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他们家出事了-《孕期,老公要养白月光,离婚》

  炙热的烈阳烤着大地,闷热空气的让人喘不过气,行人路上的大树上蝉鸣声不断,听久了也心烦。

  车站大门。

  又走出来一批旅客。

  其中还有黄头发的洋人。

  他们一出来,就被一个说鸟语得男人接到大巴车上,根本没有一个人来他们店里。

  张嫂子见此,羡慕。

  他们这些穷苦老百姓还在为了小日子有奔头努力着,这些万恶的有钱人已经出国旅游了。

  张嫂子好奇,就问阚青青,这些洋人来他们国家旅游,肯定要花不少钱吧?

  阚青青摇头,她不知。

  她没有出过国,不知道坐一趟飞机需要花多少钱,也不知道外国现在什么情况。

  国外的世界对普通人而言,就是传说,他们忙着挣钱吃饱肚子,根本没有渠道去了解。

  张嫂子惊讶。

  她以为阚青青无所不知。

  阚青青闻言笑了,这个世界其实很大,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自己无所不知。

  门店里,没什么客人,张嫂子坐在凳子上,听着树上刺耳的蝉鸣,闲着没事的时候。

  就开始拿着针线织毛衣,时不时抬头看门外两眼,车站外卖吃食的摊贩越来越多了。

  经常见治安大队突然出现,驱赶着这些摊贩,说他们没有营业执照不能摆摊,影响市容。

  会给国际友人留下不好印象,想摆摊,就得租门面,办营业执照,卖吃食还得办健康证。

  张嫂子早就注意到,这些摆摊的里面好像有一家子,两女一男,还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

  夏天的时候,他们在这车站外卖凉面和大碗茶,张嫂子吃凉面的时候和他们聊天。

  得知他们来自乡下。

  男的叫左富贵,以前是老地主的儿子,桂芬是他媳妇,年轻的姑娘是他妹妹,叫左丹丽。

  那一岁多的孩子,叫左有权,他们给孩子取这个名字,希望他长大了当官,当村支书一样的官。

  当官第一步就是要上学,乡下连破学校都没有,于是为了孩子,他们就远走家乡,来城里挣钱!

  看他们为了孩子这么努力,张嫂子也热血沸腾起来,经常光顾他们的小生意。

  左富贵媳妇的手艺不错,做的凉面那是一绝,大碗茶也好喝,张嫂子问阚青青饿了没?

  她去买两碗凉面去。

  阚青青买了一把算盘。

  她低着头,站在柜台前,手指快速拨动算盘上的珠子,口中念念有词噼哩叭啦打着。

  房源少。

  工作少。

  利润虽高。

  但其实挣得有限。

  但货车、货源可以源源不断提供给客户,方卫国让她挣了不少钱,她最近看方卫国都顺眼了。

  觉得他帅了好多。

  就跟行走的财神爷一样。

  她原本想从方卫国这里套到货车联系方式和货源,再将其踢出局,谁知道人家只认方卫国这人。

  其他人打电话一概不合作,生怕被钓鱼执法抓个现象,谁也不敢冒险和不熟悉的人合作。

  无奈。

  阚青青同意方卫国加入。

  他专门负责运输和货源,房子工作依旧是她和张嫂子,至于抢媒婆生意没成功。

  王大伟征婚广告挂了几天,都没有人上门问一句,但方卫国加入让紧张的资金富裕了不少。

  阚青青也有些饿了。

  便从柜台拿了一块钱出来,“要两碗凉面两碗大碗菜,老样子,我的多放点辣椒。”

  “好嘞。”张嫂子放下针线,拿着钱去买凉面和大碗茶,让阚青青继续算账。

  算完。

  记完账。

  张嫂子回来了,她身后还跟着个姑娘,端着两碗大碗茶,许是卖凉面的老板。

  她没怎么在意。

  谁知道张嫂子赶紧凑上来,对着她说道,“青青,王大伟的婚事有着落了。”

  “这姑娘啊,叫左丹丽,是乡下来的,曾经结过一次婚,男人是下乡知青,生过一个儿子。”

  “但知青为了返城和她离婚,抛妻弃子,不要他们娘俩了,儿子送人别人养了。”

  “她看了王大伟照片,不嫌弃男方长得丑,只要男方人品好就行,你看这事能成吗?”

  阚青青打量了一下姑娘。

  穿的朴素,但长得挺俊,这么好看的姑娘嫁给王大伟,就跟鲜花插在牛粪上。

  她问,“有什么条件吗?”

  左丹丽羞红了脸,低下头,“我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我家想买房,没房子租也行。”

  “要住在大杂院……”阚青青一惊,左丹丽要求的位置正是她现在所住的大杂院,这么巧合吗?

  她继续说着,声音很小,“我第二个条件,我不想住楼房,我想和我大哥大嫂住在一个地方。”

  “房子,我们家自己买,租也可以,但我家没有现钱,可以用金银珠宝付吗?”

  金银珠宝?那在改革开放前是违禁物品,但现在不是了,“可以,只要不是假货就行。”

  “不是假货,都是真的!”左丹丽怕阚青青不相信,从怀里拿出一根小黄鱼,“这是真金子,你可以用牙齿咬咬看。”

  这姑娘太实诚了。

  这么冒冒失失拿出来,也不怕被坏人骗走了,阚青青看着小黄鱼上有不少牙印。

  她并没有去咬,为姑娘的单纯可爱逗乐了,她轻笑一声,“房子的事情我可以帮你找。”

  “至于你提出的条件,我会转告王家人,要是他们不反对,我怎么联系你?”

  “我家就在你家店门口摆摊。”左丹丽一边说一边指了指门外凉面大碗茶的摊子。

  阚青青向店外看去。

  看到一家三口,不知为何,那男人看上去似曾相识,但不认识,这感觉好生奇怪。

  “行,明儿我给你回复。”这个点王家人上班,应该不在家,等下班在打电话问。

  左丹丽得了信,就上前将上面的征婚广告撕下来,显然,这婚事她志在必得。

  等到了晚饭的点。

  阚青青给王家打了电话。

  王家听完条件啼笑皆非,还以为对方要房子要天价彩礼,谁知道要他们搬家,住大杂院。

  心直口快的王母。

  说这都不是什么条件。

  人家外地乡下姑娘,许是怕在婆家受欺负,想和娘家人住,王母年纪大了喜欢热闹。

  说大杂院好,他们母子俩可以搬过去一起住,不像楼房,门一关,谁也不认识谁。

  这事……

  就成了。

  两人第二天见面,这一见漂亮姑娘,王大伟红了脸,生怕自己身上有味熏到她。

  坐的远远的……

  左丹丽看了一眼王大伟,甜甜笑了一下,王大伟直接摔倒在地,看得左丹丽捂嘴笑。

  两人当天领了结婚证,王母对新儿媳妇很满意,又给了阚青青五百大红包。

  阚青青都怀疑王家是不是传说中的万元户,每次出手这么大方,甚至连医院工作。

  王母都给了阚青青,说她随时都可以去,不去也可以卖给别人,房子的事就拜托阚青青。

  王家愿意出钱,或者跟人换房也可以,但房子必须大一些,毕竟两家人住一起。

  阚青青说没问题。

  又赚了一笔大的!

  刚挂了电话,电话又响了。

  大杂院那边的电话,有人说他们家出事了,连公安都上家门来了,让她赶紧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