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按郑九的要求,在凉州城与胡人对耗了整整三个月。
每隔几日,胡人都有攻击,周军免战牌高悬,任你如何破坏防御大阵,都不出战。
郑九手中有的是资源和人手,破坏了再修,而且越修越结实,搞得胡人一点脾气都没有。
近几日,郑九连续收到了几个不好的消息,均对大周严重不利。
其一,宋国北部六郡被魏赵齐三国瓜分,魏赵各得一郡,齐国独得三郡,而大周派往宋国的使者也被赶了回来。
人家宁可被瓜分、被喂屎吃,也不愿与大周联合。
在郑九看来,这种局面很可能还是与白玉虚以及白赵宋冯四大家族的关系有关。
刘世功建议再努力一次,被郑九直接拒绝了。
其二,明明在战场上占尽优势的吴军,在魏赵齐宋四国议和之后,非但没有捞到瓜分土地的好处,反而一声不吭,灰溜溜的撤军了。
“吴主成不得大事。”费佳仰面叹息。
“未见得,吴国富裕,近几十年都未参与中原列国的对抗消耗,加之有越女仙门这样的修行大宗门庇佑,实力不容小视,我观吴主只是想效仿齐国国君而已,轻易不动,谋定而后动。”
刘世功并不赞同费佳的看法,把目光偷偷瞄向郑九。
这位韩王殿下显然正在沉思,两位谋臣的话他听的清清楚楚,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吴主本有机会利用这次与宋国的战争打开通往中原的大门,但他受到了遏制,一股无形的压力。
能让吴主都不得不妥协的力量,自然是越女仙门。
越女仙门为何要约束吴主,答案只有两种可能,其一,受到白玉虚的蛊惑、影响,甚至是威胁。
第二种可能,越女仙门与东洲派是有默契的,至于是怎样的默契,利益点又在哪里,郑九就想不透了。
“吴国的事情先放一放,章武事情办的怎么样?需要怎样的支持?几位是否有最新的情况?”
章武在一个月前被调往荣成,全面接管整个旧韩地的防务,郑九对章武的要求是征兵,三个月内要征募到十万大军,军饷不是问题。
“回殿下,章武在荣城还算顺利,前日有册报和文书往来,其在荣城、天安、大宛城等五郡同时征募,最新的数字大概已征募到新丁约两万人,数字是有点不理想,但后期中部各郡若是全面铺开,会有很大改观。”
郑九还是不甚满意,“一个人恐怕忙不过来,冯啸声去选拔一批脑瓜灵活的中低级将官去荣成辅佐章武,另请刘世功,找几个既不啰嗦,又能出好主意的文官,也去帮忙,不能拖,动作要快。”
“末将得令。”冯啸声声若洪钟,就算是在郑九面前也是一板一眼,整个人似乎完全变了个样。
“征募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旧韩地的中南部前期向凉州迁徙了过多的人口,其次,这些地区风调雨顺,又得殿下庇护,没有再发生什么大灾大疫,虽谈不上有多富足,但安居乐业,不愿意从军当丘八。”
刘世功的脑瓜一直是非常清醒的,他知道郑九的心思,将兵源问题放到了极重要的位置。
这本没有错,因为眼下形势就是列国都对新诞生的大周虎视眈眈,没有强大的军备,膏腴之地也是他人嘴上的肥肉。
但郑九把压力直接传递下去,容易荒腔走板,旧韩地中南部一共有十六郡,近七十个县,安定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有必要要提醒郑九。
“嗯。”郑九很不痛快,但能听懂刘世功的意思,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他也明白,可胸中那团火焰已经越烧越旺,难以控制。
片刻沉默后,郑九还是控制了一下情绪,“尉迟长明和冯啸声共同拟一个章程,从下月起,凡大周在册兵卒,无论兵种驻地,军饷一律翻倍,也包括章武征募的新丁,其二,将佐按品级也涨军饷,具体多少,你二人看着办,定好了给我看。”
“呃,殿下,这可使不得,目前国库空虚,又免了全国两年的钱粮,如此发饷怕是要出大问题。”
“请殿下三思,扩充兵源有多种办法,涨军饷虽然能刺激一下那些丘八,但也是最笨……呃,最不好的手段。”
“……”
“我意已决,两位不必多言。”
郑九冷言拒绝,从玉扳指里不断的往外扔箱子,咣咣咣的,顷刻间堆满了整个厅堂,大约有十来箱,想都不用想,全是金银。
此举,看得刘世功等人目瞪口呆,就连脑瓜子最直的冯啸声都知道,此时的郑九十分烦躁。
“这些银两约有百万,全部入国库,刘世功你要替我算好帐、看好家,一半用于此次涨军饷,另一半请费佳物色好银州、肃州当地的商行、世家,去川蜀国、南楚国尽量采买粮草,有多少要多少,只是路途艰难了一些,我会安排好沿途保护。”
郑九说罢,摆摆手自行离开了。
“要打大仗了。”一直未开腔说话的尉迟长明轻叹一声。
“是呀,殿下恐胸中已有百万之兵。”
“何以见得?”冯啸声愣是没听明白。
“各司其职吧,刀悬在头,不得不奋起。”刘世功也叹了一口气,心中在想,若是换作他做韩王,恐怕也不得不如此。
建勋元年夏,对峙近三个月的周胡两军出现了十分反常的异动,双方不仅频繁调兵遣将,在凉州东北不断冲突对抗,修士之间也试探性的干了两架。
双方虽然都没有什么大的损伤,但风雨欲来。
郑九去了一趟萃华宗,面对李不二,只说了一句话,“我要打胡人,杀魔修,你安能助我一次?”
