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匪乱在后-《细雨骑驴入玄门》

  老天不给人活路。

  官兵走了,过了大半个月,山里的土匪又来了。

  一日半夜,村里人早已熟睡。

  一群举着火把,骑着高头大马的山匪,悄无声息地进了村,将村子围了起来。

  村里养的狗,接二连三地狂吠起来。

  熟睡的人,睡梦中被惊醒。

  院门被人粗暴地一脚踹开,凶神恶煞的土匪进了院子,见什么抢什么。

  灶间存放米面的陶瓮,腌咸菜的缸子,还有盐罐子、油罐子,上着锁的橱柜里藏着的腊肉,都被翻了出来。

  连缸带瓮,悉数搬走。

  存放陈粮的地窑,也被土匪翻了出来,里头仅剩的两袋陈粮,连袋搬空。

  菜地里种的白菘、萝卜,连泥带土塞到了麻袋中,扔到了土匪拉来的大车上。

  下蛋的母鸡,打鸣的公鸡,也被粗暴的从鸡窝里扯了出来,咯咯叫着塞进麻袋中……院中鸡毛乱飞。

  猪圈里原本养了两头猪,官兵强征一头,另一头也没保住。

  见到猪圈里有一头猪,一个土匪拔下腰间大刀,翻身进到猪圈。

  手起,刀落。

  脖子上被扎了一刀,灰猪吃痛,凄厉地叫了起来。

  长刀拔出,血箭喷出,猪圈里到处都是血。

  杀猪的土匪也被喷了一脸猪血。

  蓄着络腮胡的粗野汉子,抹了一把脸上的血,越发显得狰狞可怖。

  猪死了。

  四个土匪抬着死猪,抬到了院外的平板车上。

  院子里霍霍完了,他们进了屋。

  装衣物的箱子被连箱抬走。

  床上铺得被褥也被卷了起来,抱着出了屋,塞到了已摞得高高的马车上。

  “那帮土匪,比蝗虫还蝗虫……”老妪神情麻木,“……他们也是爹生娘养的,怎么能那么狠?那么狠?”

  屋里几乎被搬空。

  能用的,摞到马车上。

  不能用的,抬到院子里,就有土匪过来,比赛似得一人上前踹一脚。

  农户人家,家里用的桌椅板凳,大多是农闲时,家中男人闲着无事,琢磨着做出来的。

  凑合着用,也不甚结实。

  没踹几下,那些桌椅便在土匪脚下,散了架。

  “老头子急得不行,拦了这个,又去拦那个……”

  “可那帮天杀的,他们……他们像逗猫逗狗一样,将老头子推过来,搡过去……”老妪抹抹眼泪,“……老头子年岁大了,腿脚不好,跌倒在地……”

  一个土匪嘻嘻哈哈地过来。

  “老头子,腿脚还挺好使,还想拦着爷爷们寻开心?”他将脚抬起来,踩在老头子小腿上,“年纪大了,腿脚不好,才是正理。”

  说罢,脚下用力,狠狠地踩了下去。

  就听得“咔嚓”一声,老头子一声惨叫,痛得抱着腿,在地上打滚。

  那个畜生,他,他生生一脚,踩断了老头子的一条腿!

  她和儿媳、孙女缩在院子阴暗的角落。

  孙女被儿媳妇搂在怀里,她将这娘俩搂在怀里。

  听到老头子的惨叫,孙女动了动,“奶,爷他……”

  她死死捂住孙女的嘴,不让她弄出动静。

  家里被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她听到有土匪说,“差不多了,兄弟们,走,下一家。”

  她松了一口气。

  终于,这帮畜生抢够了,要走了。

  家里东西虽被抢光了,可只要人还在,这些……都不算啥。

  村里的里正,年少时曾念过两年书,长大后在城里当过几年伙计,有点见识。

  他曾说过一句话,说什么……什么人无什么什么,必有什么什么……里正识文断字,说的话她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婆子,听不太懂。

  可里正后头的话,她听懂了。

  他说,农户人家,手里有粮,心里就不慌。

  村子靠山,虽说好几年都没听到过,附近村子有被山匪抢掠的消息。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呢?

