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嬴政,必不忘历代先王东出之志!-《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鸡鸣初。

  晚食才开始。

  相比于往日,今日的晚食太迟。

  但也要丰盛很多。

  菜羹,精米,豶肉.......

  就算是岷看到这些,双眸也有些发光。

  这是岷指点着芮,在镬中炒出来的豶肉,放了盐巴与茱萸等佐料。

  纵然是不及后世的味道。

  但在这个时代,也是难得一见的美味。

  炒肉的香味弥漫,勾起人的馋虫,岷朝着固,道:“大父,尝尝这豶肉!”

  “芮换了一种方式烹饪.......”

  “好!”

  点了点头,固朝着岷,道:“芮,她们有么?”

  “有!”

  岷笑着回答:“一直以来,芮与我们同食!”

  “芮与春,饭量不大!”

  “也吃不了多少,没有必须要分开!”

  “嗯!”

  固笑了笑,朝着岷,道:“你要用人,自然要收心,一些吃食而已!”

  “在五里,我们确实是有些贫瘠!”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做事的方法,也当有所改变!”

  “在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下,自然要给予优待!”

  “人心是最复杂的!”

  ........

  固在言传身教。

  在固看着岷太聪慧,他的经验未必好用。

  但,又怕岷吃亏受骗。

  “嗯!”

  岷笑着回应:“有大父在,不会出问题!”

  “哈哈哈.......”

  闻言,固不由得大笑,他认可岷的话。

  只要他还是秦吏,有的是手段拿捏一介商贾。

  除非是成为了大商,背后人脉很多。

  但是,不管是他,还是岷,都会成长,特别是岷。

  特别是有春。

  这一刻,固也不再多说,朝着岷,道:“现在已经是岁首了!”

  “赶紧吃晚食!”

  “然后去早点休息!”

  “明日还要祠五祀!”

  “诺!”

  点头答应一声,岷也不再多言,而是专心晚食。

  这些日子他的早食晚食,都是另做的。

  参加了各种药材,味道实属不怎么样,此刻面对豶肉,自然是有些馋。

  .........

  咸阳。

  秦王政带领着宗室众人,前往宗庙祭拜。

  祭拜结束后,渭阳君嬴傒带着宗室的众人离去。

  空旷的宗庙中,就剩下了秦王政。

  看着灯火长明,清香袅袅的宗庙,秦王政从最左看了一目扫过。

  “非子!”

  ......

  “襄公,文公.......穆公......献公.......”

  “孝公,惠文,武,昭襄,孝文,先王......”

  秦王政目光扫过,大秦从立国,一直到今日,三十七位君王都在这里了。

  最后,秦王政目光落在先王的牌位前,道:“愿诸位先祖,佑我大秦,护我社稷!”

  “嬴政,必不忘历代先王东出之志!”

  这一刻,秦王政的神色,前所未有的虔诚。

  河内之败,虽然他揽下了责任。

  但是,此战之败,对于大秦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按照惯例,岁首,必然会大酺,以君民同乐。

  这一年的大酺,被取消了。

  那一日,吕不韦前来禀报,他也是点了头的。

  河内大败,又是在他登基的第一年,秦王政也没有心情与民同乐。

  这一夜,秦王政一直待在宗庙之中。

  ........

  甘泉宫。

  太后赵姬一脸的无聊。

  作为大秦王后,大秦太后的新鲜劲已经过去。

  这让生性自由的赵姬,有些受不了宫闱规矩的约束。

  特别是,自从先王病逝,太子嬴政登基以来,已经很少前来甘泉宫了。

  这让赵姬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赵乐,政儿呢?”

  闻言,内侍令赵乐连忙开口,道:“禀太后,大王在宗庙!”

  “祭祀结束后,渭阳君等人离去,大王一直在宗庙!”

  “唉!”

  赵姬虽然在政治上愚蠢,但,她不是智商有问题。

  自然是清楚,河内之败,对于她这个骄傲的儿子,到底是多么大的打击。

  在邯郸,她们母子相依为命。

  她自然是了解,她的政儿,到底有多聪慧,骨子里又有多骄傲。

  “传,相邦.......”

  话刚出口,赵姬便摇头,道:“算了 !”

  “今日岁首,也不宜.......”

  “等大王出了宗庙,让来本宫寝殿!”

  “诺!”

  ........

  “母后,大王一人待在宗庙之中!”

  看了一眼韩夫人,华阳太后面无表情:“没有大王诏命,任何人都无法踏足宗庙!”

  “除非是祭祀!”

  “要不然,就算是担任宗正的渭阳君也不例外!”

  “收起你的心思!”

  “现在的大秦,需要上下一心!”

  华阳太后看了一眼韩夫人,道:“大王继位,成娇年岁也不小了!”

  “也该是立些功劳,封君了!”

  “本宫会促成大秦伐韩!”

  “一来,振奋大秦军心士气,二来,也为成娇斩获一些战功!”

  闻言,韩夫人一愣,随即惊慌,道:“母后,战场兵凶战危,成娇年幼........”

  这一刻,华阳太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韩夫人。

  她心里清楚,对方此言,不光是为了成娇,也是为了母国。

  抿了一口茶水,华阳太后语气平静:“大秦封赏,以军功为上!”

  “若是毫无寸功,便因是先王子嗣封君,只会让天下人笑话!”

  “也会让成娇,在宗室中抬不起头来!”

  “到时候,图谋那个位置,更是艰难!”

  “在大秦,宗室很重要,若是宗室子弟,都看不起成娇,更何况是外臣!”

  说到这里,华阳太后挥手,道:“本宫言尽于此!”

  “回去之后,你细细体会!”

  “时间尚早,你有思考的余地!”

  “今日岁首,不用在这里陪本宫了,多陪陪成娇!”

  “今日之后,你们母子见面的时间,不多了!”

  “诺!”

  点头答应一声,韩夫人俏脸肃然:“多谢母后提醒!”

  这一刻,韩夫人朝着华阳太后恭敬行礼,告退离去。

  目送韩夫人离去,华阳太后双眸微微眯起,看向了宗庙方向。

  许久,淡淡的感慨,在偌大的宫殿之中响起:

  “嬴姓的血脉,当真是不俗!”

  “昭王如此,子楚如此!”

  “政儿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