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一凝,试探着发问:“那位投靠的将军,莫非就是如今镇守南疆的南军大将军,吴庸?”
“不。”赵德立刻否定,“是吴庸将军的父亲,早已仙逝的辅国公,吴博闻。”
吴博闻!
韩川的脑中,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瞬间铺开!
辅国公吴博闻,是现任南军大将军吴庸的嫡亲父亲!
而史书记载,吴博闻还有一个妹妹,名叫吴秀,曾是明宗皇帝的嫔妃,虽然位分不高,却诞下了一位庶出的大公主!
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名字,在这一刻,被赵德用一根看不见的线,串联了起来!
韩川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上依旧平静如水:“既然这‘天下第一玉’如此重要,仁宗皇帝后来又是如何凭借它称帝的?”
赵德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极其古怪的神色,那神色里混杂着惊叹、敬佩与匪夷所思。
“仁宗皇帝……把它扔了。”
“什么?!”
饶是韩川两世为人,心性早已磨炼得坚如磐石,此刻也忍不住失声。
“扔了?”
“是。”
赵德重重地点头,“就在伪魏大军将河西那座孤城围得水泄不通之时,仁宗皇帝命人将那块‘天下第一玉’,扔进了城外的滔滔大河之中,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个消息,大张旗鼓地宣扬了出去!”
韩川怔住了。
他呆呆地看着地上那个卑微的老宦官。
疯子!
不,是天才!
赵德吞了口吐沫,眼神放光道:“消息传出,围城的伪魏大军瞬间炸开了锅!”
“他们不再听从号令,疯了一般冲进冰冷的河水里打捞,而最终侥幸找到那块玉的军阀,根本没有将它送回京城,而是立刻拥玉自重,在原地……也称帝了。”
韩川的呼吸都停滞了。
釜底抽薪!
这是何等狠辣,何等惊世骇俗的阳谋!
”赵德的腰杆似乎都挺直了几分,“自那以后,伪魏朝廷再也无力西顾,仁宗皇帝趁机在河东站稳了脚跟,期间虽有不开眼的宵小前来进犯,但都被仁宗皇帝一一斩于马下。”
赵德沉吟了片刻,似乎在回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其中最重要的一战,便是大败了当初关东联军的残部,李家。战后,仁宗皇帝更是迎娶了当初那位盟主义父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义妹,为妻。”
韩川的瞳孔骤然收缩成最危险的针芒!
关东李家!
当今三宫太后之首,那位权势最盛,手腕最硬的孝慈贞化太皇玄皇后,不就正是出身关东李家吗!
而她,也正是仁宗皇帝的皇后!
刹那间,一股彻骨的寒意从韩川的脊椎骨直冲天灵盖!
他猛然惊醒!
赵德今夜所讲的,哪里是什么开国秘史!
这分明是在用仁宗皇帝的过去,影射自己如今的处境!
那块引来杀身之祸,却又能颠覆乾坤的“天下第一玉”,不就是自己屁股底下这张龙椅吗?!
那些为了玉石自相残杀的伪魏大军,不就是如今朝堂内外,各怀鬼胎的二皇子、大皇子和那些所谓的朝臣吗?!
仁宗皇帝扔掉玉石,引发内乱,坐收渔利……这是在教自己,如何破局!
而最后那句,仁宗皇帝大败关东李家,迎娶李氏为妻……这又是在暗示自己,要警惕,甚至对抗那位同样出身李家的太皇太后!
这个老狐狸!
他今夜说的每一个字,每一段往事,都是一把钥匙,一把解开当前死局的钥匙!
他不是在投诚,他是在下注!
他在用整个内廷,甚至背后那两位开国国公的命运,赌自己这个十岁的孩童,能听懂这盘亘了数十年的惊天棋局!
察觉到韩川身上瞬间爆发出的惊人气势,赵德那张布满褶皱的老脸,第一次显露出难以抑制的紧张与惶恐。
“陛、陛下……夜深了,老奴……老奴还得回去向太后们还旨……”
“退下吧。”
韩川话音刚落,赵德便连滚带爬地消失在了殿门外的深沉夜色之中。
殿门外的冷风如刀,刮在赵德那张冷汗涔涔的老脸上,他刚要走,一只冰冷的手便按住了他的肩膀。
“赵总管,这么晚了,跟陛下聊了些什么贴心话?”
