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截天武馆那与世隔绝的宁静之中,时间仿佛失去了它原有的尺度。对于妮可·奥尔维亚而言,每一天,都既是漫长的煎熬,又是充满了希望的恩赐。
她所在的静室,与罗宾所在的房间,仅仅一墙之隔。但这一墙之隔,却如同天堑,将她与女儿,分割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一个,是充满了愧疚、思念与无尽等待的、属于母亲的囚笼。
而另一个,则是在废墟之上,被小心翼翼地、重新浇灌与呵护的、属于女儿的新生。
殷长歌送来的“清心丹”药效神奇,仅仅数日,奥尔维亚在奥哈拉事件中所受的内外伤势,便已痊愈了七七八八。她的身体,正在以一种超乎常理的速度恢复着,但她内心的伤口,却依旧在每一个寂静的深夜,隐隐作痛。
她遵从着殷长歌的嘱咐,从未踏出过这间静室半步。她知道,那个谜一般的男人说得对。对于现在的罗宾而言,自己的出现,只会勾起她最惨痛的回忆,成为她新生活中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
所以,她只能等。
她唯一的慰藉,便是静室里那扇小小的、糊着纸窗的窗户。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庭院,她便会悄悄地,用指尖将窗纸捅开一个微不可查的小孔,然后,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于那个小孔之后的世界。
她看着,那个神秘的青袍男人,日复一日地,为罗宾送去食物与热茶。
她看着,自己的女儿,从最初的蜷缩、戒备与绝食,到后来,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杯清茶,再到,小口地、尝试着吃下第一口饭菜。每一个细微的、积极的变化,都足以让窗后的奥尔维亚,无声地泪流满面。
她看着,那个男人,没有用任何强迫的手段,也没有说任何一句空洞的安慰。他只是用一种近乎于“道”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以绝对的耐心与温柔,一点点地,融化着女儿心中那座坚固的冰山。
当她看到殷长歌在庭院中,用那些她从未见过的、充满了本源韵味的神秘文字,重新点燃了罗宾眼中那属于学者的、对知识的渴望之火时,她心中的感激与震撼,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她知道,这个男人,不仅仅是救了她们母女的性命。他,更是在拯救她女儿那颗濒临破碎的、即将坠入永恒黑暗的灵魂。
这份恩情,重于天地。
而当她看到,殷长歌推开那扇她从未见过的房门,向罗宾展示那座浩瀚如海的、收藏了诸天万界典籍的“新世界”时,即便是以她身为世界顶级考古学家的心境,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一丝发自内心的羡慕。
那是一个学者,所能梦想的、最终极的殿堂。
从那天起,她便常常看到,女儿小小的身影,整日都待在那间充满了神秘与未知的书房里。她不再蜷缩,不再发呆。她或是捧着一卷古老的竹简,认真地辨认着上面的刻痕;或是摊开一轴巨大的卷轴,痴迷地研究着上面绘制的、关于异世界风土人情的精美图画。
她的脸上,虽然依旧没有什么笑容,但那份沉浸于知识海洋时的专注与宁静,却是奥尔维亚最熟悉,也最渴望看到的模样。
她知道,她的罗宾,正在以一种她无法参与的方式,慢慢地,好起来。
巨大的欣慰与希望,填满了奥尔维亚的心。但随之而来的,却也是更为深沉的、无处安放的思念与……无力感。
她渴望冲出去,将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告诉她自己有多么爱她。但她不能。她只能像一个最卑微的偷窥者,躲在阴影里,默默地守望着女儿的新生。
为了不让自己被这份思念与无力所吞噬,奥尔维亚强迫自己,也开始寻找自己的“工作”。
她将殷长歌从奥哈拉火海中抢救出来的、那数百本被湖水浸湿的珍贵典籍,一本本地,小心翼翼地晾干、抚平、修复。
这些书籍,是她的同伴们,用生命换回来的最后遗物。每一页泛黄的纸张,都仿佛还残留着同伴们的体温;每一个字迹,都承载着他们对历史真相的执着与呐喊。
她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于这项工作之中。她用殷长歌提供的不知名药液,清洗着书页上的污渍;她学着记忆中修复古籍的方法,将破损的页面,一点点地黏合。
这个过程,既是对逝去同伴的一种悼念,也是对她自己内心的一种救赎。她仿佛能感觉到,克洛巴博士,还有那些为了守护知识而坦然赴死的同伴们,他们的灵魂,并未远去,而是在静静地注视着她,注视着她将这份属于奥哈拉的、不屈的意志,继续传承下去。
这日,殷长歌照例为她送来晚餐。
他看着房间里,那些被奥尔维亚精心修复、并重新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奥哈拉典籍,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辛苦了。”他平静地说道。
“不。”奥尔维亚摇了摇头,她看着那些书籍,眼中充满了温柔,“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先生,我……我能拜托您一件事吗?”
