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意外撞开的双谐之门
“初弦”阶的突破,让林轩的量子态意识流已能精准捕捉四力本频,如同给后续修炼铺好了基石,但这绝非坦途。
接下来,林轩将在“华夏号”修炼舱内,向四级念力的第二阶——双谐阶发起冲击。
这一阶要求四力形成两两共振的和谐,比初弦的“自然同步”更强调主动调控,每一步都需在“放”与“收”之间找到微妙平衡。
地球历2896年秋,华夏号旗舰的环形实验舱群刚被量子屏障包裹,八道舱门后便响起了细碎的自语声。
由于这场研发较量关乎最终排名,每个人都严格做好项目保密工作,以防被对手探明底细后针对性破解。
他们攥着藏了许久的研发计划,像揣着块发烫的陨石,既想捂紧了不让人看,又忍不住想扒着门缝瞅瞅别人的。
这场一边研究各自的造物、一边暗自打探对方底细的较量,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场鸡同鸭讲的闹剧。
伊芙的舱室蓝光漫溢,她望着三维屏上悬浮的正十二面体模型,指尖在虚拟纹路间轻轻滑动,低声琢磨:“这晶体的振动频率得卡得准准的,差一丝一毫都无法实现力场耦合。材料配比也得严丝合缝,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
她此刻重点放在调试棱晶共振仪,核心是让超维晶体的晶格振动稳定在1.7×1022Hz,以此触发四大基本力在超维空间的对称破缺显现。
指尖在虚拟面板上顿了顿,她的目光扫过屏幕角落弹出的邻舱力场波动曲线,泽尔那边的能量峰值总在她调试晶体谐振频率时同步跳动,这绝非巧合。
伊芙对着舱壁敲了三下短音,这是他们默认的“技术闲聊”暗号,扬声问:“小泽,你那棱镜组的谐振频率是不是卡在1.7×1022Hz左右?刚才监测到你的力场波动周期,跟我这晶体的晶格振动周期差了0.3秒呢。”
等了半晌,只听到棱镜碰撞的脆响,泽尔支支吾吾没正面回应。
伊芙心里门儿清,这小子准是在刻意隐瞒参数。
刚才敲舱壁打听时,本想从泽尔的力场操作习惯推断他是否在做类似的力场装置,没成想对方就是不说,她对着屏幕上的卡拉比丘流形纹路轻啧一声,无奈地继续校准镝-162与暗物质锭1:9的融合参数。
没过多久,隔壁突然又传来棱镜碰撞的脆响,伊芙索性再敲了敲舱壁,换了副打趣的语气扬声:“小泽,你那儿叮当响个不停,是在摆弄什么亮晶晶的玩意儿?灯光闪得跟过节似的,该不会是在拼什么彩色积木吧?说起来,你这东西到底是管力场的还是管计算的?上次见你对着力场读数发呆呢。”
泽尔被这声喊惊得手一抖,差点刻错手里的超维晶体棱镜,脸颊“腾”地红透了,支支吾吾地回:“没、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个算账用的小仪器……平时算算简单数字而已。”
他捏着刻刀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棱镜光滑的内侧,那里要刻下最精密的时空编织方程式,可指尖先一步划出了“ALY”三个字母。
这是艾丽娅名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每次校准棱镜参数时,只要想到她的样子,刻刀就像有了自己的主意。
为便于不同种族的人共同学习交流,林轩将被视为“地球母语”的华夏语,在华夏文明中加以沿用。
前阵子监测到艾丽娅舱室的能量曲线总在镝-162熔点附近波动,他偷偷调大了棱镜的探测范围,那合金的力场传导率恰好是超维谐振器的最佳适配值。
犹豫了三次才敢敲舱壁,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没头没脑的问句:“那、那艾丽娅姐,你的舱室亮度够吗?是不是在做些小巧的玻璃物件?我瞅着总像在熔金属,是想做更结实的力场传导零件?”
此时,泽尔正专注于给超维晶体棱镜雕刻“时空编织方程式”,这是超维谐振力场发生器的核心部件,旨在实现四大基本力的统一谐振。
泽尔问艾丽娅的金属熔炼,其实是想确认她是否在做与力场传导相关的材料造物,可对方没接话茬。
艾丽娅的舱室里,各色光线经超维晶体薄片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她抚摸着一块镝-162合金,轻笑出声:“我没做什么。小泽,你那算账的仪器要捣鼓二十年?这是打算研究出个金算盘啊?说真的,你这仪器到底能算些啥?难不成还能算出我明天想吃啥?对了,你总调暗物质密度,该不是想做能稳定力场耦合的东西吧?”
隔壁传来棱镜滚动的轻响,泽尔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我在算、算星舰航线误差……比如从巴纳德星系到α星系的曲率偏差,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那种。暗物质密度,那、那是为了校准星图坐标,跟力场没关系……”
他攥着刻刀的手在棱镜上划出个歪歪扭扭的符号,明明想问她合金的熔炼温度,却把话绕到了十万八千里外的星图上。
艾丽娅其实在研制超维拓扑材料生成器,手中的合金正是锻造超维晶体的关键原料,这种材料能精准承载四大基本力的统一场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刚才故意问泽尔的暗物质调试,是想试探他是否在做力场耦合装置,可对方答非所问,她望着模具架上折射的彩虹光晕,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打磨晶体薄片的曲率。
洛克斯的舱室飘着彩色烟雾,他往反应炉里倒镝-162粉末,胡子上沾着荧光粉,扬声喊:“老维,你这导波管忽明忽暗的,是在搞什么大场面?看这动静,不像平时摆弄那些小数据啊。我这炉子最近也不太平,总有些奇怪的反应,你说会不会是咱们俩的东西凑一块儿,起了什么连锁反应?”
这段时间,洛克斯正在调试超维拓扑化学反应炉,试图通过镝-162与铀-238的特定配比,触发强核力与电磁力的局部对称兼容。
刚才那番话,是想旁敲侧击打听维克斯的暗物质导波管到底在解析哪种基本力的参数。
维克斯的十二组暗物质导波管同步闪烁,他敲着键盘,头也不抬地回:“你的炉子整天烟雾缭绕,倒像是在搞什么神秘仪式。我这导波管不过是在处理些常规数据,哪有什么大场面。倒是你,上次说加了‘惊喜料’,现在整个舱区的力场读数都有点异常,你那炉子到底在生成什么东西?”
洛克斯本想借着玩笑话套出些底细,可维克斯话里话外没透露半点有用信息,倒是维克斯反问起了洛克斯在忙活些啥。
洛克斯瞥了眼反应炉里翻腾的烟雾,无奈地耸耸肩,继续调整配比。
其实这段时间,维克斯正专注于超维拓扑信息节点的调试,要让10?个调制微槽记住SU(5)规范场的对称密码,以此解析四大基本力的对称破缺数据。
刚才故意提起力场异常,是想试探洛克斯的反应炉是否在生成能影响力场的特殊物质。
“神秘仪式哪有我的炉子厉害,”洛克斯笑得像偷腥的猫,“反正不是你那些数据能解释的玩意儿。你的导波管真就只处理常规数据?我瞅着它亮的频率,跟我炉子的反应节奏有点像呢,该不会是在同步做什么吧?”
