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斜照进书房,钢笔水晶在桌角泛着温润的光。洛倾颜盯着手机屏幕,指尖轻点,一条消息发送出去:“我想试试我能走多远。”
消息发出的瞬间,她听见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沉稳、不疾不徐,像是早已等待这一刻。门被轻轻推开,顾逸尘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杯热茶,目光落在她脸上,没有急着说话,只是将茶放在她手边。
“你发了什么?”他问,声音低而平,像风掠过树梢。
“一句我一直没敢说的话。”她低头看着手机,屏幕已经暗下,但那行字仿佛还浮在眼前。
他坐到她对面,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聊天界面。那句话静静地躺在对话框里,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涟漪早已扩散。他没回,只是将手机翻转,轻轻放在桌上,然后从笔记本里抽出一张便签——上面是她旅行日记的复印件,那盆少年顾逸尘抱着的绿植,被他用铅笔轻轻圈了出来。
“我记得你说过,那盆蕨是你从护林站带回来的。”他顿了顿,“现在它活了,你也该往前走了。”
她怔住。原以为会有一场拉锯,一句“家庭为重”的规劝,或是沉默的否定。可他没有。
“你不怕我走得太远?”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
“我怕。”他坦然,“但我更怕你回头,是因为我让你停下的。”
窗外风动,纱帘轻扬。她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却笑了出来。
“所以……你是支持我的?”
“不只是我。”他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那支钢笔,指尖轻轻抚过水晶,“今晚,我妈想请你吃饭。”
晚餐是家常菜,清炒豆苗、红烧鱼、一碗热腾腾的山药排骨汤。顾母系着淡蓝色的围裙从厨房出来,发丝微乱,脸上带着少见的柔和笑意。
“今天没让保姆做,我亲手弄的。”她将汤碗放在洛倾颜面前,“听说你最近在想些事,咱们聊聊。”
洛倾颜握着汤匙,指尖微颤。她知道,这顿饭不是闲聊。
顾逸尘坐在她身旁,不动声色地替她夹了一筷子鱼肉,“妈,倾颜有个机会,她想试试。”
顾母没立刻接话,只是慢条斯理地剥着一只虾,动作细致,仿佛在完成一件重要的事。良久,她才抬眼:“是好事吗?”
“是。”洛倾颜点头,“但需要我投入很多时间,可能……没法像以前那样随时在家。”
“哦。”顾母轻轻应了一声,将剥好的虾放进她碗里,“那你打算怎么安排?”
“我想先了解清楚,再做决定。”她声音平稳,“我不想因为一时冲动,辜负了机会,也不想因为顾虑太多,让自己后悔。”
顾母低头喝了一口汤,又抬眼看了看顾逸尘,忽然笑了:“你这孩子,说话倒是比我当年有条理。”
洛倾颜一愣。
“我年轻时也接到过美术学院的进修邀请。”顾母放下汤匙,目光落在客厅角落的插花作品上——那是一盆素雅的枯枝搭配白菊,曾获市里插花比赛一等奖,“可那时候,家里说女人学这些没用,嫁人持家才是正经事。”
她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证书边角,纸张早已泛黄。
“我听了。后来……也就没再提了。”
空气静了一瞬。
洛倾颜忽然明白,为什么顾逸尘会在这个时候安排这顿饭。
“妈,我不是要离开家。”她轻声说,“我只是想走一段自己的路。如果失败了,我回来;如果走通了,我也希望……你们为我高兴。”
顾母看着她,眼神渐渐柔软。她伸手,轻轻握住洛倾颜的手:“你和逸尘小时候那盆绿植一样,根扎得稳,才敢往上长。”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当年我没敢走的路,不想让你也回头。”
洛倾颜鼻尖一酸,却没让泪落下。她反手握紧顾母的手,点了点头。
顾逸尘在一旁静静听着,没说话,只是低头喝了口汤,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
饭后,三人坐在客厅。电视开着,放着一档轻松的访谈节目,声音不大,像是背景音。
顾母忽然起身,走向书房方向。片刻后,她拿着一本旧相册回来,封皮是深褐色的布面,边角已经磨损。
她翻开相册,一页页过去,全是顾家的老照片:顾父年轻时在工地的留影、顾逸尘小学毕业照、春节全家福……直到某一页,空白。
她从茶几上拿起一支笔,写下几行字:
洛倾颜·2025·事业启程
字迹工整,力道沉稳。
