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避无可避。
听了史同书的问话,杭州知府已经立刻有眼色地使唤下人来询问。
鹿野一边挡住郑保,一边想着对策,同时目光下意识看向郑大小姐。
而郑大小姐则没有让她失望。
在来人询问之前,郑大小姐脚步不急不缓地率先朝府衙门口那群人走了过去。
因是新寡,如今的她一身素服,浑身上下无半点赘饰,朴素地像个路人,然而她挺直的腰板和身形,以及直视前方的眼神却不会让人将她当做什么路人——没有路人敢在官员面前如此。
见她如此,鹿野也急忙退后半步跟上,同时扯了把郑保,两人皆是垂着头,如真正的丫鬟小厮般跟在郑大小姐身后。
而见郑大小姐走过来,那来问话的下人也顿下脚步,却也不敢让郑大小姐靠近,只在双方之间的距离站定,正准备喝问来者何人,郑大小姐沉声开口了:
“盐运使大人、知府大人,以及诸位大人——”
“杭州盐商郑世安之女,郑柔绮见过诸位大人。”
说着,郑大小姐,哦不,郑柔绮裙摆一挽,对着史同书等人款款一礼。
鹿野等人自然也是跟着低头恭敬行礼。
而听到郑柔绮的话,那来问询的下人的戒备便几乎全去了——谁不知道大盐商郑世安,那可是史大人的得力心腹。
而史同书,在听到郑世安这个名字,再瞅了郑柔绮几眼之后,眼里也有些恍悟。
“原来是你?”他招招手,示意郑柔绮上前来。
郑柔绮恭敬上前,又柔顺施礼。
史同书一脸和蔼,“你是郑家的大丫头,三年前嫁给孟大那个?没记错的话,我还让人给你们新婚送了贺礼,只是可惜——”
他说着,看着郑柔绮一身素服,惋惜又同情般地摇摇头。
而听他这么说,如杭州知府等官员也立刻知道了这是谁。
郑世安那个有着克夫名头的大女儿,三年前下嫁给盐帮头子孟大,虽说下嫁个泥腿子听着不太风光,但在有些聪明的人眼里,盐帮头子虽是泥腿子,却也是有用的泥腿子,起码是能在各位大人这里挂上号的人物,而郑柔绮也因此有了个郑大小姐以外的身份,就是盐帮头子夫人。
但这一切,在前不久都结束了。
孟大死了,死得又快又急,没过多久,新一任盐帮头子便已走马上任,于是死去的头羊迅速被遗忘,作为头羊的配偶,郑柔绮也再度回归郑家克夫的大女儿这一角色。
真是又命硬又可怜。
众位大人心里想着,也跟着史同书露出同样惋惜同情的神色。
对这般直白到近乎戳伤疤的同情,郑柔绮也没有什么反应,只依旧柔顺回应道:“是,史大人记性真好,民女与亡夫何其有幸,劳您挂心了。”
史同书这番话自然也不过是客套一下,说完便看向了郑柔绮身后。
越过那两个头低地跟鹌鹑似的“丫鬟小厮”,径直落在身后一群刚从牢里出来的人。
“郑家侄女,这些人是——”
史同书眯着眼,微抬着下巴询问。
郑柔绮柔柔一笑,回答地依旧不紧不慢,“一些外地客商,与我郑家做生意,却想着耍滑头抵赖,我爹气不过,便想着让各位衙役大哥知道他们——什么叫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说着这话,她原本有些谦卑微垂的头颅便抬了起来,话里也带了些上位者的高傲和凌厉。
于是,在场众位大人瞬间便明白,那些外地客商得罪了郑世安,于是被郑世安打招呼弄进了牢里。
在场所有人对这种事都再熟悉不过。
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日常。
于是瞬间,便有种郑柔绮成了与他们站在同一边,是同一类人的惺惺相惜之感。
本来的嘛,这些贱商贱民,不顺着他们些,难不成还想爬到他们头上不成?胆敢忤逆的,自然要给点苦头吃。
因此无人对郑柔绮这般几乎是明摆着仗势欺人的话有什么反应——反正这里又没有外人。
然而——
“唉,你说说你爹,一把年纪了,怎可如此胡闹?他们若真有错,便报由衙门登堂断案处置,哪有直接把人抓进大牢的?这若是让人听到了又该如何作想?”
