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家当与邻居-《快穿:大佬也要努力打工》

  宓七七来到厨房,简单地吃完午饭。

  回到正屋东次间。

  这会炉子已经烧旺,吃完饭,已不觉得冷。

  宓七七把箱笼拖到东次间门口,一样样拿出东西,把箱笼腾空,拖进去摆放好。

  东次间已有一个架子床,一个梳妆台,一个衣柜与一套方桌椅。

  正厅与西次间,也有简单的家具。

  这些家具,当然不是刘家与觅琴家的赵家出银子置办的,都是从永宁侯府的大库房挑选的。

  侯府连宅子都赏了。

  自然不在乎多添些家具。

  这么看来,厨房里的东西,应该也是侯府供应的。

  不过,由赵家经手,东西自然都是好的。

  看看这些家具就知道。

  都是比较结实的好木材,还是崭新的。

  这份人情得记着,回头要去好好感谢一番。

  再看摆在架子床上的东西,都是宓七七这些年积攒下来的。

  但怎么积攒。

  也比不上主子们,这一次的赏赐。

  老夫人赏了一套翡翠头饰,还有一个装着金瓜子的荷包,差不多一两重。

  侯夫人左氏。

  则是赏了一套,点翠镶金的头面。还有好几种上等的尺头,其中就有妆花缎、云锦与花罗。

  虽然是裁剪时余留下的。

  但可以用来做帕子、抹额、荷包与饰物等等小物件。

  这都是可以用来,压箱底的好料子。

  大小姐孙琳,更是大方。

  直接送一盒子首饰。

  光是盒子就值二两银子,是雕花镶金的锦盒。

  里面各有一对点翠簪子、白玉耳环、银项圈、珍珠手串与玉石戒指。

  其中。

  龙眼大的珍珠四颗,琥珀两块,一对蓝宝石。

  这些玉石,都无法化灵。

  宓七七已经试过。

  因为弯月灵泉的泉眼,毫不留情地给排斥了。

  除了首饰,还有药草。

  人参只有十年份,也无法化灵。何首乌、当归、沉香等,都是几年份的。

  还有一件毛披风,一件羊皮袄。春夏秋冬各两身衣裳,都是锦缎做的。

  这个要在年节时才穿,平时穿是浪费。

  宓七七只带出来,面料比较好的衣裳,其它的都分给姐妹们。

  还有一个盒子的东西,都是平时主子们赏的。

  什么钗子、耳坠、手镯、玉佩、步摇、头花等等若干。

  虽比不上这次老夫人、侯夫人与大小姐赏的,加起来差不多也有几百两。

  其它的。

  像荷包、络子、手帕等之类的,都是一起上差的姐妹们送的。

  再有就是,宓七七自己做的四季衣裳、鞋袜!

  整整塞满,一个大箱笼。

  这还是她努力规整过一回,塞不进去的,都送人了。

  不然。

  光是衣裳就有好几个箱笼,这样出府很不像样子,只能都塞进一个箱子里。

  宓七七心里计算一下。

  这些赏赐,加上侯爷赏的二百两银票,怎么也有上千两。

  以大景朝,目前的物价来看。

  如果换成现代货币,一两银子差不多是三百多块,算下来也有三十来万吧?

  难怪古语云:宁娶大家婢!

  一个二等丫鬟,差不多能积攒上千两的身家。

  宓七七还多得一个宅子。

  十年时间的工作,她就有百平米的房子,怎么感觉,比现代打工族还混得好呢?

  宓七七的记忆中,前世大学毕业后留在京都。

  辛辛苦苦十几年。

  连十平米的房子都买不起。

  唉!

  还是穿越好啊,还能修仙!

  宓七七把首饰盒、银票与贵重药草,放回到箱笼里,并锁好。

  四季衣裳就放到衣柜里。

  她把从大小姐处,得来的一套笔墨纸砚,摆在方桌上。

  临行前,宓七七特意向大小姐要的。孙琳还给她好几沓,上好的宣纸。

  大冬天的,起居自然都在东次间,这样只要生一个炉子就好。

  仔细打量房间。

  该添置哪些东西,记到纸上。

  当然,宓七七舍不得用上好宣纸,只用最普通的纸张记下。

  她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

  等到洗灵后,还是要去买两个下人看家的。

  宓七七想要一个稳定的营生,就要出门考察,以后没准要自己去寻找千年药草。

  家里没人看着,可不行。

  她现在虽是自由身,但也成无业游民,不找点事做,估计要坐吃山空。

  虽说宓七七此时已落户。

  但她还没有打消,买地的想法,土地是不动产。

  这里不像现代,土地是可以买卖的,谁买的土地就永远归谁,租出去是稳赚不赔的。

  最好能买个铺子。

  可以租出去收租金,也可以自己卖特色的东西。

  宓七七记忆里拥有的,是古人所没有的现代知识,赚钱应该不难。

  以前在侯府她不敢太出挑。

  怕不让她赎身。

  现在有很多点子可以实行,但不能急,要一步步来。

  宓七七准备下午出门一趟。

  她收拾一下,带上五十两银票,贴身放好。

  穿上羊皮袄,再披上毛披风,出了门。

  宓七七的宅子,往里走一段,有一条通往永宁侯府的小道。

  挨着她家靠左的那家邻居。

  据小刘管事说,是侯爷的一个吕姓幕僚。

  他家的院门正好开着,一辆马车停在门外。

  一个妇人与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走出来,旁边跟着的应该是小厮。

  那妇人长相柔和,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这位应该是吕先生的娘子。

  吕娘子看到宓七七正在锁门,笑着打招呼:“你是新搬来的叶姑娘吧?”

  显然,她已经听说过这位新邻居。

  幕僚对侯府里发生的,重大事件肯定很清楚,与安国公掰扯的事。

  还是他们出谋划策的。

  “是,吕婶子若不介意,就叫我知秋吧!”

  远亲不如近邻,关系一定要处好。

  “那我就叫你知秋了,这是我儿子吕嘉佑!”吕娘子指着儿子说道。

  大家都是邻居。

  年纪又相差比较大,男女之防没那么严苛。

  “叶家姐姐!”

  “吕家弟弟!”

  宓七七觉得这么称呼有些别扭,又不好称吕少爷,太见外。

  吕娘子连忙笑道:“你就直接叫他佑哥儿吧!”

  宓七七也笑起来:“那我就不客气了,婶子跟佑哥儿也要出门吗?”

  “我不出门,是佑哥儿要去拜访他的先生!”

  吕娘子摆摆手说。

  宓七七与她寒暄完就告辞。

  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时间聊。

  这条街上住的人,基本上都是依附侯府的,可以说知根知底,没有太难缠的邻居。

  宓七七想先去买一架马车,出行会方便些。

  最好是去找,负责车马的小刘管事。但想到他有些热情过头,总觉得怪怪的。

  不如去找知冬的哥哥长柱,宓七七与他还算熟悉一点!

  她一个未嫁的独身女子,自己去马市,极有可能会被宰。

  再说宓七七也不会挑马。

  穿过两条排房街,她来到永宁侯府的后角门。

  喜欢快穿:大佬也要努力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