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年多来,道门给外界的印象都很安静。
似乎太平子的离世,让整个道门在追思掌教真人生前事迹与胸怀的同时,陷入了自我反省和蓄势状态。
其实,表面平静的道门只干一件事,内斗。
以于治为首的老成派,对阵以太平子亲传弟子为首的少壮派。
太平子一共有五名弟子,关门弟子成天化在两年前离开宗门,不知所踪。
大弟子张俊,道号妙华子,继承了掌教真人位,性格内敛,整日里躲在正德殿内修行,不理门内事务。
其余三个便是于治的主要对手。
相斗的幌子便是如何看待太平子,如果于治一伙能成功的把屎盆子扣在太平子头上,于治就有可能把自己拽出泥潭。
否则,于治很有可能被清算,已经有人喊出废掉三宫的口号,居然得到了三清阁长老的支持。
当两派斗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宗门发生了一件奇事,有人擅闯山门,钻入叠嶂峰内,居然找不到了。
宗门派了得力人手,漫山遍野的搜寻,阵法、法器、傀儡等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居然就是找不到那个闯入者。
此事已经引起了宗门的轩然大波,没想到两个月后又来了一个家伙。
此人浑身穿的破破烂烂,形同乞丐,背上背着一摞麻布袋,一个个脏兮兮、油腻腻的,不知道都装过什么东西。
那人出现在山门,无视仙鹤发出的警告,嗖的扔出一个麻布袋,便将那仙鹤给兜了进去。
向来神勇的仙鹤,一进入那麻布袋,便老老实实的像昏过去一般。
神武禽不干了,呵呵呵的冲了过来,那乞丐又扔出一个麻布袋,居然将那更为厉害的神武禽也给装了进去。
然后,乞丐如法炮制,一口气装了两对仙鹤,两对神武禽,一下子将青阳道门的山门给打扫的干干净净。
如此大手笔,门内弟子竟无一人察觉,这乞丐便大摇大摆的从山门而入,沿着那小径摇摇晃晃进入群峰中消失不见。
青阳山内鸡飞狗跳了整整三个月,非但找不到两个擅闯山门的人,就连守山的仙鹤和神武禽也无影无踪。
没奈何,只好临时在山门处安排值守弟子,如此羞耻的事情自然不足为外人道。
没想到,今日又跑进来一个,简直岂有此理,当青阳道门是什么地方。
于治迫于压力,咬牙跺脚,宣布开启护山大阵,不来个瓮中捉鳖,誓不罢休。
一群长老在胡乱鼓噪中散去,有的幸灾乐祸,有的神色淡然,事不关己。
但也有几名辈分极高的长老忧心忡忡,他们只是辈份高,其他的一无是处。
但辈分高,往往年岁大,经历的、见到的事情也多,他们是封字辈,硬算起来是太平子的师祖辈。
封字辈硕果仅存九个人,两个在闭死关,一个被关押在天魔眼。
还有一个年岁最大的,在法堂后山的山梁上种菜,一个在三清阁,一个在三省宫,其他三个都像是各堂的招牌一样,可以挂在门口,却毫无存在感。
封字辈还算是不错的,出了两位通天境强者,然后平平淡淡。
可是天子辈就惊悚多了,这一辈一共有门内弟子五百多人,在历代弟中属于入门最多的一辈。
可是到了如今,只剩下了七个人,且只有一个留在山门,便是天玄真人,他目前还被关在天魔眼。
被太平子折磨的将死,但天玄真人又奇迹般的活了过来,现在道门内各种混乱,也没人顾得上他。
剩下六个天子辈的弟子,天一真人在萃华宗,他在百年前反出山门。
另外五个,在天一真人出走之前,就以反叛之罪被逐出山门。
所以封处子老道种菜的时候,把田垄切分成了非常奇怪的几排,从左到右一共六排。
左为大,第一排只种了一棵辣椒,不知道长了多少年,已经长成了粗壮低矮的辣椒树。
第二排,种了九根丝瓜,藤蔓胡乱攀爬纠缠在一起,也只有封处子能分的清楚。
这一排自然是封字辈。
第三排种了七根窝瓜,也是藤蔓纠葛,爬的到处都是,如果不是播种人,也很难分辨其数量。