他还是想确认维克斯是否在研究与自己互补的力场解析装置,可对方依旧没接话茬,他抓了抓沾着荧光粉的胡子,无奈地往反应炉里又加了一撮粉末。
维克斯哼了一声:“同步?我的导波管可没那么闲。你还是管好你的炉子吧,别到时候搞出什么失控的反应,我的节点可不想跟着遭殃。说起来,你那‘惊喜料’到底是什么?总不能是凭空变出来的吧?”
实际上,维克斯仍想打听洛克斯添加的物质成分,毕竟那东西影响了力场读数。
“秘密调料!”洛克斯笑得更欢了,“反正不是你那堆方程能懂的浪漫!”
马洛克的舱室里,力场发生器的蜂鸣声突然变调。
他盯着屏幕上泽娜的生物场波形,耳根微红,扬声喊:“泽老妹儿,你那校准器总在半夜亮,是在捣鼓什么精密玩意儿?看这能量波动,不像单纯养花草啊。我这仪器最近也有点异常,该不会是被你的东西干扰了?”
马洛克这期间正在调试超维谐振力场发生器,要让四大基本力在10?1?秒内统一成超对称力流。
刚才那番话,是想试探泽娜是否也在研究与力场相关的装置。
泽娜对着对讲机喊:“老闷骚!你的力场波形能不能别像心跳?吵得我的蕨类都长歪了!你那仪器嗡嗡响,是在搞什么能量相关的东西吧?上次见你盯着力场读数算半天,可不是空气净化器该有的样子。”
泽娜的回应避重就轻,她实则在调试生物场谐振校准器,通过植物的生物场变化捕捉超维力场的微弱信号。
泽娜刚才故意调侃马洛克,是想反过来打听他的力场发生器具体用途。
“要你管!”马洛克慌忙调大力场强度,头发瞬间根根竖起,活像炸毛的猫,“我这是在测试……测试空气净化器!倒是你,半夜调校准器,总不能真是为了养花吧?那玩意儿精密度高得离谱,到底能干啥?”
他还是想弄清泽娜的校准器是否与超维力场有关。
泽娜轻笑一声:“养花怎么了?我这花草金贵得很,就得精准照料。你那‘空气净化器’能让头发竖起来,怕不是带静电除尘功能?说真的,你调的力场频率,跟我校准器的谐振点有点接近,巧了不是?”
泽娜没接话,反倒是问起马洛克来,马洛克看着自己炸毛的头发,懊恼地拍了下控制台,最后回到一言不发的闷骚态。
泽娜仍想确认马洛克的力场发生器是否在追求超对称力流,可对方显然不愿多说,她拨了拨蕨类的叶子,继续专注于校准。
最后出声的是林轩。
他的舱室在环形末端,熔炉红光映着他的脸,手里正把镝-162合金塞进高压机,对着舱壁喊:“你们俩一唱一和的,都在搞什么名堂?老马的力场嗡嗡响,泽老妹儿的校准器滴滴叫,就不能安生点?我瞅着你们的仪器参数都往极端里调,是想造什么能扛住超强压力的东西?”
林轩正在锻造强核凝缩球状体,得让分子间作用力达到强核力级别,密度压到10?kg/。
刚才那话,是想琢磨马洛克和泽娜的研究是否与自己的材料强度有关联。
“要你多管闲事!”马洛克和泽娜异口同声地回了句,舱室里又只剩仪器运行的声响。
两人没接茬,林轩看了眼熔炉里通红的合金,无奈地拧紧了高压机阀门。
伊芙隔着三扇舱门大声说道:“林老头儿!话说你的熔炉总冒红光,动静还越来越大,是在琢磨什么硬邦邦的大家伙?我瞅着你用的镝-162,跟我这晶体的材料有点沾边,该不会是想做能扛住力场冲击的东西吧?”
她一边校准棱晶共振仪的晶格振动频率,一边暗自猜测林轩的熔炉用途,毕竟两人都用到了镝-162,说不定研究方向有所关联。
“哥们儿也没干啥大事儿,就搁那儿炼石头呢。”林轩言简意赅,手里的高压机正缓缓加压,通红的镝-162合金在压力下逐渐塑形。
伊芙能够想象出林轩那副不爱多说的样子,估计也问不出什么,她只好撇撇嘴,继续盯着屏幕上的卡拉比丘流形纹路。
白天,众人忙着研发各自的造物,到了晚上,待大家歇下后,林轩仍转场投入另一件重要的事,修炼念力。
这种不分昼夜连轴转的状态,正得益于他量子态意识流生命形态的特殊性,无需像常人那样依赖睡眠恢复精力。
而在林轩的修炼舱内,淡紫色力场正漫过他的银蓝色意识流,引力与电磁力的波动正被强行捏合。“频率差再压0.01赫兹……”幻形体指尖光纹细密,试图将两道力场丝拧成一股。
此时他陷入“强制同步”误区,意识流的银蓝光晕因力场对冲出现断层,幻形体的念力带着刚性,如同用手攥住流水,只会引发反噬。
突然,意识流震颤,银蓝光晕炸开细缝,弱核力的衰变粒子如火星窜出,舱壁爬满裂纹。
他的幻形体被撞向舱顶,左臂光纹扭曲淡化。
“原来不是硬凑同频。”
地球历2897年初,望着舱壁裂痕,林轩的意识流泛起懊恼,关键在于让引力与电磁力形成“互补波动”,而非绝对同步。
接下来两年,他让意识流化作“能量海绵”,允许四力在±0.05赫兹内自然起伏。
地球历2899年秋,当引力收缩与电磁力扩张在银蓝光晕中完美交错,修炼舱响起持续17秒的共鸣。
双谐阶的成功标准是,需让两两力场的共振持续稳定在5分钟以上,且能抵御外界力场的干扰。
林轩目前的17秒,仅是突破了“共振形成”的难关,接下来要攻克的是“共振维持”,需在意识流中植入“动态补偿机制”,当某对力场频率偏离时,念力能自动微调另一对的波动,形成闭环。
一个普通的修炼夜,林轩正调试着动态补偿参数,修炼舱的警报声突然尖锐地炸响。
“老林头儿!隔壁舱的老埃和小亚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闲得发慌,把台怀旧款收音机给拆了,这会儿整层舱的力场频率全在乱跳呢……”洛克斯抱着一堆力场传感器冲进来,嗓门比警报还亮:“快去管管那俩吧!再让他们瞎折腾,别说我的实验舱了,连你整层修炼舱的力场都得炸锅!”
说着就想拽林轩往外走,传感器在怀里叮叮当当作响。
林轩眉头一皱:“拆收音机?添什么乱。”话音未落,已跟着洛克斯往舱外走,脚步带起一阵风。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炸开一片绚烂的光雨。
埃隆举着半截还在滋滋冒蓝光的电路板,从走廊探进头来,脸上满是茫然:“这铁盒子一拆就冒蓝光,小亚说你们哥姐几个都是搞科技的好手,我俩也想入门学点儿基础的,就翻出这些老古董先琢磨琢磨……”
他话没说完,抱着根老式金属天线的亚瑟也跟了过来,大概是被光雨晃了眼,手一抖,那根带着锈迹的天线“当啷”一声,不偏不倚搭在了修炼舱的能量接口上。
就在这瞬间,林轩的意识流像被投入一颗星火的油海,猛地掀起奇异的波动。
原本卡在17秒就会崩解的共振频率,竟像被无形的手拉住般骤然拉长,银蓝色的力场光纹在意识流中泛起涟漪。
强核力的赤红曲线与引力的墨黑曲线突然活了过来,不再是各自僵硬的震荡,而是像跳双人舞般交错起伏。
强核力的峰值刚要冲破阈值,引力便如潮水般下沉托住,在曲线交汇处撞出细碎的金光。
电磁力的金色波纹稍有滞后,弱核力的灰线便立刻加速追赶,两道轨迹在意识流中央拧成螺旋,又默契地分开,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洛克斯举着的传感器屏幕上,绿色的时间数字正稳定跳动,从“18”一路攀升,越过“25”时他的呼吸都屏住了,直到数字定格在“30”的那一刻,他举着传感器的手都在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洛克斯破了音的尖叫几乎要掀翻舱顶:“维持住了!30秒!整整30秒!屏幕上跳着呢!”