“老子要先打断你的两条腿!再谈其他。”李不二咬牙切齿。
“哈哈,那也由得李师伯。”
郑九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丹丸递给王自七,“每日服一粒,连续三日,所有滞涩的经脉皆可打通,再自行调息恢复三日,便可大好。”
“你他娘的,玩了老子大半年……”
王自七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师尊您就少说两句,郑九贤侄做事,徒儿都看在眼里,干净磊落。”
“你小子也敢吃里爬外?!”
“走了走了。”郑九冲着李不二施了一礼转身就走。
终究还是走出了这一步。
王自七送郑九下山,“贤侄且放心,虽然叶知秋封了山门,但你若有事,整个神隐峰都会并肩子上。”
“谢了。”此时的郑九绝不会再矜持、客套。
原本想去找叶知秋聊一聊,但郑九仔细权衡了一下,还是算了。
可是在山门之外,叶知秋居然就等在了那里。
每隔几日,胡人都有攻击,周军免战牌高悬,任你如何破坏防御大阵,都不出战。
郑九手中有的是资源和人手,破坏了再修,而且越修越结实,搞得胡人一点脾气都没有。
近几日,郑九连续收到了几个不好的消息,均对大周严重不利。
其一,宋国北部六郡被魏赵齐三国瓜分,魏赵各得一郡,齐国独得三郡,而大周派往宋国的使者也被赶了回来。
人家宁可被瓜分、被喂屎吃,也不愿与大周联合。
在郑九看来,这种局面很可能还是与白玉虚以及白赵宋冯四大家族的关系有关。
刘世功建议再努力一次,被郑九直接拒绝了。
其二,明明在战场上占尽优势的吴军,在魏赵齐宋四国议和之后,非但没有捞到瓜分土地的好处,反而一声不吭,灰溜溜的撤军了。
“吴主成不得大事。”费佳仰面叹息。
“未见得,吴国富裕,近几十年都未参与中原列国的对抗消耗,加之有越女仙门这样的修行大宗门庇佑,实力不容小视,我观吴主只是想效仿齐国国君而已,轻易不动,谋定而后动。”
刘世功并不赞同费佳的看法,把目光偷偷瞄向郑九。
这位韩王殿下显然正在沉思,两位谋臣的话他听的清清楚楚,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吴主本有机会利用这次与宋国的战争打开通往中原的大门,但他受到了遏制,一股无形的压力。
能让吴主都不得不妥协的力量,自然是越女仙门。
越女仙门为何要约束吴主,答案只有两种可能,其一,受到白玉虚的蛊惑、影响,甚至是威胁。
第二种可能,越女仙门与东洲派是有默契的,至于是怎样的默契,利益点又在哪里,郑九就想不透了。
“吴国的事情先放一放,章武事情办的怎么样?需要怎样的支持?几位是否有最新的情况?”