这一排就是天子辈。
辣椒与窝瓜在蔬菜中都拥有那种吃苦耐劳、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生长的特点,但成熟的果实却性格暴烈。
第四排种的是大葱,倒是齐齐整整,还有上百棵,这一排是平字辈。
这一辈也出了两位通天境强者,太平子和广平子,其余师兄弟在目前的道门内是中流砥柱。
第五排种的是青菜,密密麻麻一片,是青字辈,妙华子除外,作为继任掌教,他有权利另起一道号,但依然是青字辈。
第六排就是韭菜了,更为密集。
这片菜园越来越小,原来还有个十来亩,现在就剩下不到两亩了。
所以,三宫加法堂的执法弟子来过无数次寻找那三个人,一眼就扫干净这两亩地加三间破草堂,什么东西也藏不住。
到了后来,干脆就不来了。
今日天热,封老道除完草后,便开始煮茶,大青山土生的苦茶,清凉解渴。
茶煮好后,一张石桌上已经摆了四个茶盅,旁边又像长竹笋一般长出了三个石凳,正好围在石桌周围。
封老道撇撇嘴,将四个茶盅都斟满,然后拿了个蒲扇慢慢扇着,嘴里喃喃道,“喝了我这茶,就下山去吧,有些因果越是纠缠就越是混乱。”
咕咚,一个窝瓜自行滚了过来,化作人形坐在一个石凳上,端起茶盅就一口喝干,却被烫的跳了起来。
“好你个蹩脚师叔,这茶还没凉呐。”
“与我何干?”封处子笑呵呵道。
又有一个窝瓜绕过田垄,从另一方向滚过来化作人形,却是那乞丐模样的家伙,乱蓬蓬的头发,随便一抓就有可能抓出一把跳蚤,他抓起一个茶盅,慢慢吹着喝,一脸享受的模样。
“喝茶要这样喝,你总是那么急。”
“师叔不是拿着扇子扇呢么?哪知道还那么烫。”
第三个窝瓜也滚了过来,化作人形,是刚刚上山不久的花衫客,他没有端茶,而是直愣愣的瞪着封处子。
“师叔要阻止我等!”
“非也,老朽不掺和因果,只是有感而发。”
封处子摇着蒲扇,一脸不屑。
似乎太平子的离世,让整个道门在追思掌教真人生前事迹与胸怀的同时,陷入了自我反省和蓄势状态。
其实,表面平静的道门只干一件事,内斗。
以于治为首的老成派,对阵以太平子亲传弟子为首的少壮派。
太平子一共有五名弟子,关门弟子成天化在两年前离开宗门,不知所踪。
大弟子张俊,道号妙华子,继承了掌教真人位,性格内敛,整日里躲在正德殿内修行,不理门内事务。
其余三个便是于治的主要对手。
相斗的幌子便是如何看待太平子,如果于治一伙能成功的把屎盆子扣在太平子头上,于治就有可能把自己拽出泥潭。
否则,于治很有可能被清算,已经有人喊出废掉三宫的口号,居然得到了三清阁长老的支持。
当两派斗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宗门发生了一件奇事,有人擅闯山门,钻入叠嶂峰内,居然找不到了。
宗门派了得力人手,漫山遍野的搜寻,阵法、法器、傀儡等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居然就是找不到那个闯入者。
此事已经引起了宗门的轩然大波,没想到两个月后又来了一个家伙。
此人浑身穿的破破烂烂,形同乞丐,背上背着一摞麻布袋,一个个脏兮兮、油腻腻的,不知道都装过什么东西。
那人出现在山门,无视仙鹤发出的警告,嗖的扔出一个麻布袋,便将那仙鹤给兜了进去。
向来神勇的仙鹤,一进入那麻布袋,便老老实实的像昏过去一般。
神武禽不干了,呵呵呵的冲了过来,那乞丐又扔出一个麻布袋,居然将那更为厉害的神武禽也给装了进去。
然后,乞丐如法炮制,一口气装了两对仙鹤,两对神武禽,一下子将青阳道门的山门给打扫的干干净净。
如此大手笔,门内弟子竟无一人察觉,这乞丐便大摇大摆的从山门而入,沿着那小径摇摇晃晃进入群峰中消失不见。
