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阳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心想肯定是媳妇儿子想他了。
他这会儿正坐在桌前对账本,最近这段时间出货量大,每天都得对账。
张强进了院子没看到人,一猜就知道他肯定在屋里看账本。
“阳哥,最近出货量很大,下一批货什么时候能到位?兄弟们都快等不及了,隔壁那些人也在催。
不趁着过节前挣一波,下一次可就得等到过年了。”
张强正是黑市的头子,之前胡惠知跟王旭阳都跟他换过东西。
现在他已经是王旭阳手下了。
原因无他,王旭阳随便拿些货出来,比他之前几个月挣得多。
而且凭借关系网和货源,他们的下线渠道早已不仅仅覆盖本市,隔壁市也跟他们有不少合作。
这是共赢的合作,没谁会拒绝财神爷。
王旭阳从一堆账本中抬起头,双目通红,看了一下午账本,眼都快看花了。
揉了揉眉心,不耐烦道:“急什么,不是说好了今晚过去拉货。
让底下的兄弟注意点,别太过招摇了,遇到有人查别管货物,直接跑。
接下来一段时间会更忙,给大家奖金发下去,在过节前一天把带了这段时间的工资发下去,还有节礼不要少,你统计一下人数,到时候我单独分出来。
少了什么都不能少了下面人的好处。
你也知道咱们做的不是啥能放在明面上的事,万一出点什么事对谁都不好,所以千万不能做出克扣好处的事情。
还有,问一下谁家如果有困难的,说下具体原因,想要提前支票钱要提前说,在节前一块儿算出来。
如果事情属实,能帮一把是一把,从我这出。”
王旭阳看着桌面上的账本,一边交代事情。
虽然这些事情他说了不是一遍两遍了,但他还是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仔细交代。
张强不止一次在心里感慨,他无比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
跟着王旭阳干,确实比他之前要轻松多了。
当初他合伙的几个人现在对王旭阳那是打心底里佩服。
就凭他对手底下人的大方,讲义气。
只要是有好处的事情从来没忘记过下面的人。
能在黑市里混的,大部分都是没有正经工作的,或者是城市周边农村的青年,家里条件也不好。
能遇到王旭阳这样的老板,简直是晚上连睡觉都得偷着乐。
“好了,账目都差不多了,留一份在你这,我带走一份。
今晚老地方。让兄弟们多辛苦一下,食堂那边提前准备好,货运回来了让大家伙儿去吃饭,不急于一时,钱是赚不完的。
还有隔壁市的货物你亲自过去一趟,这次货物充足,千万不能出什么事。
小潘那边我提前说好了,他的货款中秋之后再结。”
这个小潘是潘一武介绍给王旭阳的,是他关系不错的堂弟。
之前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在黑市混过,却也时常把乡下的东西倒腾到城里买,对于写一行多多少少是了解的。
所以一开始潘一舟想要入这行的时候,潘一武直接带他过来找王旭阳。
潘一武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王旭阳的生意,但是好歹是局子里的自己人,该给的好处得给。
哪怕关系处的再好,也不能在这方面差事。
潘一舟经过这几年时间的发展,也已经管理着好几个黑市场子,货源全部从王旭阳这里出。
上面的领导关系都由潘一舟自己疏通,王旭阳不用太过费心,所以这几年合作还算愉快。
其实张强一开始并不想跟别人合作。
多一个人参与进来,他们就要少分不少钱。
但是王旭阳没同意。
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底气不足。
所有关系网全部是潘一舟那边负责,如果出了什么事也跟他们没关系。
如果是潘一舟,他是本地人,只要跟上面的关键人物打好关系,礼送到位,基本不会出什么事情。
但如果是他们这些外来的,被赶下去对人家也没有什么损失。
其实黑市里的交易,对于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和食物是没有太大的限制。
老百姓们处于计划经济,吃喝拉撒全部需要凭票,时常还会遇到有钱有票买不到东西。
这时候自然会出现一些另外的声音。
难道以为做领导的就不会到黑市买东西吗?怎么可能呢。
只要是人,就会有需求。
不是所有做领导的都是有钱人,都是不缺吃不缺喝的,那是少数。
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一个人的工资养一家子。
只要小心一点,上头其实不会差的特别紧,除非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东西。
虽说现在的风声没有以前紧了,但是他们这一行还是不能见光的,如果做的太过明目张胆被抓了典型。
倒买倒卖被转到收缴钱财是小事,情节不严重的最少得多几个月,严重点的几年十几年都不好说。
所以王旭阳重点主要放在自己都主职工作上。
黑市这里他只是顺带着的,每次过来也会改头换面打扮一下,只有少数人见过他的真实样貌。
而且见过又如何?谁也没有证据证明他做过的事情。
他的货物全部来自空间,账本钱财也全部放在空间。
只要这些东西不被人发现,谁也没办法定他的罪。
张强已经能想象到最近这段时间他的工作量,今天晚上他是不是想睡了,对连夜把我屋拉到隔壁市。
如果错过中秋节这几天,后面将会进入平缓期,营业额也得下降,所以他现在最想的就是赚钱赚钱。
王旭阳最近这些年真的挣得不少。
所有货物是他运过来的,哪怕给的最低价,这么多货,我加在一块也不少钱了。
另外货物运到黑市以后售卖,得出的利润他个人得占三成,剩下的张强和另外几个人分,一部分用作给下面的小弟发工资。
所以王旭阳可以说是无成本,一分钱不用花出去。
但他也不会全部留作现金,大部分换成黄金。
要说之前那肯定是古董书画一类的。