他突然把传感器怼到林轩眼前,又猛地转向收音机残骸,眼睛瞪得溜圆,“这破铁盒子在发信号!它的残波正跟着你的力场一起晃,在帮你校准频率啊!老林头儿,你之前总说,能稳定撑过30秒才算摸到双谐阶的边,现在……现在这情况,是不是就算成了?”
林轩的幻形体在意识流中轻轻晃了晃,银蓝色的轮廓因力场共振的冲击泛起几缕虚浮的波纹,显然还带着突破瓶颈后的疲惫。
他望着传感器上稳稳跳动的“30”,声音里带着刚松劲的微哑,却藏不住抑制不住的惊喜:“算……算成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才后知后觉地抬手按了按眉心,幻形体的光芒虽仍有些不稳,眼底却亮得惊人。
自从地球历2895年了结了厄煞那档子凶险事,他才算真正喘过气来,把搁置许久的念力修炼重新拾起来。
从最初的“初弦”阶一步步往上攀,到如今冲击双谐阶,整整四年光阴里,他始终卡在共振维持17秒的坎上,任怎么调试补偿机制都无法再进一步。
谁能想到,困住他四年的难关,竟以这样猝不及防的方式撞开了缺口。
此刻,林轩的幻形体悬浮在意识流中央,清晰地感知到四大力场不再需要他刻意操控,仿佛有根无形的线在牵引着彼此。
当某一方偏快时,另一方会自动慢下来等;某一方偏弱时,其余三方会悄悄递补能量。
这种动态的平衡像呼吸般自然,远比他设计的补偿机制更灵活,更有生命力。
2.2 三相阶的焦痕与困局
二谐阶的突破,为林轩叩开了三相阶的大门。
它不仅验证了动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更让他摸到了力场间“互馈平衡”的核心逻辑,这正是从二谐迈向三相的关键转承。
可三相阶的修行远非易事。
相较于二谐阶只需两对力场达成共振,三相阶要求引力、电磁力与强核力形成稳定的三角平衡。
这需要构建全新的“权重分配”逻辑,绝非简单套用二谐阶的经验就能实现,每一次力场配比的微调,都可能引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
地球历2900年底的修炼舱至今留着焦黑的疤痕。
那晚,林轩试图用均等强度的念力锚定三力顶点,赤红强核力突然像被捏爆的火球,在三角框架中心炸开。
原本该相互制衡的力场瞬间失衡,强核力坍缩产生的冲击波撞穿三层合金舱壁,在舱体上砸出个直径半米的碗状凹陷,边缘凝结着被高温熔蚀的金属结晶。
2900年的失控印证了旧思路的失败。林轩的意识流已能勾勒三角框架,可幻形体总在顶点处用力过猛,框架频频崩裂。
地球历2903年,华夏舰队正朝着弥涅尔瓦星系进发。
此时,一支由20艘四级低等宇宙文明战舰组成的小型舰队,正从另一个方向,悄然向华夏舰队的航道逼近。
按照推算,它们将在12年后出现在华夏舰队附近。
这支神秘舰队的战力虽算不上强悍,但其护送的那件四级高等宇宙文明造物,却足以让沿途所有文明为之震动。
地球历2906年的某个清晨,洛克斯的舱室飘出金色烟雾,像个巨型。
他对着反应炉里沸腾的熔浆嘀咕:“再加0.00001%的镝-162,就能让粒子间的力场关系变得像奶油般顺滑……”
隔壁突然传来控制台过载的刺耳蜂鸣,紧接着是维克斯低低的咒骂声。
洛克斯探头一看,透过舱壁缝隙能瞥见维克斯的十二组导波管正疯狂闪烁红光。
这些导波管就像设备的“能量血管”,负责传导和调控关键力场,此刻的红光显然是出了大问题。
虚拟屏上的SU(5)规范场方程式像被揉乱的纸带,这是粒子物理学中一种试图将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统一起来的大统一理论模型,旨在用一套数学框架描述自然界的基本相互作用,此刻这组本应严谨有序的理论方程式彻底失控了。
满屏滚动着“对称破缺参数溢出”的红色报错,意味着维持力场平衡的关键指标已崩,就像天平两端突然失重般彻底失衡。
更糟的是,其中一组导波管甚至因为数据紊乱,正往外滴着淡紫色的液态暗物质。
听见维克斯的代码报错声,他举着烧杯贴在舱壁上:“老维!又被二进制欺负了?要不要我给你调杯‘逻辑通顺剂’?喝了保证0和1都听你的。你那节点整天亮闪闪的,到底在处理什么要紧数据?总不会是在给十万光年外的人写回信吧?”
这段时间,洛克斯在调试超维拓扑化学反应炉,通过镝-162的精确配比触发强核力与电磁力的局部对称兼容。
刚才故意调侃,是想打听维克斯的信息节点到底在解析哪种力场数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维克斯的声音透着无奈:“你的‘通顺剂’上次让我的导波管学会了唱儿歌。我的节点能解析四大基本力的对称破缺数据,比你的烟雾靠谱。”
听着对方答得滴水不漏,洛克斯晃了晃烧杯里的金色液体,无奈地继续盯着反应炉的读数。
他顿了顿,敲击键盘的手指慢了半拍,“倒是你,昨天的金色绒毛飘进我这儿了,现在分析强核力参数时总带着奇怪波动。你那反应炉到底在生成什么特殊物质?”
他正专注于超维拓扑信息节点的调试。
他要让调制微槽牢记SU(5)规范场的对称密码,而SU(5)规范场是粒子物理中着名的大统一理论模型,试图用对称的数学结构将电磁力、强核力与弱核力这三种基本力统一起来,就像用一把通用钥匙解锁自然界不同力的运行规律,其对称密码正是这套理论的核心“语法”,决定着力场的稳定与统一。
维克斯刚才刻意提起力场波动,是想试探洛克斯的反应炉是否在生成能干扰力场的材料。
“炼梦想!”洛克斯哈哈笑,举着烧杯转了个圈,金色烟雾跟着他的动作打了个旋,“反正不是你那堆对称方程能懂的浪漫!”
洛克斯显然不想正经回答,维克斯盯着屏幕上跳错的代码,无奈地叹了口气,重新校准导波管的频率。
同年冬天,伊芙的真空腔第一次浮现能量弦线,像蓝色的萤火虫在飞。
她盯着显微镜里的弦线,屏住呼吸:“维度膜渗透效应成了……”突然弦线集体往林轩的舱室飘,她对着对讲机喊:“林老头儿!你的那石头又在搞什么鬼?我的弦线都要去你那儿串门了!你那玩意儿到底有啥用途?”
