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用到时就是资源-《88年:我带九个小姨子努力生活》

  【在开启本章之前,我想插一段话。

  你们相信命运吗?

  5月22日,晚10点,那天下着雨。

  就在我们楼下住的小路上,一个放晚自习回来的高一小女孩,经过一个小区门口时,小区重达一吨重的门头,轰然倒塌。

  砸中了那个恰巧从此路过的小女孩,当场身亡。

  我在敲这段文字的时候,小女孩的家人,正抱着她的照片,在她去世的地方哭泣、烧纸、讨要说法。

  她的姐姐哭得撕心裂肺。

  顿足捶胸真的是在见到后,才能体会到,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神态。

  出事的地方,离我书房太近,我下楼去看了下。

  他们抱着的照片,是女孩的生活照。

  一个十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很阳光,很漂亮,笑得很灿烂,很乖巧。

  都说写作的人,心灵是敏感的。

  我三十多岁了,回来之后,坐在这里,忍不住地哭泣。

  我不知道为什么哭,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太多的东西。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人活着,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飞来横祸,偏偏找到了她......

  这段时间,我们这边在修路。

  而那个门头倒塌的小区,安装的门头本身就有隐患(出事后才看出来有隐患)。

  它是整个一吨重的门头,没有做任何支撑,靠着螺丝,悬挂在墙上的。

  这个小区,还是老小区了,快二十年了。

  修路的破路机,在他们小区也在作业,那不停地捶砸地面的震动,或许是致使门头,落下的关键因素。

  更可怕的是,那里是我们这里的居民,上下学接送孩子的必经之路。

  那个门头是延伸出来的,太阳大的时候能遮阳,下雨的时候能挡雨。

  恰巧那天下着雨,小女孩或许正是想躲雨,才沿着墙边经过。

  可偏偏就在她经过的那一刻,门头倒下了。

  对于女孩和她的家人来说,这是倒霉到不能再倒霉的事了。

  然而,对于这个安全隐患来说,砸下来是早晚的事。

  凡是从这条路经过的人,都会无意识地,沿着墙边走。

  尤其是现在在修路,为了避开路中间的障碍物,更是习惯性地贴着墙走。

  如果不是那个小女孩被砸中,也会是下一个人。

  除非是半夜三更,没一人经过时,出了这个事。

  没人知道那个门头会倒下,更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突然倒下。

  这就像是命运在张牙舞爪地看着众生,随意挥洒下一笔。

  对于住在我们这附近的居民来说,最近大家心里都很难平复。

  不知道别人,从出事到现在,我心里始终无法放下这件事。

  耿耿于怀。

  生命真的很脆弱。

  疾病、意外、生活的重压、还有躲都躲不过的飞来横祸。

  把人生当成一段体验的旅程吧。

  珍惜眼下每一天,珍惜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更要好好爱自己。

  无论我们的人生,从哪一站下车,都希望,不留遗憾。】

  (书归正传)

  “李厂长,最近一切都还顺利吧。”

  苏凌风笑着问道。

  “嗯,托董事长您的福,一切都顺利,董事长,你们也都顺利吧?”

  李忠文礼貌问道。

  “嗯嗯,都好,广兴那孩子现在怎样了?在做什么呢?”

  苏凌风问道。

  他儿子李广兴,一直让他不省心。

  这打电话了,也关心一下。

  “董事长,咱聊点别的吧。”

  李忠文一声叹气。

  这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他这儿子,看来是没什么指望了。

  别说有什么成就了,怕是别再坑他,就谢天谢地,烧香拜佛了。

  苏凌风也就不提这事了。

  “我打电话过来,是想让你帮帮忙。”

  “董事长,有事你吩咐就是了,客气什么。”

  李忠文笑道。

  “市里电视台,你有门路吧?”

  苏凌风问道。

  李忠文在市里,人脉很广。

  他和畜牧局的胡红艳,这都是老同学。

  加上在改开之前,他就在梁阳鲜奶厂工作,后来升任了厂长。

  可以说,在市里办事,无论哪个部门,他不说都能找到人吧,也多是能搭上线。

  之前苏凌风办县里金融诈骗案的事,就是找李厂长搭线,跟市长联系上的。

  果然,听苏凌风这么说,李忠文当即就表了态。

  “有认识的人,怎么了?需要我做什么?”

  “那太好了,要麻烦李厂长,帮忙给牵线搭桥一下,我想约他们台长出来一趟,面谈下广告合作的事宜。”

  苏凌风说道。

  “那没问题,交给我了,我这边问好给你答复。”

  李忠文爽快道。

  也是有那个人脉资源,才能答应得这么利索。

  “先谢过李厂长了,事成之后,再找机会,咱们聚聚,好好感谢你。”

  苏凌风客气道。

  “说不着的话,这么多年,你给我的帮助还少嘛,给你办事应该的,说什么谢不谢的。”

  李忠文笑呵呵道。

  没再多说,又客套几句,俩人挂了电话。

  市里电视台,也就几句话的事情,给安排好了。

  这就是人脉的重要性啊。

  好多事都不需要自己亲自去办,一个电话打过去,那边就有人帮着联络。

  挂了电话,苏凌风就想着,趁着今天,把广告这块的事,都给安排齐备了。

  再给省城庐江电视台打个电话去。

  庐江电视台的台长陈国平,苏凌风跟他是老相识了。

  也是从金融诈骗案那次,开始认识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虽然苏凌风的产业,不在省城那边。

  但只要庐江电视台,组织什么公益活动,苏凌风都会积极参加。

  出钱出力或是出面撑场,都不在话下。

  可不是想抛头露面出风头。

  这就是人情世故。

  平日里维系的关系,在用到时,就是资源。

  苏凌风翻着电话簿,找到了陈国平办公室的号码,给打了过去。

  第一通电话还没人接。

  苏凌风等了一会儿,又打了一通过去。

  这次有人接了。

  “喂,你好。”

  “陈台长,是我,梁阳城的苏凌风。”

  跟省城的人说,自然是提市里的名字。

  到了外省,就要提省的名字。

  这就像《谭谈交通》那个节目一样,有一期节目,谭警官问那个人。

  “从哪过来的。”

  “从老家。”

  “老家哪里的?”

  “惠来。”

  “能说省吗?”

  “揭阳。”

  问半天也不知道是哪的。

  其实是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谭警官在四川成都捉到的那人,问的他这话。

  他说“惠来”,谭警官能不懵嘛。

  苏凌风要是在省城,自我介绍,说“红沟村”的,谁能知道“红沟村”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