“但说无妨。”
“等……等罗宾再长大一些,等她能完全走出阴影的时候,”奥尔维亚的声音,带着一丝恳求,“请您,将这些书,也交给她。请您告诉她,奥哈拉的学者们,都是值得骄傲的英雄。她的母亲,也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殷长歌看着她那双充满了希冀与母性光辉的眼睛,沉默了片刻,最终,缓缓地点了点头。
“好。”
一个字,却重如山岳。
得到了这个承诺,奥尔维亚仿佛卸下了心中最后的一块巨石。她对着殷长歌,深深地、郑重地鞠了一躬。
这一躬,不仅仅是为了救命之恩,更是为了这份成全她作为学者、以及作为母亲的、最后的尊严。
殷长歌坦然地受了她这一礼,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悄然离去。
夜深人静。
奥尔维亚再次来到窗边,捅开那个小小的窥孔。
隔壁书房的灯,依旧亮着。她能看到,女儿小小的身影,正趴在一张巨大的桌子上,手里拿着一支她从未见过的、散发着淡淡灵光的毛笔,在一张巨大的兽皮卷上,认真地、一笔一划地,临摹着那些神秘而古老的洪荒文字。
灯光,将她专注的侧脸,勾勒出了一道柔和而温暖的轮廓。那神情,像极了多年前,那个同样在灯下,为了探寻历史真相而奋笔疾书的、年轻的自己。
奥尔维亚看着看着,笑了。
笑着笑着,眼泪,便无声地,再次滑落。
只是这一次的眼泪,不再是苦涩,不再是悲伤,而是充满了无尽的……欣慰与希望。
这,便是她的守望。
于这方寸静室之内,守望着墙外那个正在悄然绽放的、属于她,也属于奥哈拉的……未来。
她所在的静室,与罗宾所在的房间,仅仅一墙之隔。但这一墙之隔,却如同天堑,将她与女儿,分割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一个,是充满了愧疚、思念与无尽等待的、属于母亲的囚笼。
而另一个,则是在废墟之上,被小心翼翼地、重新浇灌与呵护的、属于女儿的新生。
殷长歌送来的“清心丹”药效神奇,仅仅数日,奥尔维亚在奥哈拉事件中所受的内外伤势,便已痊愈了七七八八。她的身体,正在以一种超乎常理的速度恢复着,但她内心的伤口,却依旧在每一个寂静的深夜,隐隐作痛。
她遵从着殷长歌的嘱咐,从未踏出过这间静室半步。她知道,那个谜一般的男人说得对。对于现在的罗宾而言,自己的出现,只会勾起她最惨痛的回忆,成为她新生活中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
所以,她只能等。
她唯一的慰藉,便是静室里那扇小小的、糊着纸窗的窗户。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庭院,她便会悄悄地,用指尖将窗纸捅开一个微不可查的小孔,然后,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于那个小孔之后的世界。
她看着,那个神秘的青袍男人,日复一日地,为罗宾送去食物与热茶。
她看着,自己的女儿,从最初的蜷缩、戒备与绝食,到后来,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杯清茶,再到,小口地、尝试着吃下第一口饭菜。每一个细微的、积极的变化,都足以让窗后的奥尔维亚,无声地泪流满面。
她看着,那个男人,没有用任何强迫的手段,也没有说任何一句空洞的安慰。他只是用一种近乎于“道”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以绝对的耐心与温柔,一点点地,融化着女儿心中那座坚固的冰山。
当她看到殷长歌在庭院中,用那些她从未见过的、充满了本源韵味的神秘文字,重新点燃了罗宾眼中那属于学者的、对知识的渴望之火时,她心中的感激与震撼,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她知道,这个男人,不仅仅是救了她们母女的性命。他,更是在拯救她女儿那颗濒临破碎的、即将坠入永恒黑暗的灵魂。
这份恩情,重于天地。
而当她看到,殷长歌推开那扇她从未见过的房门,向罗宾展示那座浩瀚如海的、收藏了诸天万界典籍的“新世界”时,即便是以她身为世界顶级考古学家的心境,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一丝发自内心的羡慕。
