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听过之后,又仔细的看了王信的奏折,笑道:“想不到小王爱卿回乡祭祖,都能为朕分忧,这农业大事,可真是一件大喜事。
自从前几日出兵倭国,朕心中焦急,这件喜事倒是让朕心中安定不少。当得嘉赏。
只是,前几日小王爱卿才研究出那制盐的法子,朕已经准备好他的升迁文书,倒是不知道这件事该如何奖赏了, 林爱卿你可有主意?”
林如海心中一凛,想起徒儿信中的话,心道:“还真的让徒儿说中了,他功劳高了,对他一个刚出茅庐的小子不是好事,这件事还是按照他信中说的话办。”
他忙道:“圣上,诚意说这不是他的功劳,他只是适逢其会。且这稻子以前就有,即便是他不说,早晚圣上也能够知道,他们家这是占了一个先机。不过,他还是斗胆求圣上给他族叔赏赐一个农官职位,说是自从他爹成为农官,族中羡慕不已。”
圣上笑道:“有功就是有功,做什么撇清功劳,小王大人忒是谦虚。一个农官有何难度。不若就赏一个金陵府推农官,从七品,正好可以负责这种稻子的推广种植。”
林如海惊讶,这官职不低啊,从七品,这都是京城中农官的品级了。不过圣上金口玉言,他自然是替徒儿高兴。
“臣替诚意谢过圣上恩赐。”
圣上摆手说道:“估计小王爱卿也快要回来了,他的功劳朕都记着呢。林爱卿,你最近为承佑他们授课,不知道朕的这几个儿子表现如何?可有能够与那小王爱卿一般聪颖的。”
林如海无奈,圣上您这是问的什么话,让臣如何回答啊?说不如,您不高兴,说好,你不相信,知不知道给您家当家庭教师也很难啊!
他笑道:“几位皇子都是人中龙凤,尤其是六皇子更是天资卓越,诚意不如也。”
圣上笑道:“可别尽说些好听的话糊弄朕,朕可是会亲自考察的。”
他语气虽然是不相信,可是话中的笑意却怎么都压不住。
林如海心中叹息,您儿子们什么德行您自己不知道啊,只不过在他面前还比较尊师重教,他也就不在意他们私下里的小动作。
只是那六皇子确实是真的优秀,人也真的聪明。他看来有明君之姿。只是这话他烂在肚子里,打死都不会说,他是纯臣,不会站队的。
................
王信他们已经在安排回京的事宜,他们呆了几乎一月多,应该早点回去销假,王信也要正式进入朝堂了。
五月,天气炎热,王信和爷爷王林告别了依依不舍的族人和亲朋,在众人的泪水和送别诗词中,登上了回京城的大船。
前来送别的还有很多金陵的官员,一时间,码头上人来人往,都是各种马车或者是骏马,还有那身着绫罗的贵人。
码头上的工人们都安安静静的缩在角落里,没人招呼,他们不敢随意上前,怕招惹了这些贵人。
王信又开始了在船上飘荡的生活,才几日时间,行程还没有过半,他就觉得度日如年,只能每日在甲板上独自溜达,晒得黑了一些。
王力觉得一个合格书童必须是要随时为主人分忧,他不光是给王信准备了消遣的钓鱼竿,还特意的准备了润肤美白的膏子,时不时的让王信抹上一点。
这让周围看到的人非常羡慕,这贵人就是不一样,男人也这样爱美。
王力听到他们的闲话,就骄傲的说道:“你们懂什么,我家少爷,现在应该说我家大人,那是圣上亲封的探花郎。知道什么是探花郎不,就是长得最好看的进士,你们说我家大人是不是应该保养着脸。”
众人点头,有人还问道:“小哥,你仔细说说,这王大人用的膏子是什么做的,哪里有卖的?等到京城,我也去买来给我家孩儿用。能和探花郎用同样的膏子,那可是绝对的荣幸。”
王力眼睛一亮,他用的是他们大爷和陈家二爷一起开的铺子里售卖的,他若是推销一下,岂不是就能给这铺子扬名。
“我家大人用的也不是什么贵重的,就是京城里陈家铺子卖的。铺子就在京城东大街那边...”
