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总工的质问,你这是纸上谈兵!-《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现场的欢呼与掌声汇成一片热烈的声浪,几乎要将山谷的宁静彻底掀翻。

  环保署的专家们围绕着何宇,言语间满是赞叹与期许,一张盖着红章的批文仿佛已是囊中之物。

  龙海大学的建校之路,眼看就要踏平最后一道关隘。

  然而,庆贺的声浪未落,一阵刺耳的引擎轰鸣便由远及近,撕裂了和谐的气氛。

  数辆通体漆黑的越野车,挂着醒目的省厅牌照,如一群闯入山谷的钢铁野兽,卷起漫天尘土,以一种不容抗拒的姿态疾驰而来。

  “吱——!”

  尖锐的急刹声划破长空,车队在人群外围蛮横地停下。

  车门推开。

  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冷峻的老者,在一众人的簇拥下,迈步而出。

  他身上是一套洗到微微泛白的中山装,脚下踩着一双沾满黄泥的解放鞋,与周围西装革履的专家们格格不入。

  可他一出现,整个场域的气压都仿佛骤然降低。

  他的眼神,没有老年人常见的温吞,反而像某种猛禽,锐利、冰冷,能轻易剥开一切伪装,直抵事物的本质。

  “李……李总工!”

  前一秒还满面春风的专家们,在看清来人面容的瞬间,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笑容僵在嘴角,身体下意识地站得笔直,头也微微低下。

  那是一种源自学识与权威双重碾压下的,本能的敬畏。

  来者,正是南何省环保总局的总工程师,李卫民。

  一个在国内环保领域,以铁面无私、严谨古板到近乎苛刻而著称的泰斗级人物。

  李卫民对向他问好的众人只是微不可查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

  他的目光,从下车那一刻起,就越过所有人,如同一柄烧红的烙铁,死死地烫在了何宇,以及他身后那块巨大屏幕的【凤蝶共生计划】设计图上。

  “这份设计图,我在来的路上看过直播了。”

  李卫民开口,声音不高,却沉甸甸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用花岗岩凿出来的,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

  “想法不错,有些地方甚至称得上是天才般的构想。”

  他先是给予了肯定,让刚刚提起心来的众人稍稍松了口气。

  “但是……”

  一个转折,让现场的温度瞬间跌入冰点。

  李卫民的语调陡然拔高,变得严厉而尖锐。

  “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份悬浮于空中的、华而不实的‘纸上谈兵’!”

  话音落下,整个山谷死一般的寂静。

  风声,虫鸣,呼吸声,一切声音都被这句话吞噬了。

  直播间里,刚刚还在刷着“校长牛逼”的数百万观众,弹幕瞬间停滞,所有人的心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提到了喉咙口。

  【卧槽,大BOSS来了!这气场,比刚才那些专家强太多了!】

  【完了完了,校长这下碰到硬茬了,这老专家一看就不好糊弄,眼神跟刀子似的。】

  李卫民对周遭的反应置若罔闻。

  他迈开步子,径直走到设计图前,伸出一根指节粗大、布满老茧的食指,却没有触碰屏幕,只是虚空一点。

  那根手指,此刻在众人眼中,比审判官的法槌还要沉重。

  他抬眼,目光直刺何宇,一场堪称拷问的质询,就此展开。

  “年轻人,我问你第一个问题:生态建模。”

  他的语速极快,专业术语密集得如同暴雨,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你的设计图很漂亮,但任何生态改造都必须建立在精准的数据模型之上。

  我问你,这片山谷超过五百种维管植物、上百种鞘翅目昆虫,以及它们背后更复杂的菌落、线虫、环节动物构成的微观生态圈,你对它们的生态承载力阈值做过精确计算吗?”

  “你的数据来源是什么?模拟周期是多久?交叉验证的模型有几个?”

  “第二个问题:水土保持。”

  他根本不给何宇任何思考或回答的间隙。

  “大规模施工必然会破坏原始地貌,你设计的垂直绿化墙和屋顶花园,看起来很美好。

  但南何省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强度降雨引发的瞬间坡面径流量,你计算过吗?

  你设计的植被根系固土能力,能否抵御百年一遇的暴雨冲刷?你的坡面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动态模型,在哪里?”

  “第三个问题:长期衍化!”

  “第四个问题:基因池污染……”

  李卫民一口气,从生态建模、水土保持、长期衍化、基因池污染、微气候影响、物种迁徙廊道有效性、后期维护成本等七个最核心、最专业的角度,对何宇的方案发起了风暴般的质询。

  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刺向方案最可能存在的软肋。

  每一个问题,都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挑战性。

  站在一旁的专家团,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们的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青。

  他们惊骇地发现,李总工提出的这些问题,任何一个单独拎出来,都足以成为一篇博士毕业论文的核心课题。

  别说回答,他们中很多人甚至连问题本身都需要消化半天。

  而现在,这七座大山,被浓缩在短短一分钟内,全部压向了那个还站得笔直的年轻人。

  会场的气氛,压抑到了极致。

  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现场的,还是直播间里的,都死死地聚焦在何宇的身上。

  等待着他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