伊芙看着弦线偏离轨道,心里清楚是林轩那边的强核力场在起作用,想问问他研发的造物到底有啥来头。可林轩总是含糊其辞,到最后,伊芙也就不再多问了。
夜晚,“华夏号”舷窗外的太空景色壮丽非凡,星辰如碎钻般铺满墨色天幕,偶尔有流光划过。
但林轩完全顾不上欣赏,他仍在修炼舱里勤修苦练念力。
三相阶的成功标准,要求其能在陨石带这类力场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将三大力场的三角平衡稳稳维持10分钟以上;更关键的是,还得具备根据突发状况主动调整三力权重的能力。
通俗来讲,就像在乱流中掌舵,既要稳住船身,又得灵活变向才能破浪前行。
林轩目前的2分11秒,仅实现了“静态平衡”,接下来要突破“动态适配”。
需让意识流的三角框架像活物般“呼吸”,根据外界力场强度实时调整三力的占比,比如陨石靠近时,自动增强引力的托举力。
可这“呼吸”的节奏与力道,却成了林轩足足卡了八年的难关。
他试过用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公式计算权重切换时机,试过模仿星舰引擎的脉冲频率校准力场波动,甚至把修炼舱的环境模拟成不同星系的力场特征反复演练。
可三角框架要么像生了锈的齿轮般卡顿,要么就因调整幅度过猛彻底崩裂,最久的一次静态平衡也只撑了2分11秒。
那些日子,修炼舱的合金壁上总添新的焦痕,意识流的银蓝光晕也时常因力场对冲泛起断层,他盯着屏幕上紊乱的力场曲线,只觉得这“呼吸”二字,比解开宇宙的终极密码还难。
2.3 星际尘埃带的生死共振
直到地球历2907年夏,“华夏号”途经维苏威星际尘埃带的那个午后……
这天,一块直径百米的不规则陨石突然脱离星尘带,拖着淡红色尾焰朝修炼舱撞来。
“警报!发现高速移动物体,正向修炼舱区域逼近!”控制台的红色警示灯疯狂闪烁。
埃隆刚灌进嘴里的营养液“噗”地喷在操作屏上,手指在键盘上打滑:“亚瑟!快算轨道偏差!这玩意儿要是撞上,修炼舱得成太空垃圾!”
亚瑟的指尖抖得像触电:“偏转角0.03度……不对!它在加速!动力系统怎么调不动?”
话音未落,警报尖啸已刺破舱室。
而此刻,林轩的念力修为正卡在三角框架的动态平衡瓶颈,强核力与电磁力的权重像生涩的齿轮,总在陨石引力场干扰下卡壳,试了百次的调整逻辑全成了废纸。
“还有30秒接触!护盾启动!”埃隆吼得嗓子发紧,可护盾指示灯刚亮就“滋啦”一声灭了,屏幕弹出“力场冲突”的报错。
他瞬间瘫在座椅上,看着舷窗外越来越近的陨石,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完了,老林头儿的修炼舱要成靶子了。
亚瑟扯着他的胳膊直哆嗦:“应急方案!快启动应急方案!”
手忙脚乱间,两人同时看到修炼舱方向泛起一层银蓝色光晕,像肥皂泡似的裹住了舱体。
就在这时,陨石距舱体10公里,光晕里的引力场突然暴涨;5公里处,那层光猛地收缩,硬得像块合金板;2公里内,光晕突然向外铺开,像只无形的手轻轻一推,陨石擦着舱壁飞了过去,尾焰燎得舱体外壳“滋滋”冒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埃隆和亚瑟僵在原地,足足过了半分钟才敢喘气。
亚瑟一脸懵逼:“刚、刚才那是啥?护盾不是失灵了吗?”
埃隆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盯着屏幕上恢复平稳的数据流,突然一拍大腿:“管它啥呢!没撞上就是好事!不过说真的,你瞅见没?那光团动得比咱们的导航系统还灵,该不会是老林头儿新练的啥本事?”
亚瑟凑近屏幕反复翻看记录,愣是没找到任何力场启动的指令,最后只能挠挠头:“谁知道呢……也许是太空磁场突然帮忙了?”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嘿嘿笑了起来,管它是啥原因,反正危机过去了。
2.4 放下算计的平衡之道
只是他们不知道,此刻修炼舱里,林轩正盯着动态调整曲线,终于解开了卡了八年的难题。
那道救了他们的银蓝光晕,正是林轩的意识流在危急关头挣脱公式桎梏,以本能驱动构建出的动态三角框架。
在陨石逼近的生死瞬间,他被危机逼出的本能,意外打破了用公式僵化调控的思维定式。
此前八年,林轩总试图用精确到毫厘的参数框定三力权重,结果越算计越僵硬,就像用尺子量着心跳节奏强行呼吸。
可刚才,陨石的加速度成了最原始的“指挥棒”。
当引力场因陨石质量剧增而失衡时,他的意识流不再执着于“该加多少强核力”的计算,而是顺着危机的推力,让强核力自然收缩成“骨架”、电磁力舒展成“缓冲垫”,就像泽娜的兔子在应激时会瞬间竖起毛发,洛克斯的熔浆会随压力改变流动形态。
那些被他瞥见过的自然反应,此刻全化作了三角框架的“本能记忆”。
三力不再是需要刻意调配的数字,而成了随外界变化自然伸缩的生命体:引力托举时如涨潮,强核力支撑时似凝冰,电磁力偏转时若流风,三者在动态中找到了无需计算的平衡。
这正是三相阶最核心的“动态适配”要义,不用公式定义平衡,而让平衡源于对宇宙节律的本能呼应。
银蓝光晕仍在随着宇宙的节奏轻轻“呼吸”,光纹里跳动的力场曲线,恰似林轩此刻豁然开朗的心境。
原来困住他的从不是技术难题,而是试图用人类的逻辑驯服宇宙规律的执念。
当他放下算计,让意识流与危机共振的瞬间,那道瓶颈,早已在宇宙的自然法则里,悄然化为通途。
三相阶的突破,不仅让林轩掌握了三大力场动态平衡的“呼吸之道”,更在他的意识流中埋下了关键伏笔。
这种让力场随外界节律自然调适的领悟,恰为后续四域阶的修炼铺就了转承的阶梯。
要知道,四域阶要求为四大基本力划定的域界,既需有清晰边界,又得允许力场适度渗透,这“刚柔并济”的精度,远超此前任何阶段的操控难度。
三相阶中,三力随危机本能伸缩、在动态中寻得平衡的体验,已让他初步触摸到“既独立又协同”的力场调控精髓。
当修炼舱的共振声渐渐平息,林轩的意识流银蓝光晕里第一次泛起细碎的金色光点,那是念力突破瓶颈时特有的能量跃迁。
他望着屏幕上如潮汐般起伏的力场曲线,幻形体的指尖忍不住微微颤抖,积压了八年的紧绷感在这一刻轰然溃散。
曾被他反复涂改的公式手稿在虚拟屏上自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三力交织的动态模型,每一次引力托举、强核力收缩、电磁力缓冲都流畅得如同宇宙本身的呼吸。
他忽然笑出声,笑声在空旷的修炼舱里荡开,带着点如释重负的沙哑。
林轩此刻愈发透彻地领悟到:真正的掌控,从不是攥紧拳头与力场死磕,而是松开桎梏,陪着它们在宇宙的节律中自在共舞。
就像风掠过海面时,浪涛不会试图对抗风的方向,而是顺着气流起伏成最和谐的曲线,力场的平衡,从来藏在顺应与呼应里。
喜欢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初弦”阶的突破,让林轩的量子态意识流已能精准捕捉四力本频,如同给后续修炼铺好了基石,但这绝非坦途。