章武在一个月前被调往荣成,全面接管整个旧韩地的防务,郑九对章武的要求是征兵,三个月内要征募到十万大军,军饷不是问题。
“回殿下,章武在荣城还算顺利,前日有册报和文书往来,其在荣城、天安、大宛城等五郡同时征募,最新的数字大概已征募到新丁约两万人,数字是有点不理想,但后期中部各郡若是全面铺开,会有很大改观。”
郑九还是不甚满意,“一个人恐怕忙不过来,冯啸声去选拔一批脑瓜灵活的中低级将官去荣成辅佐章武,另请刘世功,找几个既不啰嗦,又能出好主意的文官,也去帮忙,不能拖,动作要快。”
“末将得令。”冯啸声声若洪钟,就算是在郑九面前也是一板一眼,整个人似乎完全变了个样。
“征募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旧韩地的中南部前期向凉州迁徙了过多的人口,其次,这些地区风调雨顺,又得殿下庇护,没有再发生什么大灾大疫,虽谈不上有多富足,但安居乐业,不愿意从军当丘八。”
刘世功的脑瓜一直是非常清醒的,他知道郑九的心思,将兵源问题放到了极重要的位置。
这本没有错,因为眼下形势就是列国都对新诞生的大周虎视眈眈,没有强大的军备,膏腴之地也是他人嘴上的肥肉。
但郑九把压力直接传递下去,容易荒腔走板,旧韩地中南部一共有十六郡,近七十个县,安定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有必要要提醒郑九。
“嗯。”郑九很不痛快,但能听懂刘世功的意思,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他也明白,可胸中那团火焰已经越烧越旺,难以控制。
片刻沉默后,郑九还是控制了一下情绪,“尉迟长明和冯啸声共同拟一个章程,从下月起,凡大周在册兵卒,无论兵种驻地,军饷一律翻倍,也包括章武征募的新丁,其二,将佐按品级也涨军饷,具体多少,你二人看着办,定好了给我看。”
“呃,殿下,这可使不得,目前国库空虚,又免了全国两年的钱粮,如此发饷怕是要出大问题。”
“请殿下三思,扩充兵源有多种办法,涨军饷虽然能刺激一下那些丘八,但也是最笨……呃,最不好的手段。”
“……”
“我意已决,两位不必多言。”
郑九冷言拒绝,从玉扳指里不断的往外扔箱子,咣咣咣的,顷刻间堆满了整个厅堂,大约有十来箱,想都不用想,全是金银。
此举,看得刘世功等人目瞪口呆,就连脑瓜子最直的冯啸声都知道,此时的郑九十分烦躁。
“这些银两约有百万,全部入国库,刘世功你要替我算好帐、看好家,一半用于此次涨军饷,另一半请费佳物色好银州、肃州当地的商行、世家,去川蜀国、南楚国尽量采买粮草,有多少要多少,只是路途艰难了一些,我会安排好沿途保护。”
郑九说罢,摆摆手自行离开了。
“要打大仗了。”一直未开腔说话的尉迟长明轻叹一声。
“是呀,殿下恐胸中已有百万之兵。”
“何以见得?”冯啸声愣是没听明白。
“各司其职吧,刀悬在头,不得不奋起。”刘世功也叹了一口气,心中在想,若是换作他做韩王,恐怕也不得不如此。
建勋元年夏,对峙近三个月的周胡两军出现了十分反常的异动,双方不仅频繁调兵遣将,在凉州东北不断冲突对抗,修士之间也试探性的干了两架。
双方虽然都没有什么大的损伤,但风雨欲来。
郑九去了一趟萃华宗,面对李不二,只说了一句话,“我要打胡人,杀魔修,你安能助我一次?”
“老子要先打断你的两条腿!再谈其他。”李不二咬牙切齿。
“哈哈,那也由得李师伯。”
郑九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丹丸递给王自七,“每日服一粒,连续三日,所有滞涩的经脉皆可打通,再自行调息恢复三日,便可大好。”
“你他娘的,玩了老子大半年……”
王自七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师尊您就少说两句,郑九贤侄做事,徒儿都看在眼里,干净磊落。”
“你小子也敢吃里爬外?!”
“走了走了。”郑九冲着李不二施了一礼转身就走。
终究还是走出了这一步。
王自七送郑九下山,“贤侄且放心,虽然叶知秋封了山门,但你若有事,整个神隐峰都会并肩子上。”
“谢了。”此时的郑九绝不会再矜持、客套。
原本想去找叶知秋聊一聊,但郑九仔细权衡了一下,还是算了。
可是在山门之外,叶知秋居然就等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