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壮志雄心高育良!富贵逼人孔智勇!-《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李达康眼神热切。

  那双眸子里,充满了对进步的渴望。

  也许是因为太过于渴望,以至于都有些锋芒毕露了。

  往回走了两步,高育良走到李达康跟前。

  “瑞龙很忙,我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也没有任何联系。”

  “前两天,他女儿出生,我也只是让吴老师,代我向他表示祝贺。”

  “他没有向我透露任何风声,我也没有挖空心思在京州打听消息。”

  “我只是预感到,儿子都进了监狱的霍思腾,迟早会出事,仅此而已。”

  李达康颔首点头。

  高育良的话,他是信的。

  搞学术出身的高育良,是有一身文人风骨的。

  可以说他擅长诡辩,但真没必要怀疑他撒谎。

  仔细想想,也知道风头太盛的霍思腾,就两种结果。

  要么进步,要么进去。

  他没有第三个结果。

  但亲儿子出事,当爹的丝毫不受影响,还能更进一步……

  这种事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可能。

  同在一个屋檐下。

  儿子大捞特捞、吃喝玩乐,当爹的还能一无所知?

  就算没有同流合污,也知情不报,犯了包庇纵容之罪,愧对了组织的信任。

  过去几个月,京州轰轰烈烈大搞深化改革。

  如今看来。

  也许是霍思腾,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也或许是他想趁着还大权在手,赶紧大捞特捞。

  反正副省长这关键一步没上去,就必然会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只可惜……

  自己之前没认清形势,还以为他真的要高升了。

  早上还急急忙忙的,去打招呼寒暄客套。

  现在想想,真是觉得臊得慌。

  “那什么,他要真出了事,老高你就很有可能火线调任来京州呀!”

  高育良淡然一笑。

  “达康书纪,你开什么玩笑呢?”

  “他出没出事,咱们还都不清楚。”

  “即便真出事了,我也相信省委会妥善安排。”

  李达康笑呵呵的连连点头。

  “法学教授说话果然滴水不漏。”

  “行吧,我也不瞎猜了,反正找谁救火,也轮不着我。”

  “虽然我打心眼里很想来京州,可是论资历、论背景,我都还不够资格。”

  “平心而论,我觉得你希望很大,因为你不仅很有资格,也有能力迅速整顿队伍、平息事态影响。”

  高育良讪笑不已。

  “达康书纪,你就别捧杀我了,我有几斤几两,我还是很清楚的。”

  “吕州还有一大堆事儿,我要忙着回去处理,咱们改日再叙吧!再见!”

  主动伸出右手,高育良十分绅士。

  李达康有些不太情愿的抬起右手。

  两人握手的刹那,李达康忍不住低声说道:

  “其实我挺想念吕州,想念那美丽的月牙湖。”

  “你要是高升来京州,我愿意回到吕州,把它发展好、建设好!”

  说到这儿,李达康还轻轻拍了拍高育良的手背。

  他这一番话,都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

  在林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矿产机械、工程装备……

  发展速度再快,也没吕州快。

  要想更快进步,显然调回吕州才是绝佳的选择。

  而且吕州的发展布局,高育良和赵瑞龙都已经弄好了。

  接下来高铁开通、机场通航,国产大飞机研制成功,带动航空制造业蓬勃发展。

  他到吕州,几乎可以什么都不做,就等着经济疯狂增长,然后过两年接替晋升的高育良,担任京州一把手。

  至于高育良……

  他当然早就知道,李达康是有多么贪恋权力。

  当年在吕州共事的时候,李达康就为了尽快做出成绩,擅自改变自己拟定的城市规划。

  眼瞅着在林城,要做出成绩进步很难很慢,他当然就想自己调任离开后,回到经济发展更快的吕州。

  如此渴望进步,心里哪儿还有百姓?

  都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从给赵立春当秘书,到下放金山县当县长。

  再一路升到吕州做市长,调任林城当书纪。

  李达康这一路的仕途之上,都充满了作风强硬、急功近利。

  他的政绩观,是严重扭曲的。

  老百姓能不能得实惠并不重要。

  他做任何事,都只是为了出成绩好升官。

  就像当年他打着要致富先修路的旗号,在金山县疯狂集资修路,搞得百姓苦不堪言,甚至闹出了人命。

  而他调任去林城市,也并非是被冷落。

  从市长到书纪,本身就已经跨越了一条,很多人难以跨越的鸿沟。

  让他到林城市,也是希望善于搞经济的他,能带领煤炭资源枯竭的林城走出困境。

  为此,赵瑞龙还不少给他出点子。

  让他引水造湖治理煤矿塌陷区,有了水就能搞生态农业。

  培育苗圃、家禽育种、研制农药与农耕机械……

  民以食为天。

  生态农业搞好了,照样大有可为。

  一样可以带来大量的税收和就业,贡献大量的GDP。

  而且林城当年因煤而起,围绕煤矿的开采与初加工以及火力发电,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

