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唯一一座酒楼二楼临窗雅座,此刻人满为患。沈默与正阳相对而坐,几碟小菜,一壶温酒。窗外暮色四合,小镇炊烟袅袅,一派宁静祥和。
沈默回想起那年安娘子为他母亲救治,施针用药的手法,娴熟精妙得令人惊叹。她开出的方子,药材配伍之精当,剂量拿捏之精准,绝非寻常乡野郎中可以企及。那种渊博的药理知识,隐隐透着一种传承之感?而她那份清冷出尘的气质,眉宇间偶尔掠过的、仿佛不属于此间烟火的疏离感,都让沈默觉得,这对夫妻绝非池中之物。
更让沈默心中微动的是,他几次“偶遇”正阳从浮丘山脉深处归来。正阳带回的草药,有些生长在极为险峻、连经验丰富的老猎户都视为禁地的崖缝或深涧旁。而那些被他击杀的野兽伤口,无论大小,位置都精准得可怕,绝非运气好或蛮力能解释。还有他身上偶尔不经意流露出沉静气场,唯有经历过惊涛骇浪后的沉淀,与这东林镇格格不入。
他端起酒杯,轻抿一口,温润的目光扫过正阳紧锁的眉头和那双藏着太多秘密的眼睛。沈默心中了然。他并非不好奇,相反他心思缜密,观察入微,早已从无数细微处拼凑出这对夫妻身上笼罩着团团迷雾。
但沈默更懂得分寸,安娘子是母亲的救命恩人。正阳兄虽沉默寡言,但为人磊落,待人以诚,从未有过半分恃强凌弱。他们在东林镇安分守己,悬壶济世,所求不过是一隅安宁。他们身上必有惊心动魄的过往,那些秘密或许沉重,或许危险,但那都是他们自己的故事。刨根问底,除了可能打破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甚至带来灾祸,还能有什么好处?
沈默放下酒杯,脸上恢复了惯常的温煦笑容,仿佛刚才的思量从未发生。犹豫片刻,终是开口道:“正阳兄,我借阅这些古籍时,被书院的柳元青教授察觉到了。”
正阳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沈墨。柳元青?这个名字他听沈默提过几次,是白鹿书院中一位地位颇高的丹道兼医理大家,本身修为亦是深不可测,据说已至元婴后期,在书院中掌管“济世院”,专研丹道医理与天地生息之道。
“柳教授?”正阳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
沈默点头道:“柳教授见我借阅的多是些涉及本源枯竭寿元流逝的古方,便询问缘由。我……不敢隐瞒安娘子的大致情况,只说是我一位同辈远亲,修行出了岔子,道基有损,如今凡躯虽被奇力修复至巅峰,但精气神却持续流逝,查无病灶,药石罔效。”
正阳的心猛地一紧。
沈默继续道:“柳教授言道,此等症状,非寻常伤病,亦非寿终正寝之象。古籍中曾有模糊记载,谓之离魂之症!”
“离魂之症?”正阳低声重复,这个词像冰冷的锥子,刺入他早已紧绷的神经。血髓残魂曾说的“完美的空壳”,竟与这位书院教授所言不谋而合!
沈默郑重地说道:“近几年中州西漠怪事频发,且都涉及灵魂本源,所有矛头均指向废弃的佛教圣地帕坦古国,四大书院有意遣队前去一探究竟;柳教授还言,若正兄信得过书院,信得过他柳元青,可携尊夫人至白鹿书院济世院一行。他坦言并无十足把握,但书院传承悠久,典籍浩瀚,或有旁门之法可延缓症状,甚至……寻得一线生机也未可知。教授言,此症拖延不得,愈早寻因,方有愈多转圜余地。”
沈默说完,静静地看着正阳。
正阳知道这个邀请的分量。白鹿书院,中州四大书院之一!
岳阳、弘乐、白鹿、应天,四座书院,如擎天巨柱,撑起了中州文脉与道统!
