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缘分已尽-《列国大修士》

  萃华宗,剑冢。

  郑九刚刚结束今日的疗程,状态看上去要比第一天治疗时好的多,至少没有浑身冒冷汗,也未见明显虚弱。

  这已是郑九为李不二治疗的第十一天,一旬之后也有了明显效果,李不二的身躯不再僵硬如岩块,而且生人气大增,甚至可以摸到明显的脉搏。

  “师侄实乃大功一件,这李不二若是醒了,定要好好感谢你。”

  叶知秋很高兴,千方越更是兴奋,立刻传书赵阿大,神隐峰那帮懒货若是知道了,那一定是热闹的紧。

  然而一回头,二人均愣了一下。

  背后站着一个人,方晓。

  “见过门主。”二人纷纷施礼。

  “免礼。”

  闻听方晓的声音,郑九吓了一跳,顾不得调息,匆忙站起了身后都未敢抬头,便一鞠到地,嘴里却不知道该称呼什么。

  叫一声师父么?

  这个问题曾被郑九反复在梦中念叨过,近日与萃华宗交往日渐紧密,方晓记名弟子的身份也是全宗上下早已知道的事实。

  可惜的是,大嘴巴传播这个事实的张十九也已经仙去。

  所以,这句师父应该喊。

  可郑九毕竟有心病,不仅是先有了师尊木华道长,而且自从在北胜关未能叫出那句师父后,他不管心中如何念叨,在现实中张嘴喊一声方晓为师父,似乎越来越困难了。

  还有一个无法言述的秘密,一直埋在郑九心底,也是这种心病形成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木华道长和吕正平吕老道都曾说这番话,若是有一天道门遇到灭门大劫,希望郑九施以援手,不要坐视道统覆灭。

  在当时,郑九只是听听而已,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各隐世宗门之间的混战加剧,也随着渡阴之路下隐藏的秘密被不断揭开,郑九发现两位老道的预言很可能成真。

  道门在玩儿火,在往作死的路上狂奔,而最终给道门致命一击的很可能就是萃华宗。

  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刻,夹在两大宗门之间的郑九该如何自处?况且,他还有一个爷爷,便是萃华宗的大敌天玄真人,方晓能接受?

  有时候,郑九甚至感觉天一真人已经勘破其中的一些东西,所以对郑九不温不火,甚至有一种潜在的厌恶情绪,尽管微不可察,但郑九能感受到。

  “见过真人。”方晓却根本没有理会郑九,而是向天一真人微微颔首。

  “你徒弟在给你行礼呢。”天一可不管那么多,方晓是高傲的,可这个记名弟子郑九更是倔的邪乎,你俩尴尬,老子可不尴尬。

  借着天一真人这句话,叶知秋便不着声色的在后面踢了郑九一脚。

  “郑九见过……门主。”

  剑冢内出现了十分短暂而又令人窒息的沉默,安静的似乎都能听到李不二的喘息声。

  千方越简直要抓狂,叶知秋只能在心底暗自叹息,而天一真人则干脆打了个哈欠,躺倒睡觉,铁链子哗啦啦的声响似乎这才把郑九从倔强中惊醒。

  “你过来。”方晓吩咐一声,转身就走。

  叶知秋注意到他的面孔已经寒霜一片,饶是方晓是通天境强者,涵养功夫也日渐跟上了境界,远超常人,可这一刻显然也被气的不轻。

  方晓最重师道,眼里自然是容不下那些忤逆的弟子,郑九的倔强给二人之间挖了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

  方晓在前面缓行,郑九只能亦步亦趋,心中忐忑。

  前方有破空之声,紧接着一股臭气随风而至,砰的一声,赵阿大落地,听闻李不二的伤情大有转机,便迫不及待的赶来。

  “啊呦,门主可大好啦?”赵阿大一贯大大咧咧,能主动跟方晓打声招呼已是极为难得。

  “还好。”方晓随口应了一声,并不停步。

  轰隆又是一声,是王自七,他更懒,都懒得招呼方晓,反而对郑九喜爱有加,“哎呀,小师侄,终于见到你师父了,那你可要好好唠唠哈。”

  “王师兄莫要妄言,他不是我徒弟。”方晓被气的七窍冒烟,再也忍不住发飙了。

  “啥?你在说什么昏话?”不仅王自七一愣,连赵阿大都大感意外。

  “李不二伤势大有好转,你们忙自己的事。”方晓说完便加快脚步转进了前方的山坳中。

  “这是个什么情况?”王自七问郑九。

  “呃……容后再解释。”郑九自是难以回答,随口应了一句便疾步去追方晓。

  一片树林前,方晓停下了脚步,并不转身,郑九也只得停步。

  “三件事。”方晓仰望苍穹。

  郑九端正站姿,洗耳恭听。

  “其一,前日里你在落日峰渡劫,小小年纪破了元婴境,很不错,但在渡劫过程中,我观你气息杂乱,体内筋脉多有滞涩,学的太驳杂了,武道、道门清气,甚至还在练我萃华宗的飞剑,切记贪多嚼不烂,你要引起足够重视。”

  “是。”郑九恭恭敬敬的回答,他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其二,我听说你在韩国境内统兵打仗?”

  “正是。”

  “混账!”方晓突然怒骂,“大好的时光不用在该用的地方,掺和凡间的屁事,如何问道长生?”

  “郑九只是觉得列国乱战,人间疾苦……”

  “没有本事,你管得了那么多么?!”方晓厉声再骂。

  “……若是等有了本事再去管,郑九怕是什么也做不了。”

  “犟种!”方晓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喘了大半天粗气,这才调整好情绪,“就算你要管,难道不知道分个轻重缓急?”

  “是郑九糊涂。”

  “你不糊涂,你比谁都精,白家的渡阴之路就这么放手了?地府白下了?我平生最恨人做事做一半,三心二意。”

  “此事一直在郑九心中,但时机尚不成熟,郑九上次下地府发现……”

  “这番话不用跟我说,我只是提醒你,发你的大善心之前,也要掂量一番自身的能力,还有事情轻重缓急。”

  “是。”郑九浑身的冷汗已经冒了好几遍,既要承受方晓控制不住的重重威压,又感觉对方指出的问题很尖锐,至少自己之前很少考虑过,刚才的回答有些狡辩了。

  “其三,从今日起,不要再与叶知秋他们师侄师伯相称,也不要再赠我宗灵石,救治李不二,萃华宗承你一份人情,现在还不了,日后也会还,我与你本就只有个师徒名分,并无师徒之实,现在说清楚,你我的缘分便尽了。”

  方晓话音落下,人已飘然而去,没有给郑九任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