那是一个学者,所能梦想的、最终极的殿堂。
从那天起,她便常常看到,女儿小小的身影,整日都待在那间充满了神秘与未知的书房里。她不再蜷缩,不再发呆。她或是捧着一卷古老的竹简,认真地辨认着上面的刻痕;或是摊开一轴巨大的卷轴,痴迷地研究着上面绘制的、关于异世界风土人情的精美图画。
她的脸上,虽然依旧没有什么笑容,但那份沉浸于知识海洋时的专注与宁静,却是奥尔维亚最熟悉,也最渴望看到的模样。
她知道,她的罗宾,正在以一种她无法参与的方式,慢慢地,好起来。
巨大的欣慰与希望,填满了奥尔维亚的心。但随之而来的,却也是更为深沉的、无处安放的思念与……无力感。
她渴望冲出去,将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告诉她自己有多么爱她。但她不能。她只能像一个最卑微的偷窥者,躲在阴影里,默默地守望着女儿的新生。
为了不让自己被这份思念与无力所吞噬,奥尔维亚强迫自己,也开始寻找自己的“工作”。
她将殷长歌从奥哈拉火海中抢救出来的、那数百本被湖水浸湿的珍贵典籍,一本本地,小心翼翼地晾干、抚平、修复。
这些书籍,是她的同伴们,用生命换回来的最后遗物。每一页泛黄的纸张,都仿佛还残留着同伴们的体温;每一个字迹,都承载着他们对历史真相的执着与呐喊。
她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于这项工作之中。她用殷长歌提供的不知名药液,清洗着书页上的污渍;她学着记忆中修复古籍的方法,将破损的页面,一点点地黏合。
这个过程,既是对逝去同伴的一种悼念,也是对她自己内心的一种救赎。她仿佛能感觉到,克洛巴博士,还有那些为了守护知识而坦然赴死的同伴们,他们的灵魂,并未远去,而是在静静地注视着她,注视着她将这份属于奥哈拉的、不屈的意志,继续传承下去。
这日,殷长歌照例为她送来晚餐。
他看着房间里,那些被奥尔维亚精心修复、并重新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奥哈拉典籍,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辛苦了。”他平静地说道。
“不。”奥尔维亚摇了摇头,她看着那些书籍,眼中充满了温柔,“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先生,我……我能拜托您一件事吗?”
“但说无妨。”
“等……等罗宾再长大一些,等她能完全走出阴影的时候,”奥尔维亚的声音,带着一丝恳求,“请您,将这些书,也交给她。请您告诉她,奥哈拉的学者们,都是值得骄傲的英雄。她的母亲,也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殷长歌看着她那双充满了希冀与母性光辉的眼睛,沉默了片刻,最终,缓缓地点了点头。
“好。”
一个字,却重如山岳。
得到了这个承诺,奥尔维亚仿佛卸下了心中最后的一块巨石。她对着殷长歌,深深地、郑重地鞠了一躬。
这一躬,不仅仅是为了救命之恩,更是为了这份成全她作为学者、以及作为母亲的、最后的尊严。
殷长歌坦然地受了她这一礼,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悄然离去。
夜深人静。
奥尔维亚再次来到窗边,捅开那个小小的窥孔。
隔壁书房的灯,依旧亮着。她能看到,女儿小小的身影,正趴在一张巨大的桌子上,手里拿着一支她从未见过的、散发着淡淡灵光的毛笔,在一张巨大的兽皮卷上,认真地、一笔一划地,临摹着那些神秘而古老的洪荒文字。
灯光,将她专注的侧脸,勾勒出了一道柔和而温暖的轮廓。那神情,像极了多年前,那个同样在灯下,为了探寻历史真相而奋笔疾书的、年轻的自己。
奥尔维亚看着看着,笑了。
笑着笑着,眼泪,便无声地,再次滑落。
只是这一次的眼泪,不再是苦涩,不再是悲伤,而是充满了无尽的……欣慰与希望。
这,便是她的守望。
于这方寸静室之内,守望着墙外那个正在悄然绽放的、属于她,也属于奥哈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