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静得落针可闻,中央空调的低鸣反而加剧了空气中的凝滞感。林薇无意识地攥紧手指,目光在屏幕上游移——那三个规整的方案文档显得如此稳妥,而角落里那个命名为“元节薅”的文件,却像一颗不安分的心脏,在她脑海中持续悸动。
是该选择安全,还是冒险?这个念头在她脑中激烈交锋。最终,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汲取全部的勇气,指尖带着微颤,毅然点开了那个最不循常规的文档。
“我……还有一个想法,”她的声音起初带着犹豫,随即变得清晰坚定,“可能有些与众不同。”
当她将“基于任务碎片化发布和技能匹配的众包式协作工具”这个概念和盘托出,甚至说出“元节薅”这个带着几分戏谑的名字时,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周易目光中的技术性质疑,和唐娜眼中商业模型的审视。
“元宇宙……加薅羊毛?”周易推了推眼镜,语气里满是困惑。
“对!”这个字脱口而出,仿佛也点燃了林薇自己,“我们为什么不回归到最本质的需求?用最轻量、最直接的方式,去解决那些每天都在发生、却没人真正在意的工作摩擦?”
她越说越流畅,走到白板前,笔画也变得有力:“想想看,一个需要临时翻译的接待任务,一份急需美化的PPT,甚至只是需要人顺路带份文件……这些琐碎的需求现在淹没在无数工作群里,靠人情,靠刷屏,效率低下。”
她的眼睛因为兴奋而闪闪发亮:“而'元节薅'就像一个内部悬赏平台!需求方发布任务,设定奖励——可以是积分,是红包,甚至是一次向大佬请教的机会。而有技能、有闲余时间的员工,就能像'薅羊毛'一样,主动'抢单'完成。”
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一片寂静。唐娜率先打破沉默:“创意很有趣,但这是否过于儿戏?它的商业价值如何体现?”周易紧随其后:“实时匹配和微任务管理是第一个难点,其次就是安全和管控。”
连珠炮似的质疑让林薇刚刚沸腾的血液渐渐冷却。就在她心生退意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响起了。
是赵得助。他发出一声短促的轻笑,再看向林薇时,目光中竟带着欣赏:“儿戏?摸鱼神器?”他摇了摇头,“这个切入点够刁钻,够反常规,而且,它精准地戳中了一个所有宏大叙事都忽略的真实痛点。”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那些失败的报告都白看了?多少项目死就死在'不接地气'和'忽略人性'上。你们总想着用技术改变世界,却没人想着先用技术帮同事省下找人的十分钟。”
他看向唐娜和周易:“觉得儿戏?如果能量化这种内部摩擦导致的效率损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觉得技术难?真正的创新往往不是攻克最难的技术堡垒,而是用现有的技术,组合出一个解决老问题的新角度。”
最后,他的目光锁定林薇:“你这个想法,是今天唯一一个没在抄作业的。虽然粗糙得像个半成品,但里面有点真东西。”
一锤定音。“方向,就定这个'元节薅'了。”
林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别高兴太早,”赵得助立刻泼冷水,“点子只是0.1,剩下的99.9是地狱级的执行。”
任务分配完毕,艰巨无比,但三人眼中都燃起了挑战的火焰。林薇的火花得到了保留,而赵得助的肯定,则为这火花指明了燃烧的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小组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林薇不断细化方案,和唐娜争论商业逻辑,向周易解释用户场景。她第一次如此深度地参与到一个产品的诞生过程中,看着它从一个模糊的灵感,一点点变得有血有肉。
在一次激烈讨论后,唐娜忽然说:“我承认,我一开始小看你的点子了。现在看来,它确实有可能四两拨千斤。”连沉默的周易也难得附和:“用户行为模拟的数据跑出来了,活跃度预测比想象中乐观。”
周五下午,赵得助来听取阶段性汇报。三人将初步成果展示给他。赵得助听得很快,问的问题一针见血,但总体上没有骂人。
听完后,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下周一,跟我去一趟用户体验部,做一次初步的用户访谈和概念测试。”
林薇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赵得助补充道,语气平淡却扔出一枚重磅炸弹:“测试用户我已经约好了,其中一位是集团副总裁,他之前负责的板块,内部协作效率问题最突出。林薇,你主陈述。”
是该选择安全,还是冒险?这个念头在她脑中激烈交锋。最终,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汲取全部的勇气,指尖带着微颤,毅然点开了那个最不循常规的文档。
“我……还有一个想法,”她的声音起初带着犹豫,随即变得清晰坚定,“可能有些与众不同。”
当她将“基于任务碎片化发布和技能匹配的众包式协作工具”这个概念和盘托出,甚至说出“元节薅”这个带着几分戏谑的名字时,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周易目光中的技术性质疑,和唐娜眼中商业模型的审视。
“元宇宙……加薅羊毛?”周易推了推眼镜,语气里满是困惑。
“对!”这个字脱口而出,仿佛也点燃了林薇自己,“我们为什么不回归到最本质的需求?用最轻量、最直接的方式,去解决那些每天都在发生、却没人真正在意的工作摩擦?”
