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和云新阳打算轻装上路,不带书童。”吴鹏展抿了口茶,一本正经道,“这样遇到岔子,咱能打能跑,灵活机动。至于小扣子和新昌,等河道开了冻,让他们坐船走,您看这主意咋样?”
吴夫子放下茶杯:“这样也好。其他人都带着保镖,犯不着你们俩半大孩子瞎操心,记着,保住自个儿小命最要紧。”
俩人跟领了军令似的笑着说:“您放心,我们心里有数!”
云新阳回到家,先跟老爷子汇报了出发时间和路线,老爷子捻着胡子琢磨半天:“你俩那功夫,在我那地下洞窟炼,保管比在府学墙外跟做贼似的偷偷练强,进步更迅速。”
“可我们不知道进去的秘诀呀?”云新阳提醒道。
“让老胡给你们开洞窟。”老爷子说得轻描淡写。
“你确定老胡不会将我们关在里面?”
这个老爷子还真不敢保证,毕竟那老胡记吃不记打,说不得一时脑抽,真能又干出什么事来?只得将秘诀告知了云新阳。
云新阳眉毛一挑:“这么绝密的事,就这么告诉我们了?”
老爷子哈哈大笑,笑得胡子都飞起来了:“告诉你又咋地?难不成你还能害了我不成?不过你这小子脾气也忒暴,上次老胡不过逗你两句,你就给他下药,我要是三年五载不去瞅他,他那身功夫怕是真要废了。”
云新阳一摊手,一脸无辜:“那能怪我吗?我还以为他被人冒名顶替了,那还不是为您好嘛!”
“所以我没怪你啊。”老爷子捋着胡子乐,“让他吃点苦头,省得天天皮痒。”
晚上,新昌听说自己被“抛弃”了,急得跟火烧屁股似的,拽着云新阳的袖子不放:“我是您的书童啊!您去哪儿我去哪儿!我哪儿做得不好您说,我马上就改,还不行吗?”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他可不想再变回沿街讨饭的小乞丐。
云新阳连忙安抚:“你先听我把话说完。不是不要你,是旱路危险重重,我们怕顾不上你。你在家乖乖等着,等河道通了,小扣子会来接你坐船去。”
新昌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梗着脖子据理力争:“旱路不安全,水路就保险了?以前没抢匪,不代表现在没有!再说了,陆地上能撒腿跑,在船上那不是成了瓮里的鳖?路上劫匪是为了抢钱抢物,要抢人也挑大姑娘小媳妇,谁瞧得上我这小书童?真遇上事,我就往路边一钻,等他们走了再出来,保准不给您添乱!实在不行,我可是做过乞丐的,很有经验,我扮成小乞丐跟在您后头,保证不会拖累你!”主打的就是你去哪,我去哪,牢牢粘着不放。
云新阳听了他的话灵光一闪,初七上午又跑到吴家找吴鹏展,把新想法一说,吴鹏展拍着大腿:“这主意妙啊!”俩人赶紧跟吴夫子报备,接着溜到马棚。马棚里那两匹老马,跟旁边的马一比,简直像俩“难民”。他俩还嫌不够难看,又从马棚角落扒了些草沫灰土,给老马从头到尾抹了一遍,愣是把俩“难民”马打扮成了“乞丐”马。
云新阳再想想家里那辆破马车,扔在院子棚角没人管,上面盖的草帘都烂了窟窿,绷着的蓝布褪色褪得跟漂白了似的,跟这俩老马站一块儿,简直是天生一对,穷酸得相得益彰。
初十早上出发时,徐氏虽说眼圈还是红的,但比上次镇定多了——许是儿子上次平安回来给了底气,许是信得过他那点功夫。她拉着云新阳的手,絮絮叨叨的叮嘱:“遇着坏人别逞强,财物全给他们,保住命比啥都强,听见没?”