史同书不赞同地摇摇头,一副谆谆教诲的模样。
“啊——”郑柔绮适时地露出一点点惊慌失措,随即又想到什么似的,邀功似的道:“史大人说得对,我爹也是一时生气,才做了这般不理智之事,加上那商队管事已经向我爹好好‘道歉’,我爹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您看这不,就让我将这些人带回去了。”
众位大人一听,顿时又是恍然。
——这是商队的人服软了,割肉出血了,所以郑世安那爱财如命的老财迷才放人了。
理清就是这么一桩见怪不怪的小事,众位大人们也没心思再理会郑柔绮了,尤其几个迷信严重的,一想起郑柔绮一连克死三个丈夫,如今还穿着一身跟丧服似的东西,顿时便想离她远点。
但史同书却又看了看那群刚从监牢里放出来的人。
虽然大多是年轻人,但却有胖有瘦,有男有女。
——起码看着不像军中的人。
但也不可轻忽。
“对了,他们是外地来的客商?哪里的?虽说不应滥用私刑,但近日杭州城不太平,前些日子还刚刚发生外地客商运河码头杀伤民众的恶事。”
闻弦歌而知雅意,史同书后面的官员们顿时又领会了他的意思。
“对对对,郑家侄女,这帮人还是要仔细查一下,这样吧——张武,来,把这些人带下去,好生查探一番!”
站在郑柔绮身后的鹿野没想到还能有这变故,心里把这姓史的骂了个底朝天,同时,眼角余光已经瞥到右后方的郑保身体又在抖了,也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害怕的。
她又看向郑柔绮。
郑柔绮岿然不动,不,应该说她十分配合地露出了惊讶和感激的神色。
“是侄女考虑不周了,虽说他们认了错,但如今之际,还是小心为上,那就劳烦诸位大人了。”
说着,又是礼数周到地躬身一礼。
听了史同书的问话,杭州知府已经立刻有眼色地使唤下人来询问。
鹿野一边挡住郑保,一边想着对策,同时目光下意识看向郑大小姐。
而郑大小姐则没有让她失望。
在来人询问之前,郑大小姐脚步不急不缓地率先朝府衙门口那群人走了过去。
因是新寡,如今的她一身素服,浑身上下无半点赘饰,朴素地像个路人,然而她挺直的腰板和身形,以及直视前方的眼神却不会让人将她当做什么路人——没有路人敢在官员面前如此。
见她如此,鹿野也急忙退后半步跟上,同时扯了把郑保,两人皆是垂着头,如真正的丫鬟小厮般跟在郑大小姐身后。
而见郑大小姐走过来,那来问话的下人也顿下脚步,却也不敢让郑大小姐靠近,只在双方之间的距离站定,正准备喝问来者何人,郑大小姐沉声开口了:
“盐运使大人、知府大人,以及诸位大人——”
“杭州盐商郑世安之女,郑柔绮见过诸位大人。”
说着,郑大小姐,哦不,郑柔绮裙摆一挽,对着史同书等人款款一礼。
鹿野等人自然也是跟着低头恭敬行礼。
而听到郑柔绮的话,那来问询的下人的戒备便几乎全去了——谁不知道大盐商郑世安,那可是史大人的得力心腹。
而史同书,在听到郑世安这个名字,再瞅了郑柔绮几眼之后,眼里也有些恍悟。
“原来是你?”他招招手,示意郑柔绮上前来。
郑柔绮恭敬上前,又柔顺施礼。
史同书一脸和蔼,“你是郑家的大丫头,三年前嫁给孟大那个?没记错的话,我还让人给你们新婚送了贺礼,只是可惜——”
他说着,看着郑柔绮一身素服,惋惜又同情般地摇摇头。
而听他这么说,如杭州知府等官员也立刻知道了这是谁。
郑世安那个有着克夫名头的大女儿,三年前下嫁给盐帮头子孟大,虽说下嫁个泥腿子听着不太风光,但在有些聪明的人眼里,盐帮头子虽是泥腿子,却也是有用的泥腿子,起码是能在各位大人这里挂上号的人物,而郑柔绮也因此有了个郑大小姐以外的身份,就是盐帮头子夫人。
但这一切,在前不久都结束了。
