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新兵小聚-《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班会结束,陈秋铭将七位班委典晨阳、穆双双、郑燚、金叶子、林晓安、祁淇、段雪平全部叫到了301办公室。恰巧温宜老师去档案室了,娄越老师去上课,翁斯桐也不知去了哪里,办公室里难得的清静。

  陈秋铭没有坐在自己的工位上,而是拉了一些椅子,让大家围坐在一起,刻意营造了一种不那么等级分明、更像是团队沟通的氛围。

  他看着眼前这七张年轻而各异的面孔——典晨阳的端正里带着期待,穆双双的平静下藏着审视,郑燚的冷静中透着睿智,金叶子的开朗中蕴含着热情,林晓安大大咧咧却满是干劲,祁淇怯生生又努力挺直腰板,段雪平沉默寡言却目光坚定。

  “今天叫大家来,不是要给你们布置什么艰巨的任务,更不是要立什么规矩。”陈秋铭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只是想在我们这个新班子正式开始运转前,和大家统一一下思想,聊聊我们这个‘官’,到底该怎么当。”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确保大家都在听。

  “首先,祝贺各位同学当选。这张选票,是老师和同学们对你们个人的信任、能力和人品的认可。这很不容易,希望大家珍惜。”他先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而深沉:“但是,这份信任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而不是轻飘飘的权力。我希望大家从今天起,牢牢记住一个核心:学生干部,不是‘官’,没有任何特权!它的唯一职责,只有一个词——服务。”

  他重重地强调了“服务”二字,看到几个同学的眼神微微发生了变化。

  “服务同学,服务班级。具体来说,就是做好桥梁,及时、准确地向老师反映同学们最真实的想法、最实际的困难,而不是只报喜不报忧,或者选择性过滤;就是做好后勤,保障班级各项日常事务,从卫生到活动物资,能平稳顺畅地运转,不怕琐碎,不嫌麻烦;就是做好表率,在学习、纪律、参加活动各方面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就是凝聚人心,用你们的热情、公正和奉献,让四班真正成为一个有温度、有关怀、有共同目标的集体,而不是一盘散沙。”

  他的话语清晰而有力,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

  “尤其要警惕!”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目光变得格外锐利,特别在穆双双的脸上略有停留,“‘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这是最容易侵蚀学生干部的两颗毒瘤。绝不能因为担任了班委,就觉得高人一等,就可以对同学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甚至利用一点点小小的职权去谋取私利,或者打压看不惯的同学。如果让我发现有任何这种情况,”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我会第一时间建议班会,启动罢免程序。这一点,没有任何情面可讲。我希望我们四班的班委,走出去是受到同学们真心欢迎和拥护的,而不是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

  这番话说得相当直接,甚至有些严厉。几位班委的神情都凛然起来,连一直没什么表情的穆双双,也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典晨阳收起了些许笑容,郑燚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当然,”陈秋铭的语气缓和下来,脸上重新露出温和的笑意,“遇到任何困难,或者有什么想不明白、处理不了的事情,随时都可以来找我。我们是一个团队,目的是把班级建设好,把同学服务好,而不是制造对立和矛盾。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一起为我们四班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未来。”

  他又分别和每位班委简单聊了聊他们的具体职责和初步想法,给予了鼓励和建议。会议结束时,几位班委的神情各不相同,但显然都对“服务”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

  送走班委们,陈秋铭稍微松了口气,刚回到座位准备备课,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是绿泡泡新消息,来自一个名叫“我们是新来的”的小群,群成员只有四个:他、校医务室的孟文桂医生、体育教研部的章五洲老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的王春雨老师。他们都是差不多同期入职的新人,孟医生拉了个群。

  发消息的是王春雨:“@全体成员三位小伙伴,忙否?食堂约饭否?交流一下‘新手村’攻略如何?”后面跟了一个可爱的卡通表情。

  陈秋铭看着消息,笑了笑,回复:“刚开完会,正好饿了,马上到。”

  章五洲回复得飞快:“ 1,训练刚结束,饿得能吞下一头牛!”

  孟文桂:“就等你们了!食堂四楼集合!姐请客喝饮料!”

  龙城大学的教职工食堂窗明几净,饭菜味道也相当不错。陈秋铭到的时候,其他三人已经占好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孟文桂性格开朗,是气氛担当,正手舞足蹈地说着什么;章五洲穿着运动服,身材健硕,皮肤黝黑,笑得一脸阳光;王春雨则文静地坐在一边,嘴角含着笑意,眼神清澈而柔和。

  “陈老师快来!”孟文桂一眼看到他,大声招呼,“就等你了!”

