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没有贵贱之分-《美人如馔》

  “就说我找到份不错的零活。她自己没办法去做了,因为我们小时候就认识了,所以才推荐给了别人而已。”

  姜莺听完点点头,然后抬起头来,语气毫无起伏地开口了。

  “那不好意思,你不合适,请回吧。”

  这一句话,冷冰冰地砸了下来。

  程春梅的手掌紧了紧,握成了拳头。

  她显然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你怎么能这么讲?”

  她有些不甘心地质问。

  “又没试过,怎么就知道不合适?”

  姜莺抬起眼睛看了她一眼。

  “没眼缘。”

  程春梅张了张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女人。

  “……”

  她心里一下子堵得慌。

  明明只是寻常找人做事的一桩小事,却偏偏生出许多波折。

  心想一个小饭馆招人而已,还能有多大的讲究?

  不就是个打杂的活儿吗?

  只要手脚勤快,干活利索就成啊。

  又不是做什么精细的手艺活,讲什么眼缘?

  青芽能来做事,她有什么不行的?

  都是年纪相仿的人,也没有贵贱之分。

  她会的东西可一点不比青芽少。

  像择菜、洗碗、端盘子这种杂事自不必说。

  就是擦桌摆凳、打扫卫生也都干得来。

  秀妍悄悄瞄了一眼姜莺的脸色,见她神色如常的模样,也没敢开口多问。

  怕自己再多话,反而惹恼了主家姑娘。

  程春梅站在柜台前,情绪有些波动。

  但她还是努力稳了稳自己的语气和心态,才开口说道:“你这样的态度,我很难接受。”

  镇上城里做工的大都是男人,或者是已婚妇人。

  很少有年轻姑娘出来抛头露面地找事做。

  想找一个月钱高的活儿已经不容易了。

  尤其这酒楼在镇子上算是大地方,工钱也给得体面。

  而姜莺反倒觉得理所当然,不急不躁,还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

  她说:“我是来看会不会干活的,这是其一;但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的感觉,要是没眼缘,你说你会再多也对我没用。”

  程春梅脸色一沉,眉宇间透出怒意,心中更是不满。

  她没想到对方拒绝的理由竟如此敷衍。

  她的脸拉得很长,几乎是冷着一张脸转身就走了。

  脚步很重,甚至带着点跺地的意思。

  等她走远了,店里重新归于宁静,秀妍才忍不住小声开口问道:“姑娘,我们不是正缺人手吗?干嘛不把她留下来?多个人总比两个人忙得脚不沾地要强些吧?”

  姜莺听了笑了笑,轻轻搭着她的肩膀。

  “你忘了?我不是说了嘛,没眼缘呀。”

  秀妍一脸不解,皱着眉头,瞪大眼睛。

  “我还以为是她哪里让你不满意呢。”

  姜莺点头轻轻应了一声。

  “没有眼缘这事,也是不满意的一种,至少我感觉不好。”

  她说完这话,眼神忽然一闪,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事。

  于是收了刚才温和的神色,转而又对着秀妍补充道:“啊,对了,咱们家柴房里的柴火不够用了,这些天烧得特别快。”

  “明天开门晚点吧,先别忙着营业。去镇子上买些柴回来,不然晚上炒菜连火都烧不起来。”

  酒楼日常烧柴量不小。

  特别是做饭时炉灶不停冒热气。

  每天都要往锅底下添好几轮木柴,所以隔一段时间就得进货一批。

  姜莺通常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跑一趟镇上采买。

  还好家里还有辆驴车可用,不然雇人送货可又要花一笔钱。

  车子空着也浪费,既然要去镇上,能省点就省点。

  路上多留意下价格和质量。

  既能带回足够的柴,又可以顺带办点别的事。

  这样安排再合理不过。

  第二天天还没亮。

  姜莺和秀妍就已经悄悄爬起来,轻手轻脚地准备好了驴车。

  她们把装好的物资绑好捆紧,拉着沉重的驴车上路。

  沿着乡间小道,慢悠悠地往附近的一个镇子赶去。

  这个小镇不如寻州城那般喧嚣热闹。

  街巷上也没有那么多高楼华服之人。

  但空气清新,屋舍整齐,街市井然。

  民风也格外淳朴,倒有种别样的乡土风情。

  或许是赶得早,镇口路边有一篮刚采下来的野橘子正在叫卖。

  姜莺见状顺手买下了一小筐,想着回来自家也能用着尝个鲜。

  到了集市上后,姜莺懒得费脑筋四处找位置。

  她直接在最熙熙攘攘、摊贩聚集最多的早市区停下驴车。

  随手挂起一块简陋却写着“收柴”两个大字的木牌子。

  而后就静静地坐下来,等待有人上前前来交易。

  按照她在寻州城了解到的价格。

  一担柴在城里要收十五文钱。

  但在这一带小镇只要十文就够了。

  为了吸引卖家又不亏本,姜莺定了十一文一担的收购价。

  几乎是刚刚站稳摆好阵势,没过多久就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拎着扁担上门送柴了。

  很快,这奇怪而又让人心动的消息就在全镇传开。

  “来啦,城里来了个女老板,说是专门收柴火!”

  不仅消息灵通,价格比镇里高出整整一文,简直像是天赐良机一般。

  人们争先恐后地赶来运送自家柴禾,生怕迟一步就被别人抢光了生意。

  驴车旁一时堆柴如山,热闹非凡。

  眼看着装了一整车的木柴已经堆积成峰,差不多该够用了。

  姜莺上前婉言谢绝了那些还未轮上的卖家。

  简单整理了一下货物,便准备结账返程了。

  一个卖柴的老汉来晚了几步,手里还拎着两捆湿漉漉的柴火。

  “老板娘,你下次什么时候还来?”

  姜莺微微怔了一下,脸上露出些微疑惑,“自然是家里快要没柴火的时候。”

  说完还耸了耸肩膀笑了笑。

  她心想这事不是挺自然的嘛?

  谁会没事干天天出门进货呢?

  “……”

  那人没有再答话,只是长长叹了口气,转身扛起了原本带来的那捆柴火。

  本来是想卖给新来的老板换点闲钱花,结果白跑了这趟。

  只得调头回家,路上恰好遇见另一个急匆匆奔来的熟人。

  他那位背着一大堆柴火满头是汗的好朋友王大强正好撞上。

  大强兄弟显然是一路赶时间跑过来的,衣服都来不及整好,脚步未稳。

  听到对方这话后立刻顿住了身子,一脸惊愕地看着他说:“她现在已经不收柴了?你说啥!?”

  嘴里喃喃几句后,缓缓转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