岳阳书院执天下文脉牛耳,诸子百家在此皆有一席之地,囊括寰宇,包罗万象;应天书院则重经世济民纵横之术,门生多入朝堂;白鹿书院坐落于湖畔,精研天地至理,阵符丹器之道冠绝中州;弘乐书院隐于山水之间,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入道,涉及上古秘辛……
柳元青教授更是名动一方的大能,其“济世院”不知有多少修士权贵求医问药而不得其门。如今主动发出邀请,对姜悦而言,无疑是黑暗中的一缕曙光。
然而,风险同样巨大,一旦踏入白鹿书院,他们的身份、来历,尤其是姜悦身上可能残留的造化规则气息,是否会被看穿?书院,是救命的希望之地,还是另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
正阳沉默着,沈默带来的消息,像投入死水的一块巨石。离魂之症,柳元青教授的推断,冰冷地印证了正阳最深的恐惧,也撕开了血髓残魂那含糊其辞背后的残酷真相。
正阳回到悦安堂时,天色已擦黑。医馆内点起了油灯,昏黄的光晕下,姜悦正伏在案几上,就着灯火,仔细誊抄着一份新的药方。她的侧脸在光影中显得愈发清减,握着笔的手指纤细,带着一种玉石般的冷白,仿佛一碰即碎。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脸上立刻漾开温柔的笑意,但那笑意深处,是掩不住的疲惫。
“回来了?和沈先生聊得可好?”她放下笔,想要起身。
“别动。”正阳快步上前,按住她的肩膀,顺势在她身边坐下,自然地握住她微凉的手,将自身的暖意渡过去。“聊了些书院的事。沈先生带了伯母做的蜜枣糕,你尝尝?”
姜悦依言拈起一小块糕点,小口吃着,目光却落在正阳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凝重上。“怎么了?可是沈先生那边……有什么为难?”她的声音很轻,三年的朝夕相伴彼此之间早已心意相通。
正阳看着她清澈眼眸中映着的灯火和自己的倒影,喉头有些发紧。他深吸一口气,尽量用平缓的语气,将沈默所言,尤其是柳元青教授关于离魂之症的推断和邀请,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医馆内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灯芯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姜悦静静地听着,脸上并无太多意外。当听到“离魂之症”时,她的指尖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直到正阳说完,她才轻轻叹了口气,反手更紧地握住了正阳的手。
“原来……是叫‘离魂之症’。”她的声音带着一种释然,又夹杂着深深的心疼,看向正阳,“这几年辛苦你了,正阳。我知道你一直在想办法,一直在担心。”
“月亮……”正阳的声音沙哑,将她微凉的手紧紧贴在自己脸颊上,感受着她微弱的脉搏跳动,那缓慢却坚定的流逝感,让他心如刀绞。
沈默回想起那年安娘子为他母亲救治,施针用药的手法,娴熟精妙得令人惊叹。她开出的方子,药材配伍之精当,剂量拿捏之精准,绝非寻常乡野郎中可以企及。那种渊博的药理知识,隐隐透着一种传承之感?而她那份清冷出尘的气质,眉宇间偶尔掠过的、仿佛不属于此间烟火的疏离感,都让沈默觉得,这对夫妻绝非池中之物。
更让沈默心中微动的是,他几次“偶遇”正阳从浮丘山脉深处归来。正阳带回的草药,有些生长在极为险峻、连经验丰富的老猎户都视为禁地的崖缝或深涧旁。而那些被他击杀的野兽伤口,无论大小,位置都精准得可怕,绝非运气好或蛮力能解释。还有他身上偶尔不经意流露出沉静气场,唯有经历过惊涛骇浪后的沉淀,与这东林镇格格不入。
他端起酒杯,轻抿一口,温润的目光扫过正阳紧锁的眉头和那双藏着太多秘密的眼睛。沈默心中了然。他并非不好奇,相反他心思缜密,观察入微,早已从无数细微处拼凑出这对夫妻身上笼罩着团团迷雾。
但沈默更懂得分寸,安娘子是母亲的救命恩人。正阳兄虽沉默寡言,但为人磊落,待人以诚,从未有过半分恃强凌弱。他们在东林镇安分守己,悬壶济世,所求不过是一隅安宁。他们身上必有惊心动魄的过往,那些秘密或许沉重,或许危险,但那都是他们自己的故事。刨根问底,除了可能打破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甚至带来灾祸,还能有什么好处?