  “桂姐,说好了叫名字的,怎么又叫老师。”陈秋铭笑着走过去坐下。

  “哎呀,忘了忘了,秋铭,秋铭同志!”孟文桂从善如流,笑着把一杯冰镇柠檬茶推到他面前,“快,姐请客,降降火。刚跟这帮半大孩子打交道,最容易上火。”

  章五洲扒拉了一大口饭,含糊不清地说:“我感觉还行,带他们训练,累是累点,但简单,听话就夸,偷懒就罚,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还是你们费脑子。”他看向陈秋铭和王春雨。

  王春雨小口吃着菜,轻声说:“心理中心这边,还好。来的孩子大多是自己有倾诉和求助的意愿,虽然问题各式各样,但沟通起来反而比较深入。秋铭你那边呢?带一个班,事情更杂吧?”她很自然地叫了“秋铭”,目光关切地看向他。

  陈秋铭喝了一口柠檬茶,叹了口气:“是啊,千头万绪。刚和班干部们开完会,真是个个性格鲜明。感觉像是接手了一个小小的江湖,水面下暗流涌动。”他简单说了说班委们的情况,以及自己强调“服务”的理念,但没有提具体的矛盾。

  孟文桂一拍桌子:“对!就得这样!凭什么学生干部就得有点小特权?就跟我们原来卫生院似的,哪个护士长要是摆架子,底下小护士能烦死她。服务意识最重要!”

  有过当兵经历的章五洲表示赞同:“没毛病!我们部队也是,班长就得是最能吃苦、最照顾弟兄的那个,不然谁服你?”

  王春雨安静地听着,然后微微点头,看着陈秋铭说:“你能一开始就这么明确地定下调子,很好。清晰的边界和公正的态度,本身就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这对那个叫……方圆圆的同学,尤其重要。”她居然记得陈秋铭之前在群里简单提过一句那个怯懦的女生。

  陈秋铭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心里微微一动,为她的细心和共情能力。

  四人边吃边聊,分享着各自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和烦恼,气氛轻松愉快。孟文桂活泼爽朗,章五洲憨直豪爽,王春雨细腻温和,陈秋铭则沉稳内敛,性格迥异的四人却意外地聊得来。

  吃完饭,章五洲看着窗外阳光正好,提议道:“时间还早,去旁边足球场踢会儿球消消食?”

  “好啊!”孟文桂第一个响应,“看我孟大夫脚下生花!”

  陈秋铭也笑着同意:“活动活动也好。”

  王春雨有些犹豫:“我……我不太会踢。”

  “没事儿!”章五洲大手一挥,“随便玩玩,出出汗就行!”

  “但是,你们有球吗?”孟文桂好像想起来关键的一个问题。

  章五洲挠挠头,好像忽略了这个问题。

  “交给我吧。”陈秋铭说着拨通电话:“林晓安,五分钟之内送一个足球到食堂东门口。”

  “啊?五分钟?好的,没问题!”林晓安先是惊了一下,马上答应了下来,毕竟这是他上任体委以来的第一个工作任务,一定要好好表现。

  果然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林晓安捧着足球一路小跑来到了食堂门口,看了一眼陈秋铭和旁边正和他开心交流的王春雨,好像懂了些什么。

  “铭哥,三班吴简平和常锦昊他们的球,我说你玩,借来了。”说着把球递给陈秋铭,还做了一个坏笑的表情,眼神不断扫着陈秋铭和王春雨。

  “去!”陈秋铭接过球,带着小伙伴们转身走向足球场。

  “你的学生可真有意思。”王春雨显然被林晓安那滑稽的模样逗笑了。

  “你喜欢啊,那送给你好了。”陈秋铭撇了撇嘴。

  “好啊,求之不得。”王春雨继续笑着。

  来到旁边的足球场,章五洲和孟文桂很快就跑动拼抢起来,大呼小叫,玩得不亦乐乎。陈秋铭则陪着王春雨在一边。

  “真的很少运动,怕踢不好。”王春雨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脚下的球。

  “很简单,我教你。”陈秋铭耐心地示范起来,“身体放松,用脚内侧触球,轻轻推出去就好……对,就是这样……眼睛看着球,不用太用力……”

  他的声音温和而有耐心,就像在指导一个初学者。王春雨学得很认真,偶尔踢呲了,自己先不好意思地笑起来,脸颊泛红。陈秋铭看着她笨拙却努力的样子,觉得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

  夕阳的金辉洒在球场上,给一切都镀上了温暖的色彩。章五洲和孟文桂在远处笑闹着,近处,陈秋铭耐心地教着王春雨踢球,两人偶尔的交流声中带着轻松的笑意。王春雨抬头擦汗的瞬间,看到陈秋铭被夕阳勾勒出的侧脸和那专注温和的眼神,心头莫名地快跳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研究脚下的球。

  陈秋铭似乎并未察觉,只是觉得和这位心思细腻的心理老师相处,让人感觉很舒服、很放松。一种微妙而自然的默契,在传球与奔跑间悄然滋生。

  “叮咚。”——手机一震。

  陈秋铭打开手机,只见绿泡泡上发来一张图片,就是刚刚陈秋铭教王春雨踢球的照片,两人看上去很亲密。陈秋铭赶紧环顾四周,没有发现偷拍者。回看对话框,原来是祁淇发来的,无奈地摇头笑了笑,心想“好啊,你这个宣传委员,‘宣传’到我头上了。”只是觉得可爱,没有责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