写完,她将相册轻轻合上,放在茶几中央,像完成了一件郑重的事。
“家里每个人的重要时刻,我都记在这里。”她看向洛倾颜,“你也是顾家的人,你的路,我们得看着。”
洛倾颜望着那本相册,喉咙发紧。她没说话,只是起身,走到顾母身边,轻轻抱了她一下。
顾母愣了半秒,随即抬手,拍了拍她的背。
顾逸尘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心里某处长久以来的紧绷,悄然松开了。
他想起昨夜翻看台历时,看到那张便签上写着“我想试试我能走多远”,他抄了一遍,贴在日程旁。今天开会时,下属汇报项目延期,他没发火,只说:“再给一周,我们试试能走多远。”
原来有些话,不只是说给一个人听的。
夜深,洛倾颜回到房间。她打开行李箱,将几件旅行时穿过的衣服叠好收起。那枚松果还躺在角落,她拿出来,放在书桌上的玻璃罐里。
钢笔静静躺在日记本旁,水晶没有亮,但她没去启动它。
她翻开日记,写下:
“今天,我没有用笔去读他的心,也没有回溯过去找答案。我只是说了想说的话,然后,有人接住了。”
她合上本子,走到窗前。月光洒在阳台那盆野蕨上,新叶舒展,像在伸手够光。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顾逸尘发来的消息:“我妈说,下次你做的便当,她想尝尝。”
她笑了,回:“那你得先学会打包。”
消息刚发出去,又一条进来:“对了,台历上那句话,我抄了两份。一份贴书房,一份贴公司。”
她盯着屏幕,忽然觉得心跳快了一拍。
正要回复,门铃响了。
她愣住。这个时间,谁会来?
她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往外看——走廊灯光明亮,空无一人。
她犹豫了一下,打开门。
门外,一只信封静静躺在地上,白色,没有署名。
她弯腰捡起,信封很轻,边缘整齐,像是被人小心放置的。她翻过来,背面没有字,只有右下角一枚小小的压花图案——像是一片蕨类叶子。
她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枚图案,忽然想起什么。
护林站那夜,她曾在棉被夹层摸到一枚金属徽章,背面刻着经纬坐标。后来她将它交给顾逸尘,他收进了随身的笔记本。
而此刻,这枚叶子的纹路,竟与徽章上的刻痕,惊人地相似。
消息发出的瞬间,她听见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沉稳、不疾不徐,像是早已等待这一刻。门被轻轻推开,顾逸尘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杯热茶,目光落在她脸上,没有急着说话,只是将茶放在她手边。
“你发了什么?”他问,声音低而平,像风掠过树梢。
“一句我一直没敢说的话。”她低头看着手机,屏幕已经暗下,但那行字仿佛还浮在眼前。
他坐到她对面,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聊天界面。那句话静静地躺在对话框里,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涟漪早已扩散。他没回,只是将手机翻转,轻轻放在桌上,然后从笔记本里抽出一张便签——上面是她旅行日记的复印件,那盆少年顾逸尘抱着的绿植,被他用铅笔轻轻圈了出来。
“我记得你说过,那盆蕨是你从护林站带回来的。”他顿了顿,“现在它活了,你也该往前走了。”
她怔住。原以为会有一场拉锯,一句“家庭为重”的规劝,或是沉默的否定。可他没有。
“你不怕我走得太远?”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
“我怕。”他坦然,“但我更怕你回头,是因为我让你停下的。”
窗外风动,纱帘轻扬。她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却笑了出来。
“所以……你是支持我的?”
“不只是我。”他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那支钢笔,指尖轻轻抚过水晶,“今晚,我妈想请你吃饭。”
晚餐是家常菜,清炒豆苗、红烧鱼、一碗热腾腾的山药排骨汤。顾母系着淡蓝色的围裙从厨房出来,发丝微乱,脸上带着少见的柔和笑意。
“今天没让保姆做,我亲手弄的。”她将汤碗放在洛倾颜面前,“听说你最近在想些事,咱们聊聊。”
洛倾颜握着汤匙,指尖微颤。她知道,这顿饭不是闲聊。
顾逸尘坐在她身旁,不动声色地替她夹了一筷子鱼肉,“妈,倾颜有个机会,她想试试。”
顾母没立刻接话,只是慢条斯理地剥着一只虾,动作细致,仿佛在完成一件重要的事。良久,她才抬眼:“是好事吗?”