孟大死了,死得又快又急,没过多久,新一任盐帮头子便已走马上任,于是死去的头羊迅速被遗忘,作为头羊的配偶,郑柔绮也再度回归郑家克夫的大女儿这一角色。
真是又命硬又可怜。
众位大人心里想着,也跟着史同书露出同样惋惜同情的神色。
对这般直白到近乎戳伤疤的同情,郑柔绮也没有什么反应,只依旧柔顺回应道:“是,史大人记性真好,民女与亡夫何其有幸,劳您挂心了。”
史同书这番话自然也不过是客套一下,说完便看向了郑柔绮身后。
越过那两个头低地跟鹌鹑似的“丫鬟小厮”,径直落在身后一群刚从牢里出来的人。
“郑家侄女,这些人是——”
史同书眯着眼,微抬着下巴询问。
郑柔绮柔柔一笑,回答地依旧不紧不慢,“一些外地客商,与我郑家做生意,却想着耍滑头抵赖,我爹气不过,便想着让各位衙役大哥知道他们——什么叫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说着这话,她原本有些谦卑微垂的头颅便抬了起来,话里也带了些上位者的高傲和凌厉。
于是,在场众位大人瞬间便明白,那些外地客商得罪了郑世安,于是被郑世安打招呼弄进了牢里。
在场所有人对这种事都再熟悉不过。
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日常。
于是瞬间,便有种郑柔绮成了与他们站在同一边,是同一类人的惺惺相惜之感。
本来的嘛,这些贱商贱民,不顺着他们些,难不成还想爬到他们头上不成?胆敢忤逆的,自然要给点苦头吃。
因此无人对郑柔绮这般几乎是明摆着仗势欺人的话有什么反应——反正这里又没有外人。
然而——
“唉,你说说你爹,一把年纪了,怎可如此胡闹?他们若真有错,便报由衙门登堂断案处置,哪有直接把人抓进大牢的?这若是让人听到了又该如何作想?”
史同书不赞同地摇摇头,一副谆谆教诲的模样。
“啊——”郑柔绮适时地露出一点点惊慌失措,随即又想到什么似的,邀功似的道:“史大人说得对,我爹也是一时生气,才做了这般不理智之事,加上那商队管事已经向我爹好好‘道歉’,我爹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您看这不,就让我将这些人带回去了。”
众位大人一听,顿时又是恍然。
——这是商队的人服软了,割肉出血了,所以郑世安那爱财如命的老财迷才放人了。
理清就是这么一桩见怪不怪的小事,众位大人们也没心思再理会郑柔绮了,尤其几个迷信严重的,一想起郑柔绮一连克死三个丈夫,如今还穿着一身跟丧服似的东西,顿时便想离她远点。
但史同书却又看了看那群刚从监牢里放出来的人。
虽然大多是年轻人,但却有胖有瘦,有男有女。
——起码看着不像军中的人。
但也不可轻忽。
“对了,他们是外地来的客商?哪里的?虽说不应滥用私刑,但近日杭州城不太平,前些日子还刚刚发生外地客商运河码头杀伤民众的恶事。”
闻弦歌而知雅意,史同书后面的官员们顿时又领会了他的意思。
“对对对,郑家侄女,这帮人还是要仔细查一下,这样吧——张武,来,把这些人带下去,好生查探一番!”
站在郑柔绮身后的鹿野没想到还能有这变故,心里把这姓史的骂了个底朝天,同时,眼角余光已经瞥到右后方的郑保身体又在抖了,也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害怕的。
她又看向郑柔绮。
郑柔绮岿然不动,不,应该说她十分配合地露出了惊讶和感激的神色。
“是侄女考虑不周了,虽说他们认了错,但如今之际,还是小心为上,那就劳烦诸位大人了。”
说着,又是礼数周到地躬身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