓了搓,轻轻按在他的膝盖上。指腹下的关节有些僵硬,这是当年他在执行任务时落下的病根,后来治疗时用了过量激素,膝盖就总这样,阴雨天或累着了就犯酸,看了多少医生都没用。
我慢慢加力,按揉着熟悉的穴位,力道不轻不重。
老顾靠在沙发里,忽然低低地笑了,声音里带着点打趣:“今天怎么了?小飞同志这么孝顺。”
“我哪天不孝顺了?”我抬头看他,手里的动作没停,“以前不也常给您按吗?”
他闭上眼睛,嘴角扬着:“这倒没错。那我就好好享受享受了。”
“您就踏实享受吧。”我加快了手上的速度,想让他舒服些。
阳光透过纱帘落在他脸上,把他鬓角的点点白发照得很清楚,眼角的皱纹里藏着这些年的风霜,可此刻放松下来的模样,倒像个卸下重担的孩子。
此刻客厅里安安静静的,只有我按揉膝盖的轻响,和厨房里传来我妈切菜的声音。
我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刻真好。不用惦记医院的化验单,不用操心部队的紧急任务,就只是儿子给父亲按按腿,听着窗外的风声,等着晚饭的香气漫过来。
“差不多了,”老顾拍了拍我的手,“再按就该麻了。”
我停下来,他试着动了动腿,舒服地叹了口气,“还是儿子按得舒服,比外面那些按摩师强。”
“那是,”我笑着起身,“也不看是谁儿子。”
他睁开眼,看着我笑,眼里的暖意像化不开的糖。
我知道,他这一辈子刚强,很少说软话,可此刻这眼神,比任何夸奖都让人心安。
原来所谓父子,就是这样吧。
他曾为我撑起一片天,如今我也能成为他可以依靠的港湾,哪怕只是揉揉膝盖这样的小事。
晚饭时,圆桌中间的排骨汤冒着热气,杨姐做的红烧带鱼和油焖大虾都是老顾平日里爱吃的,可他面前的碗里没动几口饭,只是偶尔夹一筷子青菜,听着孩子们说话时,嘴角会跟着扬一扬,眼底却带着掩不住的倦意。
笑笑正手舞足蹈地说班里新转来的同学,松松则小声讲着下午和爷爷玩变形金刚的事,俩孩子的声音像雀跃的音符,填满了整个餐厅。
我扒拉着碗里的饭,目光总不自觉地往老顾那边瞟。他这是累狠了,以前在部队拉练回来,也是这样没胃口,得喝点带汤的才舒服。
散了席,孩子们被我妈催着上楼背课文,我径直往厨房走。
刚拿起面粉袋,我妈就端着盘子进来了:“没吃饱?锅里还有排骨。”
“不是,”我往碗里舀了面粉,“看爸没怎么吃,给他揪点疙瘩汤,搁点青菜鸡蛋。”
我妈笑了,用围裙擦了擦手:“咱们娘俩想到一块儿去了。刚才看他揉了好几回太阳穴,估计是头也不舒服。你弄吧,他就爱喝你做的疙瘩汤,面疙瘩揪得小,汤又鲜。我上楼看看他,让他别坐着硬撑了,躺会儿舒坦。”
“哎,您去吧。”我往锅里添了水,“我做好了端上去。”
厨房里只剩下抽油烟机的低鸣,面粉在碗里被温水搅成絮状,水开后撒进去,咕嘟咕嘟冒着泡,再丢进切碎的青菜,磕个鸡蛋搅成蛋花,最后淋点香油,香气瞬间漫了出来。
我想起小时候,老顾从部队回来累着了,我妈就会给他做这样一碗疙瘩汤,那时候我总守在灶台边,等着喝最后那口带蛋花的汤。
后来我学着做,老顾总说我做的比我妈做的更对味,其实我知道,他是疼我,才把那句“好喝”挂在嘴边。
盛在白瓷碗里,热气裹着面香往上冒,像小时候闻到的味道。
端着碗上楼时,正撞见我妈从老顾房间出来,她冲我摆手:“在里头坐着呢,靠在床头翻照片呢,没硬撑。”
我轻轻推开门,老顾果然靠在床头,手里拿着本旧相册,封面上的红漆都磨掉了。
听见动静,他抬起头,眼里带着点恍惚:“煮什么呢?这么香。”
“疙瘩汤,给您搁了青菜鸡蛋。”我把碗放在床头柜上,“妈说您不舒服,喝点热汤舒服。”
他放下相册,挪了挪身子想坐起来,我赶紧扶了一把。
汤的热气落在他脸上,那些疲惫仿佛都淡了些。
“还是儿子知道我想吃什么。”他拿起勺子,轻轻舀了一口,眼里慢慢漾开笑意,“就这个味儿,面疙瘩不软不硬,刚好。”
我坐在床边看着他喝汤,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相册的封面上。
此刻我忽然觉得,所谓家人,就是哪怕他不说,你也知道他累了要喝疙瘩汤,知道他揉膝盖是旧疾犯了,知道那些藏在硬朗背后的柔软。而这些懂得,就像这碗疙瘩汤,不用多华丽,却能熨帖到心里去。
我的目光落在老顾手边的相册上,正好翻开的那页,是张泛黄的老照片。
夕阳把天染成金红色,小小的我被老顾扛在肩头,军装的肩章蹭着我的脸颊,我张着嘴笑得没心没肺,他微微侧着头,嘴角扬着,眼里的温柔比夕阳还暖。
“这张是你十岁那年,我从演习场回来,带你去护城河边上拍的。”老顾喝了口汤,目光落在照片上,声音软了下来,“那时候你非要抢我的军帽戴,戴不稳就哭,哄了半天才肯笑。”
我凑过去看,照片里的老顾还年轻,眉眼间带着股锐气,可看向我的眼神,和现在看笑笑、松松的模样,几乎一模一样。
“那时候总觉得您肩膀特别宽,坐在上面能看见老远。”我伸手摸了摸照片,“现在才发现,那时候您也才不到三十。”
他笑了,用勺子搅了搅碗里的疙瘩汤:“可不是嘛,转眼你都当爹了,笑笑都比那时候的你高了。”
他顿了顿,忽然说,“以前总觉得亏欠你,总在部队待着,家长会没去过几次,你生病的时候也不在身边。”
“您不是回来了嘛。”我拿起照片,对着光看,“现在陪笑笑和松松,不就跟当年扛着我看夕阳一样嘛。”
老顾没说话,低头喝着汤,勺子碰到碗沿,发出轻响。
窗外的月光又挪了挪,照在他鬓角的白头发上,我忽然觉得,时光好像绕了个圈。
当年他用肩膀给我撑起一片天,现在我看着他喝汤的背影,想把这岁月里的亏欠,都慢慢补回来。
“汤快凉了,您赶紧喝。”我把照片放回相册里,“明天周末,让松松给您当‘小跟班’,跟当年我跟您似的。”
他抬起头,眼里闪着光:“好啊,让他也尝尝坐在爷爷肩膀上的滋味。”
碗里的疙瘩汤渐渐见了底,最后一口热汤下肚,老顾舒了口气,脸上的倦意散了不少。
我收拾碗碟时,他又翻开了相册,指尖轻轻划过那张夕阳下的照片,像在触碰一段回不去,却永远温热的时光。
我们家的传承,就是这样。
他把当年对我的疼惜,加倍给了我的孩子;而我把当年对他的依赖,变成了此刻想守护他的心意。
就像这碗疙瘩汤,热乎着,踏实着,把一代又一代的牵挂,都融在这烟火气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