云老二非得送到吴家,云新晨驾着马车,四人往镇上赶。
马车外头瞧着破得快散架,里头的木板倒结实,徐氏还让云老二把一床破棉被钉在内板上,挡风挡得严实,又往车厢里塞了两床旧被,云老二在里头蜷了蜷腿,总算松了口气:“还行,冻不着。”
到了吴家门口,天已大亮,还没等敲门,侧门就“吱呀”一声开了,跟早就等着似的。
马车刚进院子,看门的小厮就瞅直了眼,不是说要去府城读书?穿成这样这是要演哪出?等瞧见二门里出来的自家大少爷,还有后面跟着的人手里拎的包袱、牵的马,他立马啥都明白了。
云新阳见吴鹏展他们过来,噌地跳上马车,掀开座椅,打开底座下的暗格。小扣子麻溜地把三个包袱塞进去,云新阳“咔哒”扣好机关,座椅一放,又恢复了原样,天衣无缝得跟没动过似的。
云老二下车,跟吴夫子就互相点了点头,俩老父亲都憋着话没说。
吴家小厮们七手八脚把东西搬上车,又牵来那两匹“乞丐马”换上,小扣子赶着马车出了府门。
云新阳和吴鹏展跟送行的人挥了挥手,蹦上马车,小扣子扬鞭“驾——”,马车轱辘“咕噜噜”往前滚。
路上的积雪化了又冻,硬得跟石板似的,倒不耽误赶路。
这会儿太阳还没露头,冷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割得生疼。才走了两刻钟,小扣子的脸就冻得跟块红布似的,麻木得没了知觉,手也冻得僵硬起来,连喊“驾——”都变成了“嘠——”,逗得车厢里的人直乐。
又走了段路,吴鹏展在车里喊:“小扣子,停会儿歇歇。”
小扣子猛地勒住缰绳,跳下车就开始原地蹦跶,一边跺脚一边扯掉手套搓手,嘴里“嘶嘶”地哈着白气,活像只被冻坏的兔子。
“小扣子,上车暖和暖和,我来驾车。”云新阳掀开车帘喊。
新昌立马举着手跟抢答似的:“我来我来!这路上没人,让我练练手呗!”云新阳觉得让他练练也好,就把马鞭递了过去,自己坐在车辕上当监工。
“云少爷,我跑两步,暖和得快!”小扣子说着,撒开腿就往前冲,跟被狗撵似的。
新昌握着马鞭,紧张得浑身僵硬,驾着马车往前挪,速度跟跑步的小扣子差不多,活像俩在比赛谁更慢。
“小扣子都叫吴少爷‘大少爷’,”新昌一边小心翼翼赶着马,一边跟云新阳商量,“要不我也叫您‘三少爷’或‘公子’?”
吴夫子放下茶杯:“这样也好。其他人都带着保镖,犯不着你们俩半大孩子瞎操心,记着,保住自个儿小命最要紧。”
俩人跟领了军令似的笑着说:“您放心,我们心里有数!”
云新阳回到家,先跟老爷子汇报了出发时间和路线,老爷子捻着胡子琢磨半天:“你俩那功夫,在我那地下洞窟炼,保管比在府学墙外跟做贼似的偷偷练强,进步更迅速。”
“可我们不知道进去的秘诀呀?”云新阳提醒道。
“让老胡给你们开洞窟。”老爷子说得轻描淡写。
“你确定老胡不会将我们关在里面?”
这个老爷子还真不敢保证,毕竟那老胡记吃不记打,说不得一时脑抽,真能又干出什么事来?只得将秘诀告知了云新阳。
云新阳眉毛一挑:“这么绝密的事,就这么告诉我们了?”
老爷子哈哈大笑,笑得胡子都飞起来了:“告诉你又咋地?难不成你还能害了我不成?不过你这小子脾气也忒暴,上次老胡不过逗你两句,你就给他下药,我要是三年五载不去瞅他,他那身功夫怕是真要废了。”
云新阳一摊手,一脸无辜:“那能怪我吗?我还以为他被人冒名顶替了,那还不是为您好嘛!”
