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女帝好手段-《我驾业火凌大道》

  思索间,裴昭明又暗自摇头,否定了自己的猜测:“不!不对!若是早有预谋,那群海鲜何必等到现在才挣扎上岸?

  况且瑶池海族与陆地修士素有往来,此次亦未能幸免,死伤惨重,这若是阴谋,谁会甘愿做这待宰的羔羊?”

  脑中的思绪如乱麻般缠绕,剪不断理还乱,他索性甩了甩头,将那些杂乱的想法暂时付诸一空。

  可当目光再次投向急赶的人群,新的疑惑又涌上心头:若说玄海海疆是因瑶池海陷才退去,怎么会只有大周帝国这一侧显露新土?

  临安也算临海,自己的化身驻守在那里,消息灵通,却从未传来半点海疆异动的消息,这其中显然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带着种种疑惑,裴昭明重新迈开脚步,随着人流朝着皇城方向走去。

  雪花依旧飘落,落在他肩头时,被那层无形的屏障弹开,在衣料上积起薄薄一层白霜,宛如披上了一件素色的披风。

  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比肩接踵的行人们呼出的白气交织在一起,像一片流动的云雾,模糊了彼此的面容。

  “听说了吗?新州那边不仅有灵脉,还发现了龙涎香!”

  一个背着行囊的壮汉兴奋地与同伴交谈,声音洪亮如钟,震得周围的人都侧目看来。

  “我表兄在镇海司当差,他偷偷告诉我,朝廷这次放榜,其实是想找人去挖前朝的宝藏!据说那里藏着能让人一步登天的仙药呢!”

  “宝藏?我怎么听说那里有妖怪啊?”

  旁边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怯生生地插话,声音带着恐惧。

  “我家男人是渔夫,他说玄海退潮不复那天,亲眼看到海里翻起黑色的巨浪,里面好像有眼睛发光的怪物,发出的叫声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妇人之见!” 壮汉嗤笑一声,满脸不屑,“有镇海司的高手坐镇,什么妖魔鬼怪敢作祟?能去新州拓荒,是天大的福气!”

  裴昭明跟在他们身后,将这些议论听在耳中,心里却是对这等愚民政策嗤之以鼻。

  只是对方提及镇海司,裴昭明心中不由自主联想到化身传来关于孤鸣的事迹。

  “呵呵——!大周这快要瘦死的骆驼居然还有精力蹦跶!真搞不懂当初是怎么输的!”

  行至皇城根下,远远便看到一面巨大的黄绸榜单悬挂在承天门的城墙上,在风雪中猎猎作响,周围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摩肩接踵,喧闹不已。

  几个穿着黑色甲胄的士兵手持长戟,面无表情地维持着秩序,甲胄上的寒霜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散发着凛冽的气息,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裴昭明放眼望去,只见榜单上用朱笔写着招募拓荒者的条件:

  凡年满十六岁、身无残疾者均可报名,朝廷将提供三个月的粮草与兵器,垦荒满三年者可授予大周新州户籍,授永业田,免税一甲子。

  若能发现矿产、灵脉、古迹等,另有重赏。

  赏赐之丰厚,足以让寻常人家衣食无忧半生。

  “啧,手笔倒是不小。” 裴昭明暗自嘀咕。

  只是这时他也注意到,大周朝廷并非开放所谓 “新州” 的全部区域供人开垦。

  皇榜右侧悬挂的垦荒图用泛黄的绢布绘制,墨迹因风雪微微晕染,却依旧能看清那几处被鲜红色朱笔圈出的不规则区域。

  朱砂勾勒,旁边批注的 “禁地,擅入者死” 六个字笔锋凌厉,透着股不容置喙的杀意,很显然是不对外开放的。

  这在裴昭明看来,无非两种可能。

  一来便是这些区域早已被大周境内的宗门势力瓜分,成了他们的 “羹汤”。

  毕竟大周乃是朝廷与宗门共治,这等好事当然也少不了修行者参与。

  那些盘踞临海的宗门自然要先挑肥拣瘦,把最可能藏有天材地宝的地段攥在手里。

  其二,这所谓的危险区域恐怕藏着什么见不得光的玩意,否则何必用朱笔重彩地标注?

  寻常险地最多画个警示符号,哪会用堪比朝廷玺印的朱砂来圈定。

  虽说沧海桑田,无数文明如过江之鲫般兴衰更迭,或许还真有哪个古老王朝在这海疆之地留有秘藏宝地。

  但裴昭明捻着下巴上暗笑:大周朝廷也不是睁眼瞎,玄海退潮并非一朝一夕,第一批登岛的人早就把浅滩搜了个底朝天。

  恐怕早在玄海未曾退却之前,就已派遣镇海司的人手潜入海底,将这些区域犁了一遍。

  如此讳莫如深,其掩耳盗铃的目的可想而知。

  要么是在掩盖玄海退潮的真相,要么是在那片新土上进行某种见不得光的勾当。

  果不其然,其角落小字备注道:新州地脉初定,开垦需遵镇海司划界!

  看到此处,裴昭明淡然一笑,目光越过熙攘的人群和猎猎作响的皇榜,落到其后巍峨的皇城之内。

  宫墙覆雪如银,红墙琉璃瓦,处处透着肃穆。

  唯有位于中轴线顶端的乾和殿,屋顶竟未见半片雪花,反而有淡淡的天子气如青烟般冲天而起,与空中的云层交织成一道无形的屏障,连朔风都绕着走。

  “小姑娘家家的,倒是挺有手段!” 裴昭明望着那道气柱暗叹。

  他不自觉将这位运筹帷幄的大周女帝元硕真,与大乾镇国太平公主李紫薇做了比较。

  李紫薇虽有智谋,明显未经历社会毒打,纵然天赋异禀,心智手段却是欠缺几分。

  而这位元女帝仅凭一道垦荒皇榜,便透着股深不可测的沉稳,显然棋差不止一筹。

  元硕真这一手 “新州开垦”,可谓一石三鸟:一来可开源,新州的灵脉、矿产能为国库输血,缓解战事的压力;

  二来能涨民心,让流离失所的百姓看到安家落户的希望;

  三来可转移视线,把达官贵人们从青楼楚馆的脂粉堆里拽出来,威逼利诱着他们将财富精力投入拓荒,缓解上京城盛行的靡靡之风。

  在裴昭明看来,以元硕真的智谋,接下来若是不趁机扯起 “天降神迹,天佑大周” 的大旗,他都要低看几眼。

  说不定还会伪造几份 “天意在大周” 的证据,同临玄海,为何大周独享“新州”,大乾却是颗粒无收。

  借转移矛盾来巩固皇权,这可是历代帝王的拿手好戏。

  裴昭明收回目光,悄然脱离了人群。

  只是余光一扫,却见人群西北侧有几个青布棉袍的汉子交换了个眼神。

  喜欢我驾业火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