  即便林城煤炭资源快枯竭,无煤可采了。

  但国内外依然是有很多煤矿,需要大量机械设备。

  全世界依然还有很多地方,依赖火力发电,只是对能耗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而已。

  林城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围绕矿产机械、工程装备、火电设备,打造出一流的装备制造集群,也不是不可能。

  赵瑞龙给李达康,是既出政策又给投资,赵立春书纪更是给林城,在政策倾斜、项目补助等方面给了不少照顾。

  李达康也不负期望,带领林城摆脱了困境,发展得越来越好。

  但可惜的是……

  李达康并不满足。

  他显然觉得在林城搞出政绩,速度太慢。

  回到发展势头更猛更快的吕州市,才能更快进步。

  至于他走之后,林城尚未完成的发展计划是否会中断,当地百姓生活会不会因此倒退……

  李达康显然都并不关心,也不在意。

  对此,高育良还能说什么呢?

  他最经典的名言,就是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尽管打心眼里瞧不起李达康,但也看破不说破。

  “好!如果组织信任我,调我来京州,我一定举荐你调回吕州,稳住吕州大好的发展局面!”

  “好好好,不愧是我的好搭档,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说着,李达康喜不自胜的,拍了拍高育良的胳膊。

  “你也别抱太大希望,霍书纪有没有出事、我会不会调来京州、我的举荐能不能管用,这些都还说不准!”

  李达康笑道:“没事,有你这番话就行,最终咱们不都是要服从组织安排嘛!”

  “那好,咱们有事电话联系。”

  高育良松开手,微笑离去。

  “常联系啊老高!”

  李达康笑哈哈的挥手。

  高育良没有回头,抬了一下手,以示回应。

  陈清泉急忙打开后排座车门。

  等高育良坐进车内后轻轻关上车门,并朝李达康微笑点头致意。

  奥迪驶出大院,并没有立刻返回吕州,而是去了汉东大学。

  坐在车内的高育良,将手机长按开机。

  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没有拨通赵瑞龙的电话。

  李达康想要进步,他高育良又何尝不想?

  但凡体验过权力滋味的人,都只会想掌握的权力越大越好。

  同样是市,地级市和省会城市,不仅行政级别不一样,当省城的一把手也会更有前途。

  而且京州市,还是副省级城市,一把手就不再是正厅级,而是副部级。

  到了这个级别,不仅会成为省委常委,还会是央管干部。

  有了这样的身份,不仅可以对京州市的大小事务拥有决策权,就连全省的事务也能参与。

  换句话说。

  他高育良真要成了京州市一把手,李达康也顺利调回了吕州。

  将来某一天,他高育良以用省委常委的身份去吕州视察,李达康都得亲自迎接。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大一级压死人’。

  副部与正厅,那可是天壤之别。

  高育良太清楚。

  越往上走,越发艰难。

  如果自己不尽快完成从正厅到副部的跨越,那么这辈子基本就到头了。

  一旦跨越了,自己还如此年轻,就还有机会往上升。

  成为省委书纪是很难,但成为副省长的可能性挺大。

  再努力搏一搏,当上省长,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

  高育良太想霍思腾落马,自己火线接任。

  他知道,只要自己给赵瑞龙打电话,就一定能打听到霍思腾是否落马。

  可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

  “这个电话打与不打,都意义不大。”

  “如果霍思腾没出事,我自然没希望取而代之。”

  “如果他出事了,不用我开口,赵瑞龙父子俩也一定会推举我上位。”

  “赵立春书纪是迟早要调任离开汉东的,没有任何人比我更适合培养成他的接班人。”

  “他也只有推举我上位,他制定的发展计划,才会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规模已经十分庞大的惠龙集团,也才能在汉东有所依靠。”

  “而霍思腾今天才刚被带走,我就着急忙慌的打听消息,那我高育良岂不是也跟李达康一样,成了个一心只想升迁、追逐更大权力的官迷?”

  高育良收起手机。

  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不仅绝不打听,反而还要更加认真务实的工作。

  自己已经有了赵家的关系,可以比别人更具竞争优势。

  专心治理好吕州,造福好吕州百姓,才是头等大事。

  只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晋升之路才能平顺。

  很多人往往就是不懂这一点。

  以为有贵人提拔,就啥也不用操心。

  殊不知,越是有贵人相助,自身越是要做出成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了实打实的成绩,贵人提拔才能名正言顺,才能不遭人非议。

  “清泉,不去汉大了,咱们直接回吕州。”

  “啊?”

  陈清泉连忙回头过来,很是惊讶的提醒道:

  “可是吴老师说她等你吃晚饭,还要跟您探讨历史呀!”

