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关中武道大会!-《三国之匡扶天下》

  转眼之间,时序已悄然滑入六月。

  长安西郊,辽阔的旷野上,十三座六丈见方的土筑擂台一字排开,巍然矗立。

  夯土筑成的台基厚重而坚实,在夏日的阳光下泛着淡金色的光芒。

  其中三座擂台高悬玄色旌旗,象征着校尉之职的荣耀。

  其余十台则飘扬赤色旗帜,代表军司马之位。

  无论出身军旅或是平民白身,只要能够在这擂台上站稳脚跟,便能一跃成为军官,夺取地位与荣耀。

  徐拱派遣麾下烈武军每日于长安内外巡行警戒,特意调拨两千身经百战、装备皮甲的老卒出巡。

  刘辟与龚都各领一队,分守城内城外。

  将士们人人着甲,手持长枪,腰挎环首刀,军容整肃,杀气凛然。

  这股肃杀之气,使得前来参加武道大会的各地武人也都收敛了脾气,不敢轻易生事。

  在万众期待之中,六月十日终于到来。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九声震天鼓响冲破云霄,大会正式开启。

  徐晃迈步登上高台,身披铠甲,目光如电。

  他洪亮的声音传遍四野:“大汉的儿郎们!我是徐晃!”

  台下顿时一片肃静,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我与你们一样,都曾参加过武道大会!只不过我参加的是第一届盛会。当时路途遥远,行程艰难,我险些错过时机。”

  徐晃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幸得主公特许,我才得以参与那届大会。正是那个机会,让我有幸追随主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他环视台下,声音愈发激昂:“如今,我的主公,你们的征西将军,举办了此次关中武道大会。这就是你们的机会!一个展现勇武、争取荣耀的舞台!不论出身,不问过往,只要你有真本事,就能在这里博得功名!”

  徐晃的话语在旷野上回荡,点燃了在场每一个武人心中的热血。

  很快讲话完毕,他郑重宣布:“关中武道大会,正式开始!”

  此次大会共有一千七百人报名,其中九百余人都是各军精选的翘楚。

  最高职位至军侯下到什长,他们的目标明确,校尉或司马之职。

  还有近八百人,则是未曾参军的平民。

  马超作为马腾军的少将军,虽然地位尊崇却无具体官职,如马腾所言,他第一个报名参赛。

  徐晃话音刚落,马超便手提虎头湛金枪,纵身跃上象征校尉之位的中央擂台。

  阳光照在他银色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吾乃马超!欲取此校尉擂台,敢与我战者,尽管登台!”

  他声如洪钟,气势如虹,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自信与傲气。

  紧接着,又一员小将杀出人群。

  正是王匡族弟王凌,自长安之战后便留在长安。

  因活捉郭汜之功,已升任军侯。

  此刻他手提一把三十六斤镔铁长刀,凌空跃上擂台,目光坚定地望着校尉旌旗。

  与此同时,来自并州军的一名将领也跃上擂台。

  此人名冯裘,曾是张济从武威带出来的老兵,从军七年,现任军侯之职。

  他手中的斩马刀闪着寒光,眼神锐利如鹰。

  马超名声在外,武力绝伦,虽然年轻,但挑战者却寥寥无几。

  王凌因活捉郭汜小有名气,但因年纪尚轻,面上胡须稀疏,引来不少虎视眈眈的目光。

  而更多的目光,则聚焦在冯裘身上。

  不久,十座军司马擂台也陆续站满了守擂者。

  很快,一座校尉擂台上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青年壮士,手提一把造型独特的截头大刀。

  此刀长逾五尺,刀头短而厚重,比一般长刀更短更重,却显威力十足。

  “在下庞德,未请教!”

  青年声如洪钟,抱拳行礼。

  “冯裘!”

  冯裘目光凝重,他认得这把截头大刀。

  这是一种力量型武器,使用此刀者必定是力量惊人的高手。

  庞德手握截头大刀立于场中,刀刃宽厚如磐石,刀身泛着冷冽寒光,整个人气势如山岳般沉凝。

  对面冯裘紧握斩马刀,刀身修长似秋水,刃锋锐利如霜,步履轻盈若疾风,双目灼灼盯着庞德。

  两人相视颔首,抱拳行礼后,骤然刀光乍起!