众人暗暗记住地址,准备回去了一定要给家中读书的儿郎买一盒,反正和探花郎用同款,万一就开窍将来也成为探花郎呢。
王信不知道,他的书童让他狠狠地为他爹的铺子代言了一把,还是代言的润肤的膏子。
等之后,铺子里润肤膏子销量大增的时候,掌柜出于好奇跟顾客询问了一二,这才知道,说是探花郎身边的书童亲自证明,探花郎就是用的这款膏子,他们奔着这个名头才来买的。
王信听说之后也是挺无语的,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代言一个护肤品,这成为探花之后,他用的纸笔没有火,倒是一个为了防晒伤的抹脸膏子给火了。
真是人世无常啊。
京城人的喜好真是奇怪。
就在王信他们快要到达京城的时候,圣上对于王家王华因为发现高产水稻的赏赐和任命文书也到达了金陵。
金陵知府看到这个任命的文书,不由得怔愣了一下,又是农官,王家这是又出来一个农官。
这王信难不成真的是农神转世不成,怎么和他牵扯上的人都会因为农业而封官。
王家真是走了狗屎运,能得到这样的后辈子孙。
难道是他们家的祖坟位置好?
听到这个消息,和知府大人有相似想法的人不少,他们也在震惊。
这王大人就是回乡祭祖的功夫,就给家中弄了两个官职。真是让人羡慕。
怎么他们家就没有人能够看出来这田地里的价值。这农官,即便是不够威风,可是他们也想要啊。
盛大人看到文书的时候,也是羡慕的,他对着王朋笑道:“恭喜,你们家又出来一位大人,还是圣上亲自任命的。”
王朋早就眉开眼笑,要不是需要在大人面前端着点,他绝对会表演一个原地三连跳。
盛大人也大气,让人敲锣打鼓,又让王朋亲自带着送文书的衙役送到王家村。
王家村再次炸锅了,他们家又出来一位大人,还是和京城王成一般的农官。圣上亲封的那种。
难不成他们家的探花郎真的农神转世。看看,这官职都和种田有关。
为何他们笃定和探花郎有关,没看他们的家的新农官大人说了,是探花郎一眼就看出来他们种的稻子与众不同。
听说探花郎还特地教了王华,呸,现在要叫老爷,如何种植这种稻子。
自从前几日出兵倭国,朕心中焦急,这件喜事倒是让朕心中安定不少。当得嘉赏。
只是,前几日小王爱卿才研究出那制盐的法子,朕已经准备好他的升迁文书,倒是不知道这件事该如何奖赏了, 林爱卿你可有主意?”
林如海心中一凛,想起徒儿信中的话,心道:“还真的让徒儿说中了,他功劳高了,对他一个刚出茅庐的小子不是好事,这件事还是按照他信中说的话办。”
他忙道:“圣上,诚意说这不是他的功劳,他只是适逢其会。且这稻子以前就有,即便是他不说,早晚圣上也能够知道,他们家这是占了一个先机。不过,他还是斗胆求圣上给他族叔赏赐一个农官职位,说是自从他爹成为农官,族中羡慕不已。”
圣上笑道:“有功就是有功,做什么撇清功劳,小王大人忒是谦虚。一个农官有何难度。不若就赏一个金陵府推农官,从七品,正好可以负责这种稻子的推广种植。”
林如海惊讶,这官职不低啊,从七品,这都是京城中农官的品级了。不过圣上金口玉言,他自然是替徒儿高兴。
“臣替诚意谢过圣上恩赐。”
圣上摆手说道:“估计小王爱卿也快要回来了,他的功劳朕都记着呢。林爱卿,你最近为承佑他们授课,不知道朕的这几个儿子表现如何?可有能够与那小王爱卿一般聪颖的。”
林如海无奈,圣上您这是问的什么话,让臣如何回答啊?说不如,您不高兴,说好,你不相信,知不知道给您家当家庭教师也很难啊!
他笑道:“几位皇子都是人中龙凤,尤其是六皇子更是天资卓越,诚意不如也。”
圣上笑道:“可别尽说些好听的话糊弄朕,朕可是会亲自考察的。”
他语气虽然是不相信,可是话中的笑意却怎么都压不住。
林如海心中叹息,您儿子们什么德行您自己不知道啊,只不过在他面前还比较尊师重教,他也就不在意他们私下里的小动作。
只是那六皇子确实是真的优秀,人也真的聪明。他看来有明君之姿。只是这话他烂在肚子里,打死都不会说,他是纯臣,不会站队的。
................