她越说越流畅,走到白板前,笔画也变得有力:“想想看,一个需要临时翻译的接待任务,一份急需美化的PPT,甚至只是需要人顺路带份文件……这些琐碎的需求现在淹没在无数工作群里,靠人情,靠刷屏,效率低下。”
她的眼睛因为兴奋而闪闪发亮:“而'元节薅'就像一个内部悬赏平台!需求方发布任务,设定奖励——可以是积分,是红包,甚至是一次向大佬请教的机会。而有技能、有闲余时间的员工,就能像'薅羊毛'一样,主动'抢单'完成。”
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一片寂静。唐娜率先打破沉默:“创意很有趣,但这是否过于儿戏?它的商业价值如何体现?”周易紧随其后:“实时匹配和微任务管理是第一个难点,其次就是安全和管控。”
连珠炮似的质疑让林薇刚刚沸腾的血液渐渐冷却。就在她心生退意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响起了。
是赵得助。他发出一声短促的轻笑,再看向林薇时,目光中竟带着欣赏:“儿戏?摸鱼神器?”他摇了摇头,“这个切入点够刁钻,够反常规,而且,它精准地戳中了一个所有宏大叙事都忽略的真实痛点。”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那些失败的报告都白看了?多少项目死就死在'不接地气'和'忽略人性'上。你们总想着用技术改变世界,却没人想着先用技术帮同事省下找人的十分钟。”
他看向唐娜和周易:“觉得儿戏?如果能量化这种内部摩擦导致的效率损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觉得技术难?真正的创新往往不是攻克最难的技术堡垒,而是用现有的技术,组合出一个解决老问题的新角度。”
最后,他的目光锁定林薇:“你这个想法,是今天唯一一个没在抄作业的。虽然粗糙得像个半成品,但里面有点真东西。”
一锤定音。“方向,就定这个'元节薅'了。”
林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别高兴太早,”赵得助立刻泼冷水,“点子只是0.1,剩下的99.9是地狱级的执行。”
任务分配完毕,艰巨无比,但三人眼中都燃起了挑战的火焰。林薇的火花得到了保留,而赵得助的肯定,则为这火花指明了燃烧的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小组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林薇不断细化方案,和唐娜争论商业逻辑,向周易解释用户场景。她第一次如此深度地参与到一个产品的诞生过程中,看着它从一个模糊的灵感,一点点变得有血有肉。
在一次激烈讨论后,唐娜忽然说:“我承认,我一开始小看你的点子了。现在看来,它确实有可能四两拨千斤。”连沉默的周易也难得附和:“用户行为模拟的数据跑出来了,活跃度预测比想象中乐观。”
周五下午,赵得助来听取阶段性汇报。三人将初步成果展示给他。赵得助听得很快,问的问题一针见血,但总体上没有骂人。
听完后,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下周一,跟我去一趟用户体验部,做一次初步的用户访谈和概念测试。”
林薇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赵得助补充道,语气平淡却扔出一枚重磅炸弹:“测试用户我已经约好了,其中一位是集团副总裁,他之前负责的板块,内部协作效率问题最突出。林薇,你主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