沈默放下酒杯,脸上恢复了惯常的温煦笑容,仿佛刚才的思量从未发生。犹豫片刻,终是开口道:“正阳兄,我借阅这些古籍时,被书院的柳元青教授察觉到了。”
正阳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沈墨。柳元青?这个名字他听沈默提过几次,是白鹿书院中一位地位颇高的丹道兼医理大家,本身修为亦是深不可测,据说已至元婴后期,在书院中掌管“济世院”,专研丹道医理与天地生息之道。
“柳教授?”正阳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
沈默点头道:“柳教授见我借阅的多是些涉及本源枯竭寿元流逝的古方,便询问缘由。我……不敢隐瞒安娘子的大致情况,只说是我一位同辈远亲,修行出了岔子,道基有损,如今凡躯虽被奇力修复至巅峰,但精气神却持续流逝,查无病灶,药石罔效。”
正阳的心猛地一紧。
沈默继续道:“柳教授言道,此等症状,非寻常伤病,亦非寿终正寝之象。古籍中曾有模糊记载,谓之离魂之症!”
“离魂之症?”正阳低声重复,这个词像冰冷的锥子,刺入他早已紧绷的神经。血髓残魂曾说的“完美的空壳”,竟与这位书院教授所言不谋而合!
沈默郑重地说道:“近几年中州西漠怪事频发,且都涉及灵魂本源,所有矛头均指向废弃的佛教圣地帕坦古国,四大书院有意遣队前去一探究竟;柳教授还言,若正兄信得过书院,信得过他柳元青,可携尊夫人至白鹿书院济世院一行。他坦言并无十足把握,但书院传承悠久,典籍浩瀚,或有旁门之法可延缓症状,甚至……寻得一线生机也未可知。教授言,此症拖延不得,愈早寻因,方有愈多转圜余地。”
沈默说完,静静地看着正阳。
正阳知道这个邀请的分量。白鹿书院,中州四大书院之一!
岳阳、弘乐、白鹿、应天,四座书院,如擎天巨柱,撑起了中州文脉与道统!
岳阳书院执天下文脉牛耳,诸子百家在此皆有一席之地,囊括寰宇,包罗万象;应天书院则重经世济民纵横之术,门生多入朝堂;白鹿书院坐落于湖畔,精研天地至理,阵符丹器之道冠绝中州;弘乐书院隐于山水之间,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入道,涉及上古秘辛……
柳元青教授更是名动一方的大能,其“济世院”不知有多少修士权贵求医问药而不得其门。如今主动发出邀请,对姜悦而言,无疑是黑暗中的一缕曙光。
然而,风险同样巨大,一旦踏入白鹿书院,他们的身份、来历,尤其是姜悦身上可能残留的造化规则气息,是否会被看穿?书院,是救命的希望之地,还是另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
正阳沉默着,沈默带来的消息,像投入死水的一块巨石。离魂之症,柳元青教授的推断,冰冷地印证了正阳最深的恐惧,也撕开了血髓残魂那含糊其辞背后的残酷真相。
正阳回到悦安堂时,天色已擦黑。医馆内点起了油灯,昏黄的光晕下,姜悦正伏在案几上,就着灯火,仔细誊抄着一份新的药方。她的侧脸在光影中显得愈发清减,握着笔的手指纤细,带着一种玉石般的冷白,仿佛一碰即碎。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脸上立刻漾开温柔的笑意,但那笑意深处,是掩不住的疲惫。
“回来了?和沈先生聊得可好?”她放下笔,想要起身。
“别动。”正阳快步上前,按住她的肩膀,顺势在她身边坐下,自然地握住她微凉的手,将自身的暖意渡过去。“聊了些书院的事。沈先生带了伯母做的蜜枣糕,你尝尝?”
姜悦依言拈起一小块糕点,小口吃着,目光却落在正阳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凝重上。“怎么了?可是沈先生那边……有什么为难?”她的声音很轻,三年的朝夕相伴彼此之间早已心意相通。
正阳看着她清澈眼眸中映着的灯火和自己的倒影,喉头有些发紧。他深吸一口气,尽量用平缓的语气,将沈默所言,尤其是柳元青教授关于离魂之症的推断和邀请,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医馆内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灯芯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姜悦静静地听着,脸上并无太多意外。当听到“离魂之症”时,她的指尖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直到正阳说完,她才轻轻叹了口气,反手更紧地握住了正阳的手。
“原来……是叫‘离魂之症’。”她的声音带着一种释然,又夹杂着深深的心疼,看向正阳,“这几年辛苦你了,正阳。我知道你一直在想办法,一直在担心。”
“月亮……”正阳的声音沙哑,将她微凉的手紧紧贴在自己脸颊上,感受着她微弱的脉搏跳动,那缓慢却坚定的流逝感,让他心如刀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