一道黑影无声无息地从廊柱后闪出,挡住了赵德的去路。
来人一身禁军统领的玄色重甲,腰悬佩刀,面如铁铸,正是禁军统领,周林。
赵德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竟然也一直在偷听!
“周、周统领……”赵德强行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躬着身子,“您说笑了,老奴不过是奉三宫太后懿旨,前来探望陛下,劝慰陛下节哀罢了。”
“节哀?”周林冷笑一声,那双鹰隼般的眸子在夜色中闪着寒光,凑到赵德耳边,“我怎么听着,赵总管是给陛下讲起了仁宗皇帝的开国故事啊?一个阉人,也配议论太祖功绩?”
赵德的血色瞬间褪尽!
周林无论是谁的人,也绝不会容忍自己向新君“投诚”!
“周统领明鉴!老奴……老奴只是见陛下年幼,心中惶恐,便讲些先人旧事,为陛下……为陛下壮壮胆气!”
“壮胆?”周林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按在赵德肩上的手猛然发力,骨节发出“咔咔”的脆响。
“是壮他的胆,还是壮你自己的胆?赵德,你只是在宫里刨食吃的奴才,主子是谁,心里要有点数!”
一瞬间,杀意如实质般在周林周身涌动。
他真想就在这里,拧断这个老阉货的脖子!
一个内廷总管,竟敢在主子们的棋局上,私自押注!
但他不能。
这里是天子寝宫。
杀了这个老阉货容易,可事情一旦闹大,捅到三宫太后那里,谁也讨不了好。
周林缓缓松开了手,眼神里的杀意却愈发浓烈:“最好是这样。有些话,烂在肚子里,比说出来活得长久。你好自为之。”
赵德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后退几步,再也不敢多言半句,仓惶地消失在深宫的夜色里。
周林没有再开口,只是那双鹰隼般的眸子,死死地盯着赵德远去的方向,随即又转向那灯火通明的紫宸殿,闪过一丝深深的忌惮与不屑。
一个十岁的毛头小子,就算听懂了又如何?
还能翻天不成!
“不。”赵德立刻否定,“是吴庸将军的父亲,早已仙逝的辅国公,吴博闻。”
吴博闻!
韩川的脑中,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瞬间铺开!
辅国公吴博闻,是现任南军大将军吴庸的嫡亲父亲!
而史书记载,吴博闻还有一个妹妹,名叫吴秀,曾是明宗皇帝的嫔妃,虽然位分不高,却诞下了一位庶出的大公主!
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名字,在这一刻,被赵德用一根看不见的线,串联了起来!
韩川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上依旧平静如水:“既然这‘天下第一玉’如此重要,仁宗皇帝后来又是如何凭借它称帝的?”
赵德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极其古怪的神色,那神色里混杂着惊叹、敬佩与匪夷所思。
“仁宗皇帝……把它扔了。”
“什么?!”
饶是韩川两世为人,心性早已磨炼得坚如磐石,此刻也忍不住失声。
“扔了?”
“是。”
赵德重重地点头,“就在伪魏大军将河西那座孤城围得水泄不通之时,仁宗皇帝命人将那块‘天下第一玉’,扔进了城外的滔滔大河之中,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个消息,大张旗鼓地宣扬了出去!”
韩川怔住了。
他呆呆地看着地上那个卑微的老宦官。
疯子!
不,是天才!
赵德吞了口吐沫,眼神放光道:“消息传出,围城的伪魏大军瞬间炸开了锅!”
“他们不再听从号令,疯了一般冲进冰冷的河水里打捞,而最终侥幸找到那块玉的军阀,根本没有将它送回京城,而是立刻拥玉自重,在原地……也称帝了。”
韩川的呼吸都停滞了。
釜底抽薪!
这是何等狠辣,何等惊世骇俗的阳谋!
”赵德的腰杆似乎都挺直了几分,“自那以后,伪魏朝廷再也无力西顾,仁宗皇帝趁机在河东站稳了脚跟,期间虽有不开眼的宵小前来进犯,但都被仁宗皇帝一一斩于马下。”
赵德沉吟了片刻,似乎在回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其中最重要的一战,便是大败了当初关东联军的残部,李家。战后,仁宗皇帝更是迎娶了当初那位盟主义父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义妹,为妻。”
韩川的瞳孔骤然收缩成最危险的针芒!