“是。”洛倾颜点头,“但需要我投入很多时间,可能……没法像以前那样随时在家。”
“哦。”顾母轻轻应了一声,将剥好的虾放进她碗里,“那你打算怎么安排?”
“我想先了解清楚,再做决定。”她声音平稳,“我不想因为一时冲动,辜负了机会,也不想因为顾虑太多,让自己后悔。”
顾母低头喝了一口汤,又抬眼看了看顾逸尘,忽然笑了:“你这孩子,说话倒是比我当年有条理。”
洛倾颜一愣。
“我年轻时也接到过美术学院的进修邀请。”顾母放下汤匙,目光落在客厅角落的插花作品上——那是一盆素雅的枯枝搭配白菊,曾获市里插花比赛一等奖,“可那时候,家里说女人学这些没用,嫁人持家才是正经事。”
她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证书边角,纸张早已泛黄。
“我听了。后来……也就没再提了。”
空气静了一瞬。
洛倾颜忽然明白,为什么顾逸尘会在这个时候安排这顿饭。
“妈,我不是要离开家。”她轻声说,“我只是想走一段自己的路。如果失败了,我回来;如果走通了,我也希望……你们为我高兴。”
顾母看着她,眼神渐渐柔软。她伸手,轻轻握住洛倾颜的手:“你和逸尘小时候那盆绿植一样,根扎得稳,才敢往上长。”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当年我没敢走的路,不想让你也回头。”
洛倾颜鼻尖一酸,却没让泪落下。她反手握紧顾母的手,点了点头。
顾逸尘在一旁静静听着,没说话,只是低头喝了口汤,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
饭后,三人坐在客厅。电视开着,放着一档轻松的访谈节目,声音不大,像是背景音。
顾母忽然起身,走向书房方向。片刻后,她拿着一本旧相册回来,封皮是深褐色的布面,边角已经磨损。
她翻开相册,一页页过去,全是顾家的老照片:顾父年轻时在工地的留影、顾逸尘小学毕业照、春节全家福……直到某一页,空白。
她从茶几上拿起一支笔,写下几行字:
洛倾颜·2025·事业启程
字迹工整,力道沉稳。
写完,她将相册轻轻合上,放在茶几中央,像完成了一件郑重的事。
“家里每个人的重要时刻,我都记在这里。”她看向洛倾颜,“你也是顾家的人,你的路,我们得看着。”
洛倾颜望着那本相册,喉咙发紧。她没说话,只是起身,走到顾母身边,轻轻抱了她一下。
顾母愣了半秒,随即抬手,拍了拍她的背。
顾逸尘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心里某处长久以来的紧绷,悄然松开了。
他想起昨夜翻看台历时,看到那张便签上写着“我想试试我能走多远”,他抄了一遍,贴在日程旁。今天开会时,下属汇报项目延期,他没发火,只说:“再给一周,我们试试能走多远。”
原来有些话,不只是说给一个人听的。
夜深,洛倾颜回到房间。她打开行李箱,将几件旅行时穿过的衣服叠好收起。那枚松果还躺在角落,她拿出来,放在书桌上的玻璃罐里。
钢笔静静躺在日记本旁,水晶没有亮,但她没去启动它。
她翻开日记,写下:
“今天,我没有用笔去读他的心,也没有回溯过去找答案。我只是说了想说的话,然后,有人接住了。”
她合上本子,走到窗前。月光洒在阳台那盆野蕨上,新叶舒展,像在伸手够光。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顾逸尘发来的消息:“我妈说,下次你做的便当,她想尝尝。”
她笑了,回:“那你得先学会打包。”
消息刚发出去,又一条进来:“对了,台历上那句话,我抄了两份。一份贴书房,一份贴公司。”
她盯着屏幕,忽然觉得心跳快了一拍。
正要回复,门铃响了。
她愣住。这个时间,谁会来?
她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往外看——走廊灯光明亮,空无一人。
她犹豫了一下,打开门。
门外,一只信封静静躺在地上,白色,没有署名。
她弯腰捡起,信封很轻,边缘整齐,像是被人小心放置的。她翻过来,背面没有字,只有右下角一枚小小的压花图案——像是一片蕨类叶子。
她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枚图案,忽然想起什么。
护林站那夜,她曾在棉被夹层摸到一枚金属徽章,背面刻着经纬坐标。后来她将它交给顾逸尘,他收进了随身的笔记本。
而此刻,这枚叶子的纹路,竟与徽章上的刻痕,惊人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