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天地,劫波过去。
但是昔日封神大战的惨烈厮杀声,圣人破灭万物重归混沌的怒吼声,似乎都还在风中呜咽!
破碎的山河虽得鸿钧道祖伟力缓缓修复,裂开的大地被新生草木覆盖,崩塌的天穹重新弥合,但那股深入骨髓的萧索与劫后余生的不安,却如同无形的薄雾,弥漫在每一缕灵气、每一寸土地之上。
曾经的仙山福地,灵脉多有损毁;往昔的大能洞府,如今空余断壁残垣。
新生的三界天地,少了那份万仙来朝、诸圣并立的喧嚣鼎盛,多了几分空旷寂寥与小心翼翼的试探。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便是那场席卷洪荒的封神量劫。
而量劫之后,六位混元无极的天道圣人——三清、女娲、接引、准提,奉道祖鸿钧之命,已远离这方孕育他们的洪荒天地,前往那混沌未开、凶险莫测的边荒戍守。
也许圣人有不得已,也许圣人并没有怎么搅入封神大战,但鸿钧道祖钧令已下,那就不容分说了!
而且,身为洪荒天道圣人,本就有护持天地、爱护众生的职责,袖手旁观算什么?大打出手算什么?
这些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责任就必须六位圣人承担,一个也跑不了!
女娲娘娘也许是最无辜的,先是准提借女娲庙纣王上香算计了她,后又被鸿钧道祖连带处罚,但她知道大势如此,没有额外分说。
洪荒的大势是什么,六位圣人都很清楚了,几次量劫已经足够让他们认清现实。
鸿钧道祖就是大势,所谓“鸿钧是天道,天道不为鸿钧”!
一千年,是鸿钧道祖的仁慈,六位圣人或是恋恋不舍,或是心怀不忿,或是无欲无求,终究远走混沌!
圣人的离去,如同抽走了支撑天地的擎天巨柱,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与不安定的格局。
此刻,三十三天之上,天庭。
凌霄宝殿金碧辉煌,祥云缭绕,瑞气千条。
窈窕仙娥翩跹,黄巾力士肃立,一派秩序井然、威严肃穆的景象。
头顶少了六重压力的玉皇大帝——昊天上帝,身着九龙帝袍,头戴十二旒冕,端坐于象征着三界至高权力的九龙御座之上。
他的目光,看似平静地扫视着下方分列两班、仙光缭绕的文武仙卿。
然而,当他的视线掠过左侧为首那位身着紫微星辰帝袍,面容威严,周身星光隐现,执掌周天星斗运转、统率河汉群星的紫微大帝时,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郁,在他眼底深处飞快掠过。
紧接着,他的目光又扫向右侧那位鹤发童颜,手持蟠龙寿杖,气息温和却深不可测的南极长生大帝,阐教南极仙翁。
这两位大帝,一执掌星辰权柄,一主掌福禄寿元,分立左右,气势渊深如海,无形中便将御座上的玉帝光芒压下了几分。
天庭充实,秩序井然?不过表象而已!
封神榜虽定,诸神归位,但这天庭真正的大权,早已在封神前后的利益分配中,落于这二位帝君之手。
紫微掌群星列宿、经纬天地,南极主长生延寿、福泽众生,玉帝昊天,这位名义上的三界共主,反倒成了被架空的存在,圣旨难出凌霄殿!
玉帝面上维持着帝王的威严,心中却是一片冰冷。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下方那两位帝君身上传来的、几乎能与整个天庭气运共鸣的磅礴力量。
那是准圣中期、准圣初期的威压,是他目前需要忌惮的力量!
紫微帝君背后是玄门三代第一人,截教新时代领袖青云道君,是圣人离去之后三界第一流的高手大能!
长生帝君开口“元始”,闭眼“钧旨”,准圣初期的修为担纲阐教话事人,落天帝面子也是丝毫不让!
有此二位在,三百六十五路周天正神,少有投入他这位天庭正主、三界至尊麾下的。
可以说,封神封了个寂寞!
封神前,有圣人掣肘,紫微帝君、长生帝君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自己忍了!
封神后,本以为诸神归位,自己权势可以炽盛一些,至少和几位帝君分庭抗礼吧?
然而,是自己把他们想的太好了,一个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
出身截教的正神,谨遵紫微令旨;余下的见风使舵,都被长生驱使。
自己呢?还是孤零零、冷清清、惨淡淡一个!
就连好外甥杨戬,也都埋怨自己镇压了瑶姬,他看不出来自己名为镇压,实则保护的深意吗?
作为阐教三代最杰出的弟子,他清楚的很!
可自己能给他什么?冷酷舅舅的温暖!
开玩笑,大家都是长生不死的神仙,一些所谓亲情,如何能成为牵绊?
阐教势大,仅次于截教,自己玉皇不过名义,杨戬当然不会给什么好脸色。
也罢,听调不听宣就由他去吧!