王信他们已经在安排回京的事宜,他们呆了几乎一月多,应该早点回去销假,王信也要正式进入朝堂了。
五月,天气炎热,王信和爷爷王林告别了依依不舍的族人和亲朋,在众人的泪水和送别诗词中,登上了回京城的大船。
前来送别的还有很多金陵的官员,一时间,码头上人来人往,都是各种马车或者是骏马,还有那身着绫罗的贵人。
码头上的工人们都安安静静的缩在角落里,没人招呼,他们不敢随意上前,怕招惹了这些贵人。
王信又开始了在船上飘荡的生活,才几日时间,行程还没有过半,他就觉得度日如年,只能每日在甲板上独自溜达,晒得黑了一些。
王力觉得一个合格书童必须是要随时为主人分忧,他不光是给王信准备了消遣的钓鱼竿,还特意的准备了润肤美白的膏子,时不时的让王信抹上一点。
这让周围看到的人非常羡慕,这贵人就是不一样,男人也这样爱美。
王力听到他们的闲话,就骄傲的说道:“你们懂什么,我家少爷,现在应该说我家大人,那是圣上亲封的探花郎。知道什么是探花郎不,就是长得最好看的进士,你们说我家大人是不是应该保养着脸。”
众人点头,有人还问道:“小哥,你仔细说说,这王大人用的膏子是什么做的,哪里有卖的?等到京城,我也去买来给我家孩儿用。能和探花郎用同样的膏子,那可是绝对的荣幸。”
王力眼睛一亮,他用的是他们大爷和陈家二爷一起开的铺子里售卖的,他若是推销一下,岂不是就能给这铺子扬名。
“我家大人用的也不是什么贵重的,就是京城里陈家铺子卖的。铺子就在京城东大街那边...”
众人暗暗记住地址,准备回去了一定要给家中读书的儿郎买一盒,反正和探花郎用同款,万一就开窍将来也成为探花郎呢。
王信不知道,他的书童让他狠狠地为他爹的铺子代言了一把,还是代言的润肤的膏子。
等之后,铺子里润肤膏子销量大增的时候,掌柜出于好奇跟顾客询问了一二,这才知道,说是探花郎身边的书童亲自证明,探花郎就是用的这款膏子,他们奔着这个名头才来买的。
王信听说之后也是挺无语的,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代言一个护肤品,这成为探花之后,他用的纸笔没有火,倒是一个为了防晒伤的抹脸膏子给火了。
真是人世无常啊。
京城人的喜好真是奇怪。
就在王信他们快要到达京城的时候,圣上对于王家王华因为发现高产水稻的赏赐和任命文书也到达了金陵。
金陵知府看到这个任命的文书,不由得怔愣了一下,又是农官,王家这是又出来一个农官。
这王信难不成真的是农神转世不成,怎么和他牵扯上的人都会因为农业而封官。
王家真是走了狗屎运,能得到这样的后辈子孙。
难道是他们家的祖坟位置好?
听到这个消息,和知府大人有相似想法的人不少,他们也在震惊。
这王大人就是回乡祭祖的功夫,就给家中弄了两个官职。真是让人羡慕。
怎么他们家就没有人能够看出来这田地里的价值。这农官,即便是不够威风,可是他们也想要啊。
盛大人看到文书的时候,也是羡慕的,他对着王朋笑道:“恭喜,你们家又出来一位大人,还是圣上亲自任命的。”
王朋早就眉开眼笑,要不是需要在大人面前端着点,他绝对会表演一个原地三连跳。
盛大人也大气,让人敲锣打鼓,又让王朋亲自带着送文书的衙役送到王家村。
王家村再次炸锅了,他们家又出来一位大人,还是和京城王成一般的农官。圣上亲封的那种。
难不成他们家的探花郎真的农神转世。看看,这官职都和种田有关。
为何他们笃定和探花郎有关,没看他们的家的新农官大人说了,是探花郎一眼就看出来他们种的稻子与众不同。
听说探花郎还特地教了王华,呸,现在要叫老爷,如何种植这种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