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体校-《进城吃上商品粮》

  自从孩子没了以后,李淑芬再没说过一句话。

  胡新同担心她想不开,却也没办法一刻不离的守在她身边。

  只能一有空就往家里跑。

  把鱼处理好,回到家中胡惠知进厨房做饭。

  苏玉英洗了把脸去把猪给喂了,去菜园子里摘了点菜。

  “小妹现在也下地了?上次去城里,去书店借了几本书,她看了吗?”

  胡新同虽然在家时间少,但家里的事情他都做到心里有数。

  “看了,有时候晚上还点着煤油灯看,我都担心她把眼睛看坏了。

  我跟爸说了,不让小妹下地干活,在家里做做家务就行,有空就看看书。

  人啊,还是得有文化。”

  以前他不是很理解,甚至一度觉得念书压根没什么用。

  没看城里那些读书人还不如他们乡下人过得好呢,读再多书不还是得下乡来种地养活自己。

  但等自己去了公社上班,接触的人和事越多,越发觉自己之前的想法错的有多离谱。

  以前觉得坐在办公室的人占用资源,每天闲着喝茶看报,一点正事不干,拿的工资却并不比他们干苦力的少。

  但当人家拿着一堆数据报表,告诉他们一个月合理之内消耗的饲料,出栏的成猪数量。

  纸笔刷刷一顿写,他自己算计半天的东西人家马上就能报出来。

  几种不同饲料,不同数量程度的喂养,猪每天每月的体重增长,肥瘦比例。

  说实话,他每天喂猪也算不太清楚。

  只能别人问什么答什么,猪该称重称重,该喂食就喂食。

  没几个月时间他眼里所谓的读书人就拿出了最佳饲养方案。

  按照他们的方式喂养,打理猪圈,能够让猪快速长肉,减少生病,给整个养殖场多了一小半的创收。

  小妹每天看的书他也翻看了一些,全是关于农业的。

  其实他也并不理解,一辈子伺候庄稼地的老农民还能不会种地吗?还需要跟着书上学?

  但他也知道这完全是他认知狭隘,有些事情处于他认知范围之外,他不理解,但也希望小妹能学成功,帮助生产队粮食增产。

  “大妹,小妹看那些书真的管用吗?我看她经常找知青问问题,一起抱着书去地里讨论问题。

  听说那位知青的爷爷是搞农业的什么教授,听说很厉害,让咱们国家的粮食增产,不再饿肚子。”

  胡惠知微微一愣,这事儿她并不知道。

  队里的知青她还从来没见过呢。

  不过如果有这样厉害的爷爷,又怎么会来下乡呢?

  她想到那些读书人,学校里的老师教授被打成臭老九,坏分子。

  难道跟小妹讨论问题的那位知青家里成分不好?

  但也不应该啊,农业是国家重点单位,怎么也不可能让对国家农业做出贡献的人改造才对。

  想不明白,她打算等小妹回来后问问是个什么情况。

  又想到自己回来的另外一件事,问道:“大哥,我想着小弟年纪已经不小了,是不是该送去学校了?”

  胡新同点点头:“这事儿我知道,我也正有这个打算。

  小妹在家的时候也会教几个孩子写字念书。

  你两个侄子还小,一点坐不住,看点书本就犯困。

  不过小弟倒是挺有兴趣的,经常追着小妹让她讲故事。

  现在虽然还不会写几个字,但是也能照着书本念了。

  我想着等下学期开学就送他去上学,能上到哪儿我就供到哪儿,万一哪天又能高考了呢。

  如果小弟小妹能考上大学,咱们胡家祖坟可就冒青烟了。”

  胡新同一脸期待,他并没有把取消高考当回事,去年停了,说不定明年就恢复了,这种事说不好,总得抱点希望不是。

  胡惠知眼眸低垂,看来是她想多了。

  大哥对于弟弟妹妹上学并不反感,甚至抱着支持的态度。

  从他让小妹不去上工安心读书就能看出来。

  他有了工作,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也就有信心让家人不再为钱的事情忧虑,说话间自然也更敞亮了。

  只不过胡惠知要说的不仅仅是小弟上学的事情。

  上次胡新华去城里,跟几个小孩在公园里游泳,被体校的教练看到了。

  只不过他们当天就回乡下了,教练找了好几天才找到胡惠知这里。

  如果胡新华愿意的话,可以免费进体校就读。

  除了基本的文化课,再就是各项体育项目。

  教练会按照每个人的天赋做出不同的安排。

  胡新华不管是跑步还是游泳都算强势,教练很是看好。

  生怕胡惠知不同意,连着来找她好几次说这件事。

  胡惠知跟王旭阳也托人打听了,确实是个不错的去处。

  哪怕以后没办法安排工作,能够去接受教育,接受训练,对于胡新华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机会。

  只要能进城里来,总比留在乡下要有出路的多。

  胡惠知把体校的事儿跟胡新同介绍一遍,也跟他说清楚其中的利弊关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知道胡新同在家里说话的分量,只要他同意的事情,苏玉英跟胡志强哪怕不愿意,最后也会听他的。

  这就是老大在家里的分量。

  胡新同有些沉默,心里思量着这件事可行不可行。

  毕竟是要离开家里,小弟还不满十岁,这么大的孩子最是调皮的时候,他确实有些担心。

  “大哥,这对小弟来说未必是坏事,先不说教练承诺能够免费入学,只需要负责自己的口粮问题。

  后面如果确定能走体育这一条路子,一年到头基本上是要到处比赛的,比赛只要赢了就有奖金,可以说完全可以负担自己的日常生活。

  只要有个本事在身,以后长大了也不需要家里操心了。”

  到时实在不行,家里能够运作一番的话,留在体校当个老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没看王旭平在学校当老师,一个月工资将近四十块呢,比一般厂里工人工资还高。

  “这事儿我也不是很懂,你跟妹夫懂得多,你们觉得合适那肯定是合适的。

  那就去吧,以后要是有机会留在学校也比回乡下强。

  只不过这事儿还得麻烦你跟妹夫了,等小弟回来我就跟他说,什么时候去?我请假送他过去。”

  “随时都可以去,大哥你这边要是可以的话,明天咱们就去市里。

  体校教练给我留了联系方式,到时咱们直接过去就行,也能看看体校是个什么情况。”

  胡惠知并没有大包大揽,同意了胡新同要送小弟去学校的事情。

  有些事情得他自己亲眼看到了才能放心。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淑芬并没有出来,胡新同摇了摇头,装好饭菜给她送到屋里吃。

  胡惠知跟着去屋里想看看大嫂情况怎么样。

  推开房门,只见李淑芬坐在床头,像是很难受的样子,用双手捂住胸口,脸上神情认人心疼,早已泪流满面。

  胡新同吓了一跳,连忙走到床边坐下,关心道:“怎么了?哪里难受了?”

  李毓芬双手捂住脸哭泣起来,她这两天心里很不好受。

  不管是她之前跟丈夫为了她大哥的事情吵架,还是她在娘家被人推倒,娘家却没有一个人过来关心她问候她。

  她被人推倒后,明显能感受到从自己身下流出的血,却也看清了娘家那一帮人的冷血。

  她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对这样的自己冷眼旁观。

  更后悔因为娘家那群人,让自己失去了孩子。

  已经八个多月了,是个男孩儿,明明是可以健康出生的。

  却因为她的行差踏错,让自己的孩子失去了生命,让她怎么能原谅自己?

  李淑芬哽咽道:“我,我出奶了,呜呜呜,孩子回不来了,他连我一口奶都没喝过,都怪我,要不是我,要不是我……”

  喜欢进城吃上商品粮