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小小年纪,便有洞明世事的能力,不简单啊!-《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诸卿不必多礼。”

  秦王政眼中带着急切,看向了岷:“蒙恬说,你有大礼要送给寡人?”

  “嗯!”

  点了点头,岷笑着,道:“大王,确有此事!”

  “请大王,随臣来!”

  “好!”

  对于岷的大礼,秦王政也很是好奇。

  毕竟,他也算是了解岷这个少年,自然清楚,对方口中的大礼,必然不会简单。

  如今他人在临洮县,这么半天的时间,他还是能够拿出来的。

  万一是惊喜呢。

  可以说,岷的表现,让他愿意,也值得,花费这半天时间。

  岷走在前头,秦王政紧随其后,蒙恬与蒙武带着甲士,来到了公廨外面的空地。

  “大王,这便是臣给你的礼物!”

  岷指着曲辕犁,眼中带着笑,向秦王政等人介绍:“这是从长直犁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的一种新犁。”

  “新犁与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

  “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这新犁,已经试过,不需要二牛抬杠式,一人一牛就可以耕田。”

  “大王,可以试一试.......”

  听到这一番话,不光是秦王政激动了,蒙恬以及蒙武也是眼睛一亮,对于一个农耕民族,耕犁太重要了。

  “蒙恬,从甲士中,找一个农家子,让他试一试。”

  “诺!”

  一行人来到田边,耕牛拉着新犁,一刻钟后,甲士走过来,朝着秦王政,道:“大王,这位主吏说的不错,新犁确实更省力,也更为轻便。”

  “一人一牛便可以耕作,效果会提升很多的。”

  这一刻,秦王政眼中带着光,好不容易才从曲辕犁上挪开了目光:“主吏,你有大功于国!”

  “想要什么赏赐?”

  “大王,之前就说了,这是我送给大王的礼物。”岷笑了笑,朝着秦王政,道:“希望对大王有帮助!”

  “赏赐就算了,我现在吃穿不愁,过了最艰难的时候!”

  “若大王有心,未来多怜悯一点庶人。”

  “蒙恬,带上工匠以及这新犁,我们回咸阳!”秦王政深深地看了一眼岷,随即开口,道:“既然是主吏所做,就叫主吏犁!”

  “诺!”

  “臣恭送大王.......”

  终于,岷将秦王政送走了。

  这位主,现在的身份,有些复杂,他也不敢让其在临洮县多待,咸阳城中,风云变幻,作为秦王,他不能久离。

  “臣等恭送大王!”

  青禾,呪等人都在官道上,眼中带着敬畏。

  虽然秦王政尚未亲政,但,那也是秦王,一言就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

  在这之前,他们只清楚,岷与相邦吕不韦有交集,却不料,和秦王政也有交集,一时间,心中的想法更为活络。

  “上令,上丞,人都走远了。”

  岷笑着开口,朝着众人,道:“这天气这么冷,还是回吧!”

  “好!”

  .........

  除了岷,都是成年人,纵然是看到了岷与秦王政有关系,也不会立即上来攀谈。

  作为官吏,拉关系,他们有的是手段。

  而且,都是那种不让人反感的手段。

  回到公廨,岷喝了一口白水,看向了众书吏:“好好的办事,机缘我为你们求来了,能否把握住,就看你们自己了。”

  “多谢主吏。”

  众书吏神色肃然,朝着岷道谢:“我们一定好好办事,不辜负主吏的好意。”

  他们都清楚,有了这一次的机遇,他们至少有了跳出公廨的机会,未来就算是不能成为一地县令,但,其他的实权官吏,还是可以谋划一下的。

  更何况,他们的身后,还有岷。

  如今的岷,已经有了一飞冲天之姿,随便落下的余荫,都会让他们受用不尽。

  “各司其事!”

  “诺!”

  岷坐在一旁的书案后,开始翻看《吴子》,他也该需要为下一次考核做准备了。

  如今天气寒冷,不适合开工,修桥事宜不得不暂停。

  但是,一旦春暖花开,便是春耕之时,到时候,修桥也会难以进行,只能暂缓,所以,春耕之前的这一段时间,他必须要抓紧。

  这意味着,他准备考核的时间,也就只有春耕的时间。

  只是他是临洮县的主吏,抓春耕,也是他的分内之事,各种庶务颇多,留给他准备考核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这一次的考核一旦通过,他将会比同期官吏,多数年的时间。

  以至于,在学习上,岷向来都是争分夺秒,极为的刻苦。

  像他这种身份地位的人,不管是在那个时代,都要刻苦。不惜一切代价,一路前行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要不然,就只能成为人矿,成为养分。

  .......

  官道上。

  一群甲士护卫,秦王政与蒙恬在马车中。

  “蒙恬,你说的不错,这小子,确实是一个极聪明的人。”秦王政眼中带着笑意,忍不住感慨:“他仿佛看到了寡人的处境与尴尬。”

  “小小年纪,便有洞明世事的能力,不简单啊!”

  “哈哈哈......”

  笑了笑,蒙恬开口,道:“大王,岷的处境,毕竟不同于他人!”

  “自幼生活的困苦,就压在他的身上,他清楚的见识过,这个人世间的凶恶,能够与亭长走到今日,也算是一种幸运。”

  “这个天下,能得到大王与相邦欣赏,本身就是极难的事情。”

  这个时候,秦王政目光隐晦的闪烁了一下,话锋一转,道:“他将这新犁交给寡人,对于寡人自然好处颇多,但是他的处境,未必就会更好。”

  “他那么聪明,不会想不到........”

  “大王,正是因为岷如此聪明,他才会将新犁交给您,而不是相邦。”蒙恬眼中掠过一抹肃然,朝着秦王政,道:“亲自前往临洮县的是大王,而不是相邦。”

  “大秦的未来,在大王身上,而不是相邦的身上!”

  “而岷是一个纯正的老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