关东李家!
当今三宫太后之首,那位权势最盛,手腕最硬的孝慈贞化太皇玄皇后,不就正是出身关东李家吗!
而她,也正是仁宗皇帝的皇后!
刹那间,一股彻骨的寒意从韩川的脊椎骨直冲天灵盖!
他猛然惊醒!
赵德今夜所讲的,哪里是什么开国秘史!
这分明是在用仁宗皇帝的过去,影射自己如今的处境!
那块引来杀身之祸,却又能颠覆乾坤的“天下第一玉”,不就是自己屁股底下这张龙椅吗?!
那些为了玉石自相残杀的伪魏大军,不就是如今朝堂内外,各怀鬼胎的二皇子、大皇子和那些所谓的朝臣吗?!
仁宗皇帝扔掉玉石,引发内乱,坐收渔利……这是在教自己,如何破局!
而最后那句,仁宗皇帝大败关东李家,迎娶李氏为妻……这又是在暗示自己,要警惕,甚至对抗那位同样出身李家的太皇太后!
这个老狐狸!
他今夜说的每一个字,每一段往事,都是一把钥匙,一把解开当前死局的钥匙!
他不是在投诚,他是在下注!
他在用整个内廷,甚至背后那两位开国国公的命运,赌自己这个十岁的孩童,能听懂这盘亘了数十年的惊天棋局!
察觉到韩川身上瞬间爆发出的惊人气势,赵德那张布满褶皱的老脸,第一次显露出难以抑制的紧张与惶恐。
“陛、陛下……夜深了,老奴……老奴还得回去向太后们还旨……”
“退下吧。”
韩川话音刚落,赵德便连滚带爬地消失在了殿门外的深沉夜色之中。
殿门外的冷风如刀,刮在赵德那张冷汗涔涔的老脸上,他刚要走,一只冰冷的手便按住了他的肩膀。
“赵总管,这么晚了,跟陛下聊了些什么贴心话?”
一道黑影无声无息地从廊柱后闪出,挡住了赵德的去路。
来人一身禁军统领的玄色重甲,腰悬佩刀,面如铁铸,正是禁军统领,周林。
赵德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竟然也一直在偷听!
“周、周统领……”赵德强行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躬着身子,“您说笑了,老奴不过是奉三宫太后懿旨,前来探望陛下,劝慰陛下节哀罢了。”
“节哀?”周林冷笑一声,那双鹰隼般的眸子在夜色中闪着寒光,凑到赵德耳边,“我怎么听着,赵总管是给陛下讲起了仁宗皇帝的开国故事啊?一个阉人,也配议论太祖功绩?”
赵德的血色瞬间褪尽!
周林无论是谁的人,也绝不会容忍自己向新君“投诚”!
“周统领明鉴!老奴……老奴只是见陛下年幼,心中惶恐,便讲些先人旧事,为陛下……为陛下壮壮胆气!”
“壮胆?”周林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按在赵德肩上的手猛然发力,骨节发出“咔咔”的脆响。
“是壮他的胆,还是壮你自己的胆?赵德,你只是在宫里刨食吃的奴才,主子是谁,心里要有点数!”
一瞬间,杀意如实质般在周林周身涌动。
他真想就在这里,拧断这个老阉货的脖子!
一个内廷总管,竟敢在主子们的棋局上,私自押注!
但他不能。
这里是天子寝宫。
杀了这个老阉货容易,可事情一旦闹大,捅到三宫太后那里,谁也讨不了好。
周林缓缓松开了手,眼神里的杀意却愈发浓烈:“最好是这样。有些话,烂在肚子里,比说出来活得长久。你好自为之。”
赵德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后退几步,再也不敢多言半句,仓惶地消失在深宫的夜色里。
周林没有再开口,只是那双鹰隼般的眸子,死死地盯着赵德远去的方向,随即又转向那灯火通明的紫宸殿,闪过一丝深深的忌惮与不屑。
一个十岁的毛头小子,就算听懂了又如何?
还能翻天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