青阳山内鸡飞狗跳了整整三个月,非但找不到两个擅闯山门的人,就连守山的仙鹤和神武禽也无影无踪。
没奈何,只好临时在山门处安排值守弟子,如此羞耻的事情自然不足为外人道。
没想到,今日又跑进来一个,简直岂有此理,当青阳道门是什么地方。
于治迫于压力,咬牙跺脚,宣布开启护山大阵,不来个瓮中捉鳖,誓不罢休。
一群长老在胡乱鼓噪中散去,有的幸灾乐祸,有的神色淡然,事不关己。
但也有几名辈分极高的长老忧心忡忡,他们只是辈份高,其他的一无是处。
但辈分高,往往年岁大,经历的、见到的事情也多,他们是封字辈,硬算起来是太平子的师祖辈。
封字辈硕果仅存九个人,两个在闭死关,一个被关押在天魔眼。
还有一个年岁最大的,在法堂后山的山梁上种菜,一个在三清阁,一个在三省宫,其他三个都像是各堂的招牌一样,可以挂在门口,却毫无存在感。
封字辈还算是不错的,出了两位通天境强者,然后平平淡淡。
可是天子辈就惊悚多了,这一辈一共有门内弟子五百多人,在历代弟中属于入门最多的一辈。
可是到了如今,只剩下了七个人,且只有一个留在山门,便是天玄真人,他目前还被关在天魔眼。
被太平子折磨的将死,但天玄真人又奇迹般的活了过来,现在道门内各种混乱,也没人顾得上他。
剩下六个天子辈的弟子,天一真人在萃华宗,他在百年前反出山门。
另外五个,在天一真人出走之前,就以反叛之罪被逐出山门。
所以封处子老道种菜的时候,把田垄切分成了非常奇怪的几排,从左到右一共六排。
左为大,第一排只种了一棵辣椒,不知道长了多少年,已经长成了粗壮低矮的辣椒树。
第二排,种了九根丝瓜,藤蔓胡乱攀爬纠缠在一起,也只有封处子能分的清楚。
这一排自然是封字辈。
第三排种了七根窝瓜,也是藤蔓纠葛,爬的到处都是,如果不是播种人,也很难分辨其数量。
这一排就是天子辈。
辣椒与窝瓜在蔬菜中都拥有那种吃苦耐劳、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生长的特点,但成熟的果实却性格暴烈。
第四排种的是大葱,倒是齐齐整整,还有上百棵,这一排是平字辈。
这一辈也出了两位通天境强者,太平子和广平子,其余师兄弟在目前的道门内是中流砥柱。
第五排种的是青菜,密密麻麻一片,是青字辈,妙华子除外,作为继任掌教,他有权利另起一道号,但依然是青字辈。
第六排就是韭菜了,更为密集。
这片菜园越来越小,原来还有个十来亩,现在就剩下不到两亩了。
所以,三宫加法堂的执法弟子来过无数次寻找那三个人,一眼就扫干净这两亩地加三间破草堂,什么东西也藏不住。
到了后来,干脆就不来了。
今日天热,封老道除完草后,便开始煮茶,大青山土生的苦茶,清凉解渴。
茶煮好后,一张石桌上已经摆了四个茶盅,旁边又像长竹笋一般长出了三个石凳,正好围在石桌周围。
封老道撇撇嘴,将四个茶盅都斟满,然后拿了个蒲扇慢慢扇着,嘴里喃喃道,“喝了我这茶,就下山去吧,有些因果越是纠缠就越是混乱。”
咕咚,一个窝瓜自行滚了过来,化作人形坐在一个石凳上,端起茶盅就一口喝干,却被烫的跳了起来。
“好你个蹩脚师叔,这茶还没凉呐。”
“与我何干?”封处子笑呵呵道。
又有一个窝瓜绕过田垄,从另一方向滚过来化作人形,却是那乞丐模样的家伙,乱蓬蓬的头发,随便一抓就有可能抓出一把跳蚤,他抓起一个茶盅,慢慢吹着喝,一脸享受的模样。
“喝茶要这样喝,你总是那么急。”
“师叔不是拿着扇子扇呢么?哪知道还那么烫。”
第三个窝瓜也滚了过来,化作人形,是刚刚上山不久的花衫客,他没有端茶,而是直愣愣的瞪着封处子。
“师叔要阻止我等!”
“非也,老朽不掺和因果,只是有感而发。”
封处子摇着蒲扇,一脸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