“所以我没怪你啊。”老爷子捋着胡子乐,“让他吃点苦头,省得天天皮痒。”
晚上,新昌听说自己被“抛弃”了,急得跟火烧屁股似的,拽着云新阳的袖子不放:“我是您的书童啊!您去哪儿我去哪儿!我哪儿做得不好您说,我马上就改,还不行吗?”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他可不想再变回沿街讨饭的小乞丐。
云新阳连忙安抚:“你先听我把话说完。不是不要你,是旱路危险重重,我们怕顾不上你。你在家乖乖等着,等河道通了,小扣子会来接你坐船去。”
新昌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梗着脖子据理力争:“旱路不安全,水路就保险了?以前没抢匪,不代表现在没有!再说了,陆地上能撒腿跑,在船上那不是成了瓮里的鳖?路上劫匪是为了抢钱抢物,要抢人也挑大姑娘小媳妇,谁瞧得上我这小书童?真遇上事,我就往路边一钻,等他们走了再出来,保准不给您添乱!实在不行,我可是做过乞丐的,很有经验,我扮成小乞丐跟在您后头,保证不会拖累你!”主打的就是你去哪,我去哪,牢牢粘着不放。
云新阳听了他的话灵光一闪,初七上午又跑到吴家找吴鹏展,把新想法一说,吴鹏展拍着大腿:“这主意妙啊!”俩人赶紧跟吴夫子报备,接着溜到马棚。马棚里那两匹老马,跟旁边的马一比,简直像俩“难民”。他俩还嫌不够难看,又从马棚角落扒了些草沫灰土,给老马从头到尾抹了一遍,愣是把俩“难民”马打扮成了“乞丐”马。
云新阳再想想家里那辆破马车,扔在院子棚角没人管,上面盖的草帘都烂了窟窿,绷着的蓝布褪色褪得跟漂白了似的,跟这俩老马站一块儿,简直是天生一对,穷酸得相得益彰。
初十早上出发时,徐氏虽说眼圈还是红的,但比上次镇定多了——许是儿子上次平安回来给了底气,许是信得过他那点功夫。她拉着云新阳的手,絮絮叨叨的叮嘱:“遇着坏人别逞强,财物全给他们,保住命比啥都强,听见没?”
云老二非得送到吴家,云新晨驾着马车,四人往镇上赶。
马车外头瞧着破得快散架,里头的木板倒结实,徐氏还让云老二把一床破棉被钉在内板上,挡风挡得严实,又往车厢里塞了两床旧被,云老二在里头蜷了蜷腿,总算松了口气:“还行,冻不着。”
到了吴家门口,天已大亮,还没等敲门,侧门就“吱呀”一声开了,跟早就等着似的。
马车刚进院子,看门的小厮就瞅直了眼,不是说要去府城读书?穿成这样这是要演哪出?等瞧见二门里出来的自家大少爷,还有后面跟着的人手里拎的包袱、牵的马,他立马啥都明白了。
云新阳见吴鹏展他们过来,噌地跳上马车,掀开座椅,打开底座下的暗格。小扣子麻溜地把三个包袱塞进去,云新阳“咔哒”扣好机关,座椅一放,又恢复了原样,天衣无缝得跟没动过似的。
云老二下车,跟吴夫子就互相点了点头,俩老父亲都憋着话没说。
吴家小厮们七手八脚把东西搬上车,又牵来那两匹“乞丐马”换上,小扣子赶着马车出了府门。
云新阳和吴鹏展跟送行的人挥了挥手,蹦上马车,小扣子扬鞭“驾——”,马车轱辘“咕噜噜”往前滚。
路上的积雪化了又冻,硬得跟石板似的,倒不耽误赶路。
这会儿太阳还没露头,冷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割得生疼。才走了两刻钟,小扣子的脸就冻得跟块红布似的,麻木得没了知觉,手也冻得僵硬起来,连喊“驾——”都变成了“嘠——”,逗得车厢里的人直乐。
又走了段路,吴鹏展在车里喊:“小扣子,停会儿歇歇。”
小扣子猛地勒住缰绳,跳下车就开始原地蹦跶,一边跺脚一边扯掉手套搓手,嘴里“嘶嘶”地哈着白气,活像只被冻坏的兔子。
“小扣子,上车暖和暖和,我来驾车。”云新阳掀开车帘喊。
新昌立马举着手跟抢答似的:“我来我来!这路上没人,让我练练手呗!”云新阳觉得让他练练也好,就把马鞭递了过去,自己坐在车辕上当监工。
“云少爷,我跑两步,暖和得快!”小扣子说着,撒开腿就往前冲,跟被狗撵似的。
新昌握着马鞭,紧张得浑身僵硬,驾着马车往前挪,速度跟跑步的小扣子差不多,活像俩在比赛谁更慢。
“小扣子都叫吴少爷‘大少爷’,”新昌一边小心翼翼赶着马,一边跟云新阳商量,“要不我也叫您‘三少爷’或‘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