接下来,林轩将在“华夏号”修炼舱内,向四级念力的第二阶——双谐阶发起冲击。
这一阶要求四力形成两两共振的和谐,比初弦的“自然同步”更强调主动调控,每一步都需在“放”与“收”之间找到微妙平衡。
地球历2896年秋,华夏号旗舰的环形实验舱群刚被量子屏障包裹,八道舱门后便响起了细碎的自语声。
由于这场研发较量关乎最终排名,每个人都严格做好项目保密工作,以防被对手探明底细后针对性破解。
他们攥着藏了许久的研发计划,像揣着块发烫的陨石,既想捂紧了不让人看,又忍不住想扒着门缝瞅瞅别人的。
这场一边研究各自的造物、一边暗自打探对方底细的较量,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场鸡同鸭讲的闹剧。
伊芙的舱室蓝光漫溢,她望着三维屏上悬浮的正十二面体模型,指尖在虚拟纹路间轻轻滑动,低声琢磨:“这晶体的振动频率得卡得准准的,差一丝一毫都无法实现力场耦合。材料配比也得严丝合缝,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
她此刻重点放在调试棱晶共振仪,核心是让超维晶体的晶格振动稳定在1.7×1022Hz,以此触发四大基本力在超维空间的对称破缺显现。
指尖在虚拟面板上顿了顿,她的目光扫过屏幕角落弹出的邻舱力场波动曲线,泽尔那边的能量峰值总在她调试晶体谐振频率时同步跳动,这绝非巧合。
伊芙对着舱壁敲了三下短音,这是他们默认的“技术闲聊”暗号,扬声问:“小泽,你那棱镜组的谐振频率是不是卡在1.7×1022Hz左右?刚才监测到你的力场波动周期,跟我这晶体的晶格振动周期差了0.3秒呢。”
等了半晌,只听到棱镜碰撞的脆响,泽尔支支吾吾没正面回应。
伊芙心里门儿清,这小子准是在刻意隐瞒参数。
刚才敲舱壁打听时,本想从泽尔的力场操作习惯推断他是否在做类似的力场装置,没成想对方就是不说,她对着屏幕上的卡拉比丘流形纹路轻啧一声,无奈地继续校准镝-162与暗物质锭1:9的融合参数。
没过多久,隔壁突然又传来棱镜碰撞的脆响,伊芙索性再敲了敲舱壁,换了副打趣的语气扬声:“小泽,你那儿叮当响个不停,是在摆弄什么亮晶晶的玩意儿?灯光闪得跟过节似的,该不会是在拼什么彩色积木吧?说起来,你这东西到底是管力场的还是管计算的?上次见你对着力场读数发呆呢。”
泽尔被这声喊惊得手一抖,差点刻错手里的超维晶体棱镜,脸颊“腾”地红透了,支支吾吾地回:“没、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个算账用的小仪器……平时算算简单数字而已。”
他捏着刻刀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棱镜光滑的内侧,那里要刻下最精密的时空编织方程式,可指尖先一步划出了“ALY”三个字母。
这是艾丽娅名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每次校准棱镜参数时,只要想到她的样子,刻刀就像有了自己的主意。
为便于不同种族的人共同学习交流,林轩将被视为“地球母语”的华夏语,在华夏文明中加以沿用。
前阵子监测到艾丽娅舱室的能量曲线总在镝-162熔点附近波动,他偷偷调大了棱镜的探测范围,那合金的力场传导率恰好是超维谐振器的最佳适配值。
犹豫了三次才敢敲舱壁,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没头没脑的问句:“那、那艾丽娅姐,你的舱室亮度够吗?是不是在做些小巧的玻璃物件?我瞅着总像在熔金属,是想做更结实的力场传导零件?”
此时,泽尔正专注于给超维晶体棱镜雕刻“时空编织方程式”,这是超维谐振力场发生器的核心部件,旨在实现四大基本力的统一谐振。
泽尔问艾丽娅的金属熔炼,其实是想确认她是否在做与力场传导相关的材料造物,可对方没接话茬。
艾丽娅的舱室里,各色光线经超维晶体薄片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她抚摸着一块镝-162合金,轻笑出声:“我没做什么。小泽,你那算账的仪器要捣鼓二十年?这是打算研究出个金算盘啊?说真的,你这仪器到底能算些啥?难不成还能算出我明天想吃啥?对了,你总调暗物质密度,该不是想做能稳定力场耦合的东西吧?”
隔壁传来棱镜滚动的轻响,泽尔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我在算、算星舰航线误差……比如从巴纳德星系到α星系的曲率偏差,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那种。暗物质密度,那、那是为了校准星图坐标,跟力场没关系……”
他攥着刻刀的手在棱镜上划出个歪歪扭扭的符号,明明想问她合金的熔炼温度,却把话绕到了十万八千里外的星图上。
艾丽娅其实在研制超维拓扑材料生成器,手中的合金正是锻造超维晶体的关键原料,这种材料能精准承载四大基本力的统一场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刚才故意问泽尔的暗物质调试,是想试探他是否在做力场耦合装置,可对方答非所问,她望着模具架上折射的彩虹光晕,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打磨晶体薄片的曲率。
洛克斯的舱室飘着彩色烟雾,他往反应炉里倒镝-162粉末,胡子上沾着荧光粉,扬声喊:“老维,你这导波管忽明忽暗的,是在搞什么大场面?看这动静,不像平时摆弄那些小数据啊。我这炉子最近也不太平,总有些奇怪的反应,你说会不会是咱们俩的东西凑一块儿,起了什么连锁反应?”
这段时间,洛克斯正在调试超维拓扑化学反应炉,试图通过镝-162与铀-238的特定配比,触发强核力与电磁力的局部对称兼容。
刚才那番话,是想旁敲侧击打听维克斯的暗物质导波管到底在解析哪种基本力的参数。
维克斯的十二组暗物质导波管同步闪烁,他敲着键盘,头也不抬地回:“你的炉子整天烟雾缭绕,倒像是在搞什么神秘仪式。我这导波管不过是在处理些常规数据,哪有什么大场面。倒是你,上次说加了‘惊喜料’,现在整个舱区的力场读数都有点异常,你那炉子到底在生成什么东西?”
洛克斯本想借着玩笑话套出些底细,可维克斯话里话外没透露半点有用信息,倒是维克斯反问起了洛克斯在忙活些啥。
洛克斯瞥了眼反应炉里翻腾的烟雾,无奈地耸耸肩,继续调整配比。
其实这段时间,维克斯正专注于超维拓扑信息节点的调试,要让10?个调制微槽记住SU(5)规范场的对称密码,以此解析四大基本力的对称破缺数据。
刚才故意提起力场异常,是想试探洛克斯的反应炉是否在生成能影响力场的特殊物质。
“神秘仪式哪有我的炉子厉害,”洛克斯笑得像偷腥的猫,“反正不是你那些数据能解释的玩意儿。你的导波管真就只处理常规数据?我瞅着它亮的频率,跟我炉子的反应节奏有点像呢,该不会是在同步做什么吧?”
