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罗宾的成长-《洪荒:吞噬诸天证道》

  时间,是世间最公正,也最神奇的画师。它能抚平最深的伤痛,也能沉淀出最美的风华。

  自圣地玛丽乔亚那场风波之后,又是数年光阴悄然而逝。

  截天武馆依旧是马林梵多那个最宁静的角落,仿佛被时光的洪流所遗忘。但武馆内的某些事物,却在这份宁静的浸润下,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比如,罗宾。

  当年的那个因巨大创伤而沉默寡言、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戒备的瘦弱女孩,如今,已然长成了一位气质超凡的年轻女性。

  岁月并未在她身上留下丝毫的沧桑,反而如同最技艺精湛的工匠,将她雕琢成了一件温润而璀璨的艺术品。她身形高挑而优雅,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腰际。一身素雅得体的长裙,更衬得她肌肤胜雪,气质如兰。

  最令人动容的,是她的那双眼睛。

  那双曾被恐惧与阴霾笼罩的、如黑曜石般的眸子,此刻已是澄澈通透,闪烁着智慧与从容的光。当她安静地读书时,那份专注与恬静,能让周围的空气都随之宁和下来;而当她抬起眼帘,望向你时,你仿佛能从那双眼睛里,看到一片浩瀚的、由无数知识与哲理构成的璀璨星海。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庇护的、奥哈拉的遗孤。她已然成长为了一位真正的、内心强大的学者。

  这一日,午后的阳光正好,透过樱花的缝隙,在武馆廊下的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殷长歌依旧如往常一般,盘膝静坐于石桌旁,双目微阖,神游太虚。而罗宾,则跪坐于他对面,正专注地解读着一卷来自异世界的古老竹简。

  那竹简上所记载的,并非武功秘法,而是一段关于某个修真文明,从兴盛到衰亡的完整历史。其中涉及到的王朝更迭、道统之争、以及对天地法则的不同理解所引发的文明冲突,其复杂与深邃程度,远非此方世界那“空白的一百年”所能比拟。

  “老师,”不知过了多久,罗宾缓缓放下竹简,清冷而温润的声音,打破了庭院的宁静,“弟子有一个疑问。”

  “讲。”殷长歌并未睁眼,只是淡淡地吐出一个字。

  “这卷《玄天道鉴》中所记载的‘焚书坑儒’,与世界政府抹杀奥哈拉的行为,何其相似。”罗宾的眼中,闪烁着思辨的光芒,“二者皆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对‘知识’与‘历史’本身,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但为何,玄天王朝的‘焚书令’,最终只加速了自身的覆灭;而世界政府的‘屠魔令’,却能维持其长达八百年的统治,至今依旧稳固?”

  这个问题,已然超越了单纯的“仇恨”,上升到了对“统治之术”与“文明规律”的探讨。

  殷长歌缓缓睁开双眼,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赞许。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弟子,已经真正拥有了独立思考,并从更高维度审视世界的能力。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罗宾,你认为,水与沙,有何不同?”

  罗宾微微一怔,思索片刻后答道:“水,无形,可疏不可堵,强行堵塞,只会积蓄力量,最终冲毁一切堤坝。而沙,有形,看似松散,却能被堆砌成坚固的壁垒,只要不断地夯实、加固,便能长久地屹立。”

  “然也。”殷长歌含笑点头,“玄天王朝所要禁绝的‘儒道’,便是那无形之‘水’。它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融入了那个文明的血脉。焚毁书籍,坑杀儒生,不过是为奔腾的江河,筑起了一道脆弱的堤坝,只会让民怨与反抗的‘水位’越积越高,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而世界政府所要抹去的‘历史正文’,便是那有形之‘沙’。”他的声音变得意味深长,“那段历史,对于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民众而言,是陌生的,是遥远的。世界政府要做的,并非禁绝一种深入人心的思想,而仅仅是掩埋一块块记载着真相的‘石头’。同时,他们用‘正义’、‘秩序’、‘天龙人神之后裔’这些概念,不断地为自己那座建立在谎言之上的统治壁垒,添砖加瓦,夯实地基。”

  “一个,是与整个文明的‘精神’为敌。另一个,则只是与少数探寻真相的‘个体’为敌。”

  “你说,哪个,更容易成功?”