想到自己和瑶池,苦心千万年,不是童子就是“傀儡”,真是白忙活呵!
这凌霄殿,这九龙御座,真像是一个华丽的囚笼啊!
就在玉帝心中郁结难平之际,一股宏大、祥和却又带着不容忽视的磅礴气势,自西方极远之地升腾而起,隐隐穿透天庭的仙灵之气,传入殿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梵音阵阵,佛光普照!
西方,灵山!
视线拉远,俯瞰洪荒。只见西方之地,灵山所在,金光万丈,气运凝聚如实质的华盖,煌煌赫赫,直冲霄汉。
那气运之盛,竟隐隐有盖过当年截教万仙来朝、碧游宫群仙汇聚磅礴气象!
无数佛子梵唱,虔诚愿力汇聚成金色的洪流,滋养着这片西方极乐净土,也昭示着一个庞然大物的崛起。
封神之战,人、阐、截三教皆伤,西方佛门却借机度化三千红尘客,气运暴涨!
加上后来老子化胡为佛,多宝如来立下大乘佛教,改良佛教教义,成就普世大教,得到了接引、准提两位佛母的欣赏!
自己更是乘风而起,一举斩去第二尸晋升准圣中期,威势压过了原西方教嫡传弥勒,成就世尊如来佛祖尊位。
多宝道人可谓是因祸得福,权势超过了燃灯过去佛、弥勒未来佛,风头直逼曾经独领风骚的青云道君!
此消彼长之下,佛门实力在如来佛祖、燃灯佛祖、弥勒佛祖的统领下已悄然超越全盛时期的截教,成为洪荒明面上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势力!
拥有两位准圣中期,弥勒、地藏、大日如来和观音、普贤、文殊等六位准圣初期,佛门东进的渴望愈发强烈!
毕竟,燃灯过去佛一系,和世尊如来一系都是长于东方,能不渴望“衣锦还乡”吗?
一股新的、名为“西游”的量劫气息,在六圣远离、三教休养、佛门大兴的微妙平衡下,如同沉睡的火山,悄然开始酝酿、胎动!
玉帝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凌霄殿的穹顶,望向那西方耀眼的佛光,又扫过下方不动声色的紫微与长生,一丝极其复杂的光芒在他眼中闪过。
是忌惮?是期待?还是更深的算计?
暗流,已在平静的表象下汹涌澎湃。
喜欢截教覆灭?我带头加入天庭
但是昔日封神大战的惨烈厮杀声,圣人破灭万物重归混沌的怒吼声,似乎都还在风中呜咽!
破碎的山河虽得鸿钧道祖伟力缓缓修复,裂开的大地被新生草木覆盖,崩塌的天穹重新弥合,但那股深入骨髓的萧索与劫后余生的不安,却如同无形的薄雾,弥漫在每一缕灵气、每一寸土地之上。
曾经的仙山福地,灵脉多有损毁;往昔的大能洞府,如今空余断壁残垣。
新生的三界天地,少了那份万仙来朝、诸圣并立的喧嚣鼎盛,多了几分空旷寂寥与小心翼翼的试探。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便是那场席卷洪荒的封神量劫。
而量劫之后,六位混元无极的天道圣人——三清、女娲、接引、准提,奉道祖鸿钧之命,已远离这方孕育他们的洪荒天地,前往那混沌未开、凶险莫测的边荒戍守。
也许圣人有不得已,也许圣人并没有怎么搅入封神大战,但鸿钧道祖钧令已下,那就不容分说了!
而且,身为洪荒天道圣人,本就有护持天地、爱护众生的职责,袖手旁观算什么?大打出手算什么?
这些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责任就必须六位圣人承担,一个也跑不了!
女娲娘娘也许是最无辜的,先是准提借女娲庙纣王上香算计了她,后又被鸿钧道祖连带处罚,但她知道大势如此,没有额外分说。
洪荒的大势是什么,六位圣人都很清楚了,几次量劫已经足够让他们认清现实。
鸿钧道祖就是大势,所谓“鸿钧是天道,天道不为鸿钧”!
一千年,是鸿钧道祖的仁慈,六位圣人或是恋恋不舍,或是心怀不忿,或是无欲无求,终究远走混沌!
圣人的离去,如同抽走了支撑天地的擎天巨柱,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与不安定的格局。
此刻,三十三天之上,天庭。
凌霄宝殿金碧辉煌,祥云缭绕,瑞气千条。
窈窕仙娥翩跹,黄巾力士肃立,一派秩序井然、威严肃穆的景象。
头顶少了六重压力的玉皇大帝——昊天上帝,身着九龙帝袍,头戴十二旒冕,端坐于象征着三界至高权力的九龙御座之上。
他的目光,看似平静地扫视着下方分列两班、仙光缭绕的文武仙卿。
然而,当他的视线掠过左侧为首那位身着紫微星辰帝袍,面容威严,周身星光隐现,执掌周天星斗运转、统率河汉群星的紫微大帝时,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郁,在他眼底深处飞快掠过。
紧接着,他的目光又扫向右侧那位鹤发童颜,手持蟠龙寿杖,气息温和却深不可测的南极长生大帝,阐教南极仙翁。
这两位大帝,一执掌星辰权柄,一主掌福禄寿元,分立左右,气势渊深如海,无形中便将御座上的玉帝光芒压下了几分。
天庭充实,秩序井然?不过表象而已!