他还是想确认维克斯是否在研究与自己互补的力场解析装置,可对方依旧没接话茬,他抓了抓沾着荧光粉的胡子,无奈地往反应炉里又加了一撮粉末。
维克斯哼了一声:“同步?我的导波管可没那么闲。你还是管好你的炉子吧,别到时候搞出什么失控的反应,我的节点可不想跟着遭殃。说起来,你那‘惊喜料’到底是什么?总不能是凭空变出来的吧?”
实际上,维克斯仍想打听洛克斯添加的物质成分,毕竟那东西影响了力场读数。
“秘密调料!”洛克斯笑得更欢了,“反正不是你那堆方程能懂的浪漫!”
马洛克的舱室里,力场发生器的蜂鸣声突然变调。
他盯着屏幕上泽娜的生物场波形,耳根微红,扬声喊:“泽老妹儿,你那校准器总在半夜亮,是在捣鼓什么精密玩意儿?看这能量波动,不像单纯养花草啊。我这仪器最近也有点异常,该不会是被你的东西干扰了?”
马洛克这期间正在调试超维谐振力场发生器,要让四大基本力在10?1?秒内统一成超对称力流。
刚才那番话,是想试探泽娜是否也在研究与力场相关的装置。
泽娜对着对讲机喊:“老闷骚!你的力场波形能不能别像心跳?吵得我的蕨类都长歪了!你那仪器嗡嗡响,是在搞什么能量相关的东西吧?上次见你盯着力场读数算半天,可不是空气净化器该有的样子。”
泽娜的回应避重就轻,她实则在调试生物场谐振校准器,通过植物的生物场变化捕捉超维力场的微弱信号。
泽娜刚才故意调侃马洛克,是想反过来打听他的力场发生器具体用途。
“要你管!”马洛克慌忙调大力场强度,头发瞬间根根竖起,活像炸毛的猫,“我这是在测试……测试空气净化器!倒是你,半夜调校准器,总不能真是为了养花吧?那玩意儿精密度高得离谱,到底能干啥?”
他还是想弄清泽娜的校准器是否与超维力场有关。
泽娜轻笑一声:“养花怎么了?我这花草金贵得很,就得精准照料。你那‘空气净化器’能让头发竖起来,怕不是带静电除尘功能?说真的,你调的力场频率,跟我校准器的谐振点有点接近,巧了不是?”
泽娜没接话,反倒是问起马洛克来,马洛克看着自己炸毛的头发,懊恼地拍了下控制台,最后回到一言不发的闷骚态。
泽娜仍想确认马洛克的力场发生器是否在追求超对称力流,可对方显然不愿多说,她拨了拨蕨类的叶子,继续专注于校准。
最后出声的是林轩。
他的舱室在环形末端,熔炉红光映着他的脸,手里正把镝-162合金塞进高压机,对着舱壁喊:“你们俩一唱一和的,都在搞什么名堂?老马的力场嗡嗡响,泽老妹儿的校准器滴滴叫,就不能安生点?我瞅着你们的仪器参数都往极端里调,是想造什么能扛住超强压力的东西?”
林轩正在锻造强核凝缩球状体,得让分子间作用力达到强核力级别,密度压到10?kg/。
刚才那话,是想琢磨马洛克和泽娜的研究是否与自己的材料强度有关联。
“要你多管闲事!”马洛克和泽娜异口同声地回了句,舱室里又只剩仪器运行的声响。
两人没接茬,林轩看了眼熔炉里通红的合金,无奈地拧紧了高压机阀门。
伊芙隔着三扇舱门大声说道:“林老头儿!话说你的熔炉总冒红光,动静还越来越大,是在琢磨什么硬邦邦的大家伙?我瞅着你用的镝-162,跟我这晶体的材料有点沾边,该不会是想做能扛住力场冲击的东西吧?”
她一边校准棱晶共振仪的晶格振动频率,一边暗自猜测林轩的熔炉用途,毕竟两人都用到了镝-162,说不定研究方向有所关联。
“哥们儿也没干啥大事儿,就搁那儿炼石头呢。”林轩言简意赅,手里的高压机正缓缓加压,通红的镝-162合金在压力下逐渐塑形。
伊芙能够想象出林轩那副不爱多说的样子,估计也问不出什么,她只好撇撇嘴,继续盯着屏幕上的卡拉比丘流形纹路。
白天,众人忙着研发各自的造物,到了晚上,待大家歇下后,林轩仍转场投入另一件重要的事,修炼念力。
这种不分昼夜连轴转的状态,正得益于他量子态意识流生命形态的特殊性,无需像常人那样依赖睡眠恢复精力。
而在林轩的修炼舱内,淡紫色力场正漫过他的银蓝色意识流,引力与电磁力的波动正被强行捏合。“频率差再压0.01赫兹……”幻形体指尖光纹细密,试图将两道力场丝拧成一股。
此时他陷入“强制同步”误区,意识流的银蓝光晕因力场对冲出现断层,幻形体的念力带着刚性,如同用手攥住流水,只会引发反噬。
突然,意识流震颤,银蓝光晕炸开细缝,弱核力的衰变粒子如火星窜出,舱壁爬满裂纹。
他的幻形体被撞向舱顶,左臂光纹扭曲淡化。
“原来不是硬凑同频。”
地球历2897年初,望着舱壁裂痕,林轩的意识流泛起懊恼,关键在于让引力与电磁力形成“互补波动”,而非绝对同步。
接下来两年,他让意识流化作“能量海绵”,允许四力在±0.05赫兹内自然起伏。
地球历2899年秋,当引力收缩与电磁力扩张在银蓝光晕中完美交错,修炼舱响起持续17秒的共鸣。
双谐阶的成功标准是,需让两两力场的共振持续稳定在5分钟以上,且能抵御外界力场的干扰。
林轩目前的17秒,仅是突破了“共振形成”的难关,接下来要攻克的是“共振维持”,需在意识流中植入“动态补偿机制”,当某对力场频率偏离时,念力能自动微调另一对的波动,形成闭环。
一个普通的修炼夜,林轩正调试着动态补偿参数,修炼舱的警报声突然尖锐地炸响。
“老林头儿!隔壁舱的老埃和小亚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闲得发慌,把台怀旧款收音机给拆了,这会儿整层舱的力场频率全在乱跳呢……”洛克斯抱着一堆力场传感器冲进来,嗓门比警报还亮:“快去管管那俩吧!再让他们瞎折腾,别说我的实验舱了,连你整层修炼舱的力场都得炸锅!”
说着就想拽林轩往外走,传感器在怀里叮叮当当作响。
林轩眉头一皱:“拆收音机?添什么乱。”话音未落,已跟着洛克斯往舱外走,脚步带起一阵风。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炸开一片绚烂的光雨。
埃隆举着半截还在滋滋冒蓝光的电路板,从走廊探进头来,脸上满是茫然:“这铁盒子一拆就冒蓝光,小亚说你们哥姐几个都是搞科技的好手,我俩也想入门学点儿基础的,就翻出这些老古董先琢磨琢磨……”
他话没说完,抱着根老式金属天线的亚瑟也跟了过来,大概是被光雨晃了眼,手一抖,那根带着锈迹的天线“当啷”一声,不偏不倚搭在了修炼舱的能量接口上。
就在这瞬间,林轩的意识流像被投入一颗星火的油海,猛地掀起奇异的波动。
原本卡在17秒就会崩解的共振频率,竟像被无形的手拉住般骤然拉长,银蓝色的力场光纹在意识流中泛起涟漪。
强核力的赤红曲线与引力的墨黑曲线突然活了过来,不再是各自僵硬的震荡,而是像跳双人舞般交错起伏。
强核力的峰值刚要冲破阈值,引力便如潮水般下沉托住,在曲线交汇处撞出细碎的金光。
电磁力的金色波纹稍有滞后,弱核力的灰线便立刻加速追赶,两道轨迹在意识流中央拧成螺旋,又默契地分开,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洛克斯举着的传感器屏幕上,绿色的时间数字正稳定跳动,从“18”一路攀升,越过“25”时他的呼吸都屏住了,直到数字定格在“30”的那一刻,他举着传感器的手都在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洛克斯破了音的尖叫几乎要掀翻舱顶:“维持住了!30秒!整整30秒!屏幕上跳着呢!”
