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爬进来,在讲台边缘投下一道细长的金线,像谁悄悄画下的起跑线。
洛倾颜站在门口,没急着进去。她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昨晚松开包带的那个动作,此刻有了新的意义。她把包留在了外头的椅子上,只带了笔记本进来,封面有些旧了,边角微微卷起,但那页写着“别让他们觉得被抛弃”的纸,被她夹在最前面。
会议室比她想象中安静。不是没人,而是所有人都太安静了。没人低头玩手机,也没人交头接耳,只是目光像羽毛一样轻飘飘地落在她身上,又迅速移开。那种沉默不是冷漠,是小心翼翼的试探,怕说错一个字,就会被打上“不合群”的标签。
她走上讲台时,脚步很轻,却像是踩进了某种看不见的漩涡中心。
翻开笔记本,第一页的小太阳涂鸦迎着光,亮得几乎要跳出来。“这是我妈教我的——”她的声音不高,却稳稳地铺满了整个空间,“别怕,我在。”
底下有人轻轻吸了口气。
她没看文件,也没念稿子,而是把笔记本轻轻放在桌上,转身面向大家:“今天不是宣布什么决定,是来听你们说话的。”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尤其是您,老张。”
财务主管愣了一下,像是没料到第一个被点名的是自己。他慢慢站起来,手有点抖,声音也不太稳:“我……我就想问问,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们这些老家伙,已经跟不上节奏了?”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面,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有人低头,有人攥紧拳头,还有人眼眶红了。
洛倾颜没急着回应,而是从包里——对,她还是带了个小包,只是没放文件——拿出一张纸,是昨晚老陈整理的离职反馈记录。“有人离开,不是因为工资低,也不是因为加班多,是因为没人问过他们一句:‘你想留下吗?’”她说完,把纸递给前排的同事,“你们可以传着看,这不是秘密,是我们该正视的事。”
空气变了。不再是压抑的沉默,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共鸣。
就在这时,顾逸尘起身了。他没穿西装外套,只系着衬衫扣子,袖口挽到小臂,像是刚从哪个项目现场赶来。
“公司不会让任何人掉队。”他说得极简,没有煽情,也没有承诺未来多辉煌,“下周开始,内部轮训,优先老员工报名。谁想学新系统,谁先上。”
老张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不是嚎啕大哭,而是那种成年人强忍多年后终于松一口气的泪。他坐下时,口袋里的钢笔滑了出来,落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一声响。
洛倾颜弯腰捡起,走过去,轻轻放回他桌上。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散会时没人急着走。有人主动留下来帮着收椅子,有人围住老张低声问培训细节,还有个实习生小跑过来,手里捏着半张便签:“明天……还能这么说话吗?”
洛倾颜把笔记本递给她看那枚小太阳,“它每天都亮着。”
女孩笑了,眼睛弯成月牙,“那我也画一个!”说完蹦跳着走了。
会议室空了大半,只剩她一个人站在讲台前,阳光已经移到了她的脚边。
顾逸尘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靠在门框上,手里拎着两杯刚买的豆浆——不是咖啡,是他记得她早上不爱喝太浓的东西。
“你说对了。”他嗓音低,像风吹过窗棂,“最难的不是改制度,是改人心。”
她回头看他,嘴角扬起一点弧度,不是胜利的得意,而是释然的温柔。
钢笔在她口袋里微微一颤,水晶没有刻意发光,只是像一颗安静跳动的心脏,回应着此刻的平静。
她想起老张的话:“其实大家怕的不是变,是不知道你会不会记得我们这些‘老骨头’。”
而现在,他们知道了。
顾逸尘把一杯豆浆递给她,指尖擦过她的掌心,暖得不像话。
“下次大会,”他说,“你来讲开场。”
她接过杯子,热气氤氲了视线,却没模糊笑容。
门外走廊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是个年轻男员工,手里抱着一摞打印好的新流程表,边走边嘟囔:“这回总算不用偷偷改Excel应付检查了……”
洛倾颜没拦他,也没叫住他。
只是低头看着豆浆杯上的水汽,忽然觉得,这场仗打赢了。
不是靠证据,不是靠数据,也不是靠那支会发光的笔。
是靠一句话:我听见你了。
顾逸尘还在门口站着,衬衫第二颗扣子松开了,露出一点锁骨的线条。
他忽然问:“你什么时候学会不靠笔也能懂人心的?”