但是说句实话,他之前对这方面是真不懂,稍微遇到点同行的人忽悠他,他只能认栽,不如换成黄金保险。
喜欢进城吃上商品粮
他这会儿正坐在桌前对账本,最近这段时间出货量大,每天都得对账。
张强进了院子没看到人,一猜就知道他肯定在屋里看账本。
“阳哥,最近出货量很大,下一批货什么时候能到位?兄弟们都快等不及了,隔壁那些人也在催。
不趁着过节前挣一波,下一次可就得等到过年了。”
张强正是黑市的头子,之前胡惠知跟王旭阳都跟他换过东西。
现在他已经是王旭阳手下了。
原因无他,王旭阳随便拿些货出来,比他之前几个月挣得多。
而且凭借关系网和货源,他们的下线渠道早已不仅仅覆盖本市,隔壁市也跟他们有不少合作。
这是共赢的合作,没谁会拒绝财神爷。
王旭阳从一堆账本中抬起头,双目通红,看了一下午账本,眼都快看花了。
揉了揉眉心,不耐烦道:“急什么,不是说好了今晚过去拉货。
让底下的兄弟注意点,别太过招摇了,遇到有人查别管货物,直接跑。
接下来一段时间会更忙,给大家奖金发下去,在过节前一天把带了这段时间的工资发下去,还有节礼不要少,你统计一下人数,到时候我单独分出来。
少了什么都不能少了下面人的好处。
你也知道咱们做的不是啥能放在明面上的事,万一出点什么事对谁都不好,所以千万不能做出克扣好处的事情。
还有,问一下谁家如果有困难的,说下具体原因,想要提前支票钱要提前说,在节前一块儿算出来。
如果事情属实,能帮一把是一把,从我这出。”
王旭阳看着桌面上的账本,一边交代事情。
虽然这些事情他说了不是一遍两遍了,但他还是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仔细交代。
张强不止一次在心里感慨,他无比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
跟着王旭阳干,确实比他之前要轻松多了。
当初他合伙的几个人现在对王旭阳那是打心底里佩服。
就凭他对手底下人的大方,讲义气。
只要是有好处的事情从来没忘记过下面的人。
能在黑市里混的,大部分都是没有正经工作的,或者是城市周边农村的青年,家里条件也不好。
能遇到王旭阳这样的老板,简直是晚上连睡觉都得偷着乐。
“好了,账目都差不多了,留一份在你这,我带走一份。
今晚老地方。让兄弟们多辛苦一下,食堂那边提前准备好,货运回来了让大家伙儿去吃饭,不急于一时,钱是赚不完的。
还有隔壁市的货物你亲自过去一趟,这次货物充足,千万不能出什么事。
小潘那边我提前说好了,他的货款中秋之后再结。”
这个小潘是潘一武介绍给王旭阳的,是他关系不错的堂弟。
之前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在黑市混过,却也时常把乡下的东西倒腾到城里买,对于写一行多多少少是了解的。
所以一开始潘一舟想要入这行的时候,潘一武直接带他过来找王旭阳。
潘一武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王旭阳的生意,但是好歹是局子里的自己人,该给的好处得给。
哪怕关系处的再好,也不能在这方面差事。
潘一舟经过这几年时间的发展,也已经管理着好几个黑市场子,货源全部从王旭阳这里出。
上面的领导关系都由潘一舟自己疏通,王旭阳不用太过费心,所以这几年合作还算愉快。
其实张强一开始并不想跟别人合作。
多一个人参与进来,他们就要少分不少钱。
但是王旭阳没同意。
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底气不足。
所有关系网全部是潘一舟那边负责,如果出了什么事也跟他们没关系。
如果是潘一舟,他是本地人,只要跟上面的关键人物打好关系,礼送到位,基本不会出什么事情。
但如果是他们这些外来的,被赶下去对人家也没有什么损失。
其实黑市里的交易,对于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和食物是没有太大的限制。
老百姓们处于计划经济,吃喝拉撒全部需要凭票,时常还会遇到有钱有票买不到东西。
这时候自然会出现一些另外的声音。
难道以为做领导的就不会到黑市买东西吗?怎么可能呢。
只要是人,就会有需求。
不是所有做领导的都是有钱人,都是不缺吃不缺喝的,那是少数。
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一个人的工资养一家子。
只要小心一点,上头其实不会差的特别紧,除非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东西。
虽说现在的风声没有以前紧了,但是他们这一行还是不能见光的,如果做的太过明目张胆被抓了典型。
倒买倒卖被转到收缴钱财是小事,情节不严重的最少得多几个月,严重点的几年十几年都不好说。
所以王旭阳重点主要放在自己都主职工作上。
黑市这里他只是顺带着的,每次过来也会改头换面打扮一下,只有少数人见过他的真实样貌。
而且见过又如何?谁也没有证据证明他做过的事情。
他的货物全部来自空间,账本钱财也全部放在空间。
只要这些东西不被人发现,谁也没办法定他的罪。
张强已经能想象到最近这段时间他的工作量,今天晚上他是不是想睡了,对连夜把我屋拉到隔壁市。
如果错过中秋节这几天,后面将会进入平缓期,营业额也得下降,所以他现在最想的就是赚钱赚钱。
王旭阳最近这些年真的挣得不少。
所有货物是他运过来的,哪怕给的最低价,这么多货,我加在一块也不少钱了。
另外货物运到黑市以后售卖,得出的利润他个人得占三成,剩下的张强和另外几个人分,一部分用作给下面的小弟发工资。
所以王旭阳可以说是无成本,一分钱不用花出去。
但他也不会全部留作现金,大部分换成黄金。
要说之前那肯定是古董书画一类的。
但是说句实话,他之前对这方面是真不懂,稍微遇到点同行的人忽悠他,他只能认栽,不如换成黄金保险。
喜欢进城吃上商品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