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小发财-《美人如馔》

  她回头整理灶台时,发间的银质坠子轻轻晃了晃。

  像风中摇曳的铃兰,无声地闪了一下光。

  她转过身,看向顾廷深,眼里带着笑意。

  “顾大人,您先找个位置坐吧。还按老规矩来,随便吃点?我今儿特意备了新腌的酱萝卜,配粥最开胃。”

  她一笑,眼角便自然地弯了起来。

  这么一双勾人的眸子,眼波流转间似有微光浮动。

  偏偏遮着脸,反倒更惹人好奇。

  顾廷深喉头轻轻滑动了一下。

  目光低垂,低低应了声。

  “嗯。”

  吴师傅憋了一肚子事,从店门口一路跟进来。

  直到进了厨房,四下无人,才敢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问。

  “老板,您刚才叫那位顾大人……我听说咱们寻州的知府也姓顾,年纪相仿,气度不凡,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不是。”

  姜莺低头忙活,正用布巾擦拭豆缸边缘的水渍。

  语气平静,头都没抬一下。

  吴师傅心里嘀咕。

  可那气场,那姿态,怎么都不像普通差役。

  “昨晚泡的黄豆差不多了,如果继续泡就糟了,豆子会发酸,口感也差,赶紧捞出来吧,我们今天要做豆花。”

  姜莺拿起大勺。

  她动作利落,一勺勺把泡得饱满发亮的豆子从缸里舀出来。

  吴师傅赶紧搭手,抢过她手里的勺子。

  “老板,我来我来,您歇会儿,这一大早您都忙活半天了。”

  他以前只见过豆腐,还没尝过豆花。

  这是姜莺第二次做。

  他馋了好几天了。

  夜里做梦都想着那碗热腾腾、浮着葱花与酱油香的豆花。

  姜莺没停下,轻轻推开他,走到灶台边接着生火。

  柴火噼啪作响,火焰跃动。

  映红了她的半边脸颊。

  她又烤了炉饼干,薄脆圆片,边缘微微焦黄。

  一出炉就香得满屋飘。

  她把饼干装进盘子,摞成小山,端了出去。

  刚把“营业中”的牌子挂在店门口的木架上。

  店里还一个客人都没有。

  只有顾廷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的桌边。

  姜莺把盘子轻轻放下,发出一声轻响。

  “蜂蜜小饼干,您先吃点垫垫肚子,午饭还得等一会儿,豆花还没点好。”

  她语气轻快,眉眼弯了弯。

  顾廷深扫了一眼那盘点心,目光在她指尖停留一瞬。

  随口问道。

  “还没问过,姜老板怎么称呼?”

  声音低沉,藏着一丝试探。

  姜莺唇角轻扬,笑着反问。

  “顾大人怎么突然想知道我名字?”

  “就是随口一问,你要是不方便说,也就算了。”

  顾廷深不动声色地移开了视线。

  他缓缓提起茶壶,倒了杯茶给自己。

  姜莺仔细琢磨了一下。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对方也不是什么陌生人。

  于是,她抬起头,语气温和地解释道。

  “我叫姜莺。”

  “我可还不知道您的名字呢。”

  顾廷深没有回答。

  片刻后,他拿起饼干,轻轻咬了一口。

  “这饼干放几天不会坏?”

  姜莺略微一愣。

  “大概能放四五天吧。放太久会受潮,口感就不脆了,变得软塌塌的,不太建议吃。”

  随后又补充道。

  “不过我自己做了几个密封罐子,用的是陶罐,像腌菜那样封口,只要密封得好,放在阴凉处,大概能放一个月左右。”

  “目前还没有做便携的小盒子。虽然拿起来是有点麻烦,运输也不方便,但胜在密封性好,防潮效果不错,挺管用的。”

  顾廷深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随后,他从怀里摸出一两银子,轻轻放在桌上。

  “那我要两罐这个饼干。”

  姜莺眼睛微微一亮。

  “大人要送人?这分量可不少。”

  顾廷深神色自然。

  “给我娘和妹妹尝尝。”

  姜莺一听,脸上笑容更盛。

  “行啊,没问题!明天就可以准备好,到时候让来取午饭的人顺便给您带回去,省得您专程跑一趟。”

  只可惜这位顾大人不是天天来。

  要是每天都能来一趟,随手扔下一两银子。

  简直都能算得上小发财了好吗!

  姜莺想着,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为了回报这位顾大人的慷慨,她决定在豆花上多下点功夫。

  第二天一早,她就忙活起来。

  一口气做了三种口味的豆花。

  第一种是甜口的,豆花洁白嫩滑,上面淋上琥珀色的蜂蜜糖水。

  第二种是咸口的,卤汁浓香醇厚,酱色油亮,浇在豆花上时还冒着热气。

  第三种是酸辣味的。

  她加了茱萸和花椒,辣中带麻,香气直冲鼻尖。

  再配上自己亲手腌制的小酸菜,酸脆爽口,层次丰富。

  光有豆花还不够,她又揉面烤了饼。

  把卤肉剁碎做成肉夹馍。

  顾廷深看着面前三碗豆花。

  碗沿温润,指尖触碰时,甚至能感受到一丝暖意。

  他先舀了一勺甜口的。

  送入口的刹那,绵软细腻的口感在舌尖散开。

  蜜的甜香混着豆香扑鼻而来,甜得恰到好处。

  舌尖轻压,豆花如云朵般化开,带着温润的甘甜在口中蔓延。

  他忍不住眯起眼,喉咙里发出一声轻叹。

  稍顿了顿,他又舀了一勺咸口的。

  勺尖轻触豆花表面,微微下沉,带起一缕卤汁。

  一入口,咸鲜味立马在嘴里炸开。

  味道一层接一层,丰富得让人挑眉。

  每次吃姜莺做的东西,总能吃出新意。

  她的手法、火候、搭配,都透着一种浑然天成的灵气。

  从不刻意,却每每惊艳。

  最后,他拿起勺子。

  朝那碗酸辣味的豆花伸了过去。

  汤汁微沸,香气缭绕。

  光是靠近,鼻尖便已被酸辣的气息撩拨得发痒。

  每吃一口,味蕾都像是被唤醒。

  从麻木到灼热,再到痛快淋漓。

  他放下瓷勺,端起薄荷茶抿了一口。

  压了压嘴里的辣劲儿。

  抬眼看向姜莺,嘴角悄悄扬起一丝笑意。

  “姜老板的手艺,真是让人佩服。”

  那不是一个客套的夸赞。

  而是从心底涌出的认可。

  他走南闯北,吃过不少东西。

  虽然自己尝不出味儿。

  但记忆里那些滋味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姜莺做的,不只是让他“记得”的味道。

  而是让他“想要记住”的味道。

  “师傅,我们回来啦!”

  门外传来尹星茗清脆的声音。

  “师傅,我这次做了好多可爱的小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