他突然把传感器怼到林轩眼前,又猛地转向收音机残骸,眼睛瞪得溜圆,“这破铁盒子在发信号!它的残波正跟着你的力场一起晃,在帮你校准频率啊!老林头儿,你之前总说,能稳定撑过30秒才算摸到双谐阶的边,现在……现在这情况,是不是就算成了?”
林轩的幻形体在意识流中轻轻晃了晃,银蓝色的轮廓因力场共振的冲击泛起几缕虚浮的波纹,显然还带着突破瓶颈后的疲惫。
他望着传感器上稳稳跳动的“30”,声音里带着刚松劲的微哑,却藏不住抑制不住的惊喜:“算……算成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才后知后觉地抬手按了按眉心,幻形体的光芒虽仍有些不稳,眼底却亮得惊人。
自从地球历2895年了结了厄煞那档子凶险事,他才算真正喘过气来,把搁置许久的念力修炼重新拾起来。
从最初的“初弦”阶一步步往上攀,到如今冲击双谐阶,整整四年光阴里,他始终卡在共振维持17秒的坎上,任怎么调试补偿机制都无法再进一步。
谁能想到,困住他四年的难关,竟以这样猝不及防的方式撞开了缺口。
此刻,林轩的幻形体悬浮在意识流中央,清晰地感知到四大力场不再需要他刻意操控,仿佛有根无形的线在牵引着彼此。
当某一方偏快时,另一方会自动慢下来等;某一方偏弱时,其余三方会悄悄递补能量。
这种动态的平衡像呼吸般自然,远比他设计的补偿机制更灵活,更有生命力。
2.2 三相阶的焦痕与困局
二谐阶的突破,为林轩叩开了三相阶的大门。
它不仅验证了动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更让他摸到了力场间“互馈平衡”的核心逻辑,这正是从二谐迈向三相的关键转承。
可三相阶的修行远非易事。
相较于二谐阶只需两对力场达成共振,三相阶要求引力、电磁力与强核力形成稳定的三角平衡。
这需要构建全新的“权重分配”逻辑,绝非简单套用二谐阶的经验就能实现,每一次力场配比的微调,都可能引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
地球历2900年底的修炼舱至今留着焦黑的疤痕。
那晚,林轩试图用均等强度的念力锚定三力顶点,赤红强核力突然像被捏爆的火球,在三角框架中心炸开。
原本该相互制衡的力场瞬间失衡,强核力坍缩产生的冲击波撞穿三层合金舱壁,在舱体上砸出个直径半米的碗状凹陷,边缘凝结着被高温熔蚀的金属结晶。
2900年的失控印证了旧思路的失败。林轩的意识流已能勾勒三角框架,可幻形体总在顶点处用力过猛,框架频频崩裂。
地球历2903年,华夏舰队正朝着弥涅尔瓦星系进发。
此时,一支由20艘四级低等宇宙文明战舰组成的小型舰队,正从另一个方向,悄然向华夏舰队的航道逼近。
按照推算,它们将在12年后出现在华夏舰队附近。
这支神秘舰队的战力虽算不上强悍,但其护送的那件四级高等宇宙文明造物,却足以让沿途所有文明为之震动。
地球历2906年的某个清晨,洛克斯的舱室飘出金色烟雾,像个巨型。
他对着反应炉里沸腾的熔浆嘀咕:“再加0.00001%的镝-162,就能让粒子间的力场关系变得像奶油般顺滑……”
隔壁突然传来控制台过载的刺耳蜂鸣,紧接着是维克斯低低的咒骂声。
洛克斯探头一看,透过舱壁缝隙能瞥见维克斯的十二组导波管正疯狂闪烁红光。
这些导波管就像设备的“能量血管”,负责传导和调控关键力场,此刻的红光显然是出了大问题。
虚拟屏上的SU(5)规范场方程式像被揉乱的纸带,这是粒子物理学中一种试图将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统一起来的大统一理论模型,旨在用一套数学框架描述自然界的基本相互作用,此刻这组本应严谨有序的理论方程式彻底失控了。
满屏滚动着“对称破缺参数溢出”的红色报错,意味着维持力场平衡的关键指标已崩,就像天平两端突然失重般彻底失衡。
更糟的是,其中一组导波管甚至因为数据紊乱,正往外滴着淡紫色的液态暗物质。
听见维克斯的代码报错声,他举着烧杯贴在舱壁上:“老维!又被二进制欺负了?要不要我给你调杯‘逻辑通顺剂’?喝了保证0和1都听你的。你那节点整天亮闪闪的,到底在处理什么要紧数据?总不会是在给十万光年外的人写回信吧?”
这段时间,洛克斯在调试超维拓扑化学反应炉,通过镝-162的精确配比触发强核力与电磁力的局部对称兼容。
刚才故意调侃,是想打听维克斯的信息节点到底在解析哪种力场数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维克斯的声音透着无奈:“你的‘通顺剂’上次让我的导波管学会了唱儿歌。我的节点能解析四大基本力的对称破缺数据,比你的烟雾靠谱。”
听着对方答得滴水不漏,洛克斯晃了晃烧杯里的金色液体,无奈地继续盯着反应炉的读数。
他顿了顿,敲击键盘的手指慢了半拍,“倒是你,昨天的金色绒毛飘进我这儿了,现在分析强核力参数时总带着奇怪波动。你那反应炉到底在生成什么特殊物质?”
他正专注于超维拓扑信息节点的调试。
他要让调制微槽牢记SU(5)规范场的对称密码,而SU(5)规范场是粒子物理中着名的大统一理论模型,试图用对称的数学结构将电磁力、强核力与弱核力这三种基本力统一起来,就像用一把通用钥匙解锁自然界不同力的运行规律,其对称密码正是这套理论的核心“语法”,决定着力场的稳定与统一。
维克斯刚才刻意提起力场波动,是想试探洛克斯的反应炉是否在生成能干扰力场的材料。
“炼梦想!”洛克斯哈哈笑,举着烧杯转了个圈,金色烟雾跟着他的动作打了个旋,“反正不是你那堆对称方程能懂的浪漫!”
洛克斯显然不想正经回答,维克斯盯着屏幕上跳错的代码,无奈地叹了口气,重新校准导波管的频率。
同年冬天,伊芙的真空腔第一次浮现能量弦线,像蓝色的萤火虫在飞。
她盯着显微镜里的弦线,屏住呼吸:“维度膜渗透效应成了……”突然弦线集体往林轩的舱室飘,她对着对讲机喊:“林老头儿!你的那石头又在搞什么鬼?我的弦线都要去你那儿串门了!你那玩意儿到底有啥用途?”
