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混社会,钱字当头-《港片:囚徒崛起,古惑仔逆袭》

  更关键的是,他不走高端路线,价格亲民,等于是降维打击。

  矿泉水成了人人抢购的生活必需品,这生意能不火吗?

  靓坤嘴角抽了抽,低声说:

  “阿祖早就跟我提过这个项目,他常说,以香江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密度,就算只是卖水,也能做成大生意。”

  大d用力点头:

  “阿祖说得没错。”

  靓坤看着他问:

  “你觉得,靠卖水真能变成千万富翁?”

  大d毫不犹豫:

  “别人说我不信,阿祖说的我信。”

  靓坤沉默了一会儿,转向蒋天养:

  “蒋生,你之前说得对。”

  蒋天养笑了笑: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凭你的经验,你根本看不懂阿祖的投资方向,所以,你干脆就没跟投?”

  靓坤点头:

  “对!”

  “他每次投资,都会叫上我。”

  “有些我看懂了,就投了。”

  “有些不太明白,我就意思意思投一点。”

  “有些我完全看不懂,干脆就没动。”

  “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阿祖的投资从没失手过。”

  “我到底少赚了多少?”

  靓坤一脸苦相,仿佛刚吃了亏。

  林天祖做事有分寸,即便两人关系非同寻常,即便靓坤明确表示不需要那部分股份。

  每次投资完成后,还是会给他留一些干股。

  这些股份不参与决策,只用来分红。但林天祖的生意太赚钱,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比如那个Vcd项目,每年的分红就足够靓坤过上无忧生活。

  可靓坤信奉的是什么?

  混社会,钱字当头。

  赚少了,跟亏差不多。

  更何况,他是林天祖的大佬,靠弟弟的分红过日子,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

  因此,尽管这些分红三年来已累积成巨额数字,他却从未动用。

  林天祖也不在意,你不花就继续存着呗。有这笔钱垫底,就算靓坤真的破产也不用怕。

  蒋天养在一旁劝道:

  “人各有专长,碰到不熟悉的领域,拿不准就别投,这很正常。”

  “钱是血汗换来的,谁也不会愿意白白扔进水里。”

  靓坤叹口气:

  “蒋生懂我。”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但放在阿祖身上,就不适用了。”

  大d挠挠头,疑惑地问:

  “阿祖眼光那么准,跟着投不就行了?”

  靓坤白了他一眼:

  “你现在说当然轻松,可当初阿祖刚起步的时候,谁敢相信他能看这么准?”

  大d顿时语塞。

  没错,一个刚出道的年轻人,哪怕成功几次,老一辈也只会当他是碰运气。

  一次是运气,两次是运气,可十次八次下来,那就不是运气能解释的了。

  关键是,林天祖刚出来做事才十七岁,现在也才二十。

  太不可思议了。

  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谁敢把大笔资金交给一个毛头小子?

  那不是拿自己的钱开玩笑吗?

  靓坤苦笑:

  “人都喜欢指点别人,尤其是我跟阿祖这层关系,遇事总想说两句。”

  “可后来发现,阿祖根本不需要我来指点。”

  “干脆,他搞的大项目,我连问都不问了!”

  靓坤一开口,大伙儿立刻打消了追问的念头。

  连他这种跟林天祖关系铁到不行的人都不打算投钱,那就更别提他们这些外人了。谁还敢在了解项目之后,跟着林天祖一起出手?

  可问题是,不投资,又怎么能在这笔大钱里分一杯羹?

  干脆,眼不见心不烦,不问也罢。

  混江湖的,普遍文化程度不高。

  这不是贬低谁,而是事实。

  林天祖七岁就出道,是个另类。

  大多数人混江湖,都是十五四岁才开始起步。

  换句话说,小学高年级就开始闯荡社会。

  这种年纪的小孩,什么都不懂,也不怕事,指哪打哪。

  老一辈江湖人,多数都是这种背景。

  对他们来说,“童年”这个词压根不存在。

  洪兴的几位老堂主,像巴基、进哥,都是这样过来的。

  之前被林天祖连锅端的忠青社龙头丁孝蟹,也一样。

  丁孝蟹不负责任,跑了之后,他弟弟们全靠丁孝蟹养活,只能混江湖。

  活下去,是唯一的动力。

  有人给几个馒头,就能拼死卖命。

  这种环境下,还谈什么文化?

  社会自然会教他们一些人情世故,但有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太“高级”。

  比如投资这件事,根本没人教过他们。

  没接受过专业训练,怎么可能懂?

  当然,也可以花钱请人来做,但问题在于,他们压根想不到。

  江湖上打打杀杀,过一天算一天,谁会考虑那么远?

  今天脑袋还在脖子上,明天的事谁说得准?

  就算混成了大人物,也没几个真正懂得长远布局。

  除了东星以前的龙头阿本——那位在位时间最短、死得最快的大佬。

  他眼光不赖,是东星的大水喉,可惜看错了人,低估了乌鸦三人组,把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

  想靠投资翻身,在江湖里太难了。

  洪兴的人算是走运,林天祖每次出手,都会带上他们一把。

  这伙人一个个穿得花里胡哨,像是突然暴富的土老板,但他们都实实在在地从林天祖这里捞到了好处。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眼力。

  靓坤之前那一出已经摆在那儿了,他们也就不真去追究林天祖到底投了什么项目。

  他们不是蒋天养,没那个胆量,明知道项目内容还敢往里砸钱。

  换了别人,恐怕也会像靓坤一样,被吓退。

  情况很清晰——不知道项目细节,可以安心赚钱;知道了反而会担心亏本,不敢投。

  怎么选,根本不需要多想。

  于是,谁也不再多问一句。

  蒋天养虽然是洪兴两位二路元帅之一,但他对洪兴眼下的一切其实并不熟悉。

  他是蒋天生的亲弟弟,有些事情他得避嫌。

  而且他一直以来重心都在暹罗,对香江的局势没怎么放在心上。

  要不是蒋天生遇刺,靓坤主动想把他推出来,他也懒得搭理这些事。

  当时只是觉得靓坤有魄力,才愿意结识一下。

  没想到,这随手帮个小忙,竟换来天文数字的回报,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