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推迟又来-《绝命大藏家》

  接连两个都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跟承古堂给自己挖的坑。

  虽然,碰瓷看起来很是幼稚。

  但,却是古董这个行当里最现实,最让人防不胜防的坑。

  如果加上前面那姓孙的青铜簋,就是三连坑了。

  还好,没人知道他顾西北脑袋里还住着一个古董行的老人精。

  不过顾西北也不亏,好歹留下了那件残碎的抱月瓶。

  他第二天就开始着手修复这瓶子,准备修好后就放在他的展柜里打着灯光对外展示。

  谁要是出钱买,价格合适,那是最好带走了。

  而瓷器的修复,说简单也简单。

  尤其是像这件抱月瓶一样,碎片都在,其实粘起来就可以了。

  当然,粘起来痕迹就很明显。

  就让瓶子的商业价值大为打折。

  而要想将瓷器的价值打折降到最小,就要进行无痕修复。

  这,就比较复杂了。

  不过再复杂那也是针对外行来说,对于内行人,瓷器的修复其实不算难。

  这是门技术活,需要花点时间和精力而已。

  好在顾西北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

  他在自己的古董实验室里调制着特殊的瓷器专用粘合剂。

  这种粘合剂是工业胶和瓷粉混合而成的。

  粘合好的瓷器,只需要打磨、上色、上釉,不需要入窑复烧的,简单高效。

  最主要,修完后不但从外观上肉眼看不出问题。

  就是用紫光或一般的强光,那也是不能被轻易看出破绽的。

  当然,破的就是破的,修复的再好,那也是破的。

  对于眼力好的人,强光一照,还是会原形毕露的。

  不过无所谓的,顾西北也没有想着要当全品货去卖。

  这东西反正是捡的,尽量往好的方面去修,最后能卖多少钱都行。

  瓷瓶这边慢慢修着。

  另一边呢,本来讲好第二天还会来一个看古董的。

  下午的时候鲁文通却打来电话,说客户有事把时间往后推了。

  顾西北心想,不是往后推,是不敢来了吧!

  那大概率,第三个也是茶馆和承古堂那边给自己挖的坑了。

  看到前面两个失败了,第三个只好乖乖的撤了。

  其实这样也好,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么!

  但仅仅过了一天,鲁文通又打来电话。

  说,“小顾爷,昨天那个推迟的客户今晚有时间了,还是八点?”

  这把顾西北听的有的懵逼。

  “不是茶馆安排的?”

  “啊?不可能吧?”

  “这个是你认识的熟人?”

  “也是别人介绍的。”

  “那奇怪了啊!”

  “小顾爷,那接是不接?”

  “接!建议按我之前说的,得确保能赚个小钱啊!”

  “行!我知道的!那就晚上八点!”

  晚上八点,鲁文通还是一样提前到了又过白鹭洲等客户。

  客户也很准时,几乎踩着点到的。

  来人呢,是个四十左右的眼镜男。

  看上去斯斯文文的。

  顾西北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至少不是挖土的汉子。

  进到室内,茶桌边坐下。

  简单介绍,来人姓张。

  “张先生,喝茶!”

  顾西北一样泡茶倒茶。

  对方也一样,点头致谢,然后从袋子里掏出了锦盒。

  锦盒不大,四四方方,扁扁的。

  顾西北猜测里面是个瓷盘。

  他是猜对了一半!

  “小顾爷,东西带来了,您先看看。”

  这次顾西北都没先打开锦盒的,就先把这里的规矩跟对方说了说。

  对方自然听的也是一脸的惊奇。

  “没听过卖东西还收鉴定费的!”

  “呵呵!我又过白鹭洲以鉴定为主,不是那些古董店,还请见谅!”

  对方点点头,显得通情达理!

  “行行行!那这样,你先看一眼这东西是不是你要的,行吧?如果是你要的,你再看货鉴定。如果不是,你就别鉴定了。”

  顾西北一听也有道理。

  但是吧,他怎么听着家伙讲话怪怪的呢!

  不过仔细琢磨,也没毛病。

  “行!”

  他应了一声,但是没动手,他小心谨慎起来。

  “那个,张先生,麻烦您打开锦盒让我看看。”

  “啊?这”张先生不禁笑了起来。

  “小顾爷你是担心我碰瓷么?呵呵!”

  锦盒被打开,里面露出的还真是一件盘子。

  但,不是瓷盘。

  而是银盘。

  第一眼看,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雕饰,那真是漂亮至极。

  顾西北那是看的直点头。

  “银盘当然是可以收的!没有法律限制。”

  “是小顾爷你要的,那就行,小顾爷先看看真假吧!”

  “好!”

  顾西北应了一声,伸手就将这银盘给取了出来。

  这是金银器,不必担心跟瓷器一样突然就碎了。

  这东西是一上手,顾西北就不禁心中啧啧惊叹啊!

  好!是真好!

  上图!

  这是一件银盘,口径大概十五公分的样子。

  高,约莫两公分。

  整个盘子的器型,呈五瓣梅花的样子。

  银盘的内底錾刻“梅梢月”纹样图饰。

  为一树横斜的梅枝、一弯新月和卷舒的流云。

  给人直观的感觉,是立马想到北宋诗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

  盘子就只有一树梅,一弯月,几朵半卷的流云。

  其余地方全部都是留白。

  大面积的留白,但却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极致的情绪触动。

  简约!率真!又不失典雅秀丽!

  其实顾西北上一世马东升接触最多的古董,除了瓷器,就是金石。

  而金石当中最多的就是银器。

  所以,他看银器的经验那是非常丰富的。

  从这个银盘的工艺造型,还有这气质看,顾西北觉得这是妥妥的宋朝的东西。

  因为,挡不住的宋氏美学啊!

  太惹眼了!

  好!是真好!

  不过,顾西北心中虽然波涛不绝,但是面容上却平静的很。

  他看的时间也不长。

  因为对于他来说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一分钟足矣。

  再者说了,也不能太长。

  古董买卖当中,看货的时间是很讲究的。

  买家是看的时间越短越快,讲价的时候就越有主动权。

  而反过来呢,买家看的时间越长,越细,那在谈价格的时候,就会被卖家掌握更大的主动。

  但这种事呢向来是个尺度问题。

  你不想太长时间,但如果时间太短又没法看清货,就会带来打眼的风险问题。

  因此,这对眼力的考验就很大了。

  总之,古董买卖,是赚是赔,赚多赚少。

  归根结底,还是眼力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