她没回答,只是把豆浆喝完,把纸杯捏扁,精准投进三米外的垃圾桶。
“啪”的一声轻响,像某种仪式结束的鼓点。
她转身准备离开,裙摆扫过讲台边缘,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就在这时——
她的左手突然松开了纸杯。
洛倾颜站在门口,没急着进去。她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昨晚松开包带的那个动作,此刻有了新的意义。她把包留在了外头的椅子上,只带了笔记本进来,封面有些旧了,边角微微卷起,但那页写着“别让他们觉得被抛弃”的纸,被她夹在最前面。
会议室比她想象中安静。不是没人,而是所有人都太安静了。没人低头玩手机,也没人交头接耳,只是目光像羽毛一样轻飘飘地落在她身上,又迅速移开。那种沉默不是冷漠,是小心翼翼的试探,怕说错一个字,就会被打上“不合群”的标签。
她走上讲台时,脚步很轻,却像是踩进了某种看不见的漩涡中心。
翻开笔记本,第一页的小太阳涂鸦迎着光,亮得几乎要跳出来。“这是我妈教我的——”她的声音不高,却稳稳地铺满了整个空间,“别怕,我在。”
底下有人轻轻吸了口气。
她没看文件,也没念稿子,而是把笔记本轻轻放在桌上,转身面向大家:“今天不是宣布什么决定,是来听你们说话的。”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尤其是您,老张。”
财务主管愣了一下,像是没料到第一个被点名的是自己。他慢慢站起来,手有点抖,声音也不太稳:“我……我就想问问,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们这些老家伙,已经跟不上节奏了?”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面,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有人低头,有人攥紧拳头,还有人眼眶红了。
洛倾颜没急着回应,而是从包里——对,她还是带了个小包,只是没放文件——拿出一张纸,是昨晚老陈整理的离职反馈记录。“有人离开,不是因为工资低,也不是因为加班多,是因为没人问过他们一句:‘你想留下吗?’”她说完,把纸递给前排的同事,“你们可以传着看,这不是秘密,是我们该正视的事。”
空气变了。不再是压抑的沉默,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共鸣。
就在这时,顾逸尘起身了。他没穿西装外套,只系着衬衫扣子,袖口挽到小臂,像是刚从哪个项目现场赶来。
“公司不会让任何人掉队。”他说得极简,没有煽情,也没有承诺未来多辉煌,“下周开始,内部轮训,优先老员工报名。谁想学新系统,谁先上。”
老张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不是嚎啕大哭,而是那种成年人强忍多年后终于松一口气的泪。他坐下时,口袋里的钢笔滑了出来,落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一声响。
洛倾颜弯腰捡起,走过去,轻轻放回他桌上。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散会时没人急着走。有人主动留下来帮着收椅子,有人围住老张低声问培训细节,还有个实习生小跑过来,手里捏着半张便签:“明天……还能这么说话吗?”
洛倾颜把笔记本递给她看那枚小太阳,“它每天都亮着。”
女孩笑了,眼睛弯成月牙,“那我也画一个!”说完蹦跳着走了。
会议室空了大半,只剩她一个人站在讲台前,阳光已经移到了她的脚边。
顾逸尘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靠在门框上,手里拎着两杯刚买的豆浆——不是咖啡,是他记得她早上不爱喝太浓的东西。
“你说对了。”他嗓音低,像风吹过窗棂,“最难的不是改制度,是改人心。”
她回头看他,嘴角扬起一点弧度,不是胜利的得意,而是释然的温柔。
钢笔在她口袋里微微一颤,水晶没有刻意发光,只是像一颗安静跳动的心脏,回应着此刻的平静。
她想起老张的话:“其实大家怕的不是变,是不知道你会不会记得我们这些‘老骨头’。”
而现在,他们知道了。
顾逸尘把一杯豆浆递给她,指尖擦过她的掌心,暖得不像话。
“下次大会,”他说,“你来讲开场。”
她接过杯子,热气氤氲了视线,却没模糊笑容。
门外走廊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是个年轻男员工,手里抱着一摞打印好的新流程表,边走边嘟囔:“这回总算不用偷偷改Excel应付检查了……”
洛倾颜没拦他,也没叫住他。
只是低头看着豆浆杯上的水汽,忽然觉得,这场仗打赢了。
不是靠证据,不是靠数据,也不是靠那支会发光的笔。
是靠一句话:我听见你了。
顾逸尘还在门口站着,衬衫第二颗扣子松开了,露出一点锁骨的线条。
他忽然问:“你什么时候学会不靠笔也能懂人心的?”
她没回答,只是把豆浆喝完,把纸杯捏扁,精准投进三米外的垃圾桶。
“啪”的一声轻响,像某种仪式结束的鼓点。
她转身准备离开,裙摆扫过讲台边缘,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就在这时——
她的左手突然松开了纸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