封神榜虽定,诸神归位,但这天庭真正的大权,早已在封神前后的利益分配中,落于这二位帝君之手。
紫微掌群星列宿、经纬天地,南极主长生延寿、福泽众生,玉帝昊天,这位名义上的三界共主,反倒成了被架空的存在,圣旨难出凌霄殿!
玉帝面上维持着帝王的威严,心中却是一片冰冷。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下方那两位帝君身上传来的、几乎能与整个天庭气运共鸣的磅礴力量。
那是准圣中期、准圣初期的威压,是他目前需要忌惮的力量!
紫微帝君背后是玄门三代第一人,截教新时代领袖青云道君,是圣人离去之后三界第一流的高手大能!
长生帝君开口“元始”,闭眼“钧旨”,准圣初期的修为担纲阐教话事人,落天帝面子也是丝毫不让!
有此二位在,三百六十五路周天正神,少有投入他这位天庭正主、三界至尊麾下的。
可以说,封神封了个寂寞!
封神前,有圣人掣肘,紫微帝君、长生帝君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自己忍了!
封神后,本以为诸神归位,自己权势可以炽盛一些,至少和几位帝君分庭抗礼吧?
然而,是自己把他们想的太好了,一个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
出身截教的正神,谨遵紫微令旨;余下的见风使舵,都被长生驱使。
自己呢?还是孤零零、冷清清、惨淡淡一个!
就连好外甥杨戬,也都埋怨自己镇压了瑶姬,他看不出来自己名为镇压,实则保护的深意吗?
作为阐教三代最杰出的弟子,他清楚的很!
可自己能给他什么?冷酷舅舅的温暖!
开玩笑,大家都是长生不死的神仙,一些所谓亲情,如何能成为牵绊?
阐教势大,仅次于截教,自己玉皇不过名义,杨戬当然不会给什么好脸色。
也罢,听调不听宣就由他去吧!
想到自己和瑶池,苦心千万年,不是童子就是“傀儡”,真是白忙活呵!
这凌霄殿,这九龙御座,真像是一个华丽的囚笼啊!
就在玉帝心中郁结难平之际,一股宏大、祥和却又带着不容忽视的磅礴气势,自西方极远之地升腾而起,隐隐穿透天庭的仙灵之气,传入殿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梵音阵阵,佛光普照!
西方,灵山!
视线拉远,俯瞰洪荒。只见西方之地,灵山所在,金光万丈,气运凝聚如实质的华盖,煌煌赫赫,直冲霄汉。
那气运之盛,竟隐隐有盖过当年截教万仙来朝、碧游宫群仙汇聚磅礴气象!
无数佛子梵唱,虔诚愿力汇聚成金色的洪流,滋养着这片西方极乐净土,也昭示着一个庞然大物的崛起。
封神之战,人、阐、截三教皆伤,西方佛门却借机度化三千红尘客,气运暴涨!
加上后来老子化胡为佛,多宝如来立下大乘佛教,改良佛教教义,成就普世大教,得到了接引、准提两位佛母的欣赏!
自己更是乘风而起,一举斩去第二尸晋升准圣中期,威势压过了原西方教嫡传弥勒,成就世尊如来佛祖尊位。
多宝道人可谓是因祸得福,权势超过了燃灯过去佛、弥勒未来佛,风头直逼曾经独领风骚的青云道君!
此消彼长之下,佛门实力在如来佛祖、燃灯佛祖、弥勒佛祖的统领下已悄然超越全盛时期的截教,成为洪荒明面上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势力!
拥有两位准圣中期,弥勒、地藏、大日如来和观音、普贤、文殊等六位准圣初期,佛门东进的渴望愈发强烈!
毕竟,燃灯过去佛一系,和世尊如来一系都是长于东方,能不渴望“衣锦还乡”吗?
一股新的、名为“西游”的量劫气息,在六圣远离、三教休养、佛门大兴的微妙平衡下,如同沉睡的火山,悄然开始酝酿、胎动!
玉帝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凌霄殿的穹顶,望向那西方耀眼的佛光,又扫过下方不动声色的紫微与长生,一丝极其复杂的光芒在他眼中闪过。
是忌惮?是期待?还是更深的算计?
暗流,已在平静的表象下汹涌澎湃。
喜欢截教覆灭?我带头加入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