  高育良知道,赵瑞龙给妻子吴慧芬,安排了一份好差事。

  要在互联网兴盛的当前,通过各种形式有力回击历史虚无主义。

  为此,赵瑞龙还特意将濠门赌王赠送的厚礼,转送给了汉东大学历史系。

  利用那些镌刻了珍贵历史的老照片和老胶卷,可以做出不少学术研究成果。

  这件事做好了,就不仅仅为国为民做出了贡献,妻子吴慧芬也能受益匪浅。

  “那就吃了晚饭再回吕州!”

  高育良吩咐过后,闭上双眼。

  满脑子想的,都是吕州下半年的几项重要工作。

  最最重要的,当然是确保高铁顺利开通。

  一旦开通,吕州人民可就有福了。

  不管是到北上京州,还是南下天海,只需要大概半小时。

  半小时!

  这是什么概念?

  像天海这样一座正不断扩张的超级大都市。

  从郊区到主城区,不管是开车,还是坐公交地铁,都不止半小时。

  当天海人发现,从天海坐高铁,半小时就能到吕州。

  必然会有不少人,一到周末节假日就来吕州吃喝游玩。

  也会有大量的企业,到更有成本优势的吕州投资建厂。

  吕州的经济,真是想不腾飞都难!

  不过……

  要想吸引游客、招揽投资,显然只有高铁还不够。

  吕州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治理、环境保护。

  尤其要保护好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月牙湖。

  城市交通也要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思来想去。

  高育良发现要想把各项工作做好,归根结底还是要经费充足。

  只要经费充足,很多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可惜吕州财税收入是年年增长,但实施的项目太多,还是不够花。

  就像一个人挣得多,但花得更多,这咋整?

  发债,是不可能发债的。

  为了防止地方过度投资、胡乱蛮干。

  龙国并不允许地方政府成立投融资平台,发债券借钱。

  即便一些地方搞小动作,搞出了一些隐性债务。

  但也都只能小心翼翼,生怕曝光爆雷。

  高育良为了仕途着想,自然更不敢搞小动作。

  “要做的事还不少,但预算已经不多,这可咋办呢?”

  “既然高铁即将开通,地铁也在如火如荼建设,吕州的发展优势已经十分明显。”

  “许多地产商积极踊跃的,来吕州竞拍土地,那我何不趁此机会多卖一点呢?”

  “这样既能获得大笔收入,弥补资金不足,又能调控房地产市场……”

  高育良正暗暗想着,奥迪专车过减速带抖动了两下。

  扭头看向窗外,果然是熟悉的汉东大学校园。

  “如果能将吕州学院,升格为吕州大学就好了。”

  “不仅可以让吕州,拥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同时也能增加人才供给、提升消费活力、带动城市地价上涨。”

  奥迪缓缓行驶,高育良看着熟悉的校园景色,又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在这里教书育人的时光。

  不过办公楼前,一辆辆黑色的陆虎M9,迅速吸引了他的目光。

  “谁搞这么多国产豪车,停在那儿呀?”

  “是学校教职员工的吗?显然不可能,就他们的那点工资奖金,哪儿买得起?”

  “就算私底下搞贪腐小动作,有钱也不敢买这么贵的国产豪车,还开到学校里来!”

  手机铃声响起。

  一看是‘吴老师’打来的,高育良急忙接通。

  “老高,你到哪儿了?”

  “我刚进学校,你可以开始炒菜了,哎我问你个事儿。”

  高育良微微侧身,扭头看向那一排豪华霸气,引得不少过往师生,都停步欣赏的陆虎M9。

  “办公楼前停了好多辆瑞龙投资研制的国产豪车,是他来学校了吗?”

  “不是,是香江首富李佳辰的长子、昶实集团的副总经理李择俊来了,据说他要代表他们集团向咱们汉东大学捐一笔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香江的企业家?可是我看每辆车,悬挂的都是京州本地车牌呀!昶实集团已经在京州开分公司了吗?”

  “听说京州宏利地产的老板孔智勇,陪他一起来的,估计他俩是要在京州合作发展房地产业务,所以来给汉东大学捐一笔钱,先赚个好名声。”

  高育良眉头一挑。

  京州宏利地产孔智勇。

  这家伙可不是善茬啊!

  表面上,他是京州着名企业家,涉足地产、工程、建材、娱乐等众多产业。

  暗地里,他却是道上赫赫有名的京州地下大佬,在多个市县有不少非法勾当。

  当初吕州黄家覆灭后,孔智勇为了抢地盘,想方设法拉自己爱徒祁同伟下水。

  如今看来。

  这孔智勇仗着有霍思腾撑腰,真是越混越厉害。

  就连富可敌国的香江李家,都勾搭上了。

  看着那一排霸气的国产豪车。

  每一辆算它六十万,都价值近千万。

  真是富贵逼人,霸气外露啊!

  最近正缺财政资金的高育良,不禁心里暗想:

  “霍思腾还在位的时候,老子是不敢动你!”

  “但如今霍思腾都自身不保了,还留你干嘛?”

  “养了这么久的大肥猪,都富得流油了,也该宰了!!”

  喜欢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