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这一条河渠,修的越久,他的功劳越大!-《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先生觉得,我秦酒如何?”

  王绾喝了一口酒,眼中带着笑意:“比楚酒如何?”

  闻言,李斯抿了一口秦酒,然后放下酒盅,道:“楚酒温醇,秦酒刚烈!”

  点评了一句,李斯笑着开口:“长史,以为呢?”

  “哈哈哈.......”

  大笑一声,王绾意味深长,道:“绾,只喜秦酒!”

  “也只饮秦酒!”

  “尚不知楚酒如何!”

  瞥了一眼王绾,李斯双眸微微眯起,脸上的笑容更显灿烂:“有时间,李斯请长史饮楚酒,听楚歌!”

  “好!”

  王绾与李斯,一见如故。

  两人都是博学之人,自然是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当下局势 ,都可以论之。

  特别是王绾本身便是有考校李斯的任务。

  而李斯初来大秦,也是有意展露锋芒。

  两人可谓是心知肚明的试探与展示。

  伴随着交流的深入,大有一种相见恨晚。

  两人对于彼此,充满了好感。

  毕竟两人年纪相仿,也都是博学之人,在一些事情上的看法,惊人的一致。

  这一刻,李斯放下酒盅,喝了一口白水。

  在压了压上头的劲儿后,李斯直视着王绾,道:“绾兄,当今秦王如何?”

  闻言,王绾也是一下子冷静了下来:“大王英武,聪慧,沉稳!”

  “不像一个少年!”

  这一刻,王绾想起了洮里的那个孺子。

  ........

  新郑。

  韩王宫中。

  韩王韩然很是忧虑,虽然是岁首。

  但他心中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六国合纵失败,其余诸国都可以全身而退。

  但是,他韩国不可以。

  喝了一口韩酒,韩然看着张平,道:“相国,对于此事如何看?”

  将手中的竹简收起来,张平神色复杂:“大王,公主所请,看似符合我韩国利益!”

  “实则不然!”

  “成娇的身上,虽然流淌着韩王族的血脉 !”

  “但,他姓嬴!”

  “乃是秦国王族,而且还是庄襄王的亲子!”

  “以我韩国疆土,以我韩国士卒,为成娇谋划君位!”

  “大王,臣以为此事不妥!”

  在张平看来,此举根本就是扯淡。

  他作为韩相,对于秦国的情况,自然是极为的了解。

  如今的秦王政,地位看似不稳固,实际上,极其的稳固。

  “张相,当真不可为么?”

  韩然有些不甘心,朝着张平,道:“若是成娇登上秦王位,也许对于我韩国有利!”

  “唉!”

  张平无奈叹息一声,朝着韩然,道:“大王,宫中可有中原局势图?”

  “有!”

  韩然在前,张平在后。

  两人来到了偏殿之中,张平踏前一步,拿起丈杆落在地图上:“大王,且看!”

  “这里是秦国,而这里是我韩国!”

  “当年,惠文王于龙门称王,便喊出了秦不守关,誓将东出的口号!”

  “臣听闻,昭襄王在床榻上,依旧是拉着孝文,庄襄的手叮嘱:大秦男儿,勿忘东出!”

  “这位秦国新王,听闻更是将天下凝一,当做毕生志向!”

  张平余光瞥了一眼韩然,语气肃然,道:“大王,秦国东出,我大韩将会是首当其冲!”

  “成娇身上,虽有韩王室的血脉!”

  “但他的身上,也有秦王血脉,成娇为秦王,他的意志,挡不住秦国上下的意志!”

  “但凡是王!”

  “但凡是有一点野心的王!”

  “都想要王天下!”

  “更何况,作为秦王子嗣,嬴姓血脉的成娇!”

  说到这里,张平脸色变得阴沉,许久才继续,道:“这件事,可以顺势而为,但,大王不可主动促成!”

  “一旦消息泄露,我韩国民心士气,必将土崩瓦解!”

  “弱秦,我们可以详细谋划!”

  “但,此事断不可为!”

  听完张平的话,韩王沉默了许久,道:“张相以为,成娇有机会么?”

  见到韩王依旧是不放弃,张平无奈开口,道:“有,但是不多!”

  “嬴子楚,一生只有两子!”

  “只要是秦王政死,王位必然是成娇的!”

  “但是,此事不可为!”

  “一旦刺杀秦王政,不论成功与否,韩国都将遭受秦国疯狂的报复!”

  这个时候,张平苦笑一声,朝着韩王意味深长,道:“大王,若是成娇有机会,公主也就不会谋划此事了!”

  “正因为,成娇输的彻底,公主才会谋划此事!”

  “以求为成娇立身!”

  “呼......”

  这一刻,韩王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朝着张平,道:“既然如此,那如何弱秦?”

  “六国合纵失败,我韩国绝无可能全身而退!”

  “岁首一过,秦必然会动兵报复!”

  “为今之计,必须要拖住秦国的脚步!”

  这个时候,张平突然眼睛一亮,朝着韩王,道:“大王,何不派遣郑国入秦,以表诚意?”

  “水工郑国?”

  “嗯!”

  张平眼中掠过一抹犹豫,随即变为狠辣:“大王,关中多为盐碱地!”

  “秦人为此愁苦百年有余!”

  “让郑国言,可以开凿水渠,打通泾水与洛水,从而让关中沃野千里!”

  “让贫瘠的关中,变为粮仓!”

  “一旦秦国采纳郑国的建议,修建河渠,必然是举国之力!”

  “到时候,秦无力东出!”

  “同时以郑国为诚意,上表臣服,以消秦国报复之念!”

  韩王的目光在地图上流转,许久之后,朝着张平,道:“相国,若是郑国成功了如何?”

  “大王,成功了,关中必然会成为粮仓!”

  张平语气幽幽,道:“大王,秦国朝堂,皆是聪明人!”

  “没有可行性,根本不可能让秦人中计!”

  闻言,韩王点了点头:“相国说的有道理,寡人现在也顾不了那么久远!”

  “后面的事情,后面再想办法!”

  说到这里,韩王深深地看了一眼张平,一字一顿,道:“相国,此事寡人便交给你!”

  “与郑国谈一谈!”

  “告诉他,身为韩人,当为韩国考虑!”

  “他的家人,他的族人,寡人会替他照料!”

  “这一条河渠,修的越久,他的功劳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