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河中遇妖-《细雨骑驴入玄门》

  马车驶过拱桥,停了下来。

  薛五扬着马鞭,指着桥身上的“过马桥”三个字,道,“猜得不错,过马桥的马,确实是马县令的马!”

  盛朝启事录中,记载着刘存遇仙的故事。

  据传,当年刘存带着土匪劫了县衙,绑了马县令,带着人逃到了泾水河边。

  薛五还不忘解释一句,“泾水,就是现如今的斩马河。”

  “哎呀,听懂了,”细雨不停催促,“五叔,你别随意打岔,快往下讲。”

  薛五摸摸鼻子,继续讲道——

  泾水河上,原本有一座简陋的独木桥。

  泾水河两岸百姓,便是走这座独木桥过河。

  刘存与土匪们下山,抢劫县衙,也是走的这座独木桥。

  却没想到,来的时候好好的,回去的时候,桥没了——昨夜暴雨,暴涨的河水冲垮了独木桥。

  没了桥,过河便成了问题。

  有个性急的土匪仗着水性好,嚷嚷着要游过去。

  谁知,刚跳下河,扑腾了没两下,便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若不是那土匪跳河前,腰间被绑上了绳索,他还真要成为河底冤魂。

  颇识水性的土匪被拽了回来,面色惨白,显然受惊不小。

  其他土匪也歇了游过去的心思——这些人里,水性最好的就是方才下水的那位,他都不行,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就在众人着急如何过河时,河面上忽然弥漫起雾气。

  雾气中,隐约看到一位老者,从河中冒了出来。

  众土匪惊呼不断。

  须臾之间,从水中冒出来的老者,便来到众人面前。

  看清那位老者容貌后,众匪皆倒抽一口凉气。

  那位老者显然非人,其面貌明显异于常人——额上长角,两颊侧面隐隐有青鳞密布,唇角处垂着两络长须,时不时地摆动弯曲,灵活异常。

  妖!

  河中妖!

  今日遇到妖,是祸非福!

  众匪皆胆寒,齐齐向后退去。

  刘存站着没动。

  他家中富足,自幼读书又不考功名,便读了不少的野史杂闻。

  其中狐仙精怪的故事,也曾心向往之。

  此时他心中惴惴,面上却不动声色。

  众人皆后退,他却向前一步,向老者拱身施礼,“不知老丈驾临,刘某有礼。”

  面貌怪异的老者慌忙扶住他,“不敢当不敢当,紫微星君此举可折煞老朽了。”

  “一大清早喜鹊枝头喳喳叫,原来是紫微星君大驾光临……”老者很是客气,“……老朽有失远迎,还望星君勿怪,勿怪……”

  众土匪听得面面相觑。

  见河中妖态度客气,惊惧之心也消散不少。

  只是,这妖称呼刘二什么来着,紫微星君?

  别以为他们不懂,他们看过戏,戏文里紫微星可是指皇帝!

  难道说,刘二以后……会当皇帝?

  他奶奶的,刘二要是当了皇帝,那他们这些和刘二结拜为异姓兄弟的人,那就是皇亲国戚!

  众匪眼中浮现热切,视线在老者与刘存身上转来转去。

  老者捻着胡须,十分殷勤。

  “紫微星君可是遇到难事?不妨说来听听……老朽虽不才,却也愿替紫微星君排忧解难!”

  刘存心中一动,朝老者还了一礼。

  “老丈,我与兄弟们路过宝地,河水湍急无法继续行路,不知老丈可有法子,在河面上搭座桥梁,让我等过河?”

  老者哈哈一笑。

  “好说好说,搭座桥罢了,这有何难?”

  “不知紫微星君想搭座什么桥?”

  刘存心中一动,“还请老丈明示,这桥和桥有何不同?”

  老者哈哈一笑,“香烛为祭,十年独木桥;牛羊为祭,百年木拱桥;活人为祭,千年石拱桥……紫微星君请选,要造哪种桥?”

  刘存眸色一转,目光落在了委顿于地,口中塞着破布,只剩下半条命的马县令身上。

  马县令神色惊恐,呜呜有声。

  刘存收回视线,神色淡然,“既然要造,当然要造一座结实耐用,可经千年风霜的石拱桥!”

  老者又哈哈一笑。

  “好说好说,千年石拱桥需活人为祭,敢问星君,要选何人祭桥?”

  刘存不假思索,指着委顿于地的马县令。

  “此乃一恶人,性命如猪狗,其一条贱命能换千年桥梁,为百姓谋福祉,倒是他的一番造化!”

  老者朗笑不止,笑着笑着,身形忽然一动,抓起地上的马县令,倏地一下没入水中。

  片刻后,水中咕嘟咕嘟冒起水花。

  “哗”的一声响,被拖入水中的马县令,又被抛出水面。

  其堵嘴的破布已消失不见,只听得惨叫声不断,半空中的马县令身体被不断拉长,越拉越长,直至呈拱形横架于河道两岸。

  随着人形拱桥成形,河底冒出无数块巨石,将人形裹于其中。

  待浓雾散去,一座崭新的石拱桥出现在众人面前。

  众匪你看我,我看你,无人敢过桥。

  虚空中响起那位老者的声音,“新桥已建,还请紫微星君为此桥赐名!”

  刘存也不推脱,噌地一下拔出长剑,迈步上桥。

  “此桥乃曹县县令马成用性命为祭,方得此桥,故尔,此桥赐名——过马桥!”

  语毕,刘存举起长剑,往桥身上狠狠一扎。

  说也奇怪,桥身上覆盖的都是坚硬的石块,可刘存的这一剑,就像扎在柔软的血肉上,一剑到底。

  石板内渗出殷红的血渍。

  讲到这里,薛五招呼细雨,“小道长,你要不要上桥去看看?”

  “若史书上记载不错,过马桥上有一块石板,上有被长剑扎透的痕迹,且剑痕四周疑似有血迹渗出……”

  细雨颇感兴趣,带着大白,小纸,跳下马车。

  “哪呢,哪呢?”

  薛五也下马,带着她折返回桥上。

  过马桥上,居中一块石板,确实有一小小孔洞。

  孔洞四周,颜色黑红发乌,就似血迹渗出,又经长年累月,渗进了石板中。

  细雨疑惑地摸着下巴。

  嚯,还真有个剑痕!

  可她在这过马桥上,并没感应到什么妖物气息。

  过马桥乃河中妖所建,纯属胡说八道。

  恐怕薛五叔讲的那个故事,其中几分真几分假,也难以分辨。

  薛五不知细雨暗自吐槽他讲的故事不真,还在絮叨。

  “史书上有载,后刘存带着众匪过桥,夺了土匪窝大当家的位置,收拢附近匪寨,渐渐兵强马盛,揭竿起义……”

  “最后,刘存夺得天下,建立盛朝。”

  “当了皇帝后,刘存回乡祭祖,重回过马桥,将泾水河更名为斩马河,此名延续至今……”

  薛五话还未说完,就见细雨趴在桥上,朝河道里凿冰捕鱼的几个孩子喊道,“喂,你们捞到鱼了吗?”

  喜欢细雨骑驴入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