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邺城之盟-《三国之匡扶天下》

  袁绍眼中精光更甚,好似重回旧日,伸手去腰间捉拿,却是没有佩剑,少了几分意思。

  颓然一叹。

  又想到自己为十八路诸侯盟主,一令下去号令二十万大军,那是何种威风!

  可惜如今各路诸侯或死或逃,离心离德,各自为政,化作一盘散沙,也没有人再提征讨董卓的事情了。

  愤慨不已。

  “公节,十八路诸侯散去,唯有你我最为邻近,以后要多多走动。”

  王匡深感同意:“如今天下动乱,天子却还陷于贼人手中,做臣子的实在不安心,奈何力弱。”

  袁绍盯着王匡,眼中流露出打量之色。

  “公节,你我相交多年,最是知我,我亦以你为知己!”

  袁绍站起身来,挥退左右,来到王匡身侧,压低声音道:“我心中有一密事,你可敢听?”

  王匡看着袁绍一脸神秘、严肃的样子,心中有些嘀咕。

  这家伙想干什么?

  心中快速想了一下袁绍历史上的行为,没有多少头绪,只恨没有好好研究汉末三国历史!

  “呵呵,匡不知使君将言何事,只不过……若是连听都不敢听,那王某也不配与使君为友了。”

  王匡呵呵一笑,言语洒脱。

  袁绍略带深意地看了王匡一眼,道:“不愧是我袁绍知己,是有胆气的。”

  随后他双唇开合:

  天子年幼,又深陷贼手。奈何董贼实力强大,又有重重关卡守卫,难以攻克,救出天子。

  不如……拥立一位德行高尚,才智出众的皇家血脉,关东称帝!

  王匡一惊,连忙站起身来。

  脑子里好像有些印象。

  历史上是有人要拥立新帝,不过没有成功。

  缓了缓心中的激荡,试探道:“我等臣子怎可做此非臣之事!?”

  “哼!如今董贼把持朝政,天下动荡,民不聊生,饿殍满地,这是大汉臣子想看到的吗?

  如能请出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扫平叛逆,还天下太平,还百姓安定,岂非大汉之幸?

  且,这皇位还在刘氏之手,江山依旧稳固,怎的不可?”

  闻言,王匡没有说话。

  袁绍也没有开口逼问。

  天大的事,不细细思索,怎敢开口。

  王匡沉默几息,抬头问道:

  “不知几位选得是哪位皇族?”

  袁绍闻言,心中一动。

  一是王匡此言表明他看出此事非他袁绍一人之意,另有他人襄助。

  二是王匡并没有多少反对之心,愿听下文。

  “公节,遍观天下,唯有一人可堪我等拜为天子……”

  袁绍停顿一下,一字一顿道:“幽州,刘虞。”

  “刘虞?”

  王匡闻言,对此人的印象越上心头。

  刘虞是如今幽州牧,忠厚恭俭,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政绩卓着,德高望重,深得人心。尤其是在对边疆游牧民族的态度上主张以怀柔政策,也因此深受游牧民族爱戴。

  “此事刘州牧可知道?他可愿意?”

  王匡闻道。

  袁绍笑道:“他尚不知晓此事。不过,天下谁人不想荣登大宝?焉有拒绝之理?”

  王匡道:“我听闻刘州牧天下君子,汉之栋梁,或许……”

  不等王匡说完,袁绍拍手道:“哈哈,我不信有这般君子。

  多说无益,你却说你支不支持为兄这般主意?”

  王匡没有犹豫,道:“交情在此,我难道能不支持吗?

  不过,倘若刘州牧不愿登位,这事还是作罢。”

  闻言,袁绍伸手拍案道:“一言为定。贤弟何须多虑?”

  王匡点点头,想起路上碰到好几次土匪劫道,吐苦水般说出来。

  “使君,这冀州甚是富庶,多产劫匪盗贼,来礼贺一路遇到多次,若非请兵马护身,都见不到邺城的雄伟。”

  袁绍一听,也是苦笑。

  “贤弟有所不知,冀州西邻太行,有一种黄巾余孽,探报说足有百万人,号称黑山军,十几个有名姓的头领,还有一人名为张燕,武艺高强,十分难缠。

  我遣派颜良征讨多次,都将之杀败,只是这黑山军往山林里一钻,难以寻到,每次都无功而返,甚至棘手。

  以至于靠近太行一侧的郡县连匪盗都猖獗起来。还在冀州世家大户家境殷实,都有护院卫队,倒是无什么损失。”

  王匡皱眉,世家没有损失……那平民百姓呢?恐怕家破人亡吧,若是活不下去,只有攒为一伙落草为寇了。

  最重要的就是河内……北临太行。

  “使君,若是你有意剿灭黑山军,我河内可出兵配合。”王匡拱手道。

  “这……你河内能出多少兵马?”袁绍闻言,犹豫一下道。

  “河内虽小,比不得冀州富庶,却也能凑出两万人马。”王匡本想报出一万之数,想想怕筹码不够,便加至两万。

  袁绍心中谋划一番,黑山军虽有百万之众,但是除去老弱病残,真正能出军作战的不过十万人,再加上其战力本就不如正统官军……有了王匡这两万军,自己再派上将颜良领军五万,或可将之剿灭!

  最不济,也能重创黑山军!使之不构成威胁。

  运作的好,说不定还能一石二鸟!

  袁绍看了王匡一眼,喜道:“贤弟此言甚言妙极,你我将来又能并肩作战。”

  王匡闻言也是欣喜不已。

  黑山军这个级别的势力不是他现在能够战胜的,如果能借助袁绍之力剿灭黑山军对河内来说实在是件天大的好事。

  “一切听从使君安排。”王匡拱手道。

  “哈哈哈!贤弟,我已命人备下酒宴,你我今日不醉不归。”

  袁绍拉住王匡手臂,就往堂外走去。

  “那王匡就尝尝州牧府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