  还是提早做点准备的好。

  村子旁边的山脚,拐个弯,有个隐蔽的山洞。

  里正叫村里懂木工的人,给山洞安了个木门。

  山洞口还扯了许多根藤蔓,遮掩住山洞入口。

  从那年起,年年有了收成,家家户户都会往洞里送两袋粮,藏在洞中。

  年年新粮换旧粮。

  “有了这两袋粮,就算家中的存粮被抢光了,山洞里还有救命的口粮。大家伙省一省,熬过青黄不接,就有盼头了。”

  细雨奇怪,“既然有存粮,那为何还有人饿到吃土?还剥树皮?”

  老妪木着脸,“唉,这事……说来话长。”

  还是继续说土匪。

  听到土匪说要走,老妪暗暗松口气。

  这帮杀千刀的,抢东西就抢东西吧,只要人没事,就好。

  可是,她高兴得太早了。

  那帮畜生,早就发现了缩在阴影里的她们娘仨。

  几个土匪过来,轻轻一扯,就将她扯开,重重扔到一旁。

  然后,两人拉一个,拽着胳膊,将她的儿媳妇,她的小孙女,拖着出了大门。

  被踩断一条腿,痛得在地上打滚的老头子,听到孙女的哭喊,强撑着爬过来,抱住一个土匪的腿。

  “求求各位爷,孩子还小,放过她吧,孩子还小……”

  “滚,死老头!”

  土匪一抬腿,将老头子踢翻到一边。

  另一个土匪随即跟了过来,抬起脚,又踩断了老头子另一条腿。

  “老头子,这么不识相,两条腿就都别要了!”

  断了两条腿的老头子,趴在地上没了动静。

  她被重重摔在地上,也是半晌爬不起来。

  只听得,儿媳和孙女的哭喊求饶声。

  声音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直到再也听不见。

  老妪木着脸,“这帮畜生把村子围着,抢了三天三夜才离去。”

  家家户户,都和她家一样。

  年轻一点的媳妇儿,还没成年的女娃、男娃,都被那帮土匪绑着手脚,放在马背上,哭喊着被带走了。

  土匪走了。

  村里静得,像死了一般。

  老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断了两条腿的老头子,拖回屋里。

  再去收拾院子,将被踹开的院门,重新安好,重新上好门闩。

  灶房里的灶被土匪砸了,老妪寻了个缺个口的陶盆,用碎木渣点了个火盆,捧进了屋里。

  屋里被抢得干干净净,只剩个光秃秃的土炕。

  火盆点起,又将家中里里外外收拾干净,老妪才想到后山的那个山洞。

  洞里不仅有粮食,还有些用不上的旧衣旧被褥、瘸了条腿的长条凳。

  里正的话被老妪牢牢记在心里。

  这些旧衣旧衫旧被褥,有点残缺的旧条凳,她都舍不得扔,索性让儿子背到了山洞里放着。

  只是没想到,竟然还真有派上用场的一天。

  第二日,老妪朝后山走去。

  她要去山洞搬一床旧被褥回来,顺便再装一小袋粮食。

  她和老头子得熬下去,她还要等着儿子孙子回家,等着儿媳孙女回家。

  到了山洞,老妪惊呆了。

  洞口脚印杂乱,藤蔓被扯开,洞口的木门也歪歪斜斜,倒在一旁。

  她急慌慌地跑进山洞。

  洞中空空如也。

  藏在洞里的粮食,一袋都没了。

  “没了?”细雨听得义愤填膺,“藏在洞里的那些粮食,莫非也被那帮土匪发现,给抢走了?”

  喜欢细雨骑驴入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