伊芙看着弦线偏离轨道,心里清楚是林轩那边的强核力场在起作用,想问问他研发的造物到底有啥来头。可林轩总是含糊其辞,到最后,伊芙也就不再多问了。
夜晚,“华夏号”舷窗外的太空景色壮丽非凡,星辰如碎钻般铺满墨色天幕,偶尔有流光划过。
但林轩完全顾不上欣赏,他仍在修炼舱里勤修苦练念力。
三相阶的成功标准,要求其能在陨石带这类力场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将三大力场的三角平衡稳稳维持10分钟以上;更关键的是,还得具备根据突发状况主动调整三力权重的能力。
通俗来讲,就像在乱流中掌舵,既要稳住船身,又得灵活变向才能破浪前行。
林轩目前的2分11秒,仅实现了“静态平衡”,接下来要突破“动态适配”。
需让意识流的三角框架像活物般“呼吸”,根据外界力场强度实时调整三力的占比,比如陨石靠近时,自动增强引力的托举力。
可这“呼吸”的节奏与力道,却成了林轩足足卡了八年的难关。
他试过用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公式计算权重切换时机,试过模仿星舰引擎的脉冲频率校准力场波动,甚至把修炼舱的环境模拟成不同星系的力场特征反复演练。
可三角框架要么像生了锈的齿轮般卡顿,要么就因调整幅度过猛彻底崩裂,最久的一次静态平衡也只撑了2分11秒。
那些日子,修炼舱的合金壁上总添新的焦痕,意识流的银蓝光晕也时常因力场对冲泛起断层,他盯着屏幕上紊乱的力场曲线,只觉得这“呼吸”二字,比解开宇宙的终极密码还难。
2.3 星际尘埃带的生死共振
直到地球历2907年夏,“华夏号”途经维苏威星际尘埃带的那个午后……
这天,一块直径百米的不规则陨石突然脱离星尘带,拖着淡红色尾焰朝修炼舱撞来。
“警报!发现高速移动物体,正向修炼舱区域逼近!”控制台的红色警示灯疯狂闪烁。
埃隆刚灌进嘴里的营养液“噗”地喷在操作屏上,手指在键盘上打滑:“亚瑟!快算轨道偏差!这玩意儿要是撞上,修炼舱得成太空垃圾!”
亚瑟的指尖抖得像触电:“偏转角0.03度……不对!它在加速!动力系统怎么调不动?”
话音未落,警报尖啸已刺破舱室。
而此刻,林轩的念力修为正卡在三角框架的动态平衡瓶颈,强核力与电磁力的权重像生涩的齿轮,总在陨石引力场干扰下卡壳,试了百次的调整逻辑全成了废纸。
“还有30秒接触!护盾启动!”埃隆吼得嗓子发紧,可护盾指示灯刚亮就“滋啦”一声灭了,屏幕弹出“力场冲突”的报错。
他瞬间瘫在座椅上,看着舷窗外越来越近的陨石,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完了,老林头儿的修炼舱要成靶子了。
亚瑟扯着他的胳膊直哆嗦:“应急方案!快启动应急方案!”
手忙脚乱间,两人同时看到修炼舱方向泛起一层银蓝色光晕,像肥皂泡似的裹住了舱体。
就在这时,陨石距舱体10公里,光晕里的引力场突然暴涨;5公里处,那层光猛地收缩,硬得像块合金板;2公里内,光晕突然向外铺开,像只无形的手轻轻一推,陨石擦着舱壁飞了过去,尾焰燎得舱体外壳“滋滋”冒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埃隆和亚瑟僵在原地,足足过了半分钟才敢喘气。
亚瑟一脸懵逼:“刚、刚才那是啥?护盾不是失灵了吗?”
埃隆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盯着屏幕上恢复平稳的数据流,突然一拍大腿:“管它啥呢!没撞上就是好事!不过说真的,你瞅见没?那光团动得比咱们的导航系统还灵,该不会是老林头儿新练的啥本事?”
亚瑟凑近屏幕反复翻看记录,愣是没找到任何力场启动的指令,最后只能挠挠头:“谁知道呢……也许是太空磁场突然帮忙了?”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嘿嘿笑了起来,管它是啥原因,反正危机过去了。
2.4 放下算计的平衡之道
只是他们不知道,此刻修炼舱里,林轩正盯着动态调整曲线,终于解开了卡了八年的难题。
那道救了他们的银蓝光晕,正是林轩的意识流在危急关头挣脱公式桎梏,以本能驱动构建出的动态三角框架。
在陨石逼近的生死瞬间,他被危机逼出的本能,意外打破了用公式僵化调控的思维定式。
此前八年,林轩总试图用精确到毫厘的参数框定三力权重,结果越算计越僵硬,就像用尺子量着心跳节奏强行呼吸。
可刚才,陨石的加速度成了最原始的“指挥棒”。
当引力场因陨石质量剧增而失衡时,他的意识流不再执着于“该加多少强核力”的计算,而是顺着危机的推力,让强核力自然收缩成“骨架”、电磁力舒展成“缓冲垫”,就像泽娜的兔子在应激时会瞬间竖起毛发,洛克斯的熔浆会随压力改变流动形态。
那些被他瞥见过的自然反应,此刻全化作了三角框架的“本能记忆”。
三力不再是需要刻意调配的数字,而成了随外界变化自然伸缩的生命体:引力托举时如涨潮,强核力支撑时似凝冰,电磁力偏转时若流风,三者在动态中找到了无需计算的平衡。
这正是三相阶最核心的“动态适配”要义,不用公式定义平衡,而让平衡源于对宇宙节律的本能呼应。
银蓝光晕仍在随着宇宙的节奏轻轻“呼吸”,光纹里跳动的力场曲线,恰似林轩此刻豁然开朗的心境。
原来困住他的从不是技术难题,而是试图用人类的逻辑驯服宇宙规律的执念。
当他放下算计,让意识流与危机共振的瞬间,那道瓶颈,早已在宇宙的自然法则里,悄然化为通途。
三相阶的突破,不仅让林轩掌握了三大力场动态平衡的“呼吸之道”,更在他的意识流中埋下了关键伏笔。
这种让力场随外界节律自然调适的领悟,恰为后续四域阶的修炼铺就了转承的阶梯。
要知道,四域阶要求为四大基本力划定的域界,既需有清晰边界,又得允许力场适度渗透,这“刚柔并济”的精度,远超此前任何阶段的操控难度。
三相阶中,三力随危机本能伸缩、在动态中寻得平衡的体验,已让他初步触摸到“既独立又协同”的力场调控精髓。
当修炼舱的共振声渐渐平息,林轩的意识流银蓝光晕里第一次泛起细碎的金色光点,那是念力突破瓶颈时特有的能量跃迁。
他望着屏幕上如潮汐般起伏的力场曲线,幻形体的指尖忍不住微微颤抖,积压了八年的紧绷感在这一刻轰然溃散。
曾被他反复涂改的公式手稿在虚拟屏上自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三力交织的动态模型,每一次引力托举、强核力收缩、电磁力缓冲都流畅得如同宇宙本身的呼吸。
他忽然笑出声,笑声在空旷的修炼舱里荡开,带着点如释重负的沙哑。
林轩此刻愈发透彻地领悟到:真正的掌控,从不是攥紧拳头与力场死磕,而是松开桎梏,陪着它们在宇宙的节律中自在共舞。
就像风掠过海面时,浪涛不会试图对抗风的方向,而是顺着气流起伏成最和谐的曲线,力场的平衡,从来藏在顺应与呼应里。
喜欢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