  冯裘率先出手,斩马刀如银龙腾跃,劈出一道凌厉弧光直逼庞德面门。

  庞德不慌不躁,截头大刀横臂格挡,金石相撞之声震耳欲聋,火花迸溅如星雨。

  冯裘顺势旋身,刀锋斜扫庞德腰际,招式迅捷如电。

  庞德却借刀身重力一沉,反手挥刀如雷霆劈落,截头大刀裹挟劲风,硬生生将冯裘攻势压下,刀尖擦地犁出一道深痕。

  三十回合交锋,刀影交错如密网。

  冯裘习武十余年,更有七年从军经历,却发现自己对上这青年竟只有招架之力。

  他刀法愈发诡变,时而跃起凌空斩击,时而贴地扫刃,斩马刀灵巧如毒蛇吐信。

  庞德却始终稳如镇山,截头大刀大开大阖,每一劈砍皆挟千钧之力,刀风所至,冯裘衣襟簌簌作响,逼得他步步后退。

  待到第四十九回合,冯裘聚力劈出最后一击,刀光如雪瀑倾泻。

  庞德忽侧身避其锋芒,截头大刀自下而上猛烈挑斩,恰击冯裘刀脊,震得他虎口发麻,斩马刀险些脱手飞出。

  冯裘踉跄后退数步,愕然抬头,庞德刀尖已停驻其胸前寸许,寒光映目。

  冯裘长叹一声,掷刀抱拳:“庞兄弟神力浑厚,刀法精湛,冯某甘拜下风!”

  庞德收刀,朗笑抱拳:“冯兄刀法灵动,在下能胜也是运气,若是在马背上,冯兄未必会输!”

  冯裘闻言,脸色好看不少,露出一抹僵硬的笑意,退下这方校尉擂台。

  庞德见状也松了一口气,拄刀而立。

  五十回合才拿下冯裘,实属不易。

  他的断头大刀足有四十八斤,而且设计巧妙,重心前移,挥动起来攻击之力不弱于七八十斤的重武器。

  战斗片刻,体力消耗巨大。

  当然,他刚才说给冯裘听的话也是宽慰。

  若是在马上,庞德有信心十招之内,斩断冯裘手中的斩马刀!

  冯裘目光复杂地望了望马超、王凌所在的擂台,一人是马腾亲子,一人是主公族弟。他摇了摇头,转向另一座军司马擂台。

  观礼台上,王匡注意到了庞德的出色表现,向左右询问此人的来历。

  马腾抚须笑道:“此人名为庞德,乃我军中前锋军侯,颇有勇力!”

  王匡眼中闪过一抹惊喜。

  若真是那个庞德,那真是意外之喜。

  庞德此人不仅堪称一流勇将,带兵打仗也是一流好手。

  历史上他曾先后对战张辽、关羽、陈武等名将,实为一代名将。

  有此人在,这届武道大会值了!

  王匡转头看向马腾,笑呵呵地说道:“寿成兄!这庞德确实不错!你知道我新招募五万新兵,帐下实在缺乏人手,我有意让这庞德来独领一军,兄长可愿割爱?”

  马腾笑道:“公节,我儿马超都被你拐去了,你还要图我骁将?”

  王匡笑着给马腾斟上一杯茶水:“不白要,关中之事结束,我奏请陛下拜寿成为凉州牧!”

  马腾闻言,脸上笑容收敛,正色道:“侯爷此言当真?”

