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校园资源战,没有免费的-午餐-《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项目组队完成后的亢奋情绪,如同夏日午后的高积云,在龙海大学新生的心头堆积、翻滚。

  九月一日的正式开学日期还未到来,整个校园却已经提前进入了一种高速运转的预热状态。

  学生们在各自的宿舍、公共休息区、甚至是草坪上,热烈地讨论着那些听起来足以改变世界的项目名称——“月球基地生态圈”、“AI辅助基因编辑”、“量子加密通讯”……

  每一个词,都散发着未来的光晕,让这群刚刚脱下高中校服的年轻人,血液里充满了对一个崭新时代的憧憬。

  然而,他们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场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规则宣讲”,会在二十四小时后,将这份虚浮的浪漫主义彻底击碎。

  没有预兆。

  所有新生的个人终端,在同一秒钟,屏幕被强制接管。

  一道冰蓝色的数据流瀑布般垂下,最终汇聚成一个简洁却充满压迫感的徽章——【龙河一号】。

  这是龙海大学的AI主脑,是管理着这所未来校园一切运转的至高存在。

  紧接着,一行行冷硬的、不容置喙的文字,如同律法条文,逐字浮现在所有人的视网膜前。

  【项目资源积分规则】

  公告很短,内容却足以让任何一个心怀侥幸的人,浑身冰冷。

  规则的核心,只有一条。

  在这里,没有免费的午餐。

  想要使用学校里那些镌刻着世界顶尖制造商徽标的实验室?

  需要消耗“项目积分”。

  想要申请“龙之心”超算中心那足以模拟宇宙星辰演化的恐怖算力?

  需要消耗“项目积分”。

  甚至,只是想获得【未来数据库】里,那些不对外公开的、凝聚了人类智慧结晶的珍贵资料的查阅权限?

  同样需要消耗“项目积分”。

  一瞬间,校园公共论坛上刚刚还在热烈讨论未来的帖子,全部静止。

  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寂静。

  每个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放缓,心跳声在耳中被无限放大。

  积分。

  这个在游戏中常见的词汇,此刻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关乎生存的重量,压在了所有新生的心头。

  如果说,资源的明码标价只是第一重打击,那么积分的获取方式,则是第二重、也是最致命的一击。

  【项目积分的唯一来源:以团队为单位,完成每周由AI导师根据项目进度,动态发布的团队挑战任务。】

  “唯一”这个词,被系统用醒目的红色高亮标注。

  AI似乎嫌这种文字冲击力还不够,紧接着,便在公告下方,推送了两个“任务示例”。

  一个面向物理系的学生团队。

  任务要求:三天内,设计并制造出一个能让一枚生鸡蛋,从五十米高的实验塔顶端自由坠落,最终完好无损的装置。

  另一个,面向AI专业的学生团队。

  任务要求:一周内,基于一份真实的城市交通流数据,对一段核心区域的拥堵调度算法,进行有效优化。

  任务难度,一目了然。

  这些挑战,根本不是一个刚刚结束高考、脑子里还塞满了应试理论的一年级新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

  第一个任务,考验的是结构力学、材料学、空气动力学乃至精密计算的综合能力。

  第二个任务,更是直接将一个真实世界里的“城市病”难题,血淋淋地摆在了他们面前。

  光靠一个人,穷尽脑力,也只能触碰到问题的表皮。

  这个规则,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所有天之骄子内心深处那点隐秘的傲慢,将一个残酷的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在龙海大学,单打独斗,是死路一条。

  团队的协作能力与执行效率,就是决定你能走多远、能飞多高的唯一标准。

  短暂的死寂之后,整个龙海大学的内部网络,彻底引爆。

  “操!我收回之前说的话,这不是天堂,这是角斗场!”

  “五十米扔鸡蛋?我连微积分都还没开始学,它让我搞缓冲结构设计?”

  “优化交通算法?我连Python的‘HelloWorld’都还没敲熟练!”

  起初是震惊和哀嚎。

  但很快,一种更深沉、更可怕的情绪,取代了无意义的抱怨。

  是清醒。

  一种被冰水从头顶浇下、瞬间洞悉了自身处境的绝对清醒。

  宿舍里,刚刚还在吹嘘自己高考分数的省状元,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几位室友,眼神里第一次褪去了优越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审视、评估、甚至是算计的光芒。

  这个人,逻辑能力怎么样?

  那个人,动手能力强不强?

  我们这个团队,能抢到多少分?

  为了争夺那些有限的、宝贵的、决定了你未来四年学业高度的公共资源,一种以团队为单位的、健康的“内卷”氛围,几乎没有经过任何酝酿,便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姿态,瞬间席卷了整座校园。

  所有学生,都被这套冷酷无情的规则,逼着主动地、高效地、甚至是带上了几分攻击性地运转了起来。

  再也没有人敢在宿舍里通宵打游戏。

  再也没有人敢抱怨课程的枯燥。

  再也没有人敢对未来感到迷茫。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里,不努力,你将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