  殷长歌的这番“水沙之论”,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罗宾心中最后的迷雾。

  是啊!她豁然开朗。奥哈拉的悲剧,根源在于世界政府将“探寻历史”这一行为,成功地与“邪恶”、“毁灭世界”划上了等号,从而将学者们从广大的民众中彻底孤立了出去!他们毁灭的,只是承载真相的“沙石”,而非早已深入人心的“水流”。

  这种统治手段,何其高明,又何其……歹毒!

  看到罗宾那恍然大悟的神情,殷长歌继续说道:“所以,想要推翻这座用沙石堆砌的壁垒,仅靠几个人去寻找被掩埋的‘历史正文’,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做的,是让这片大海上,所有的人,都变成‘水’。当所有人都开始质疑,开始思考,开始渴望真相时,那股汇聚而成的、名为‘民心’的滔天巨浪,才能最终将那座看似坚不可摧的谎言壁垒,彻底冲垮。”

  这番话,彻底为罗宾指明了未来的方向。她不再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历史的“探寻者”,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真相的“传播者”。

  她的心境,在这一刻,再次得到了升华。

  就在师徒二人论道之际,武馆的门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海军大参谋“鹤”,再一次到访了。

  “叨扰了,殷先生。”鹤中将依旧是那副沉稳干练的模样,她对着殷长歌微微颔首,目光在触及一旁的罗宾时,却不由自主地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艳与欣赏。

  眼前的这个少女,与数年前那个沉默寡言的模样,已是判若两人。那份沉静优雅的气质,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智慧眼眸,让她这位见惯了无数天才的海军智囊,都感到一阵心折。

  “鹤中将请坐。”殷长歌示意道。

  “老师,鹤中将,请用茶。”罗宾礼貌地行了一礼,随后便手法娴熟地为两人沏上了清茶,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大家风范。

  鹤接过茶杯,看着眼前这位风华绝代的少女,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她此次前来,本是想请殷长歌帮忙,解读一份海军在清剿某古代遗迹时,缴获的、无人能识的古代文献。可此刻,看着罗宾,她心中却忽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罗宾小姐,”鹤看着罗宾,用一种近乎平等的语气问道,“老身这里,有一份关于古代文字的难题,不知,可否请你斧正一二?”

  罗宾闻言,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师。见殷长歌微微颔首,默许了此事,她才微笑着应道:“不敢当,晚辈愿尽力一试。”

  当鹤将那份文献的拓本在石桌上展开时,罗宾只是扫了一眼,便平静地开口,将那段艰涩难懂的古代铭文,一字不差地、流畅地翻译了出来,甚至还引经据典,指出了其中几个可能存在的、关于古代王国地理位置的争议点。

  她那渊博的学识,清晰的逻辑,以及远超年龄的沉稳,让鹤这位海军大参谋,彻底被震撼了。

  她怔怔地看着罗宾,再看看一旁云淡风轻、仿佛对此早已司空见惯的殷长歌,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荒诞而又无奈的苦笑。

  世界政府,动用“屠魔令”,不惜背负万世骂名,也要将奥哈拉从地图上彻底抹去,断绝那关于“历史正文”的一切传承。

  可他们又怎会想到,奥哈拉最智慧、最璀璨的种子,不仅没有被毁灭,反而在他们心脏地带——海军本部马林梵多,在一位神秘道人的庇护与教导下,成长得比她的前辈们,更加博学,更加睿智,也……更加危险。

  罗宾的存在本身,就像一根最尖锐、最锋利的刺,悄无声息地,插在了世界政府那颗名为“绝对正义”的心脏之上。

  这,何尝不是对世界政府那场血腥清洗的,最无声,也最极致的讽刺?

  鹤收起文献,起身告辞。她看着眼前这对奇特的师徒,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她知道,这座宁静的武馆,以及馆内的这位少女,迟早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一场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巨大风暴。

  而她,只能选择,静静地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