  凉州不比关中。

  更乱,但机会更多。

  马腾有信心从火中取栗。

  王匡也认真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好!”马腾举杯一饮而尽。

  校尉擂台上,战斗仍在继续。

  王凌对上了一个民间游侠。

  此人身形精悍,目光锐利,显然不是易与之辈。

  先后在定襄、长安历练,王凌的武艺大有精进。

  他是用刀的,自然常向张辽请教。

  张辽知道王凌是王匡比较看重的族弟,自然不吝指点。

  王凌本身也很有天赋,二流武将很少是他的对手。

  眼前的游侠也不是第一次参加武道大会。

  前几次都有参与,只是名次上并不靠前。

  他不甘心仅仅做个屯将、队率,又苦练两年,参加这次关中武道大会。

  本来也想挑战冯裘,可见身高八尺、力战冯裘而胜的庞德,又把目标放在了王凌身上。

  两人都是用刀,顿时引来不少关注。

  王凌的镔铁长刀势大力沉,游侠的长刀则灵活多变。

  刀光闪烁,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

  王凌刀法稳健,攻守兼备。

  游侠则身法灵动,刀走偏锋。

  二十回合过去,两人仍不分胜负。

  游侠突然变招,长刀如毒蛇出洞,直刺王凌咽喉。

  王凌临危不乱,镔铁长刀一横,格开来刀,顺势一记横扫千军,逼得游侠后退三步。

  三十回合时,王凌抓住对方一个破绽,宽厚的刀背拍在游侠手腕上,对方长刀应声落地。

  游侠踉跄后退,面露惊愕。

  “承让,”王凌收刀而立,“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那游侠站起身来,叹道:“战败之人,河南高威。”

  王凌道:“若是三年前,我定然败于你手!”

  高威闻言愣了一下,是啊。三年前的自己也不能战胜现在的自己。

  三年时光,也未荒废,并不遗憾。

  他心中舒服不少,抱拳道:“王将军年纪轻轻,武艺已达如此境界,高某佩服!”

  随后转身向其他擂台走去。

  那边,冯裘已经重新占据一座军司马擂台。

  以他的实力,不出意外,这个军司马之位稳稳到手。

  烈日当空,擂台上的比试愈发激烈。

  马超所在的擂台却异常安静,一时间竟无人敢上前挑战。

  他银甲银枪,英姿飒爽,目光如电扫视台下,自有一番慑人气势。

  终于,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跃上擂台。

  此人手持双戟,肌肉虬结,一看就是力量型选手。

  “陇西牛盖,请少将军指教!”

  马超嘴角微扬:“来得正好!”

  话音未落,虎头湛金枪已然刺出,快如闪电。

  牛盖双戟交叉,堪堪架住这一枪,却觉手臂发麻,心中暗惊。

  他不敢怠慢,双戟舞动如风,攻势凌厉。

  马超却从容不迫,长枪如龙,每一招都精准地化解对方攻势,还有余力反击。

  十个回合后,马超突然变招,长枪如灵蛇出洞,穿过双戟的防御,枪尖停在牛盖喉前三寸。

  “承让了。”

  牛盖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苦笑道:“少将军武艺超群,牛某心服口服!”

  拱手退下。

  这时,王匡起身走到观礼台前,朗声道:“今日比武,精彩纷呈。为助兴,本侯特设彩头:凡校尉擂台连胜十场者,赏百金。军司马擂台连胜十场者,赏五十金!”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沸腾起来。

  不仅有机会获取官职,还有重赏,武人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庞德刚刚战罢冯裘,又有一人跃上擂台。

  此人身形瘦高,使一杆长枪,步伐轻盈。

  “弘农臧和,领教庞将军高招!”

  庞德目光一凝,这臧和看似瘦弱,但步伐沉稳,手臂修长,显然是用枪的好手。“请!”

  臧和长枪一抖,挽出数朵枪花,虚实难辨。

  庞德不敢大意,截头大刀护住周身。

  两人你来我往,转眼便是二十回合。

  臧和枪法精妙,变化多端。

  庞德力大刀沉,以力破巧。

  三十回合时,庞德看准时机,大刀猛劈对方枪杆。

  臧和应变极快,枪身一斜,化解大部分力道,但仍被震得手臂发麻。

  他心知力量不及对方,便改变策略,以游斗为主,寻找破绽。

  又战十合,庞德卖个破绽,诱使臧和进攻。

  臧和心急果然中计,一枪刺向庞德左肩。

  庞德突然侧身避过,大刀顺势削向对方手腕。

  臧和撤枪不及,只得松手后跃,长枪已被击落在地。

  “庞兄智勇双全,臧和佩服!”

  臧和拱手道,虽然败了,却毫无沮丧之色。

  庞德还礼:“臧兄枪法精妙,庞某胜得侥幸。”

  此时鼓声响起,宣告庞德已连胜三场。

  夕阳西下,第一天的比武接近尾声。

  十三座擂台上的擂主大多已经易主多次,但也有几人稳坐至今。

  马超、庞德、王凌仍然占据着校尉擂台。

  冯裘、高威、牛盖、臧和等人也占据一处军司马擂台。

  尤其是冯裘、臧和,两人已经连赢七场!

  赏金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